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快速增長的連鎖店售賣的珍珠奶茶價格通常不到1.5美元,但該公司已申請在深圳上市,估值可能接近100億美元

重點:

  • 低端茶飲連鎖品牌蜜雪冰城申請在深圳上市,計劃集資65億元,用於新產品開發和擴張
  • 該公司利用特許經營模式來控制成本,使其利潤率高於競爭對手

西一羊

如今,對於中國消費者來說,節儉是一種新時尚。頻繁的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加劇了經濟放緩,令人們的收入收到衝擊,需要勒緊褲頭過日子。對於許多人來說,這意味著轉向低端產品,這就解釋了電商專家拼多多(PDD.US)等廉價品牌為何越來越受歡迎。

現在,這種趨勢已經滲透到高端珍珠奶茶市場,兩家最大參與者——奈雪的茶(2150.HK)和喜茶,一直在下調一些招牌產品的價格,它們的價格一般在每杯20元甚至更高。在這種消費趨勢之下,一批早已活躍在低端市場的二線品牌業務蓬勃發展,正在為上市作準備。一馬當先的是蜜雪冰城,上周四提交的交易所備案文件顯示,該公司已經申請在國內的深圳A股進行IPO。

雖然中國多數的茶飲連鎖品牌都是在過去10年創立,蜜雪冰城的歷史則要追溯到20多年前,它於1997年在河南成立。但這家連鎖企業過去幾年迅速壯大,2019年到2021年新開了超過6,000家店,截至3月門店數量達到2萬家。這使它在擁擠的茶飲領域成為顯而易見的領導者,遠遠超過了奈雪的茶和喜茶,它們截至去年底的門店數量在800家左右。

這種快速擴張要歸功於蜜雪冰城使用更高效的特許經營模式,我們稍後會詳細談到這一點。但其迅猛擴張的另一個因素是產品價格便宜。蜜雪冰城的奶茶通常每杯5元到10元,相比之下,許多其他熱門品牌的起價為10元或15元。

蜜雪冰城計劃通過深圳IPO籌集約65億元,如果出售10%的股份,其估值將達到650億元。這大大高於2020年底獲得的200億元的估值,當時它在首輪重大融資中,從投資者那裏籌集了20億元。

蜜雪冰城的絕大多數門店是特許加盟店,其招股說明書顯示,截至3月,在該品牌的超過2萬家門店中,公司直接擁有的不到50家。蜜雪冰城採用這種模式的支出遠低於採用直接所有權模式,而許多競爭對手都屬於後者,包括奈雪的茶和喜茶。

這種模式意味著,蜜雪冰城不會產生租金等與店鋪營運有關的費用,從而帶來相對較高的利潤率。該公司在2021年報告淨利潤19億元,大約是其2019年4.45億元利潤的四倍。相比之下,奈雪的茶去年經調整的淨虧損1.45億元,今年上半年虧損2.54億元。奈雪的茶的市值要小得多,約為90億港元(81.8億元)。

不斷增長的網絡

和其他採用特許經營模式的食品和飲料營運商一樣,蜜雪冰城通過向特許經銷商銷售食材等產品和杯子等包裝材料獲得收入。隨著加盟店的增加,它的收入也迅速增長,從2019年的25億元增至去年的100億元之巨。

按公司的說法,它的主要競爭優勢之一,是深入參與其所在的食品和飲品行業的整個價值鏈。它說它在全國各地的自營工廠網絡為加盟商提供了穩定的原料供應。蜜雪冰城計劃利用首次公開招股籌集的部分資金,通過提高工廠產能來強化該網絡。

不過,該公司的下一個發展階段可能會面臨一些重大挑戰。首先,隨著中國經濟在未來幾年放緩,中國的珍珠奶茶市場在經歷了幾年的高速增長後,勢必會放慢腳步。茶飲市場仍將擴張,市場研究公司艾瑞咨詢預計,到2025年,該市場的規模將達到3,749億元,高於2020年的1,840億元。但同樣是根據這家諮詢公司的數據,到2025年,這個市場的增長率將從2021年的52%大幅放緩至5.7%。

