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公告顯示,該生鮮電商正在增加利潤率更高的産品與服務,如即食餐和預先包裝的複合調味品等

重點:

  • 每日優鮮推出了一系列增值舉措,希望在核心的在綫食品雜貨業務之外,通過銷售更多高利潤的産品來實現盈利
  • 自去年6月在美國上市以來,該公司的股價跌幅超過70%

西一羊

我們可能還在虧錢,但我們正在努力尋找成功的秘訣。

這是來自生鮮電商每日優鮮(MF.US)最新發布一系列公告的核心訊息。自去年6月在美國上市以來,它的股價已下跌逾70%,眼下正想方設法支撑。這家公司創立後的大部分時間,都嚴重依賴最基本的食物雜貨業務。該業務雖然收入可觀,但由於利潤微薄且競爭激烈,幾乎沒有利潤。 

每日優鮮周一表示,爲了减少對這種“老鼠賽跑”式激烈競爭的依賴,該公司正在嘗試進軍高利潤的“3R”食品——即煮、即熱和即食。聲明稱,該公司平台上的3R類産品的銷售額去年比2020年翻了兩番還多,並表示這類産品的毛利率至少比平台平均毛利率高15%。

全球各地的公司都垂涎於這種高利潤産品,包括美國的藍圍裙(APRN.US)在內。在中國經營肯德基和必勝客的餐飲巨頭百勝中國(YUMC.US; 9987.HK)也加入了這一行列,表明該領域正在迅速升溫。

關注高利潤率産品是每日優鮮爲實現盈利,近來採取的多措並舉戰略的關鍵部分,儘管在中國的生鮮電商領域,幾乎還沒有人能做到盈利。其他努力還包括加强直採,並通過推出更多自有品牌來進軍高端市場。該公司還試圖通過提供服務商戶的企業軟件,在單純針對消費者服務之外,實現多元化。

我們稍後就會仔細看看該公司最近推出的各種舉措。但首先,讓我們先關注一下它目前的業務情况,包括其巨額虧損。

在中國競爭激烈的在綫食品雜貨市場,每日優鮮屬於其中採用高度集中化商業模式的公司。這種模式涉及對整個食品雜貨産業供應鏈的大量投資,從産品採購、倉儲到配送。公司不依靠第三方供應商,而是自己處理大部分的流程。

自2014年成立以來,該公司利用中國人愛網購的習慣而實現迅速發展,而這一習慣在過去兩年隨著新冠疫情而進一步强化。這幫助該公司在這兩年裏實現了收入飈升,儘管仍深陷虧損,其中部分原因正是需要巨大投資的集中式商業模式。

根據最新的季度財報,在截至9月份的三個月裏,每日優鮮的淨虧損爲9.74億元(1.53億美元),比2020年同期的6.162億元虧損有所擴大。

投資者不爲所動

投資者對每日優鮮的虧損狀况普遍持猶疑的態度,導致該公司的股價自從去年6月IPO以來不斷下跌。該公司股價周四收於2.93美元,約爲IPO發行價(13美元)的四分之一。

因此,每日優鮮希望其最近的一系列舉措可以緩解那些越來越失去耐心的投資者的擔憂。就在該公司周一宣布3R食品計劃之前的一周,該公司還披露與中國主要的調味品品牌太太樂延長了類似的夥伴合作計劃,再次尋求提供利潤率更高的增值産品。 

根據聲明,去年7月開始採購太太樂的每日優鮮,今年雙方將携手在平台上推廣複合調味品。與其他3R産品一樣,這些複合調味品是每日優鮮專注於利潤更高的高附加值商品戰略的又一個例子。

對每日優鮮來說,這樣提供多樣化的産品不僅帶來穩定的、新的收入來源,而且還迎合了用戶的需求,最終提高他們的“粘性”。

在宣布與太太樂的合作計劃時,每日優鮮借此機會再次强調其直採能力。根據之前的一份公告,截至去年9月,該公司已從全國200多個農場、350家工廠和加工設施直接採購商品。 

雖然運營成本高昂,但如此龐大的直採網絡爲每日優鮮提供了穩定的産品供應,同時消除了導致成本抬高的中間商。更重要的是,這個網絡使該公司能够通過發展自有品牌,逐步向上游發展。 

