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被稱為中國版Tinder」的摯文集團最近公佈業績,表現與公司最近的整體趨勢大致相若,其後該公司的股價在頻頻換手中大漲30%

重點:

  • 摯文集團公佈最新業績後,股價急升30%,單日換手率在10%左右
  • 最新業績與該公司最近幾個月的趨勢大致相若,股價飛漲看上去是受益於中國終於放鬆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後,投資者情緒的不斷改善

陽歌

似乎所有人都在爭相解釋約會應用程式營運商摯文集團(MOMO.US)發佈了一份看上去完全屬於一切正常的最新季度財報後,何以股價會忽然大漲近30%。

大部人都給出了「比預期的要好」這個解釋。的確,一些指標顯示,情況好轉的速度可能比該公司之前預測的要快。最明顯的是,摯文集團的利潤在持續縮水一年多後,終於恢復增長。但即使是這項成績也要加個注釋,因為按照non-GAAP標準,其利潤仍在縮水。

此外,管理層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業務不太可能很快就顯著改善,因為中國因疫情造成的消沉氣氛,仍需要一些時間才能消散,之後年輕人才會重拾以前的約會興趣。

我們反倒相信,股價大漲和公司最新業績關係不大,更多的是因為過去一個月中概股的大幅回升趨勢。簡單來說,隨著中國表現出要結束重創經濟的「清零」政策跡象,投資者覺察到,中國可能最終會轉向。

中國ETF-iShares MSCI(MCSHI.US)反映了這個趨勢,過去一個月上漲24%。隨著投資者感覺到中概股終於要回暖了,突然間人人都在尋找最具潛力的公司,而摯文集團似乎就是其中之一。

該公司目前聚集了眾多一線投資機構,如景順、先鋒領航、金瑞基金、貝萊德和高盛,持股在3%到6%之間,其中很多都是今年入手這只股票的。中國電商巨頭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也是該公司的主要股東之一,持股5.3%,不過阿里進入得要早一些。

週二最新業績出爐後,現有的一線投資機構和其他看好該公司的人,都在忙著交易摯文集團的股票。期間,2,060萬股美國存托憑證(ADSs)換手,這比日均100萬到300萬股的ADSs交易量大好多倍,相當於該公司總股份的大約10%。這也是該公司今年的第二大日交易量,僅次於5月31日的2,280萬股ADSs交易量。

這把我們帶回到前面提到的觀點,即投資者正在爭相辨別哪些中概股是最能夠因為中國結束清零政策而重現活力,並能恢復常態。摯文集團似乎就是其中之一。另一個是線上旅遊代理機構途牛(TOUR.US),其股價在過去三個交易日幾近翻倍,其中週四上漲36%,成交量創下7月初以來的新高。

這意味著小投資者或可通過短線操作大賺一筆,如果它們能夠猜到哪些小型股可能處於有利位置,能夠隨著中國突然放鬆疫情防控而反彈的話。

利潤恢復增長

在擺出了摯文集團業績平平的情況下、股價依舊大幅上漲的主要原因後,我們將用接下來的篇幅仔細看看它第三季財報的具體情況。

之前以其當家應用程式陌陌命名的摯文集團,在疫情期間面臨很大壓力,這是因為頻繁的封鎖和暗淡的經濟前景,嚴重打擊了年輕人的約會熱情,他們是公司的主要客戶。在財報電話會議上,首席財務官彭暉暗示,公司面臨著艱難的復蘇之路,她表示,「我認為約會的心情還需要一些時間才能完全恢復。」

與此同時,摯文集團也在處理一些內部問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2018年斥資7.6億美元(53億元)收購的探探,這款規模較小的應用程式始終表現不佳。該公司曾將探探稱為其主要的增長新引擎,但該應用程式並未能實現這種潛力,目前正在虧損,並迅速走下坡。

該公司的收入延續了2020年初以來的連續按年下降趨勢,最近一個季度下降14%至32.3億元。它預計,第四季的情況將大致相若,並表示該數字在今年結束時,最後三個月將再次下降11.5%至14.3%。

正如我們前面指出的,該公司利潤自2021年初以來首次重回增長軌道,增長12%至4.51億元。但在剔除股票薪酬和一些非現金專案的non-GAAP調整基礎上,該公司利潤下降6%,至5.36億元。

