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HK

受惠中國經濟活動復常,這家「台式小火鍋」連鎖店今年農曆新年營收持續復甦

重點︰

  • 呷哺呷哺預計去年收入減少,同時淨虧損增加,但下半年的表現已明顯改善
  • 該公司計劃增加分店、擴充海外市場,並與抖音等平台推出多元化銷售,希望把握後疫情時期的商機

 

葉天娜

作為風摩一時的「台式小火鍋」集團,呷哺呷哺餐飲管理(控股)有限公司(0520.HK)在最近三年的日子不易過,首先是在2021年經歷管理層「內鬥」後大換血,同時面對反覆不定的新冠病毒疫情,在過去兩年虧損超過6億元,市值從高峰近300億港元,跌至最近的70多億港元。

該公司在上周二發表盈利警告,預計去年收入減少約23.1%至約47.2億元,淨虧損約3.2億至3.4億元,比2021年增加13%至20%,是公司自2014年上市以來第二次虧損。

與不少餐飲集團一樣,呷哺呷哺在疫情期間,被要求停業或限制營業時間,但卻要應付租金及員工等固定開支,成為虧損的主要原因。但公司表示,去年下半年及時調整架構及策略,與業主談判免租或減租,加上中國放寬防疫政策,期內淨虧損約4,200萬至6,200萬元,比上半年的2.78億元大幅減少。

話雖如此,投資市場卻不賣帳,呷哺呷哺的股價在盈警公布後的三個交易日累挫約兩成,曾跌破6.8港元,創三個月新低。由於同行海底撈(6862.HK)最近公布去年扭虧為盈,錄得淨利潤不少於13億元,呷哺呷哺卻仍然處於虧損,因此投資者感到失望也是情有可原。

凱基亞洲投資策略部主管溫傑認為,新冠疫情去年對餐飲業的影響相當大,因此呷哺呷哺的業績表現是在預期之中:「其股價跌幅較大,除了因為盈警,還因為整體港股氣氛不好,加上呷哺呷哺從去年低位2.84港元,曾回升至本年初的10港元以上,部分投資者見市況不妥,決定賣出先鎖定利潤,成為股價受壓的原因之一。」

內外擴版圖

隨着中國全面解除嚴密防疫舉措,並決心重振經濟,呷哺呷哺的主席賀光啓自然希望及時抓緊商機,並定下翻身「三步曲」。

第一步是全力擴張,公司計劃今年新增超過230家門店,其中呷哺呷哺主品牌新增120家、「湊湊火鍋」新增超過70家、「歡樂燒肉」新開20家,目的是把握疫後消費復甦的商機。畢竟截至去年6月底,公司只剩下810家分店,比一年前大幅減少267家。

事實上,該公司今年農曆新年假期的總營收比去年同期飆升126%,翻枱率更比去年12月增長近3倍,當中以二線及旅遊城市的營業表現尤為突出,因此利用良好復甦勢頭趁機擴充,實屬有跡可尋。

第二步是向海外擴展,有分析估計是呷哺呷哺看到海底撈的海外生意表現理想,希望趁機分一杯羹。該公司已成立海外事業部,進軍亞太區主要城市。例如旗下湊湊火鍋自去年在新加坡開業後,至今已擁有三家分店;而呷哺呷哺主品牌的海外第一店,也在今年1月25日落戶新加坡,並於3月18日在台北試運,更準備繼續擴展至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市場。

第三招便是聯手抖音、小鵬汽車(9868.HK)及百度(BIDU.US;9888.HK)進行多元化營銷。呷哺呷哺上周宣佈,與進軍外賣市場的抖音合作,今年將於抖音平台進行官方直播、達人直播及短片帶貨等,初步通過旗下小程式,以及抖音原生外賣等方式進行,推出定制化專屬外賣產品,雙方會員平台將在今年5月前打通,外賣服務計劃第三季上線。