該公司現在已經有了幾個自主品牌,比如享安心,它涵蓋了肉、蛋、蔬菜和烘焙食品等類別。據公司創始人和首席執行官徐正表示,在去年第三季度,每日優鮮平台上享安心系列的銷售額同比增長250%。

除了面向消費者的食品雜貨業務外,每日優鮮還試圖瞄準企業客戶。據1月6日發布的另一份聲明稱,該公司的“零售雲業務”——針對的是社區零售企業——目前已爲20多家區域連鎖超市所採用。

儘管出台了一系列新舉措,但未能打動投資者。該公司周一宣布擴大3R業務後,股價小幅上漲2.8%。但在接下來的幾天裏,又回吐了所有漲幅,甚至不止於此,包括周四暴跌7.6%,至歷史最低點。

投資者不爲所動的部分原因是,這些新舉措在相當程度上還處於早期階段,比如,面向企業的零售雲業務目前的營收微不足道,它未公開相關的任何具體數字。

與此同時,隨著來自美團(3690.HK)和拼多多(PDD.US)等互聯網巨頭的挑戰,中國網絡食品雜貨市場的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美團和拼多多進入這個市場的時間較晚,但正在大舉進軍該領域。

每日優鮮的資本密集型集中商業模式,借助對供應鏈的更多控制,以確保服務的及時性和品控,從而給它帶來了相對優勢。比較起來,美團和拼多多採用的是分散模式,雖然資本密集程度較低,但需要依賴第三方供應商和倉儲運營商來完成大部分流程。

與每日優鮮最接近的競爭對手是叮咚買菜(DDL.US),它採用類似的集中式商業模式,去年大約同一時間在美國上市。 那時以來,叮咚買菜已經超越了每日優鮮,成爲該領域的領導者,並正在鞏固這一地位

過去幾個月,叮咚買菜的股價也大幅下跌。在去年11月初達到逾36美元的峰值後,股價目前只有這個數字的零頭,周四收於4.13美元,這在很大程度上與中國科技股的普遍暴跌趨勢一致。

叮噹買菜的股價暴跌使其市淨率(P/B)達到10.6倍,低於每日優鮮的12.4倍,這表明投資者可能對後者保守的擴張方式、同時增加高附加值産品的做法更有好感。相比之下,同樣處於虧損狀態的藍圍裙市淨率甚至更低,爲8.7倍。

歸根結底,投資者最擔心的仍然是利潤。這意味著,在真正證明自己是一項有價值的投資之前,每日優鮮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金力永磁首三季盈利年增最多1.8倍

稀土磁性材料生產商金力永磁(6680.HK; 300748.SZ)周四公告,預計截至9月底的前三季度,淨利潤將達5.05億(6,500萬美元)至5.5億元,按年增長157%至179%。 單計第三季,盈利預計介乎2億至2.45億,增長159%至217%。 公司表示,前三季度在行業競爭持續加劇的背景下,公司管理層堅持穩健、組織優化及精益管理,不斷提升運營效率與盈利能力。同時,靈活調整原材料庫存策略等措施,積極應對稀土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保障交付能力獲得國內外客戶的充分肯定。目前,第四季度在手訂單充足。 另外,金力永磁此前已成立具身機器人電機轉子事業部,首三季度具身機器人電機轉子及磁材產品均有小批量交付;低空飛行器領域公司亦有小批量產品交付。 金力永磁港股周五高開,至中午休市報XX港元,升X%。今年以來股價已升2.4倍。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摯達低位定價 首日掛牌午收升183%

電動汽車充電樁製造商上海摯達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2650.HK)周五首日在港掛牌,開市勁升184%報190港元,之後股價在區間上落,中午收報189.4港元,升183%。 公司發售近600萬股H股,一成公開發售,每股招股價由66.92港元至83.63港元,最終以低位定價。公開發售錄得超額認購近5,440倍;國際配售超額1.4倍,集資淨額3.26億元。 摯達主要銷售家用電動汽車充電樁,位列中國第一。若按家用電動汽車充電樁銷量計,在中國的市佔率約13.6%,全球市佔率則約9%。 公司過去三年仍然處於虧損狀況,今年首三個月,經調整虧損為1,570萬元人民幣,公司解釋是因為受市場影響,銷售及經營開支增加,產品平均售價及毛利率波動。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PomDoctor provides online medical care

