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US
Niu makes electric scooters

這家電動自行車製造商的中國市場銷量在一季度增長了66%,而全球市場銷量受關稅影響僅增長6%

重點:

  • 得益於政府刺激消費的計劃,小牛電動在中國市場的首季度銷量增66%
  • 在美國的關稅政策影響,公司的國際市場銷量在一季度的增長放緩至6%

  

陽歌

電動自行車製造商北京牛電科技有限責任公司(NIU.US)可謂名副其實牛氣沖天。受美國保護性關稅的影響,在海外遭遇重大困境;但在中國本土市場,因政府刺激消費計劃而發展得順風順水。

這兩個方面都是小牛電動上周五發布的一季度業績更新中的重頭戲,公司表示,中國市場銷量在這三個月內增長了66%,而國際市場銷量僅增長6%,幾乎停滯不前。我們先來看看這家公司的整體情況,然後再詳細分析這兩個因素。

小牛電動過去幾年有點迷失方向,在2022年陷入虧損和收入萎縮後,現在正找到恢復增長和盈利的途徑。

過去三年,公司大部分時間都花在這上面,專注中國本土的高端市場,中國本土市場佔其銷量的85%以上,而它在低端市場尤其有競爭力。在海外,公司更注重通過更多經銷商及知名零售商,比如美國的沃爾瑪和德國的MediaMarkt等達成分銷協議來建立銷售網絡。

由於這些努力,公司去年恢復收入增長,年收入增長24%至32.9億元(4.51億美元)。雖然公司仍在虧損,不過去年第四季度虧損從2023年同期的1.3億元收窄至7,250萬元。雅虎財經調查的兩家分析機構中,一家預計該公司今年將恢復盈利,另一家預計會繼續虧損。

公司扭虧為盈的道路受毛利率下降的阻礙,因為它面臨激烈的競爭,而且其國際業務中的很大一部分,嚴重依賴利潤率較低的電動滑板車。去年,它的毛利率朝著不利的方向發展,從2023年的21.5%降至15.2%,其中第四季度的降幅更大,從2023年同期的19.0%降至12.4%。

公司早期的逆轉故事贏得投資界的一致好評,雅虎財經調查的四家分析機構中,有三家將該公司評為「買入」,另一家將其評為「持有」。公司目前的市銷率僅為0.56倍。但這個數字仍高於大多數同業,包括國內競爭對手綠源集團(2451.HK)和九號公司(689009.SH),這兩家公司的市銷率更低,分別為0.52倍和0.31倍,小牛電動也領先於Vespa的製造商比亞喬(PIA.MI),後者市銷率僅為0.38倍。

這表明,這個群體普遍被投資者低估,或許是因為該行業的進入門檻相對較低,導致競爭激烈,利潤率低。

以舊換新紅利

瞭解上述背景,我們再看看該公司的最新財報,探究為何其核心的中國業務總體形勢樂觀,而全球拓展的前景卻不是那麼明朗。

第一季度,公司在中國的銷量同比增長66%,達到183,065輛,受春節假期影響,一季度通常是銷售淡季。這一強勁增長延續了去年第四季度以來的良好勢頭,當時小牛電動的整車銷量同比增長了65.1%。在那之前,公司在中國的銷售增速要慢得多,第三季度為12.4%,第二季度為16.2%。

小牛電動將一季度的強勁增長歸功於「產品和渠道戰略的成功執行」。但強勁增長背後更大的原因,很可能與中國在低迷的消費環境下推出刺激消費的政策有關,即政府為消費者提供以舊換新的補貼。

計劃於去年啓動,最初主要針對家電等大件商品。但隨著計劃擴展到其他類別,包括從去年9月開始適用於電動自行車。擴大範圍後,中國商務部報告稱,在去年12月,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近90萬輛。

小牛電動似乎認為這種增長勢頭將在整個2025年持續下去,上個月預測其今年的整體銷量將增長40%至70%,達到130萬至170萬輛之間。

雖然一季度國內市場表現強勁,但小牛電動在國際市場的表現卻恰恰相反,同期銷量同比僅增長6%至20,248輛。這與2024年海外市場每個季度的增速都不低於45%的情況相比,可謂急劇放緩。

公司在最新公告中沒有對國際市場銷量放緩發表評論,但在上個月的最新財報電話會議上,它對拜登政府去年9月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25%新關稅的影響頗有微詞。作為應對之道,公司在東南亞設立了一家製造廠,並於去年下半年開始生產。