管理層內訌

去年呷哺呷哺旗下品牌通過抖音官方號,已獲得數億次曝光量,成交額突破一億元,預計配合抖音新推出的外賣業務,今年將增長至兩億元。

來自台灣的賀光啓1998年在北京開設了首家呷哺呷哺台式小火鍋店,然而中國北方人習慣親朋好友圍在一起吃火鍋,用的是炭火或煤氣,賀光啓卻從台灣引入電磁爐的吧枱式個人小火鍋,在形式上及飲食文化上相差太遠,未受中國消費者歡迎。

直到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Sars)疫情,為賀光啓帶來契機,呷哺呷哺打着「一人一鍋,非典染不上」的口號,吸引大量想吃火鍋、又不敢一群人一起吃的顧客,令公司聲名大噪,更吸引資本垂青。

2014年,呷哺呷哺登陸港交所,成為「火鍋連鎖第一股」,2016年更拋出四年內實現一千家分店、百億營收及淨利潤10億元的計劃。直到2019年底,其門店數量雖然高達1,124家,但盈利表現未能趕上,埋下管理層「內鬥」的伏線。

2021年8月,呷哺呷哺發聲明,罷免帶領公司上市的功臣──時任行政總裁的趙怡,並由賀光啓領導管理團隊。聲明的言辭非常不客氣,批評趙怡在擔任行政總裁期間,公司若干品牌表現未達預期,其管理方式及理念與董事會其他成員存在重大差異。該公司目前的市銷率僅1.63倍,遠遠落後於海底撈與九毛九(9922.HK)的2.83倍和6.38倍,或許正好解釋了投資者的憂慮。

「呷哺呷哺的股價長期落後,主要和管理層近年的變動有關,但經歷換人後,公司未來能否修補估值,還看賀光啓對於最新戰略的執行能力。」溫傑說。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全球票房復蘇 IMAX中國上季淨利大增48%

大銀幕影院運營商IMAX China Holding Inc.(1979.HK)周四公布,截至9月底止第三季度,收入按年上升16.6%至1.07億美元(7.62億元),期內淨利潤報2,262萬美元,按年大增48%。 公司指出,受惠於全球票房復蘇及IMAX格式影片供應擴增,上季「圖像增強及維護服務」收入按年大增30%至6,103萬美元,「技術租金」收入亦上升45%至2,334萬美元。 前三季合計收入2.85億美元,按年增9.8%,淨利潤增長67%至4,300萬美元,反映營運效率及成本控制顯著改善。截至9月底,集團現金及等價物達1.43億美元,按年增加42%,負債總額維持4.53億美元。 公司股價周五高開,至中午休市報7.71港元,升0.2%。過去六個月累升約20%。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平安好醫生首九個月盈利勁增72%

醫療平台平安健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1833.HK)周四公布首九個月業績,盈利按年大增72%至1.84億元人民幣(下同),收入則上升13.6%至37.2億元。經調整後淨利潤達2.16億元,按年增長45.7%。 公司表示,主要受惠於公司的醫險協同模式不斷深化,保險+醫養會員模式的持續深耕,以及在企業健康管理業務上的快速推進。 展望未來,公司將持續強化與平安集團的協同,並推動核心服務的數字化和AI化,通過更一體化的整合式體驗,提升用戶口碑和滿意度。 周五平安好醫生開市升1.7%至15.75港元,公司年初至今升逾150%。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SIMCo files Hong Kong IPO

