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數碼零售藥房、在中國市場排名第三的叮噹健康,已獲准在港交所上市集資

重點

  • 叮噹健康第二次申請到港股上市,並成功通過港交所聆訊,計劃集資1億美元,僅為去年市場盛傳集資額的10%
  • 為兌現快速送藥服務承諾,公司由輕資產轉型重資產模式,並高度依賴第三方線上平台,成為經營風險

陳嘉儀

中國數碼零售藥房叮噹健康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去年申請來港上市未遂,今年3月捲土重來,終於在8月中通過上市聆訊,並已委聘中金及招銀國際為聯席保薦人,爭取在9月掛牌,目標資額不多於1億美元(6.86億元),僅為去年市場傳聞10億美元的十分之一。

初步招股文件顯示,以2021年收入計算,叮噹健康在中國數碼零售藥房行業排名第三,僅次於京東健康(6618.HK)和健康(0241.HK),但市場份額僅為1%,遠低於前兩者的10%和6.5%。

叮噹健康成立於2014年,主要業務是通過綜合的線上及線下營運,向用戶提供即時醫療健康產品及服務,包括在線診療、快速送藥(快藥)及慢病與健康管理。快藥指的是藥品配送服務,主要透過線上平台和線下智慧藥房網絡,直接向用戶出售產品;此外,該公司也有向主要電商或其他線上分銷商分銷產品。

虧損隨收入上升

過去四年,該公司的收入逐年上升,由2018年的5.85億元大增至去年的36.8億元,今年首季的收入已達到接近10億元。雖然收入持續增長,但按年增長率卻從118.1%逐年遞降到今年首季的僅26.6%,反映其快速增長期快將完結。其主要收入來源是藥品及醫療健康業務,一直佔收入95%以上,另外從營銷服務、市場服務及其他服務賺取小部分收入。

與大多數醫療平台一樣,該公司仍未獲利,虧損額從2018年的1.03億遞增至去年的16億元,今年首季再虧損4.04億元,管理層更預期未來或會繼續虧損。

叮噹健康的虧損持續增加,主要是由於營業成本、銷售及市場推廣開支,以及行政開支上升所致。據初步招股文件顯示,過去三年,單是銷售及市場推廣開支已佔整體收入19.8%至22.7%;而行政開支佔收入的比重,更從2019年的4.5%大增至去年的13.1%,原因是公司摒棄過去的輕資產策略,轉型重資產模式擴張門店,帶來沉重營運成本。

回顧公司成立之初,快藥服務是走輕資產模式,與線下藥店合作提供配送服務,沒有開設自營藥店;但由於在藥品供應、費用標準、配送時間等方面均出現問題,無法兌現28分鐘之內送貨的承諾,公司便於2016年開始探索自建藥店模式,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開設線下智慧藥房連鎖店。截至遞交上市申請時,該公司已設立351家智慧藥房,覆蓋全國17個城市,加上自設配送團隊,消耗大量資金和人力。

依賴第三方平台

過去幾年,線上直營一直是叮噹健康最主要的銷售管道,過去三年貢獻收入佔比均在七成以上,線下零售和業務分銷的收入佔比,去年則分別僅在16%與11.5%。公司雖然已建立移動應用程式及微信小程式自家線上平台,但其藥品及醫療健康業務按渠道劃分的收入明細顯示,第三方線上平台收入佔比在過去三年持續上升,今年首季更高達72.6%,可見過度依賴第三方平台,可能會為業務帶來隱憂。

叮噹健康的第三方線上平台包括美團(3690.HK)餓了麼等,公司不僅需要在獲得訂單後向平台繳付佣金,更要向平台付費提高搜索排名,並提供折扣達成促銷。根據初步招股文件,在市場推廣開支中,技術服務費為叮噹健康向第三方線上平台支付的佣金,以去年為例,公司來自第三方線上平台的收入17.95億元,但已繳納了接近1億元佣金,即佣金繳納比例約5.6%。

另外,面對京東健康和阿里健康等強勁對手,叮噹健康一直向消費者提供補貼以保持競爭力,過去三年的相關補貼為2.08億元、4.12億元和7.23億元,佔藥品銷售收入比例高達16.7%至20.3%,盈利能力恐怕持續受影響。

值得留意的是,港股自去年3月步入下降軌,互聯網醫療股表現不濟,加上國家藥監局今年5月發佈《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最重要的修改建議之一,規定第三方平台提供者不得直接參與藥品網絡銷售活動,為該板塊帶來震盪。以去年3月1日收盤價計算,直至今年8月22日,京東健康和阿里健康已分別錄得60.1%和84.5%跌幅。叮噹健康此時上市,恐怕難以爭取較高估值,因此也解釋了該公司計劃的籌資金額,為何會比去年明顯「縮水」。

