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MO.US
Hello Group's revenue drops

這款約會應用程式已走出了疫情的影響和早前的監管困境,在三季度取得強勁的利潤和利潤率增長

重點:

  • 摯文集團三季度利潤增長21%,利潤率提高3.7個百分點至22.4%
  • 旗下陌陌和探探兩款約會應用程式的收入和月付費用戶數量繼續下滑,但公司表示較新推出的應用程式增長強勁

    

譚英

投資者對約會應用程式運營商摯文集團(MOMO.US)最新業績的反應,就好像看到隔壁店裡新來了一個漂亮女孩。該股短時間里引起投資者的興趣,但在意識到也許並沒有什麼太大變化後,再失去了興趣。12月8日發布公告後,該股上漲了16%,但第二天就回吐了大部分漲幅,表明投資者想要的不僅僅是一份漂亮的財報。

摯文集團被稱作「中國的Tinder」,過去幾年最大的問題是2018年2月收購的應用程式探探,該應用程式本來應該成為集團旗下陌陌的補充。但摯文集團至今還不太清楚要拿探探怎麼辦,這也是它過去兩年進行的一項重大改革焦點。

更重要的是,摯文集團新推出的直播業務遭遇監管問題,早在2019年,探探和陌陌就因為未能清除各自平台上的色情內容而遭到監管機構打擊。自那以後,摯文集團管理層愈發謹慎。然後就是三年疫情,約會變成了一件困難重重甚至是不可能的事情。

隨著這些記憶的消退,摯文集團設法提高利潤和利潤率,儘管公司現在面臨著中國經濟放緩的阻力。但至少從中國以外獲得了一些安慰,到今年年底,新推出的獨立應用程式對收入的貢獻可能高達10%。

我們還應該注意到,約會應用程式最近受到中國政府的青睞,部分是為了在生育率急劇下降之際推動人們結婚。陌陌、探探和騰訊(0700.HK)支持的約會應用程式Soul,是中國最受歡迎的三大約會應用程式,2022年加起來的月活躍用戶總數達到1.5億。

這些應用程式已經從簡單地根據外表等身體特徵匹配用戶,發展到利用興趣、愛好和個性將人們聚集到一起。如果說它們一開始只是純粹的約會應用程式,那麼現在約會和社交應用程式之間的界限已經變得非常模糊。

摯文集團市值13.7億美元(97.3億元),市盈率(P/E)不到6倍,目前來看被嚴重低估。規模比它大的美國同行 Match Group(MTCH.US)的市盈率高達18倍,而 Bumble (BMBL.US)的遠期市盈率甚至更高,達到了40倍。或許在經歷了中國漫長的疫情限制週期後,摯文集團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恢復到之前的狀態。在雅虎財經調查的16家分析機構中,15家給出了「買入」或「強力買入」的評級,只有一家分析機構將其評為「持有」。

收入下降

雖然分析機構普遍持樂觀態度,但普通投資者的情緒則較為複雜,這並非毫無道理。

該公司的營收狀況一直不如人意,在2019年達到170億元的峰值後,去年跌至127億元。三季度繼續下滑,營收同比下降5.9%至30億元,主要是由於探探的營收下降14%至2.95億元所致。公司預計四季度營收在29億元至30億元之間,再度低於去年同期的32億元。

集團首席運營官張思川將探探收入下滑歸因於渠道投資的減少和反垃圾郵件舉措,導致該服務的用戶總數減少。被視為摯文集團搖錢樹的陌陌收入也下降5%至27億元。公司來自視頻直播服務的整體收入下降7.6%至15億元,增值服務中,主要來自虛擬禮物和會員訂閱,則下降4.6%至15億元。

2017年的時候,在視頻直播的推動下,摯文集團(當時還叫陌陌)風頭無兩,一度吸引投資者,包括管理著哈佛大學500億美元的哈佛管理公司。據該集團表示,雖然直播仍佔其收入近一半,但中國經濟放緩導致直播用戶支出減少,該領域的投資回報下降。

摯文集團本季度的直播收入大部分來自陌陌,它貢獻了14.1億元。而探探的總收入則小得多,只有1.2億元,而且也呈下滑趨勢,這是因為該服務從直播業務「轉移」。董事長唐岩表示,公司將繼續縮減視頻直播的規模,並重新專注旗下應用程式的約會功能。

