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0.HK
Key to Mixue Bingcheng’s success: low price

茶飲界老大哥蜜雪冰城在香港的首家分店快開業,市場估計是為明年在港上市鋪路,開店有助形像宣傳及推廣

重點:

  • 蜜雪冰城已放棄在內地上市的計劃,轉而到港尋求上市席位,市傳集資10億美元
  • 公司店鋪總數已超過25,000間,更在越南、馬來西亞、印尼等地開疆拓土

 

劉智恒

「你愛我,我愛你,蜜雪冰城甜蜜蜜。」歌詞帶點土味,卻又易於上口,這首曾在抖音及B站爆紅的蜜雪冰城主題曲,正好代表集團的風格及精神。

簡單、直接,加上一個平字,總之顧客走進蜜雪冰城就一心是「食冰飲茶」,以低消費圖個口感,不求高檔、不扮文青,更不用講品味。

這家內地茶飲的龍頭大哥,在內地遍地開花,但港人對它頗為陌生,直至近日在旺角人煙竹稠密的銀行中心街頭,有裝修中的店鋪外,掛上蜜雪冰城首家分店即將開業的廣告,才引起媒體報道,知道這家內地無人不識的茶飲將落戶香港。

幾平米到幾萬分店

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去年曾計劃於內地深交所主板上市,惟最後撤回上市進程。早前有消息,公司已委託高盛,美銀及瑞銀為蜜雪冰城聯席保薦人,籌劃在港上市,初步估計集資10億美元(72.8億元)。現時公司準備在港開分店,明顯是為上市工作鋪路,設分店有助於宣傳,亦是過去多家內地零售企業上市前的舉措。

內地茶飲品牌多不勝數,但真正稱得上霸主的,蜜雪冰城當之無愧。創始人張紅超農民出身,1997年在鄭州成立刨冰店寒流刨冰(蜜雪冰城前身),當時店面面積只有幾平方米,想不到廿多年過去,今天分店網絡已超過25,000家,業務遍布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泰國等東南亞國家。

蜜雪冰城以一個「平」字打天下,你或許會問:「人人都懂用平價競爭,有甚麼大不了?」但現實是如何可以做到成功,則是一大學問,成本控制是關鍵,但又不能放品質於不顧,就一點不容易。起先張紅超亦未摸透當中竅門,然而經過幾年摸打跌撞,逐漸悟出當中奧妙,特別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他明白要自建現代工廠,由自己掌握整個供應鏈,才可將品質及成本控制恰當,並可達致規模效益,才能將「平」做到極致。

農村包圍城市

配合以平取勝,張紅超採用「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專攻三四線城市,看準那些地方的消費力不高,人們對價格較敏感,而平價又有一定水準的飲品,肯定有龐大的市場,於是決定在這些城市中攻城掠地。

定位次級城市外,他又在店鋪位置上作出戰略性部署,專挑學校區的商鋪,因為學生消費力有限,但又愛吃刨冰及凍飲,只要設在學校附近,就不愁客源。另外,他又特意選擇正大搞文明城市建設附近的地點,因料到整治只是早晚問題;到時人流肯定大旺,預早以平價租入,就可坐享其成。

真正讓蜜雪冰城迅速成長,是引入特許模式經營,一下子加盟店如流水般設立。張紅超會先向加盟店收取一筆加盟費,其後不斷透過供應食材、設備、包裝,以及各類經營物資去收取費用。

根據去年蜜雪冰城向深交所遞交的上市申請文件披露,2019至2021年間,公司盈利分別是4.4億元、6.3億元及19.1億元。三年的收入為25.6億元、46.8億元及103.5億元。

人們驚嘆蜜雪冰城的發展時,也有市場人士憂慮,經過這幾年的高光時刻,投資茶飲業是否仍能發亮發熱?究竟市場是否過份看好茶飲?

殺戮戰場

首先,從蜜雪冰城向深交所遞交的上市文件資料披露,截至2022年3月底,市場最出名的11家茶飲店,分店數目已近六萬間,當時幾家茶飲還未大力開展特許經營。可以想像,今天茶飲的競爭,已進入殺戳戰場時代,市場己接近飽和,甚至有可能掉頭回落。特別現今消費者的口味隨時改變,到時市場一旦萎縮,首當其衝的將會是蜜雪冰城這樣規模的公司。

與此同時,蜜雪冰城賴以成功的下沉市場,行內的競爭對手正虎視眈眈,過往走高檔路線的喜荼,也要搶攻三四城市。奈雪的茶(2150.HK)開始盯著次一檔的消費市場,嘗試開始以較便宜價錢推中式茶飲。至於其它品牌,也往平價市場分一杯羹,蜜雪冰城將要面對強力的挑戰。

