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快速增長的連鎖店售賣的珍珠奶茶價格通常不到1.5美元,但該公司已申請在深圳上市,估值可能接近100億美元

重點:

  • 低端茶飲連鎖品牌蜜雪冰城申請在深圳上市,計劃集資65億元,用於新產品開發和擴張
  • 該公司利用特許經營模式來控制成本,使其利潤率高於競爭對手

西一羊

如今,對於中國消費者來說,節儉是一種新時尚。頻繁的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加劇了經濟放緩,令人們的收入收到衝擊,需要勒緊褲頭過日子。對於許多人來說,這意味著轉向低端產品,這就解釋了電商專家拼多多(PDD.US)等廉價品牌為何越來越受歡迎。

現在,這種趨勢已經滲透到高端珍珠奶茶市場,兩家最大參與者——奈雪的茶(2150.HK)和喜茶,一直在下調一些招牌產品的價格,它們的價格一般在每杯20元甚至更高。在這種消費趨勢之下,一批早已活躍在低端市場的二線品牌業務蓬勃發展,正在為上市作準備。一馬當先的是蜜雪冰城,上周四提交的交易所備案文件顯示,該公司已經申請在國內的深圳A股進行IPO。

雖然中國多數的茶飲連鎖品牌都是在過去10年創立,蜜雪冰城的歷史則要追溯到20多年前,它於1997年在河南成立。但這家連鎖企業過去幾年迅速壯大,2019年到2021年新開了超過6,000家店,截至3月門店數量達到2萬家。這使它在擁擠的茶飲領域成為顯而易見的領導者,遠遠超過了奈雪的茶和喜茶,它們截至去年底的門店數量在800家左右。

這種快速擴張要歸功於蜜雪冰城使用更高效的特許經營模式,我們稍後會詳細談到這一點。但其迅猛擴張的另一個因素是產品價格便宜。蜜雪冰城的奶茶通常每杯5元到10元,相比之下,許多其他熱門品牌的起價為10元或15元。

蜜雪冰城計劃通過深圳IPO籌集約65億元,如果出售10%的股份,其估值將達到650億元。這大大高於2020年底獲得的200億元的估值,當時它在首輪重大融資中,從投資者那裏籌集了20億元。

蜜雪冰城的絕大多數門店是特許加盟店,其招股說明書顯示,截至3月,在該品牌的超過2萬家門店中,公司直接擁有的不到50家。蜜雪冰城採用這種模式的支出遠低於採用直接所有權模式,而許多競爭對手都屬於後者,包括奈雪的茶和喜茶。

這種模式意味著,蜜雪冰城不會產生租金等與店鋪營運有關的費用,從而帶來相對較高的利潤率。該公司在2021年報告淨利潤19億元,大約是其2019年4.45億元利潤的四倍。相比之下,奈雪的茶去年經調整的淨虧損1.45億元,今年上半年虧損2.54億元。奈雪的茶的市值要小得多,約為90億港元(81.8億元)。

不斷增長的網絡

和其他採用特許經營模式的食品和飲料營運商一樣,蜜雪冰城通過向特許經銷商銷售食材等產品和杯子等包裝材料獲得收入。隨著加盟店的增加,它的收入也迅速增長,從2019年的25億元增至去年的100億元之巨。

按公司的說法,它的主要競爭優勢之一,是深入參與其所在的食品和飲品行業的整個價值鏈。它說它在全國各地的自營工廠網絡為加盟商提供了穩定的原料供應。蜜雪冰城計劃利用首次公開招股籌集的部分資金,通過提高工廠產能來強化該網絡。

不過,該公司的下一個發展階段可能會面臨一些重大挑戰。首先,隨著中國經濟在未來幾年放緩,中國的珍珠奶茶市場在經歷了幾年的高速增長後,勢必會放慢腳步。茶飲市場仍將擴張,市場研究公司艾瑞咨詢預計,到2025年,該市場的規模將達到3,749億元,高於2020年的1,840億元。但同樣是根據這家諮詢公司的數據,到2025年,這個市場的增長率將從2021年的52%大幅放緩至5.7%。

與此同時,市場競爭也很激烈。蜜雪冰城在低端市場與眾多採用類似特許經營模式的對手展開競爭,包括茶百道、書亦燒仙草和滬上阿姨。而包括奈雪的茶和喜茶在內的更多高端品牌,最近也下調價格,這導致競爭的進一步加劇。

在招股書中,蜜雪冰城將「市場競爭」列為其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並承認較低的准入門檻,意味著競爭對手可以很容易地複製它的模式和產品理念。

該公司表示,計劃繼續實現業務多元化發展,以便保持領先地位。除了茶飲,蜜雪冰城旗下還有其他品牌銷售咖啡和雪糕。但這些業務對它的貢獻仍然相對較小,而且在它的2.2萬家門店中,95%以上都是蜜雪冰城品牌,這表明它的大部分收入仍然來自茶飲業務。