另一個重大轉變是,摯文集團還在10月下旬宣佈,創辦人兼董事長唐岩將接替王力擔任首席執行官一職,王力繼續擔任公司總裁。

從估值角度來看,根據我們自己的計算,即使在週四大漲之後,摯文集團的市盈率也只有15倍左右。這看起來不算高,但超過了Facebook母公司Meta(FB.US)12倍的市盈率。不過,這個估值遠低於業務更為類似的Match Group(MTCH.US)和Bumble(BMBL.US)超過100倍的市盈率,這意味著如果中國的約會情緒好轉,摯文集團的股價可能會出現大幅上漲。

我們不妨拭目以待,看看唐岩能否讓他的心血之作重返昔日的光彩,這家公司2018年的股價曾經創下逾50美元的歷史高位,估值曾高達100億美元。之後,它就的表現開始滑坡,該股週四收盤價僅為6.79 美元,這還是在大幅上漲之後。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

新聞

簡訊:峰岹科技上市首日大漲

晶片製造商峰岹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1304.HK; 688279.SH)股票周三正式掛牌,首日大漲16%,收市報139.8港元。峰岹科技通過上市集資22.6億港元,首個交易日收盤市值達152億港元。 香港的公開發售獲得137倍超額認購,國際發售超額認購逾7倍。每股發行價120.5港元,共發行1,870萬股股票。此次港股上市與其科創板現有上市地位形成互補。 公司專注於無刷直流(BLDC)電機控制及驅動晶片領域,此類晶片通過電磁力驅動,與傳統電機存在技術差異。公司2024年收入同比增長46%至6億元(折合8,400萬美元),利潤增長27%至2.22億元。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果鏈巨頭藍思科技 上市首日午收升5%

手機玻璃供應商藍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613.HK; 300433.SZ)周三在港掛牌,開市升近4%報18.88元,之後股價窄幅上落,中午收市報19.06元,升4.8%。 公司發售2.62億股,每股以上限18.18元定價,錄得超額認購近462倍,國際配售超額16倍,集資淨額46    .9億元。 公司引入十名基石投資者,合共認購1.9億美元,當中包括有小米旗下的Green Better、Oaktree、UBS資產、Redwood Elite及世運線路版等。 藍思科技是蘋果的主要供應商,去年收入約699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升28.3%,盈利升近20%至36.2億元。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廣汽與Stellantis合資車企廣汽菲克正式宣告破產

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2238.HK;601238.SH)與全球第四大汽車製造商Stellantis(STLA.US)合資成立的廣汽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有限公司(簡稱廣汽菲克),周二宣布已由破產管理人申請法院裁定破產。管理人表示,公司已無重整及和解可能,資產不足以償還全部債務,無力清償到期負債。 廣汽菲克透過管理人微信公眾號披露破產清算最新進展。該公司曾憑藉Jeep車型本土化生產,在中國市場取得高峰,但隨後市場競爭加劇,產品吸引力下滑,最終陷入長期停產。 2022年10月,廣汽菲克因經營不善,且實際資產無法償還全部債務,正式進入破產程序。隨後近3年裡,廣汽菲克拍賣了超過3,000件標的物,包括模具、試驗車等。至於土地、建築物及生產設備等核心資產已五次公開拍賣,但因無人出價而全部流拍。雖然該公司曾招募投資者重整,但一直無人問津。 廣汽集團表示,此為法院及破產管理人依程序推進的正常安排,集團將尊重並支持相關工作。Jeep品牌雖已停止中國本土化生產,但牧馬人、大切諾基等高端車型仍透過進口方式銷售。 廣汽股價周三低開,至中午休市報2.96港元,轉升1.02%。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Xinzi makes thin-film packaging