與此同時,市場競爭也很激烈。蜜雪冰城在低端市場與眾多採用類似特許經營模式的對手展開競爭,包括茶百道、書亦燒仙草和滬上阿姨。而包括奈雪的茶和喜茶在內的更多高端品牌,最近也下調價格,這導致競爭的進一步加劇。

在招股書中,蜜雪冰城將「市場競爭」列為其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並承認較低的准入門檻,意味著競爭對手可以很容易地複製它的模式和產品理念。

該公司表示,計劃繼續實現業務多元化發展,以便保持領先地位。除了茶飲,蜜雪冰城旗下還有其他品牌銷售咖啡和雪糕。但這些業務對它的貢獻仍然相對較小,而且在它的2.2萬家門店中,95%以上都是蜜雪冰城品牌,這表明它的大部分收入仍然來自茶飲業務。

它在咖啡和雪糕領域的擴張也將面臨激烈的競爭,尤其是對於前者,它將不得不與星巴克(SBUX.US)和瑞幸(LKNCY.US)等大得多的品牌競爭,以及包括 Manner、M Stand 和 Seesaw 在內的眾多初創公司。但蜜雪冰城認為,該市場仍處於發展的早期階段,因此還是有很大的參與空間。該公司在招股說明書中援引第三方數據稱,中國現煮咖啡市場去年增長38%至876億元,高於2019年的484億元。

總而言之,蜜雪冰城能否保持成功,將取決於它能否通過堅持輕資產模式來保持業務的快速增長,同時抵禦越來越多對手的競爭,它進軍咖啡和雪糕這樣的新領域也是大勢所趨。在當前消費者越來越不願意為此類商品支付高價的環境下,作為低端優質產品的領先供應商,這個定位肯定是它的優勢。

欲訂閱詠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宜明昂科折讓13%配股籌3.5億港元

創新藥企業宜明昂科(1541.HK)周四宣布,擬配售2,420萬股新H股,約佔擴大後股本約5.61%,集資3.51億港元(4,500萬美元),每股配售價14.5港元,較前一日收市價格16.66港元折讓約12.97%。 公司表示,所得款項淨額估計達約3.45億元,將用於為在中國進行IMM2510及IMM27M的單一療法及聯合療法的研發提供資金以治療實體瘤;為IMM01(替達派西普)的研發提供資金,以及為IMM0306的研發提供資金,補充營運資金與一般企業用途。 宜明昂科日前已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提交IMM2510用於治療經免疫治療耐藥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三期臨床試驗的申請。 公司股價周四低開,至中午休市報14.46港元,跌13.21%。不過今年以來公司股價仍升180%。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微創機器人銷售強勁 今年股價爆升2.5倍

上海微創醫療機器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252.HK)周三公布,截至公告日止,集團旗下的腔鏡、骨科、血管介入等核心產品的訂單量,累計超過170台。 當中集團的核心產品「圖邁」腔鏡手術機器人的訂單已超過百台,全球裝機近80台,居國產品牌首位。公司強調,產品的商業化進程已進入全面加速階段。 圖邁是首個進入海外市場的國產腔鏡手術機器人,海外訂單突破60台,裝機覆蓋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共40個國家及地區。 周四微創機器人開市跌近1%報32.86港元,年初至今公司股價升近兩倍半。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pre-made food