另外,蜜雪冰城的特許經營模式發展十分迅猛,現時已有兩萬多家分店,如何可以妥善管理及監督,並不是一件容易事情。要知道加盟門店作為公司的外部合作夥伴,未必可以貫徹和執行公司制度及理念、運營標準可能發生偏離,出現問題的機會亦相當高。

食品安全對茶飲業亦是一大考量點,特別是在現今社會對安全要求大大提高,而蜜雪冰城加盟店又那麼多,很難保證每家可保持高水平,只要有一家分店出現問題,將拖累整個品牌。

今年河南鄭州一家蜜雪冰城分店,一杯飲品中出現蜘蛛,顧客投訴時,門店商家不但態度惡劣,更沒有給出解決方案。最終涉事門店受食安委員會調查,期間無限期停業。

資本市場也看到以上問題,亦開始懷疑茶飲公司的前景,奈雪的茶上市時股價一度高見13.48港元,到上周五(11月10日)收報3.91港元,兩年不到下跌七成。市場看在眼裏,對茶飲多有戒心。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AI機器人開發商雲迹科技公開招股 集資6.6億

機器人服務AI賦能技術企業北京雲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670.HK)周三起至下周一公開招股,全球發售690萬股,發售價為每股95.6港元,預計集資約6.6億港元,下周四掛牌上市。 雲迹科技主要提供機器人及功能套件,輔以AI數字化系統的服務,主要專注於開發機器人服務智能體。其產品可應用於多類場景,目前收入主要來自酒店,去年收入為2億元,按年升47%,佔比達83%。去年公司收入2.4億元,按年升68.6%,淨虧損1.8億元,按年收窄三成。 公司過去已完成八輪融資,引入聯想基金、阿里巴巴、騰訊、攜程等投資者。申請文件顯示,假設超額配股權未獲行使,聯想基金、阿里、騰訊及攜程預料會於雲迹上市後分別持股3.8%、2.65%、8.18%及2.42%。 公司稱,集資所得淨額約5.9億港元,其中約60%將用於提升研發能力,約30%用於提高中國境內外商業化能力,拓展與醫療機構、工廠及商業樓宇場景的潛在客戶,餘下10%為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超額6,700倍 長風藥業午收升181%

長風藥業股份有限公司(2652.HK)周三首日在港掛牌,開市即升219%報47元,之後股略回軟,中午收報41.5元,升181%。 公司發售近4,120萬股H股,一成公開發售,每股售價14.75元,公開發售錄得超額認購近6,697倍,認購一手的中籤率只有1%;國際配售超額11.7倍,集資淨額5.25億元。 長風藥業主要專注於吸入技術及吸入藥物的研發、生產及商業化,專注於治療呼吸系統疾病。公司今年首季度的收入按年跌2.7%至1.36億元;期內盈利按年升逾倍至1,281.5萬元。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三隻松鼠香港IPO獲中國證監會放行

中國證監會上周宣布,零食製造商三隻松鼠股份有限公司(300783.SZ)已獲准赴港進行首次公開募股,此舉為該公司的上市進程掃清了重大監管障礙。 根據中國證監會在國慶長假前一日(9月30日)於官網發布的公告,三隻松鼠計劃通過此次IPO發售8,150萬股。該公司已於5月9日向港交所提交初步招股說明書,這意味著若未能在11月9日前完成上市,則需提交更新版的招股文件。 據該公司提交至深交所的二季度財報顯示,三隻松鼠上半年營收較上年同期的50.7億元增長約8%,至54.8億元。但其同期淨利潤卻從2.9億元驟降52%至1.38億元。 作為越來越多在滬深A股上市的中國企業之一,三隻松鼠近期申請赴港第二上市以利用全球資本市場並提升國際知名度。年初至今,該公司在深交所掛牌的股價累計下跌35%。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中國市場帶動 小牛電動第三季銷量大增

電動兩輪車品牌小牛電動科技有限公司(NIU.US)周一公布,第三季度銷售46.6萬台,按年大增49.1%,中國市場表現尤為亮眼,出貨45.1萬輛,按年增長超過70%,為今年來最高成長;國際市場出貨則為14,418輛,已超去年全年總銷量。 年初至今,公司總銷量已達101.9萬輛,較比去年同期69.8萬輛增長約46%。強勁表現主要受益於公司在國內市場的渠道擴張、產品組合優化,以及提前備貨以應對新的中國電動自行車規範。 今年7月,NIU 推出兩款旗艦新車型FXT Ultra 2025和NXT Ultra 2025,強調續航、效能與安全提升,以吸引不同消費者偏好。 銷量公布後,小牛電動美股周一大漲23.01%,收報5.56美元,今年以來該股已升212.36%。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