叮噹健康過去共獲得7輪融資,累計融資額超過30億元。最新一輪是去年5月進行的2.2億美元戰略融資,由TPG亞洲基金、奧博資本、鴻為資本聯合領投,以TPG斥資 1億美元入股6.33%計算,估值約108.4億元。由於該公司未錄得盈利,加上市場氣氛已大不如前,以京東健康和阿里健康股價平均下跌72.3%計算,其上市估值可能需削減至約30億元, 近年入股的投資者恐怕難以「回本」。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JD Logistics does logistics

新聞概要:京東物流發力擴展,收入與利潤齊增

2025年上半年,京東物流的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業務實現強勁增長,持續效率優化也提升了其盈利能力 余特莉 京東物流股份有限公司(2618.HK)周四報告稱,得益於穩定的市場擴展勢頭,2025年上半年,其營收按年增長14.1%至985億元(137億美元)。且其一體化供應鏈(ISC)解決方案業務的客戶群規模與單客戶支出均實現穩健增長。 據周四發布的半年報顯示,京東物流的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收入在六個月內達到501億元,佔總收入超過一半,按年增長19.9%。在為母公司京東集團(JD.US;9618.HK)提供服務之外,其外部ISC客戶群擴大至73,713家客戶,增長14.5%,持續業務多元化。來自外部ISC客戶的單客戶平均收入約為239,000元。 來自其他客戶的收入(包括快遞與貨運服務)也按年增長8.7%,達484億元。期間,京東物流有限公司進一步強化了荔枝、櫻桃等生鮮產品的端到端解決方案,並在港、澳市場實現快速增長。第二季度,公司已啟動招募及管理全職騎手參與京東外賣配送服務,旨在與最後一公里快運服務形成更高的協同效應與效率提升。 京東物流在上半年錄得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non-IFRS)利潤33億元,按年增長7.1%,此源於資源利用效率的改善。 CEO胡偉表示:「隨著我國經濟回升向好,市場需求逐漸釋放,京東物流持續提升供應鏈服務能力,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 京東物流在第二季營收達516億元,佔京東集團總收入約15%,按年增長16.6%。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利潤為26億元,按年增長5.4%。 公司正積極拓展全球市場。6月,其在沙特推出自營B2C快遞服務JoyExpress,提供最後一公里配送服務,最快可當日或翌日達,並全程由內部配送團隊完成履約,還包含暫存退貨等增值功能。 京東物流還在上半年擴展自營倉庫,覆蓋美國、英國、沙特、韓國及越南等地,使其全球物流服務擴至數百個國家與地區。 作為全球拓展的一環,京東物流在波蘭華沙啟動了第三個倉庫,並於香港開設運營中心,進一步提升一體化物流解決方案能力。 公司強調,科技仍是提升其服務效率的關鍵。其「貨到人」自動化倉儲解決方案——「智狼」已開始在倉庫部署,以實現高量級訂單履約及供應鏈大部無人化操作。 京東物流是競爭白熱化的中國物流行業的頭部企業,以成本效益與快速投遞著稱,脫胎於母公司京東集團,並於2021年在港獨立上市。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簡訊:雲工場料上半年多賺最多三成

IDC解決方案服務商雲工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12.HK)周五公布,預計6月止六個月淨利介乎1,400萬元至1,600萬元,較去年同期的約1,230萬元增長約14%至30%。 公司表示,溢利增長主要受惠於上市開支減少,以及持續推進的營運成本控制措施。 雲工場主要提供網絡數據中心(IDC)解決方案服務、邊緣運算服務以及資訊通信技術(ICT)相關服務等。8月12日,公司宣布與香農芯創(300475.SZ)成立合資公司,開拓智能算力服務市場。 公司股價周五低開,至中午休市報4.22港元,升0.5%。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現代牙科發盈喜 料中期盈利增逾三成

現代牙科集團有限公司(3600.HK)周四發盈喜,料今年上半年的收入將介乎17.75億元至18.5億元,同比上升4.3%至8.7%;純利介乎2.79億元至2.95億元,同比上升30.1%至37.6%。 公司表示,增長主要因增加使用數碼解決方案,令集團營運效率持續提升,以及受惠於歐元及澳元兌人民幣與港元的升值。同時,因今年初完成收購泰國最大牙科實驗室Hexa Ceram,因而帶動收入與盈利增長。 現代牙科開市升近10%報5.08元,公司年初至今股價升逾兩成。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網易二季度盈收雙升

網易股份有限公司(NTES.US)周四宣布,2025年第二季度營收同比增長9.4%至279億元,上年同期為255億元。業績增長得益於核心網絡遊戲業務及教育板塊有道的營收增長,抵消在線音樂業務的業績下滑。 公司遊戲及相關增值服務營收同比上升13.7%至228億元,有道營收增長7.2%達14億元。但在線音樂業務營收同比下降3.5%至20億元。該季度公司利潤從上年同期的68億元增至86億元,增幅達26%。 財報發布後,網易股價周四下跌3.9%。該股年初至今累計漲幅達45%。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