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中國體育用品商去年收入破紀錄,更定下非常進取的銷售目標

重點:

  • 特步國際主品牌銷售表現優異,帶動去年整體營業額突破100億元,但新品牌的表現有待提升
  • 公司盈利能力低於兩大行業龍頭,估值也出現折讓

劉明

專注跑鞋市場的中國體育用品商特步國際控股有限公司(1368.HK),上周三交出公司去年9月宣布“第五個五年規劃”以來的首張成績單,收入首度突破百億元。今年緊接而來的杭州亞運會,會否引領公司迎接另一個高峰?

最近兩年,東亞區接連舉辦全球體育盛事,除了去年的東京奧運會、以及上月圓滿結束的北京冬奧會,今年9月又輪到杭州成爲亞運會的主辦城市,燃起中國民衆對運動的關注及熱情。此外,新冠疫情也同時提高民衆的健康意識,帶動運動熱潮並刺激體育用品需求,對相關公司的業績帶來正面作用。

特步上周三中午公布2021年業績,收入同比增長23%至100.1億元,主要受惠於主品牌推出功能性及休閒産品、代理商銷售訂單强勁,以及電子商務收入增速加快。期內毛利率同比改善2.6個百分點至41.7%,推動淨利潤同比大增77%至9.1億元。

公布業績當日,其股價大漲22.5%,翌日再彈11.1%至11.12港元,除了因爲業績理想外,亦受惠於中國官方上周三宣布一系列支持金融發展的舉措,刺激整體股市向上。不過,與去年7月的一年高位16.32港元比較,特步仍然調整了約32%。

特步公布業績後,券商對公司前景普遍看好。中金的研究報告認爲,考慮到特步業務快速增長和良好的費用控制,上調其2022年及2023年每股盈利預測5%及3%,至0.45港元及0.57港元,以去年每股盈利0.36港元計算,意味今年還有25%的上升空間,目標價14.62港元。

瑞信則認爲特步去年的收入增長符合預期,而盈利表現則優於該行預測,主要因營運成本下降令毛利率上升。即使中國有城市因新冠奧米克戎病毒株疫情擴散而再度實施封城措施,但該行認爲這些城市只佔總銷售額不足5%,影響有限。因此,該行維持特步的“跑贏大市”評級,目標價17.6港元,比目前股價水平有近六成溢價。

特步專注跑步領域,經過多年發展,已構建跑步生態圈。去年中國戶外體育賽事逐漸恢復,舉行了11項世界田徑總會認證的賽事,包括2021世界田徑精英“白金標”賽事──厦門馬拉松。特步代表性跑鞋系列“160X”在厦門馬拉松首次超越國際品牌,選手穿著率超過50%,在所有跑鞋品牌中排名第一。

新品牌仍然虧損

爲滿足中國年經新一代對生活素質及獨特性的追求,特步近年致力提升品牌價值,並升級零售渠道,擴大電子商務業務。公司繼與少林寺開始合作“特步X少林”系列,將傳統文化及潮流結合外,去年亦推出以高端“中國潮流”定位的新廠牌“XDNA”,該系列的售價比普通産品高出30%至50%。受惠以上舉措,特步去年主品牌收入創下88.4億元銷售紀錄,同比上升24.5%;此外,電子商務戰略轉型也帶來成果,去年該平臺佔主品牌收入超過三成。

集團亦積極孵化國際知名品牌,尋覓更多增長空間。特步於2019年取得中國內地、香港及澳門經營Saucony和Merrell品牌的授權,將業務拓展至專業運動;其後,公司收購了K-Swiss和Palladium,進軍時尚運動市場。但要注意的是,上述四個新品牌仍在投資期階段,去年相關收入僅上升9.4%至11.7億元,而且仍錄得虧損。特步管理層預期,這些新品牌在短期內仍然未能提供盈利貢獻。

參考中國體育用品龍頭安踏(2020.HK)在2009年收購FILA的中國業務後,經過重新塑造及多年培養,到了2014年才首次實現盈利。目前安踏來自FILA的收入已超越主品牌,並且保持强勁增長,去年上半年FILA收入同比大升五成,經營溢利激增近八成。特步的新品牌仍有待發展,但其潛力獲基金青睞,例如高瓴資本集團去年購入5億港元(4.1億元)特步可換股債券,初步換股價每股10.244港元,比目前的股價還低;同時,高瓴也斥資6,500萬美元(4.7億元),認購擁有K-Swiss和Palladium品牌的全資附屬公司零息可換股債券,反映對這些品牌的前景投以信心一票。

