QD.US
Qudian eyes last-mile delivery

這家曾經的中國在線消費貸機構透露,從去年年底開始,它在澳洲和新西蘭試驗性地推出了新的最後一公里配送服務

重點:

  • 趣店宣布將成為最後一公里配送專家,初期主打澳大利亞、新西蘭和美國市場
  • 公司已經正式結束了原來的在線消費貸款業務,目前正在逐步收縮推出不久的預製菜業務

  

陽歌

答案是……最後一公里配送服務

今年年初以來,投資者一直關注的一個問題是,曾經的中國消費貸先驅趣店集團(QD.US)要何去何從,而這就是答案。自從幾年前決定放棄原來的金融科技業務以來,趣店嘗試過很多新的領域,但均以失望告終。

據週四發佈的最新季報顯示,該公司有充足的現金用於最新的嘗試,進軍最後一公里配送領域,截至6月底,它的現金持有量為50億元(6.83億美元)。其中大部分來自它逐步退出的原消費貸業務,在北京最初允許民營初創企業,進入由大型國有機構主導的中國金融服務行業時,該業務取得了巨大成功。

但後來北京改變了主意,擔心很多像趣店這樣的新玩家缺乏經驗,最終可能給中國的金融體系帶來巨大風險。在隨後的打擊行動開始後,大多數公司都倒閉了,但奇富科技(QFIN.US)和信也科技(FINV.US)等幾家公司幸存下來,它們主要是貸款的中介,撮合銀行與消費者和小企業之間的貸款。

說實話,趣店的最新計劃,看上去遠比它之前涉足的教育和前不久嘗試的預製菜在內的多元化業務有趣。相比於這兩個領域,最後一公里配送是一個相對未開發的領域,隨著無人機和無人駕駛車輛等新技術的到來,它可能蘊含著巨大的潛力。Grand View Research估計去年全球最後一公里配送市場的規模為1,320億美元,並預計2023年至2030年間,該行業的年增幅將達到8.8%。

儘管如此,這個領域現在已經擠滿了初創公司,它們也看到了這一巨大潛力;另外還有亞馬遜(AMZN.US)和中國自己的京東(JD.US; 9618.HK)等電子商務巨頭,亞馬遜和京東都展示了在無人機技術方面的努力。從這一點來看,趣店初期主打較小的澳洲和新西蘭市場的決定似乎是一個相對明智的決定,可以避開巨頭,至少初期可以。

趣店的公告並沒有得到投資者的認可,至少乍一公佈沒有,股價在週四暴跌17%。但在這裡我們需要退一步,來瞭解更大的背景。由於投資者對該公司下一個商業模式的預期,該股自5月中旬以來實際上已經漲了一倍多。即便是經歷了週四的拋售之後,該股現在仍比5月中旬的價格高出60%以上,大約是年初的兩倍。

即使經歷了最近這一輪拋售,該公司的市值仍然有4.4億美元。當然,這只是它在2017年IPO後的鼎盛時期約35億美元市值的零頭。但這也不是小錢,可能既反映了該公司持有的大量現金,也體現了對新業務的一些謹慎預期。

巨大潛力

說了這麼多,我們接下來就簡要介紹一下趣店最新的季度財務數據,然後快速瞭解一下與它的最後一公里配送策略相關的有限新信息。

該公司最新的財務數據其實並不是那麼重要,因為它們主要反映的是日趨停止的業務。趣店二季度的營收只有1,110萬元,低於上年同期的1.054億元。該公司表示,由於正式結束了以前的放貸主業,該業務的收入降至零。

相反,它的收入來自於趣店食品品牌下的即食餐飲業務的剩餘訂單,該業務目前正在逐步清盤,不久也將降至零。趣店表示,去年12月開始試點的最後一公里配送業務也帶來了一些收入。因為這項業務的緣故,公司二季度的一般和行政成本同比增長88%,達到6,540萬元,但仍在可控範圍內。

該公司最近三個月淨虧損為7,690 萬元,較去年同期的6,130萬元有所擴大。同樣,由於該公司擁有大量現金儲備,這些虧損看起來相對較小。正如我們之前提到的,截至6月底,它的現金持有量約為50億元,與三個月前持平,但較去年年底的35億元大幅增加。