石榴雲醫搶搭尾班車 趕美股新規前上市

這家在線醫療服務提供商以招股價下限集資約2,000萬美元,低於納斯達克擬議的2,500萬美元最低融資門檻 重點: 石榴雲醫將IPO發行價定在區間下限,其近10倍的市銷率使公司估值達4.72億美元 公司趕在納斯達克新規實施前完成上市,後者要求所有新上市外國企業至少融資2,500萬美元   陽歌 就在上個月,我們報道某中企為應對外資企業上市的新規,突然擴大納斯達克上市融資規模。但另一家企業,互聯網醫療服務商PomDoctor Ltd. (下稱「石榴雲醫」)(POM.US)無視這些待生效新規,仍按似乎不符合新規要求的方案推進上市計劃。 石榴雲醫近兩周的最終版招股文件對納斯達克上月公布的擬修訂條款只字未提,新規要求所有申請納斯達克上市的外企,融資額不得低於2,500萬美元。此外,流通股市值低於500萬美元的企業,將面臨快速停牌退市程序。 當時,納斯達克聲明,已向美國證券監管機構提交審批申請,新規獲批後將立即生效。若該審批落地,已啓動IPO流程的企業將有30天寬限期完成上市,而無須受新規約束。 汽車保險售後服務商青民數科似乎不願冒新規的風險,上月宣布大幅提升融資規模至3,700萬美元(原計劃900萬美元)。公司在申報文件中援引擬議新規稱:「若未能滿足修訂後的上市要求,或致本公司無法於納斯達克上市或維持上市地位。」 然而,與青民數科不同,石榴雲醫本周最終版招股書不僅未提及即將施行的新規,反而仍按7月披露的條款推進上市。相關條款顯示公司計劃發售500萬份美國存托憑證(ADS),約佔其總股本4.2%。文件核心內容是每股ADS 4美元的定價,該價格處於原定4至6美元發行區間的下限,對應公司市值4.72億美元。 周三,該股登陸美國市場後,頭兩個交易日累計上漲19%,周四收報4.77美元。按每股ADS 4美元計算,此次上市募資約2,000萬美元,顯然未達納斯達克2,500萬美元最低融資的新規。若因估值過高導致股價最終大幅跳水,公司還可能面臨新規中針對流通市值低於500萬美元外企的快速退市機制。 估值高企 石榴雲醫服務於糖尿病、高血壓等需定期復診的慢性病患者。截至去年末,其平台入駐醫師212,800名、患者近70萬名,位列中國互聯網醫院第六強。值得注意的是,平台多數醫師自帶患者資源入駐,這意味著石榴雲醫平台上的醫患關係具備較強穩定性。 今年3月,石榴雲醫首度公開申請上市,7月更新招股書時我們首次關注該IPO項目。此前的分析中,我們認為其聚焦慢性病領域產生持續現金流的商業模式相對穩健。 不過,我們也指出公司估值明顯偏高,即便發行價定在區間下限,似也佐證了此觀點。財報顯示其2024年營收3.43億元(約4,800萬美元),較2023年3.05億元增長12.5%。 增速雖非驚人卻屬穩健,最新營收數據賦予公司約10倍市銷率(P/S)。該估值對高速增長的科技企業並非聞所未聞,但對石榴雲醫的增長水平而言仍顯激進。即使龍頭的平安好醫生(1833.HK)和京東健康(6618.HK),其市銷率也僅為5.3倍和2.9倍。 更何況,平安好醫生與京東健康分別背靠金融服務巨頭平安集團和電商巨擘京東集團。在兩家公司均實現盈利之際,石榴雲醫去年淨虧損3,740萬元,2023年虧損3,690萬元。去年末總資產4,660萬元,僅佔總負債5.46億元的一小部分。 招股書中將此列為頭號「風險因素」時聲明:公司外部審計機構因其財務弱勢「對持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疑慮」。 上述因素均難支撐石榴雲醫的高估值定位,若按3至4倍較現實市銷率計算,公司估值約1.5億美元,對應流通市值約630萬美元。該數值僅略高於納斯達克擬定的500萬美元流通市值門檻,儘管尚不清楚新規會否追溯適用於生效前已上市的企業。 歸根結底,石榴雲醫的上市存在諸多疑點。儘管搶在新規生效前完成上市,但其流通市值未來或將面臨最低發行要求的難題。更重要的是,公司業務因持續虧損且缺乏京東或平安這類實力雄厚的靠山,可能遭遇實質性挑戰。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Sungrow Power Supply