營收下滑疊加行業陣痛 新子光電逆勢赴美上市

儘管去年錄得淨虧損且收入下滑,這家薄膜太陽能封裝企業仍將其納斯達克的集資規模擴大了一倍 重點: 新子光電已遞交納斯達克上市申請,中國太陽能產業產能嚴重過剩之際,公司去年收入下滑 這家公司押注強勁需求,稱預測數據顯示,其核心薄膜太陽能產品銷售額2019至2029年將翻倍有餘   譚英 杭州新子光電科技有限公司(XZ.US)擴大納斯達克上市規模的舉措或許令人側目,尤其考慮到其疲弱的財務狀況,以及美國投資者對中國企業日益增強的戒心。 當眾多中國企業蜂擁赴港上市,這家規模較小的太陽能薄膜製造商卻選擇納斯達克。公司今年3月首次遞交赴美上市申請,最新披露顯示,新子光電擬將發行量提高150%,從原定的150萬股增至380萬股,潛在市值上限達1.16億美元。 新子光電是薄膜產品市場的利基企業,專攻標準太陽能組件保護封裝材料。此類薄膜亦可安裝在窗戶,及其他透明物質表面發電,但其光電轉化率通常低於傳統太陽能板。 招股書援引第三方研究稱,去年其薄膜產品全球銷售額達99億元人民幣,預計2029年將增至155億元人民幣,這一增長趨勢或是新子光電擴募的信心來源。目前,公司聚焦江蘇宿遷經濟開發區的客戶,涵蓋行業龍頭天合光能(688599.SS)。 新子光電披露,上述開發區的企業年產太陽能板可達40吉瓦,即年產4億平方米太陽能板,對應需耗8億平方米共擠膜作封裝材料。需要指出的是,中國太陽能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目前產能或大量閒置,但過剩局面將隨時間而緩解。 鑒於產品需求增長預期,新子光電計劃新建8條共擠膜封裝生產線。自2022年啓動出口業務,公司重點開拓越南市場,該國已成為中國太陽能製造商規避西方針對的熱門地。 若成功上市,新子光電將成為繼斯凱蒙太陽能3月掛牌後,第二家登陸納斯達克的中國光伏企業。斯凱蒙太陽能上市以來股價已下跌35%,這對新子光電不是好兆頭。 過去三年,新子光電業務表現也乏善足陳,收入從2022年的3,800萬美元持續下滑至2023年的3,280萬美元,去年更跌至2,500萬美元。期內,利潤從2022年的180萬美元,到去年虧損340,050美元。 與業內同行相似,新子光電正承受產能過剩引發的價格下行壓力,目前多數企業處於虧本生產狀態。公司兩大核心產品——透明、白色EVA(聚乙烯醋酸乙烯酯薄膜)薄膜及POE(聚烯烴彈性體),去年平均售價分別下跌26%和21%。 業務漸趨穩定 積極信號是,新子光電銷售成本從2023年的2,900萬美元降至去年的2,250萬美元,降幅達23%。去年上下半年營收也保持穩定,上半年銷售額1,260萬美元,下半年微降至1,250萬美元。同期業績明顯好轉,上半年虧損70萬美元後,下半年實現36萬美元盈利。 新子光電稱,2023年公司是全球第九大透明光伏封裝薄膜製造商。當前,行業龍頭福斯特(603806.SH)市值為367億元人民幣,市銷率(P/S)維持在2.07的較高水平。若採用同等估值,新子光電市值僅5,000萬美元,遠低於其7,500萬至1.12億美元的估值區間。 中國掌控全球超80%的光伏供應鏈,因而易受美國等國保護性關稅衝擊。但當前產業最大癥結在於產能過剩,源於前幾年廠商為應對預期需求而大肆擴產。近期在上海舉行的行業論壇上,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表示,去年全行業虧損總額達400億美元,多數製造商現仍處於虧損狀態。 今年2月,發改委召開線上會議,呼籲禁止新增產能。禁令雖未落地,高紀凡倡議通過兼並重組與減產推動行業整合。 儘管近年行業陣痛,太陽能無疑代表未來潮流趨勢。能源智庫Ember數據顯示,太陽能裝機量每三年倍翻,2024年貢獻全球電力需求增量的40%。行業協會SolarPowerEurope稱,2024年全球裝機量增長33%,突破2太瓦,但今年增速預計放緩至10%。 增速放緩部分歸因於美國市場波動,其約佔全球光伏市場8%的份額。去年,美國新增裝機量50吉瓦,創歷史紀錄,較2023年增長21%。隨著美國總統特朗普逐步取消新增光伏裝機補貼,未來數年恐難複製此增長態勢。 新子光電計劃以每股4至6美元定價,按中位數計算可集資約1,900萬美元。部分資金將用於擴產及培育出口業務。公司客戶結構持續優化,最大客戶收入佔比從2023年的55%降至去年的32%。 歸根結底,新子光電在中國龐大的光伏生態中體量有限,近三年營收盈利持續波動。不過,當前其經營漸趨穩定,增發目標的實現或表明有投資者看好公司前景。最終,需由華爾街主流投資者判定,他們是否認同前述樂觀預期。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