該公司沒有召開財報電話會議,可能是因為沒有分析師再關注它了。因此,對於它的新計劃,我們掌握的信息只有其財報中的一些簡短評論。

「我們新的最後一公里業務自2022年12月試點以來,已經取得了穩步進展,於2023年第二季度在澳大利亞以‘快馬’為品牌投入運營以來,已具雛形和規模,」它的董事會主席羅敏說道:「我們相信這個新的戰略業務計劃將為股東帶來價值,我們預計將擴大該業務在澳大利亞、北美和新西蘭市場的足跡,並在繼續建設這項業務的過程中,提供更多發展細節。」

中國領先的最後一公裡快遞公司達達(DADA.US)目前的市銷率為1倍,而美國快遞巨頭聯合包裹服務(UPS.US)為1.5倍。這意味著,趣店需要通過新的「最後一公里」配送業務,將年銷售額迅速提升至5億美元左右,才能證明其目前的股價是合理的。這個目標似乎頗為宏大,卻也是可行的。

總而言之,趣店最新的轉向伴隨著相當大的風險,因為該公司在快遞業務以及境外運營方面幾乎沒有經驗。但創始人羅敏也證明瞭自己是一名優秀的企業家,比如在意識到不會成功後,迅速放棄教育和預製菜業務。因此,對於這個最新舉措,我們表示謹慎地贊賞,但我們也會密切關注它最後究竟是取得成功,還是再次以失敗告終。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收入大幅增長 賽目科技中期扭虧為盈

智能網聯車仿真測試及研發企業北京賽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71.HK; 300466.SZ)周一公布,預計6月止六個月淨利潤介乎20萬至80萬元,較去年同期虧損460萬元,實現扭虧。 公司稱,盈轉虧主要由於研發及銷售效率提高推動ICV仿真測試軟件及平台的收入大幅增長。上半年收入介乎8,800萬元至9,200萬元,按年增長約58.4%至65.6%。 賽目科技於2014年在北京成立,主要為智能網聯汽車(ICV)提供仿真測試場景、驗證及評價解決方案。公司於今年1月上市,至今累跌約3.83%。 賽目科技周二低開,至中午收市報12.78港元,跌0.08%。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中期業績轉盈為虧 飛天雲動料最多蝕1.3億

擴增實境及虛擬實境服務提供商飛天雲動科技有限公司(6610.HK)周一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止的中期業績,料將虧損1億至1.3億元人民幣(下同),去年同期則錄得盈利6,350萬元。 公司解釋虧損原因,主要是增強現實及虛擬現實的營銷服務收入下降,較去年中期減少1.08億元。另外,經內部評估後的可回收貿易應收款,料會出現減值虧損較去年同期增加9,000萬元。同時,期內因加大力度推廣集團業務及平台,銷售及分銷開支增加約5,920萬元。 飛天雲動周二開市跌9%報0.25港元,過去一年公司股價由高位下跌逾六成。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Refire makes hydrogen fuel cells