瞄準AI數據中心供電市場 陽光電源開啟新征途

AI時代掀起能源革命,已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的陽光電源,以儲能為核心切入AI供電市場,尋求第二增長曲線 重點: 公司在全球光伏逆變器市佔率25.2%,儲能市佔率11.9% 上半年儲能業務收入佔比增至41%,首次超越光伏逆變器    李世達 當AI帶來算力革命,能源便成為新的黃金,也為中國光伏企業指明一條新道路。來自中國合肥的光伏巨頭——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300274.SZ),正試圖透過港股第二上市,拓展自己的能量邊界。 成立於1997年的陽光電源,以光伏逆變器聞名全球。申請文件引用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以2024年出貨量計,陽光電源的光伏逆變器在全球的市佔率約為25.2%,連續十年全球領先,產品銷往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今年上半年,公司的海外市場收入佔比達58.4%。 這家從合肥起家的企業,與中國新能源產業幾乎同步成長。光伏逆變器是太陽能發電系統中,將太陽能電池板產生的直流電轉換為交流電的核心設備,相當於電站的「大腦」與「心臟」,同時負責系統保護與效率管理。然而,當光伏行業進入微利化競爭階段時,從光伏走向AI供電與智能儲能,似乎是必然的選擇。 近三年,陽光電源收入由2022年的401.1億元升至2024年的777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37%,2025年上半年收入進一步增至434.4億元,同比升約40%。毛利率則由2022年的20.4%升至今年上半年的32.9%,呈持續上升趨勢。 從「供電」到「管電」 這得益於儲能系統業務的快速成長。2025年上半年,公司儲能系統業務收入達178億元,佔比增至41%,首次超越光伏逆變器業務(佔比降至35.3%),成為公司最大收入來源。這一轉折標誌陽光電源完成從「供電」到「管電」的升級,轉向高附加值的儲能與電力控制領域。 公司表示,其儲能系統2024年全球市佔率達11.9%,位居世界領先行列。目前公司在北美、歐洲與中東均已落地百兆瓦級項目,累計開發新能源電站規模超57GW。 與此同時,生成式AI的興起讓數據中心成為全球新增用電主力,「算力電力化」成為了能源產業的新敘事。從逆變器到儲能,陽光電源正加速布局AI供電解決方案與儲能系統業務的發展。 花旗估計,到2030年,全球人工智能計算需求將需要55GW的新電力容量,相當於2.8萬億美元的增量支出。這無疑是能源行業的必爭領域。 布局AI供電 在技術層面,陽光電源於2023年底推出PowerTitan 2.0液冷儲能系統,以高功率密度與模組化結構為特色。在2025年美國RE+大會上,陽光電源推出多款面向北美市場的新一代光伏與儲能方案,包括模組化逆變器SG4800UD-MV-US及PowerTitan 3.0儲能系統。後者為6.9MWh液冷整合型儲能設備,採用碳化硅(SiC)功率轉換技術,能量效率提升至93%以上,並支援快速響應與黑啟動功能,專為AI資料中心與大型電網場景設計。 不過,儲能業務資金投入龐大、回款周期較長,公司應收賬款達291.5億元,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流動負債佔比逾八成,顯示營運資金壓力依然存在。經營現金流在2024年雖錄得120.7億元淨流入,但今年上半年降至約34億元。手頭現金尚算充裕,截至上半年,仍有約179.1億元。 陽光電源在A股的表現不俗,股價今年至今漲幅約120%,反映市場對其業務結構轉型與AI供電敘事的期待。目前陽光電源市值3,350億元,延伸市盈率約24.3倍。相比之下,港股同業如信義光能(0968.HK)約5倍、陽光能源(0757.HK)約3.3倍,估值存在明顯分水嶺。 由於港股市場對新能源股的整體估值折讓幅度較大,若陽光電源上市定價仍參照A股水平,市場在初期可能出現估值消化或股價回調的壓力。不過,考慮到其AI供電與儲能業務的高速成長潛力,以及全球能源轉型帶來的新需求,長線仍有被重估的機會。 陽光電源赴港上市,是能源科技布局的延伸。當光伏行業進入成熟期,AI供電與儲能正成為下一個萬億級市場。對投資者而言,陽光電源正由「光伏製造」邁向「智能能源運營」。若AI資料中心電力需求如預期釋放,這家合肥企業或將迎來第二個黃金十年。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