上菜太快也有錯? 預製菜的中國式矛盾

預製菜讓餐飲變快,也讓信任變薄。從太二到西貝,工業化的餐桌革命能否被以美食自豪的中國食客吞下?    李世達 如今在中國吃飯,一道菜上桌太快,總會有人懷疑它是「預製菜」。 不少知名餐飲集團正面對預製菜的批評。西北菜餐廳西貝莜面村近日被揭發使用中央廚房製作的半成品,引發全網圍攻。餐飲行業的標準化神話頓時變成信任危機。中國人對預製菜的反感幾乎是條件反射,標準化、工業化的集體製造,是對中國美食文化的侮辱。 但有趣的是,官方風向卻完全相反。自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培育發展預製菜產業」以來,預製菜被定義為推動農業現代化、帶動冷鏈物流與鄉村振興的「新質生產力」。廣東更在2025年1月起實施《粵菜預製菜包裝標識通用要求》,要求產品標示製作方式與加熱說明,並規劃多個產業園。對政府而言,這是供應鏈升級的縮影——從田間到餐桌,預製菜能縮短流程、穩定品質、減少浪費,還能創造新的就業與出口機會。 只是,政策的推廣似乎不對民眾的胃口。 當效率嚐起來像背叛 同樣引起爭議的還有紅極一時的太二酸菜魚,有消費者質疑,太二七分鐘能上三道菜,認為是使用預製的魚片與湯底,而非「活魚現殺」。 太二的母公司九毛九(9922.HK),今年上半年營收下滑10%,淨利減少16%,翻台率降至2.2次/天。其中太二直營店同店銷售額同比下降19%。公司股價自年初以來已跌去40%。九毛九與西貝都否認使用「預製菜」——太二強調魚每日配送、店內醃製;西貝則辯稱中央廚房只是「前置加工」。 這正是行業的微妙灰色地帶:在官方定義裡,經過工業化烹調、包裝、加熱即食的才是「預製菜」;但在消費者眼中,只要不是「廚師現炒」,就是預製菜。這種認知落差,使標準化變成冒犯。 根據Wind數據與新浪報導,A股市場上31家公司被歸類為預製菜概念股,其中約60%的公司在過去一年中出現業績下滑。2024年,有22家公司的歸母淨利同比為降。而被稱作「預製菜第一股」味知香(605089.SH),其股價已從高點回落約73%。 那麼為何中國仍堅持推動這項爭議性產業,原因其實並不複雜。隨著餐飲人力成本上升、城鎮化推進與食安要求日趨嚴格,預製菜能提升效率、強化追溯、穩定供應。 對政策制定者而言,這是「現代食品工業」的一部分——像新能源車或智慧製造一樣,是生產力的升級。但問題在於:中國餐飲文化的核心是「現炒現賣」的煙火氣。當國家層面公開宣傳「預製菜上桌」,對普通食客而言,就像在告訴他:你吃的那碗麵,可能是中央廚房加熱出來的。這種「去現場化」的推廣,反而刺激了心理防線。 中國消費者並非一概排斥預製菜。許多人對麥當勞、肯德基等速食連鎖店的操作欣然接受,因為那種工業化效率本就是品牌的一部分,甚至被視為值得稱道的特點。但若是一家自詡為「中國美食傳承」的餐廳,便會被視為對文化的背離。 這正是預製菜最微妙的矛盾,它是中國餐飲現代化的趨勢,卻也是中國消費文化最難跨越的情感邊界。如果有一天,企業能讓消費者在品嚐時忘記「預製」兩個字,那一天,預製菜或許才真正被「吃進」中國人的心裡。 李世達,詠竹坊編輯。他的聯絡方式:shihtalee@thebambooworks.com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Obesity drug maker Sciwind IPO