但在特朗普上周宣佈的最新關稅政策下,這一變通之道顯然已經行不通,因為新關稅不僅適用於中國,還適用於幾乎所有與美國有重大貿易往來的國家。小牛電動沒有透露其海外業務中美國市場的佔比,但它以前曾將美國與德國、意大利和法國並列為主要海外市場。小牛電動還將美國零售巨頭沃爾瑪和百思買列為兩個重要的海外合作夥伴。

綜上所述,儘管海外市場前景不明朗,但由於在中國市場發展前景穩健,2025年對小牛電動來說,有望成為表現相對強勁的一年。投資者似乎看好這一預期,即便在上周特朗普宣布新關稅政策後,全球市場暴跌,公司股價亦在過去五個交易日內下跌28%,但自今年以來,該股已上漲了70%。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阿里伙螞蚊斥72億元 購銅鑼灣壹號13層樓面

電商巨頭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BABA.US; 9988.HK)及旗下的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宣布,以72億港元收購香港銅鑼灣壹號中心13層樓面,涉及面積30萬方呎。公司在周五的公告中表示,交易創下香港自2021年以來,最大宗商廈成交金額紀錄。 阿里巴巴與螞蟻集團表示,此次從文華東方國際集團購入的甲級商廈,將用作兩家企業的香港總部。據媒體報道,壹號中心共有24層樓面,是次收購屬大廈的高層。 阿里巴巴港股周一上升近5%,該股年內累計漲幅已接近倍翻。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滴普科技招股集資最多7.1億港元

中國企業級大模型人工智能應用提供商滴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Deepexi Technology Co. Ltd.(1384.HK)周一起在港交所主板招股,計劃發行2,663.2萬股,每股招股價26.66港元,集資最多7.1億港元,預計10月28日掛牌買賣。 公司表示,所得款項將用於未來5年提升研發能力;擴大在中國的銷售網絡及客戶群,從而加強商業化能力;海外業務擴張;以及用於潛在投資、併購機會,並用於營運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滴普科技主要為企業提供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助力企業高效整合企業數據、決策運營及生產製造等,主要向中國消費零售、製造、醫療及交通等領域的客戶銷售解決方案。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從1.00億元增至2.43億元,三年複合增長率達55.5%。2025年上半年收入達1.32億元,同比增長118.4%,同期虧損收窄至3.1億元,去年同期為虧損6.2億元。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盈收下滑的八馬茶業 招股最高集資4.5億元

茶葉生產商八馬茶業股份有限公司(6980.HK)周一公開招股,發售900萬股H股,一成公開發售,每股發售價介乎45至50元,最高集資4.5億元,每手100股,一手入場費5,050.43港元。公司於本周四截止認購,下周二在港掛牌。 按2024年高端茶葉銷售計,八馬茶業位居全中國第一。按去年銷售收入計,公司在中國烏龍茶和紅茶市場亦排名第一。截至今年6月底止,公司共有3,585家門店,其中加盟店佔93%。 今年首6個月,公司中期收入10.63億元,同比下跌4.2%,盈利亦跌近18%至1.2億元。公司解釋是線下渠道銷售減少影響收入,以及行政費用的增加所致。期內的淨利潤率,由去年同期的13.2%跌至11.3%。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星展看好億咖通客戶多元化增長潛力

星展銀行本周首次覆蓋智能座艙製造商億咖通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ECX.US),給予12個月目標價2.80美元,較現時股價高約24%。報告指出,公司正逐步擺脫對母公司吉利的業務依賴,客戶多元化前景強勁。 星展在10月14日研報中指出,目前吉利及其旗下品牌,包括極氪、沃爾沃、路特斯等,貢獻億咖通約80%收入。但大眾集團的戰略合作有望推動客戶結構多元化,該合作涵蓋大眾、斯柯達品牌。星展表示:「大眾計劃自2027年起,在巴西和印度銷售搭載億咖通產品的車型,協議未來可能擴展至歐洲市場,成為新增增長動能。」 報告強調,基於2026年預估銷售額,億咖通當前企業價值/銷售額比率為0.9,低於行業中位數1.5。「估值折讓部分源於客戶過度集中於吉利集團,疊加2025年第二季度毛利率承壓,”星展分析稱,“但伴隨客戶多元化進程加速及毛利率預期修復,該股有望迎來價值重估。」 億咖通股價過去52周累計上漲約27%。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