商業之路仍漫長 重塑能源業績暫難突破

這家氫燃料電池系統製造商報告稱,今年上半年收入持續萎縮,但降幅小於去年 重點: 重塑能源上半年營收同比下滑約10%,較去年28%的跌幅有所收窄 公司財務審慎,資產負債率僅為0.52,現金儲備達10億元   陽歌 若政策紅利能確保成功,上海重塑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570.HK)或將成為中國較成功的企業之一。 上周五發布的財報最大亮點是冗長的政策清單,羅列了中國政府扶持氫能的最新舉措。作為直接受益方,重塑能源上半年獲得政府補助2,700萬元(約376萬美元),較去年同期1,450萬元增長近一倍。 然而,投資者正對重塑能源及其同行失去耐心,這些企業當前幾乎僅依賴中國對氫能的宏大願景維繫經營。 重塑能源去年12月登陸港交所後備受追捧,其股價曾於今年3月飆升至283港元,較147港元發行價近乎翻倍。此後,股價大跌,但仍高於發行價約10%。氫能裝備商國富氫能(2582.HK)同樣經歷大起大落,去年11月上市後股價暴漲逾倍,隨後價值回歸,現略高於發行價。 投資者對重塑能源的最新財報及其中詳盡的氫能扶持政策,幾乎無動於衷,周一僅推高股價1.2%,這折射出市場對該企業及同業的信任危機加劇。投資者渴望更具實質性的業績回報,期待強勁營收增長及未來盈利曙光。 重塑能源最新財報未見上述積極信號,上半年營收同比下降約10%,從去年同期的1.19億元降至1.07億元。收縮態勢與行業高速發展預期雖背道而馳,但需指出,營收較2024全年28%的降幅已顯改善。 分業務看,核心氫燃料電池系統銷售額同比增長逾倍,從去年同期的3,180萬元增至7,680萬元,佔總營收72%。但需重申,增長基於2024年該品類銷售額近腰斬的基礎實現,反映諸多產品尚處實驗階段,導致市場劇烈波動。 公司當前主攻氫能重卡領域,此舉頗具前瞻性,因為氫能乘用車量產仍需數年。近期公司聯合製造商及旅遊企業,完成氫能旅遊巴士測試,並宣布兩台內地至香港跨境往返運輸巴士,已獲香港氫能源跨部門工作小組的原則性審批。 這意味著若推進順利(不確定性很高),未來一兩年或開展更大規模試運行。不過,距離商業運營仍有數年之遙,這解釋了為何投資者對這項存在數十年的技術正快速失去耐心。 客戶結構多元化 業務規模不足的現狀,導致重塑能源上半年銷售成本達1.2億元,形成成本倒掛。儘管前述政府補助可緩衝部分壓力,但一家企業終難永續依賴政策「輸血」。 略呈積極信號的是,重塑能源營收佔比超10%的核心客戶數量,從去年同期的1家增至4家。反映公司正拓展大客戶渠道,未來或將增強收入穩定性。 成本管控方面,重塑能源展現高度財務審慎性,0.52的超低資產負債率即是明證。截至今年6月底,現金儲備約10億元,較年初增加約20%。上半年行政支出同比腰斬,研發費用因股權激勵減少亦下降50%,令虧損從去年同期的4.66億元收窄至3.53億元。 公司未提及短期增長前景,預示未來一兩年難有大幅突破。即便恢復增長也非重大利好,因為目前營收規模仍然有限。 財報用大量篇幅贅述上半年國家政策動向,包括國家能源局《2025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強調「推動各地建立完善氫能管理機制。」 重塑能源還提及國家燃料電池示範城市群新增6個城市,並披露國家層面設立瞄准氫儲能等前沿科技的創投基金,以及能源局宣佈將遴選部分項目和區域,開展氫能試點工作的計劃。 公司在財報中稱:「隨著中國持續推動氫能產業政策接續發力,積極落實氫能納入能源管理相關工作,產業發展環境不斷優化,「制儲運用」全產業鏈將進入進一步快速發展的階段。」 儘管許多投資者對此類表述已感倦怠,但市場對重塑能源及同行仍持觀望態度。公司市銷率達18.6倍,相對較高(部分原因是營收基數小),高於國富氫能15.9倍,但二者均低於借助SPAC在美上市的氫能卡車企業司凱奇(SCAG.US)的27.9倍。 未來,上述公司的股價走向,或取決於商業化進程而非新政發布。若未來數季度無法實現兩位數實質增長,可能顯著減弱投資者熱情,進一步影響重塑能源股價表現。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開支激增拖累 傳奇生物二季度虧損擴大

制藥企業傳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LEGN.US)周一公布今年第二季度業績,核心抗癌藥物拓展勢頭良好,推動營收強勁增長。但受開支激增影響,公司淨虧損亦大幅擴大。 期內公司營收同比攀升36%至2.55億美元,當中藥企合作收入2.19億美元,同比增長逾倍,佔總營收86%,亦抵消授權協議收入同比下降61%至3,530萬美元的影響。不過,淨虧損仍由去年同期的1,820萬美元擴大至1.25億美元。 公司核心產品卡衛荻(Carvykti),是一款用於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療法。財報公佈後,公司股價周一收跌2.1%,今年以來累計漲幅約11%。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