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6.HK
Helius headquarters where it develops its drugs

從事生物製藥的復宏漢霖,公布終止在科創板上市,同日又發盈喜,上半年賺2億元,上市首次實現半年盈利

重点:

  • 2022年度的公司業績披露,核數師就其投資理財問題,出具保留意見
  • 公司財務亦面臨壓力,去年流動資產總值21.9億元,但流動負債總額達50億元

 

莫莉

股市低迷氣氛持續蔓延,新股市場仿似一池死水。上周一(7月3日),上海復宏漢霖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2696.HK)公告,將不再推進於上交所科創板上市的計劃,復宏漢霖衝擊「A+H」的進程無疾而終。

A股上市之路遭遇挫折,復宏漢霖心知不妙,深恐股價受壓,急不及待在同一時間發布盈喜,讓投資者吃下定心丸。復宏漢霖稱,預計2023年上半年期內利潤2億元,去年同期的虧損額為2.5億元,意味著復宏漢霖將首次實現半年度盈利。投資者顯然對扭虧為盈的消息頗為滿意,7月4日一早開盤,復宏漢霖股價裂口上漲,早盤一度急升30.3%,當日收漲18%,每股報13.3港元(12.2元)。

復宏漢霖表示,上半年盈利主要源於核心產品,曲妥珠單抗(漢曲優)覆蓋的患者數量持續增長,斯魯利單抗注射液(漢斯狀)的銷售收入也在持續提高。漢曲優於2020年7月和8月,相繼於歐盟和中國獲批上市,可用於HER2陽性乳腺癌和胃癌的治療。這是首款由復宏漢霖自建商業化團隊,主導國內市場銷售推廣的產品,目前正處於商業化全面提速階段,今年第一季度,漢曲優已實現國內銷售收入5.386億元,同比增加66.7%。

年報披露財務內控風險

2019年9月,復宏漢霖登陸港股,募資額達到32.09億港元。在短短6個月後的2020年3月,復宏漢霖試圖再一次衝擊資本市場,籌備科創板上市。根據當初的IPO計劃,復宏漢霖擬募集資金40億元,其中24億元用於「生物類似藥及創新藥研發專案」,7億元用於「生物醫藥產業化基地專案」,9億元用於「補充營運資金」。

只是,當百濟神州(6160.HK,688235.SH,BGNE.US)、榮昌生物(9995.HK,688331.SH) 、諾誠健華(9969.HK、688428.SH)等後來者紛紛成功登陸科創板後,復宏漢霖的上市一直只聞樓梯響。公司在2021年及2022年,兩次延長A股發行上市的有效期,然而在籌備3年後,卻終止科創板上市,復宏漢霖並未詳細解釋原因,僅在公告中稱,是「綜合考慮本公司實際情況及資本市場規劃」所作出的決定。

2022年共有40家公司終止在科創板IPO上市,包括7家生物醫藥企業。據上海交易所披露,終止原因中,有53%的企業是因為關聯交易、成本費用真實性、財務內控等財務核查相關問題,約28%是因為技術先進性論證不充分等科創屬性問題,另有20%是因為股份權屬不清晰等合規性問題。

目前,尚不清楚復宏漢霖是因為什麼原因終止上市,不過在今年4月公布的2022年年報中,核數師有一條保留審計意見:「復宏漢霖一筆在2019年,向私人實體投資的1.17億美元(8.47億元)理財出現問題,一方面有一部分投資未從投資管理方處收回,另一方面該筆投資已產生相應虧損。」

2019年9月,復宏漢霖與尚乘環球市場公司簽訂一份投資管理協議,並向投資帳戶存入1.17億美元。2021年9月該筆投資已經到期,可復宏漢霖至今仍有6636萬美元未收回。這筆大額投資在2019年至2021年的年報中均未被披露,直到2022年年報,才將該筆交易界定為「須予披露的交易」,並透露這筆交易帶來的「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損失可能約人民幣3.9億元」。這顯示,復宏漢霖或許在內部管控以及資訊披露方面存在問題。

商業化全面深化

復宏漢霖現在中國已有五款產品上市,18項適應症獲批,銷售空間不斷擴大,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9.96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增幅約97.2%。除了核心產品漢曲優正進入快速放量階段,復宏漢霖自主研發的首款創新藥產品漢斯狀,其增長前景也相當可觀。漢斯狀於2022年3月在國內成功上市,現已經獲批鱗狀非小細胞肺癌(sqNSCLC),及廣泛期小細胞肺癌(ES-SCLC)等適應症,其中漢斯狀是全球首個一線治療小細胞肺癌的抗PD-1單抗。第一季度財報顯示,漢斯狀實現國內銷售收入約2.498億元,3 月份的單月銷售額已經過億。