思卓基金遞表港交所 開啟另類資產上市新時代

當其他市場仍在爭論AI與科技股時,香港選擇將焦點轉向更深層的資金流向——基礎設施與長期收益。首家另類資產基金公司思卓基金遞表上市,正是這場金融轉向的起點 重點: 若成功上市,將成為港股首隻基礎設施私募信貸基金 全球基建投資缺口至2040年將達15萬億美元,其中亞太地區約佔3.5萬億美元    李世達 在金融市場日益追求透明與流動性的時代,香港正嘗試讓原屬機構投資者領域的「另類資產」走向公募市場。隨著香港證監會(SFC)於今年2月17日發布《關於上市封閉式另類資產基金的通函》,另類資產基金首次被允許在港交所掛牌上市,也為思卓基礎設施私募資本開放式基金型公司(SIMCo Infrastructure Private Credit OFC)開通了上市通道。 所謂「另類資產」(Alternative Assets),一般指不屬於傳統股票與債券範疇的投資,如基礎設施、私募股權、房地產、信貸與對沖基金等。這項新規意味香港開啟了「資產上市」的新篇章。過去,另類資產基金因缺乏流動性與估值透明度被排除在公募市場之外。通函明確指出,只要基金採取封閉式結構、具穩定現金流與透明估值機制,即可在港交所上市,讓私募基金能保留專業策略,同時獲得二級市場流通性。 這次制度突破,也代表香港監管框架的深化。從2018年引入開放式基金公司(OFC)制度、2021年簡化註冊程序,到2025年正式開放另類資產基金上市,SFC逐步完善從「設立—授權—上市」的全鏈條監管,試圖打造一個能吸引全球資產管理機構落戶香港的制度平台。 思卓基金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第104條設立,屬公眾開放式基金型公司(OFC),但以封閉式運作、不設贖回機制,需透過交易所買賣股份。這是香港首個以私募信貸與基礎設施投資為核心的上市OFC基金,投資人買入的不是一家公司,而是一籃子基建貸款的現金流收益權。 另類資產登場 根據申請文件,思卓基金由思卓資本亞太有限公司擔任投資管理人,也是投資顧問SIMCo(Sequoia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mpany)之直接全資附屬公司。SIMCo成立於2009年,總部位於倫敦,專注於基礎設施債務,目前管理或建議分配予基礎設施債務的資本約25億美元,其團隊迄今為止已在北美、英國和歐洲以及亞太地區進行超過60億美元的債務投資交易。其姊妹基金「Sequoia Economic Infrastructure Income Fund(SEQI)」長期維持約8%的年化分配率。 申請文件指出,至2040年全球基建投資不足額可能高達15萬億美元。基金將北美與歐洲視為重點市場,資產配置上限為60%,亞太地區上限則為40%。基金已識別潛在投資項目總值超過50億美元,涵蓋能源、運輸、公用事業、資料中心及社會基建貸款等固定收益資產。 基金採「固定分派+資本平滑」策略,按月派息。若短期現金流波動,董事會可動用部分資本維持穩定派息,以確保現金流連續性。風控上,單一借款人曝險不得超過總資產10%,單一子行業不得超過總資產的15%以上,並採取貨幣與利率對沖策略,以減低波動。 整體而言,思卓的估值邏輯不同於一般股票或ETF。其收益主要來自基建貸款利息與本金回收,資產淨值(NAV)由獨立估值代理人依DCF模型與市場數據計算,並按IFRS編制。雖具透明度,但仍受貼現率、利率與市場情緒影響。基金設有折讓控制與股份回購機制,維持股價穩定仍待市場檢驗。 耐心的實驗 思卓能否複製母基金在倫敦市場的穩定派息與估值表現,不僅關乎自身成敗,也將測試香港能否成為亞洲另類資產的金融樞紐。這不再只是金融制度的一次嘗試,更是市場信任的考驗。 對投資人而言,觀察這類基金的重點,並不在短期價格波動,而在它能否真正建立一條穩定、可持續的現金流。若未來能在波動的利率環境中,仍保持每年足夠吸引的穩定派息、維持估值透明,或能為香港開闢出一條「另類資產上市」的成功案例。…
Fibocom makes wireless modules