它在咖啡和雪糕領域的擴張也將面臨激烈的競爭,尤其是對於前者,它將不得不與星巴克(SBUX.US)和瑞幸(LKNCY.US)等大得多的品牌競爭,以及包括 Manner、M Stand 和 Seesaw 在內的眾多初創公司。但蜜雪冰城認為,該市場仍處於發展的早期階段,因此還是有很大的參與空間。該公司在招股說明書中援引第三方數據稱,中國現煮咖啡市場去年增長38%至876億元,高於2019年的484億元。

總而言之,蜜雪冰城能否保持成功,將取決於它能否通過堅持輕資產模式來保持業務的快速增長,同時抵禦越來越多對手的競爭,它進軍咖啡和雪糕這樣的新領域也是大勢所趨。在當前消費者越來越不願意為此類商品支付高價的環境下,作為低端優質產品的領先供應商,這個定位肯定是它的優勢。

欲訂閱詠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北森控股去年度虧損收窄

人力資源管理雲服務(HCM SaaS)供應商北森控股有限公司(9669.HK)周二公布,預料截至3月31日止的2025財政年度,虧損將介乎約1.3億元(1,800萬美元)至約1.96億元,較2024財年的虧損約32.09億元收窄。 公司表示,虧損收窄主要由於公司可贖回可轉換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產生的虧損,及以股份為基礎的付款較2024財年減少所致。 北森控股預期,2025財年收入將介乎約9.23億至約9.66億元,按年增長約8%至13%,年度經常性收入預料介乎約8.9億至約9.27億元,按年增加約17.7%至22.5%。 公司股價周二低開0.5%報5.89港元,至中午收市報5.97港元,跌1.36%。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小南國大折讓配股 集資不足900萬元

餐飲集團上海小南國控股有限公司(3666.HK),周一晚公布配股,將以每股0.02元,配售近4.43億股,較周一收市價0.024元大幅折讓16.7%,僅集資890萬元,集資所得用作一般營運資金。 小南國表示,配售可籌集額外運營資金、增強公司的財務狀況及擴大本公司的股東基礎,從而提高股份流通性。 曾經是上海餐飲龍頭之一的小南國,近年業務每況愈下,去年收入按年大跌30%至3.14億元人民幣(下同),虧損卻較2023年擴大80%至8,506萬元 小南國周二高開25%報0.03港元,公司過去一年股價由高位下跌33%。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金利來私有化計劃未獲股東批准

服裝品牌金利來集團有限公司(0533.HK)上周五公布,大股東兼主席曾智明建議將公司私有化之計劃,在法院會議上未獲股東批准,其中,贊成及反對分別佔出席投票的股東股數55.332%及44.668%。因此,建議及計劃已告失效。 曾智明於去年12月提出私有化計劃,理由是公司估值偏低,且20年來並未在市場上集資,上市地位「無關緊要」。其出價每股1.5232港元雖較當時市價溢價約24.85%,但較截至去年6月底止股東應佔每股資產淨值(NAV)4.4741港元,折讓約65.95%。 根據年報,金利來去年收入12.2億港元(1.57億美元),同比下滑8.4%,淨利潤則下滑19.9%至9,310萬港元。截至去年底,公司銀行存款、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10.5億港元。公司投資物業及發展中物業資產賬面總價值逾33億港元。 公司股價周一大幅低開39.6%,報0.9港元,至中午收市報1.05港元,跌29.53%。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Zhipu makes AI products using LLMs