復宏漢霖在海外市場亦表現不錯。漢曲優已在中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30多個國家獲批上市,2022年的海外銷售收入0.35億元,獲得海外授權許可及研發服務收入1.69億元。今年2月,漢曲優在美國遞交的上市許可,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受理,有望進一步覆蓋歐美主流市場。值得注意是,該藥物在美國及加拿大地區的開發和商業化的權利,2021年授權給Accord US,復宏漢霖可以從中獲得銷售里程碑付款。

隨著復宏漢霖商業化進程深化,財務狀況也將好轉。公司稱,終止上市「將不會對集團日常經營造成重大不利影響。」不過,表面說沒問題,但從財報來看,復宏漢霖仍有不小的債務壓力。截至2022年底,公司有現金和銀行存款6.8億元,流動資產總值21.9億元,但是流動負債達50億元。以第一季度的營收計算,復宏漢霖的市銷率僅1.6倍,遠遠低於同行信達生物(1801.HK)的10倍市銷率,顯示其市場價格偏低。當前復宏漢霖開始邁入盈利期,但管理層或需加強內部管控,以贏得更多投資者的青睞。

有超贊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欲訂閱詠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裡

新聞

簡訊:PCB設備製造商大族數控擬赴港上市

深圳上市的PCB設備製造商深圳市大族數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1200.SZ)周一公布,擬發行H股股票並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以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公司已聘請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為審計機構。 成立於2002年的大族數控,是中國印刷電路板(PCB)專用設備生產商之一,主要從事PCB專用設備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產品包括PCB鑽孔、檢測、曝光、成型設備等。其控股股東為大族激光(002008.SZ)。 公司2024年收入33.43億元,同比增長104.56%,淨利潤3.01億元,同比增長122.20。今年首季收入9.6億元,同比增加27.89%,淨利潤1.17億元,同比增加83.60%。公司股價自2022年上市以來,已下跌50.3%至38.06元左右,市值約159.8億元。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行業簡訊:Temu與Shein大砍美國廣告支出 警告即將漲價

據媒體報道,中資電商平台Shein與Temu正大幅削減其在美國的廣告支出,並警告消費者即將調漲價格。這是因應美國即將開始對所有進口包裹徵收關稅的新政策,該政策取代了原本的免稅規定,過去內容物價值低於800美元的小型包裹可免關稅入境美國。 路透社援引SensorTower數據報道,截至4月13日的兩周內,Temu在Facebook、Instagram、TikTok、Snap、X及YouTube平台的日均廣告支出較前30天均值下降31%。同期Shein在Facebook、Instagram、TikTok、YouTube及Pinterest平台的日均廣告支出縮減19%。Temu是中國電商巨頭拼多多(PDD.US)旗下國際業務板塊,Shein則是全球快時尚行業領軍企業,總部在新加坡但其大部分商品來自中國。 與此同時,英國《衛報》披露,這兩家電商業者已警告其美國客戶,預計下周起將上調價格。Shein在向消費者發出的公告中表示:「由於全球貿易規則與關稅政策變動,本平台的營運成本已上升」,價格調整將於4月25日生效。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宣布上調所有中國商品的關稅後,Shein與Temu或需繳納最高145%的稅金。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Tims China is operated by TH International