估值過高利潤承壓 廣和通上市即插水

這家無線模組製造商在港上市首日即下跌11.7%,次日續挫,但其估值似仍偏高 重點: 上市募資3.6億美元,廣和通定價堅挺,但上市首日市場已因其估值高及利潤受壓而不買賬 廣和通今年上半年營收增長23.5%,但因毛利率遭擠壓,利潤增速大幅放緩至4.8%   陽歌 儘管香港或正迎來近年最活躍的IPO市場,但即便是近期投資者的狂熱情緒,也未能提振無線模組製造商深圳市廣和通無線股份有限公司(0638.HK, 300638.SZ)周三的上市首秀。這家公司的股票此前以21.50港元的區間上限定價,但利潤收窄與盈利增速放緩,最終引發投資者恐慌。 需特別指出的是,即便遭遇低迷開局,廣和通在港的估值泡沫仍高於深市老股。這種估值倒掛現象為歷史罕見,折射出當前香港IPO市場的非理性繁榮。後文將對此展開分析。 廣和通上市後股價近乎直線下挫,周三最終收跌11.7%。跌勢周四延續,早盤報17.44港元,跌幅約8%,較發行價已跌去近20%。 廣和通是近期湧現的「赴港二次上市」潮中的一員,這類企業在滬深交易所上市後,紛紛轉向更具國際視野的香港市場。儘管多數公司赴港上市旨在配合出海戰略,以提升全球影響力,廣和通卻顯例外。 這家1999年創立於深圳的企業,幾乎未提及將28億港元(約合3.6億美元)新股淨融資用於全球擴張。公司明確表示,約半數資金將投入現有國內研發基地,另有15%將用於深圳新製造工廠建設。 必須承認,公司具備顯著優勢,作為智能汽車及智能家居設備等高速增長市場的核心部件供應商,其無線模組產量居全球次席。該細分市場高度集中,以中國企業為主的行業前五強掌控約75%銷售額,意味廣和通短期內難遇強勁新對手。 不過,頭部陣營的內卷正加劇價格戰,技術快速成熟背景下,競爭持續擠壓廣和通的利潤空間。這種侵蝕今年加速顯現,上半年毛利率降至16.4%,不僅低於2024全年18.2%,更創下招股書披露的三年半數據的最低。 儘管開局不利,廣和通港股目前市盈率仍高達53倍,顯著超出其深市老股38倍的估值水平。這與歷史規律截然相悖,以往中資企業「A+H」股往往在滬深市場享受更高溢價。這顯然是香港近期IPO熱潮的直接產物,今年香港有望超越紐交所和納斯達克,問鼎全球新股融資榜首。 估值回調在即? 廣和通並非當前港股溢價交易的唯一個案。另一典型代表是寧德時代(3750.HK;300750.SZ),其港股35倍市盈率遠超深市26倍。自5月赴港上市以來,寧德時代股價已近翻倍,全球投資者對全球最大電動車電池製造商的佈局機會趨之若鶩。 並非所有龍頭技術企業的估值也出現大幅差距,空調製造商美的(0300.HK;000333.SZ)與礦業巨頭紫金礦業(2899.HK;601899.SH)的「A+H」股市盈率基本持平。核心要點在於,此輪港股IPO熱潮中,新上市中資科技股正成資本寵兒,儘管我們預判此類股票終將面臨估值回調。 廣和通恰可作為估值回調的注腳,儘管智能汽車與智能家居設備興起賦予無線模組強勁增長潛力,但該領域技術正加速成熟。招股書援引市場數據顯示,去年公司以14.4%的市佔率位居全球次席,落後於市佔率23.8%的行業龍頭、總部位於上海的移遠通信(603236.SH)。 據招股書披露,全球無線模組市場增長迅速,但絕非爆發式增長,銷售額預計將從今年486億元增至2029年726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10.6%。 廣和通增速顯著跑贏大市,今年上半年持續經營業務收入,從去年同期30億元增至37.1億元,同比增幅23.5%,與去年增速基本持平。模組業務佔據絕對主導,今年前四月貢獻93%的營收;其餘來自毛利率更高的解決方案業務。值得關注的是,該業務營收佔比已從2022年的1.2%,升至今年前四月的5.8%。 然而,在營收高增的同時,原材料成本上漲及成品模組降價,共同導致前文所述的利潤收窄。其結果是,上半年持續經營業務利潤,僅從去年同期的2.085億元微增至2.185億元,增幅4.8%。隨著技術持續成熟與競爭白熱化,這種利潤侵蝕在可預見的未來仍將延續,或持續拖累廣和通港股表現。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