智譜率先搶上市 成敗還看能否續創收入

專注為企業客戶提供大型語言模型的智譜,今年已向政府融資20億元 重點: 智譜欲在中國AI「六小虎」中率先上市,而競爭對手正逐漸放棄成本高昂的基礎模型 公司嚴重依賴政府扶持,但這策略存在風險,其他人工智能領軍企業所受的教訓,已充份證明此點 陳竹 識別型AI還是知識型AI? 這是橫亙在中國數量眾多的人工智能(AI)初創企業面前的問題,它們在努力探索既能規避爭議及過渡依賴政府,同時兼具強大增長潛力的道路。雖然很多早期參與者專注識別型AI(其最大的應用領域之一是監控),但新一代初創公司在基於知識的大型語言模型(LLM)中,發現了更大的潛力,而且爭議也相對較少,比如OpenAI和最近的DeepSeek的模型。 據財經媒體《財新》報道,智譜正謀求在新一批純LLM公司中拔得頭籌,率先上市。公司上月向北京證監局辦理輔導備案,邁出IPO的第一步。如果一切順利,智譜有望在以LLM為依託的AI「六小虎」中,率先登陸資本市場。 在竞争激烈的中国人工智能领域,智谱普遍被认为是六家公司中,最有可能存活下来。它们所处的LLM领域,最近被DeepSeek打破。后者不久前发布成本效益更高的模型,包括专注推理的R1,引起广泛关注。 儘管最近聲名鵲起,但DeepSeek並不屬於LLM領域的AI「六小虎」。「六小虎」中的其他五家公司分別是MiniMax、月之暗面、百川智能、階躍星辰和零一萬物,其中兩家已經發出戰略轉移信號,不再專注於LLM所屬的基礎模型。由AI先驅、著名風險投資家、前谷歌大中華區總裁李開復創立的零一萬物已表示,將停止投資基礎模型的開發,因基礎模型開發需要在AI芯片和研發方面投入巨資。 這些公司正轉向以DeepSeek開發的基礎模型而開發的應用程序,曾任搜狗的首席執行官王小川創立的百川智能,同樣也表示將轉變戰略,專注醫療保健應用,而不是繼續投資基礎模型。 雖然其他三家公司近期並未就各自的戰略發表評論,但智譜因對基礎模型開發的堅定投入,終能脫穎而出。公司最近加大這方面的投入,於3月推出一款其專有GLM模型的通用AI代理。此外,它還採取類似DeepSeek的額外舉措,開源其基礎模型。 政府的支持 在大模型領域的AI「六小虎」中,智譜展現出驚人的融資能力。過去一年,同行在籌資方面相對沈寂,而智譜卻成為了投資者的寵兒,僅在今年就獲得至少20億元(2.76億美元)的資金。 這輪籌資始於3月初,作為浙江省會的杭州,市政府成為一輪10億元融資的領投方。隨後,中國其他三個城市也加入投資:廣東珠海市出資5億元;四川省會成都市投資3億元;就在最近,北京市政府也投資了2億元。 鑒於中國大力發展該領域,最近這波由政府支持的資金頗值得關注。智譜抓住這一政策紅利,標誌已改變公司對私人資本的依賴。 2019年由清華校友唐傑、張鵬創立的智譜原本是校企,後從清華脫離。其早期的融資輪吸引知名私營投資機構,如紅杉(前身為紅杉中國),以及中國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和騰訊。脫胎於中國最負盛名的理工科學府,在一定程度上,是它獲得大量國有資本青睞的原因。 智譜是中國大語言模型開發領域的先驅之一,早在2022年末,OpenAI推出具有變革性的ChatGPT前就已成立。ChatGPT的推出,引發中國的人工智能熱潮,眾多公司競相開發本土替代產品。智譜的所有主要競爭對手,都是在後ChatGPT時代成立。 從公司的融資歷史,可以看出其財務實力。研究公司來覓的數據,自成立以來,智譜已完成14輪融資,籌集資金超過90億元。在中國競爭激烈的人工智能領域,其強大的籌資能力以及早期對大語言模型的專注,使其在競爭中佔據優勢。 然而,智譜真正的競爭並非來自其他人工智能初創企業,而是來自阿里巴巴、字節跳動和騰訊等科技巨頭,以及迅速崛起的DeepSeek。雖然智譜擁有來自政府和風投的強大支持,但這些老牌企業借核心業務的造血能力,擁有更雄厚的資金儲備。 雖然人工智能商業化仍處早期階段,但爭奪消費市場份額的競爭,揭示了當前的市場狀況。根據人工智能產品追蹤網站Aicpb.com4月的數據,智譜清言的月活用戶為900萬,排名第九,與市場領先者差距明顯。阿里巴巴的誇克以1.49億月活躍用戶數領先,其次是字節跳動的豆包,月活躍用戶數為1.07億,Deepseek的月活躍用戶數為9,600萬。 話說回來,消費者應用程序並非智譜的主要關注點。公司的定位是為企業客戶和政府機構,提供定制人工智能解決方案,這類業務往往比面向消費者更賺錢。 在中國的技術市場,政府機構以及國有和地方國有企業,是軟件和數字解決方案的最大買家之一,由於智譜與政府關係緊密,這可能對其有利。 但嚴重依賴政府本身也存在風險。ChatGPT出現之前的「AI四小龍」,正正是前車之鑒。彼時,AI主要與識別技術有關,涉及計算機視覺。 AI四小龍,即商湯(0020.HK)、曠視科技、雲從科技(688327.SH)和依圖科技,業務主要圍繞政府工作開展,提供基於計算機視覺技術的監控系統。然而,隨著政府削減監控相關項目的支出,這些公司已失去往日的輝煌。 由於無法實現客戶群的多元化並拓展新的應用場景,這些曾經顯赫一時的AI公司,如今面臨業務萎縮和虧損加劇的困境。面對這一現實,商湯最近正將業務重心,從原來的識別技術迅速轉向更具商業潛力的基礎模型。 總而言之,在中國快速發展的人工智能領域,要與科技巨頭一較高下,智譜憑借雄厚的財力,有望笑到最後。然而,準備在同類公司中拔得上市頭籌之際,智譜仍面臨著一項嚴峻挑戰:如何向投資者證明能夠通過自主研發的產品和服務,創造可持續的收入。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