中國消費者不愛甜甜圈 Tims天好中國憑貝果逆襲

Tims天好咖啡在中國的運營商去年賣出2,200萬個貝果類產品,並宣布力求在2025年恢復營收與同店銷售額雙增長 重點: Tims天好中國第四季度營收同比下降12%,較前季17%的降幅有所收窄 公司正爭取年內實現營收增長,並在EBITDA層面達到盈虧平衡    陽歌 過去以甜甜圈聞名的Tims天好咖啡,於1964年由同名前冰球明星創立,創始人本人據說也鍾愛這種甜食。但在將核心產品從大部分菜單中撤下後,其中國業務Tims天好中國卻憑借外形相似但甜度更低的貝果打開了局面。 作為Tims天好咖啡在中國的運營商,Tims天好中國(THCH.US)近年發展遇阻,在星巴克(SBUX.US)與本土新貴瑞幸咖啡(LKCNY.US)和庫迪咖啡等咖啡品牌的圍剿中難以突圍。不過最新財報顯示,這家公司或已憑借貝果迎來轉機:財報多次提到這種以麵包類的西式主食,並顯示公司或終將在第四季度走出困境。 公司披露,去年共賣出2,200萬個貝果及貝果三文治產品,按約950家門店計算,相當於單店全年日均售出逾60個——對於這種相對較新的差異化產品而言,可謂表現不俗。 資本市場似乎看好該公司的本土化新路徑,推動其股價在財報發布後三個交易日內累計上漲18%。不過該股過去一年仍遭腰斬,當前市銷率疲軟,僅為0.45倍。對比來看,瑞幸咖啡和同樣大舉進軍精品咖啡領域的百勝中國(YUMC.US; 9987.HK)市銷率分別高達2.08倍和1.52倍。 Tims天好中國不僅提供搭配傳統奶油芝士配料的貝果,還用貝果代替各式三文治類產品中的麵包。除了在貝果業務上取得成功,該公司的加盟業務表現亦優於直營門店。這一點與多數餐飲運營商形成反差,後者的直營店通常更賺錢,但也會為了加速擴張和節省資本開支而選擇使用加盟模式。 公司首席財務官李東表示,加盟業務目前貢獻著「穩定的現金流及盈利能力」,而直營門店持續虧損,導致公司整體運營尚未扭虧。 隨著經營狀況改善,公司也對2025年寄予厚望。在經歷2024年初關鍵指標轉負並持續全年後,其致力於年內恢復同店銷售額與營收增長。同時力爭實現全年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盈虧平衡,這代表公司主要盈利指標首次擺脫負值。 首席執行官盧永臣表示:「步入2025年春季,我們期待恢復營收增長並繼續擴張,今年計劃新開至少200家門店,其中大部分將通過成功的二級加盟模式實現,同時持續聚焦運營卓越和盈利表現。」 第三季度觸底 總體而言,Tims天好中國的最新財報顯示,該公司近年的低迷狀況已於去年第三季度觸底,隨著直營門店完成重大調整及加盟業務步入正軌,公司在年末開啓了復蘇進程。當季營收同比下滑12%至3.33億元(4,560萬美元),較前季17%的降幅有所收窄。 同店銷售額也有相同趨勢:第四季度同比下降13.3%,較第三季度21.7%的跌幅明顯改善。 第四季度,公司達成標誌性里程碑,它在中國的第1,000家門店於上海開業。截至去年底,門店總數已達1,022家。入華六載,Tims天好中國已形成可觀布局,業務覆蓋全國82座城市。 深入剖析門店總量數據可見,該公司去年前三季度大刀闊斧關閉低效直營店,直營店數量從2023年末的619家縮減至去年9月底的564家。但第四季度該趨勢逆轉回升,截至去年底直營店數量增至576家。 與此同時,加盟店數量保持穩步增長態勢,從2023年末的283家增至去年底的446家,佔門店總數的44%。正如我們此前指出,首席執行官盧永臣表示,今年新開門店將主要來自加盟業務,但未透露具體細節。 儘管加盟業務利潤率更高且門店數量有望超越直營門店,但其營收貢獻仍遠遜於直營體系。財報顯示,第四季度直營業務創收2.7億元,同比下滑17.7%,但仍佔總營收的81%。相較之下,主要來自加盟業務的「其他收入」當季同比增長25.8%至6,250萬元,但僅佔總營收的19%。 公司在成本管控方面表現亦可圈可點:第四季度門店成本與費用同比下降18.8%,營銷費用降幅更達35%。 成本管控、閉店優化加上以貝果產品為基礎的定位成功,令Tims天好中國的運營虧損從上年同期的2.18億元收窄至1.17億元,淨虧損由3.11億元降至1.32億元。首席財務官李東強調,公司已「不再像過去幾年那樣燒錢」,且在獲得創始股東新注資後目前現金流充沛。 諸多信號表明,Tims天好中國或已走出困境期,正蛻變為一家業務更聚焦、有望在不遠的將來實現盈利的企業。當前要務,是證明在激烈競爭與經濟減速的逆風中,它能夠延續近期的向好態勢。 欲訂閱詠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裡

簡訊:台積電首季淨利增六成 客戶未受關稅影響

晶片代工大廠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TSM.US; 2330.TW)周四公布最新業績,首季收入8,392,5億元台幣(255.3億美元),同比增長35.3%,淨利潤3,615.6億元台幣,同比增長60.3%,創歷史新高。 其中,來自高階運算業務的收入佔比,從去年同期的46%增長至59%,但智能手機業務則從38%降至28%。另外,五奈米製程業務收入比重從去年同期的37%降至36%,但三奈米製程業務則從9%增至22%。從地區看,公司有77%收入來自北美地區。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表示,目前客戶行為並未因關稅政策有任何轉變,2025年營運展望不變,美元營收將成長24%至26%,預計AI需求仍然強勁。他提到,公司正加碼美國投資,預估將有約30%的二奈米及以上產能將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 業績公布後,台積電美股周四微漲0.05%,收報151.74美元。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