這兩款應用的月付費用戶在三季度也有所下降,陌陌從2022年三季度的840萬下降到最近一個季度的780萬;探探則從上年同期的200萬降至140萬。探探的月活躍用戶也從2022年9月的2,090萬,大幅下降至最近一個季度的1,570萬。

這麼多數字都在降,還有什麼值得高興的事情嗎?利潤。三季度淨利潤增長21%,至5.464億元,這得益於利潤率同比增長3.7個百分點,達到22.4%。繼今年終於扭虧為盈後,探探最近一個季度繼續盈利,實現利潤2,300萬元。

首席財務官彭暉在公司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說:「在貨幣化方面,作為一個有著12年歷史的應用程式,既有優勢也有劣勢。」她詳細闡述了優勢,包括對陌陌應用的品牌忠誠度。「如果你想與人交往,結交新朋友,與不認識的人進行有趣又有意義的互動,陌陌已經成為一個必去的地方。」

但該公司也在關注新業務。首席運營官張思川說,陌陌和探探的收入下滑,在一定程度上被公司新的獨立應用Duidui、Hertz和Soulchill帶來的2.95億元收入抵消,這三個應用的收入同比增長了45%。Soulchill是2019年10月推出的一款語音聊天應用,面向中東、土耳其、東南亞和南美等海外市場。根據該公司最新的年報,這些獨立應用程式在2022年全年創造了3.4億元的收入。

首席財務官彭暉說,這三款新應用今年有望帶來11億至12億元的收入,淨利潤為1億元。但她承認,隨著新應用的規模擴大,2024年的增長可能會放緩。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中國儒意料中期扭虧 賺10至12億元

影視娛樂公司中國儒意控股有限公司(0136.HK)周三公布,預料截至6月底止的中期將實現扭虧為盈,錄得淨利潤約10億元(1.39億美元)至12億元,去年同期為虧損1.23億元;收入預期介乎約21億元至23億元,較去年同期的約18.4億元增長14%至25%。 公司解釋,業績改善主要受益於整體業務穩健增長及協同效應持續釋放,變現效率提升,帶動收入與利潤增長,以及2021年收購Virtual Cinema Entertainment Limited所形成的或然應付對價公允價值變動影響消除。 中國儒意主要業務涵蓋影視內容製作、線上流媒體平台與線上遊戲三大板塊,擁有南瓜電影線上流媒體平台及儒意景秀遊戲品牌。在公司大股東騰訊(0700.HK)的支持下,中國儒意近年積極發展遊戲業務,去年公司遊戲業務收入大幅增長346.6%,錄得19.92億元,成為公司最大收入來源。 中國儒意股價周三平開,至中午收市報3.25港元,升0.31%。公司股價年內累升32.5%。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行業簡訊:印度超越中國 成為美國最大智能手機供應國

由於蘋果公司(AAPL.US)將越來越多的iPhone生產轉移至印度,以避開針對中國製造商品的美國關稅,印度在第二季超越中國,成為美國最大的智能手機出口國。 CNBC引用Canalys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止的三個月,輸美智能手機中,印度製造的佔美國達44%,較去年同期的13%大幅躍升。相比之下,中國製造的佔比僅25%,較去年同期的61%顯著下滑。 此外,越南也超越中國,成為美國智能手機第二大進口來源國,佔比從去年的24%升至今年的30%。 為規避針對中國進口商品的美國關稅,蘋果正引領產業鏈從中國轉移的進程,將銷美iPhone的製造基地外遷。該報告指出,印度是此輪移的最大受益方,據悉蘋果正加速推進今年在印度生產所有在美銷售iPhone的計劃。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Real-time retail battle raging Hong Kong: JD claims to buy in Kai Bo as overseas bridgehead