騰訊美團押注減肥藥明星企業 先為達生物衝刺港股

核心產品埃諾格魯肽注射液預計將於2026年正式獲批上市,公司已處於商業化前夕 重點: 臨床數據顯示,埃諾格魯肽在療效上優於司美格魯肽等非偏向型GLP-1受體激動劑 先為達生物已達成兩項海外授權,其中一項潛在交易總額超24億美元    莫莉 以司美格魯肽為代表的「減肥神藥」席捲全球市場,在2025年上半年GLP-1類藥物在全球生物藥市場佔據近三成份額,其巨大的商業潛力正強力推動中國創新藥企的資本化進程。近期,憑借一款與司美格魯肽對標的減重候選產品,杭州先為達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首次向港交所遞交申請文件,加入當下創新藥企競逐資本風口的行列。 儘管先為達生物目前尚無產品進入商業化階段,但其核心產品埃諾格魯肽注射液(XW003)針對超重/肥胖症及2型糖尿病的上市申請(BLA)已獲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受理,預計將於2026年正式獲批上市,標誌著公司已處於商業化前夕。 利拉魯肽和司美格魯肽等傳統GLP-1激動劑是非偏向型的激動劑,這類產品在產生治療效果的同時,也會不可避免地募集β-arrestin,繼而導致細胞對藥物的敏感性逐漸下降。埃諾格魯肽作為一款偏向型的GLP-1受體激動劑,可以顯著減少β-arrestin的招募,有望實現更持久、更穩定的治療效果,並可能減輕相關副作用。 埃諾格魯肽的臨床數據令人印象深刻,根據《柳葉刀·糖尿病與內分泌學》發表的三期臨床數據,埃諾格魯肽注射液在療效上優於司美格魯肽等非偏向型GLP-1受體激動劑,並且能以更低劑量達到替爾泊肽等GLP-1/GIP雙靶點受體激動劑的療效。這一數據使其在全球GLP-1藥物競爭中具備顯著優勢。若上市順利,埃諾格魯肽注射液有望成為全球首款獲批的cAMP偏向型GLP-1受體激動劑。 自2017年成立以來,先為達生物始終專注於針對肥胖症及相關疾病的創新體重管理療法的研發,8大候選管線不僅針對超重及超重╱肥胖症、2型糖尿病,也同樣涵蓋了中重度肥胖症、青少年超重或肥胖症、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炎、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及其他肥胖相關併發症。全球體重管理藥物市場正在快速增長,據招股書引述的研究報告,體重管理及肥胖症相關併發症屬於全球增長最快的迫切醫療需求,預計全球體重管理藥物市場規模將從2024年的1,128億美元增長到2029年的1,659億美元。 但是,體重管理藥物市場的競爭也相當激烈。目前,全球已有三款GLP-1藥物獲批准用於超重/肥胖症適應症,另有七款候選藥物處於Ⅲ期臨床階段。在中國,多款創新GLP-1藥物獲批用於治療超重/肥胖症適應症,包括仁會生物的貝納魯肽、諾和諾德的司美格魯肽、禮來的替爾泊肽和信達的瑪仕度肽,更有眾多藥企在減重領域積極佈局,今年以來在港股上市的銀諾醫藥(2591.HK)、派格生物(2565.HK)等藥企均瞄准GLP-1賽道。 背靠明星股東 面對激烈的競爭,先為達生物憑借其偏向型GLP-的技術尋求差異化優勢,同時開發了療效更好、患者依從性更強的口服制劑XW004,該藥物在I期臨床試驗中已展現出顯著的差異化優勢。 在國際化戰略布局上,先為達生物亦先行一步。2024年4月,公司將諾格魯肽注射液在韓國的開發和銷售權益授權給了韓國頭部消費醫療公司科瑪集團旗下的Inno.N。2025年1月,先為達生物與英國Verdiva達成協議,向後者授權XW004等管線組合在大中華區及韓國以外地區的開發及商業化權益,先為達生物將獲得近7000萬美元的首付款,最高達24億美元的潛在開發、註冊和商業化里程碑付款,以及產品商業化後的銷售額提成。 由於暫無商業化產品,先為達生物處於持續虧損狀態。2023年、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公司淨虧損分別為6.2億元、4.86億元及1.08億元,累計虧損超12億元,同期的研發開支分別為4.56億元、2.84億元和6500萬元。2025年上半年,先為達生物首次實現9,107萬元收入,主要來自合作夥伴的首付款。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7.8億元。 先為達生物的股東名單堪稱豪華,騰訊投資、IDG資本、美團、正心谷資本、君聯資本等知名機構均佔據重要股東位置,其中騰訊和美團分別持股12.83%和9.6%。公司在IPO前已完成七輪融資,累計融資額達22億元。2024年D輪融資後,先為達生物的估值約48.68億元,近期登陸港股的銀諾醫藥市值高達190億港元(174億元),顯示前者仍有較大溢價空間。先為達生物核心產品上市在即,正站在向商業化階段轉型的關鍵節點上,公司能否憑借其偏向型GLP-1技術在減重藥物這一千億盛宴中分得一杯羹,投資者可以拭目以待。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