中國政府去年8月提出“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當中的措施包括加大體育健身設施建設、促進體育賽事活動,營造全民健身社會氛圍等,以帶動體育産業發展。爲配合商機,特步去年9月發布了全新的“第五個五年規劃”,目標2025年主品牌收入目標達200億元,比去年的88.4億元收入大增126%;四個新品牌的收入目標40億元,爲去年相關收入11.7億元的2.4倍,可見集團非常進取,决意在未來數年維持高速增長。

估值方面,中國主要體育品牌安踏和李寧(2331.HK)的市盈率分別約30倍和34倍,特步最新市盈率約26倍,稍低於兩大龍頭,但並非無迹可尋。由於安踏與李寧的經營利溢率分別有25.9%和22.8%,遠高於特步的13.9%,而特步的41.7%毛利率也低於兩大巨頭約53%水平,可見特步的盈利能力與業內兩大龍頭仍有一段距離,正好說明其估值較落後的原因。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Keep Inc.預告中期虧損大幅收窄

健身科技公司Keep Inc.(3650.HK)周一公布,預計截至6月底止中期錄得淨虧損約3,600萬元(美元),較去年同期虧損1.63億元大幅收窄約78%。同期經調整淨利潤轉為正數,達1,000萬元,較去年同期經調整虧損1.6億元明顯改善。 公司指出,業績好轉主因包括業務結構調整、收入質量提升及AI技術賦能,令毛利率改善,經營效率與人效穩步提升,經營費用亦得以壓縮。不過,受產品精簡策略影響,短期內收入出現同比下滑。 公司稱,將持續聚焦於APP端AI智能化及自有品牌健身產品發展,優化運動場景與工具,以提升用戶體驗與留存率,並加強新品開發與拓展銷售渠道。 Keep Inc.周一高開4.6%,隨後轉跌,至中午休市報5.45港元,跌3.37%。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資產減值後 華寶國際上半年盈利翻倍

電子煙產品製造商華寶國際控股有限公司(0336.HK)周五表示,年前進行多項資產減值後,公司於2025年上半年盈利約倍翻。 公司預計2025年前六個月的利潤介乎1.51億元至1.77元間,同比增幅分別為91.3%至124.3%,較2024年上半年報告的7,900萬元顯著提升。 公司表示:「該增幅主要於2024年同期確認了商譽減值約0.293億元、其他資產減值約人民幣0.202億元,以及聯營公司的投資減值撥備約0.480億元所致,而本報告期間則沒有類似減值撥備。」 在調整後,即扣除股份支付費用和減值相關損失後,公司預計2025年上半年稅前利潤為2.236億元至2.496億元,同比增長1.1%至12.9%。 華寶國際股票周一開盤上漲,每股港幣3.42元,漲5.2%。該股年內已上漲54%。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核數師對恒達持續經營產生重大疑問

房地產開發商恒達集團(3616.HK)周一公布去年全年業績,截至12月底止,收入27.6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下跌22%,並錄得虧損2.7億元,2023年同期則有盈利4,094萬元。 期內集團的現金及受限制銀行存款約4.1億元,短期銀行借款為3.7億元,長期銀行借款為3.88億元。公司的槓桿比率為66.8%,較2023年底止的51.1%增加約15.7個百分點。 公司的核數師指出,恒達向第三方及一名關聯方提供的財務擔保,可能產生現金流出達68.4億元,鍳於集團現金流較低,而產生足夠現金流能力又不明朗,可能對其持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疑問。 恒達自去年4月2日開始在聯交所暫停買賣,停牌前報0.26港元。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六福集團首季零售止跌回升

珠寶零售商六福集團(國際)有限公司(0590.HK)周四公布,截至6月底止三個月的第一季度,整體零售值及零售收入扭轉跌勢至雙位數增長,分別按年升13%及14%。整體同店銷售亦止跌回升5%。 港澳及海外市場零售值按年升9%,零售收入升8%,同店銷售升3%,全部都止跌回升。其中,香港同店銷售升1%,澳門跌1%,海外市場升20%。至於內地市場零售值、零售收入、同店銷售,分別升14%、31%、19%。 公司稱,雖然季內國際平均金價升約四成,按重量計價的黃金產品同店銷售仍大幅改善至持平。定價首飾產品的同店銷售本季進一步提升19%。截至6月底,集團全球有3162間店舖,上季淨減少125間,主要是內地品牌店減少。公司對內地中長線業務前景審慎樂觀,計劃今年度在海外淨增加約20間店舖。 六福集團周五股價高開0.7%,至中午休市報22港元,升3.04%。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