即時零售戰火延燒香港 京東併佳寶打造境外橋頭堡

京東再度出手布局香港,試圖建立直通香港街市的零售通路 重點: 傳京東擬收購香港佳寶超市70%股權,包括零售網絡和房地產資產 結合供應鏈優勢與佳寶門店網絡,京東將開啟境外零售新路徑   李世達 在中國內地打得火熱的即時零售大戰,正延伸到香港。 電商巨頭京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9618.HK),傳出以40億港元(5.1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香港本地超市佳寶70%股權。這宗潛在收購案若落實,將成為京東拓展香港即時零售市場的一步大棋。 據香港傳媒報道,該交易包括超市的零售網絡和房地產資產,交易已逾四個月前完成。其中包含一項「過渡期」條款,規定佳寶創始人林曉毅及公司現任管理層,將在未來三年內繼續掌控運營。在此期間,京東不會尋求完全的運營控制權,以確保平穩過渡。 據報佳寶母公司多泰投資有限公司及海鋒食品有限公司已向其合作商戶發出通告,表示正進行「業務轉讓事宜」,未來將重組業務,並將超級市場及批發業務轉移至一家在港新成立的「佳寶超級市場(香港)有限公司」,自8月1日起正式實施。 京東方面並未證實報道,稱實際情況與報道內容有偏差,強調一切以官方公布消息為準。有消息稱,實際交易金額將低得多。 從無牌小販到連鎖超市 創立於1991年的佳寶,一向以平價、貼地著稱。創辦人林曉毅出身頗為傳奇,他於1980年代由潮州偷渡來到香港,從柴灣的無牌小販做起,其後與友人合資經營凍肉店,自立門戶創辦佳寶,由最初筲箕灣一間小舖,擴展至今逾90間分店、擁有逾千員工的規模。 對京東來說,收購佳寶得以將其在內地積累已久的高效供應鏈能力向外輸出。多年來,京東與數以萬計的中國製造商建立直接採購通道,透過自建倉儲、物流、冷鏈體系,在內地實現商品成本與配送效率的極致壓縮。 佳寶作為香港少數擁有密集門店與自營配送網的超市品牌,正好成為這套供應鏈邏輯的延伸實驗場。未來京東若成功控股佳寶,將可跳過進口分銷商與中間商,直接將來自內地的民生商品、大眾品牌與自有品牌導入香港社區,建立一種結合內地工廠直供與本地社區網絡的零售模式。 這不單對香港消費者有價格上的吸引力,也為內地供應商打開了一條直通境外零售終端的通路。在香港實現後,也可能向整個大灣區甚至東南亞市場延伸。 事實上,利潤更高的香港市場,一直被視為其即時零售與供應鏈出海重點。目前,京東物流已於觀塘、葵青、沙田、元朗等地設有運營中心,並於2022年起啟動在香港的前置倉試點,用以強化即日/次日配送服務。2024年在元朗落地跨境冷鏈中心,顯示其對香港的長期倉配規劃。 對比其他即時零售平台,京東此舉更顯差異化。美團(3690.HK)主打平台型本地配送,即時連接便利店、商超與消費者,未延伸至供應鏈;餓了麼則借助盒馬進行自營零售實驗,也有菜鳥物流、淘寶天貓等上游能力,但尚未以整合形式進入香港零售終端市場。 比錢大媽更進一步 因此京東將成為唯一具備從源頭工廠直採、冷鏈倉儲、線上平台、物流配送到境外線下門市的全鏈條能力者。值得注意的是,京東實際上已有類似經驗。其戰略投資、作為第二大股東的肉品生鮮連鎖品牌「錢大媽」,已於2018年正式進軍香港,目前在當地已有50家門店。 值得一提的是,佳寶除了營運網絡外,還持有部分物業資產。香港商舖租金雖已自高位回落,擁有門店不動產仍有助降低固定營運成本,更可為京東提供穩定資產支持。此舉不僅對短期財務結構有正面意義,也有助強化其在港布局的抗波動能力,同時也有更多資產進行靈活布局。 消息曝光後,京東股價連跌兩個交易日,跌幅約1.3%,顯示市場對傳聞交易價格偏高有疑慮。目前京東集團市盈率約8.3倍,低於美團的21.5倍,顯示估值仍被壓抑。不過,若佳寶與京東結合,是一次讓「內地供應鏈」與「香港街市」加速融合的實驗,那麼下一步,也許就是向東南亞的延伸。若集團海外收入佔比進一步提升,並改善利潤結構與資產利用效率,對投資人而言,這場併購或許將是京東估值轉折的關鍵。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中興通訊擬發行H股可轉債 淨籌逾35億元

電信設備製造商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0763.HK; 000063.SZ)周二公布,擬發行35.84億元(4.99億美元)零息美元結算的H股可轉換債券,擬將發行所得款項淨額用於加強公司算力產品研發投入。 可轉換債券於2030年8月5日到期,初始轉股價為每股H股30.25港元,較H股上日收市價溢價約15.9%,可悉數轉換為約1.3億股H股,相當於擴大後已發行總股本約2.64%。 今年首季,中興通訊收入按年升7.8%至329.68億元,純利則跌10.5%至24.53億元。 中興通訊港股周二低開2.8%,至中午收市報25港元,跌4.21%。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