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第三方醫學影像檢查服務提供商,乘着市場需求增加的東風申請到港股上市

重點:

  • 一脈陽光近年收入穩步上升,按網點數目與患者支付的費用計算,在中國第三方醫學影像中心營運商中排名第一
  • 該公司仍未獲利,但其估值相當進取,市銷率竟高於國產醫療影像龍頭

 

莫莉

醫療健康產業市場規模龐大,即使放射治療、檢測等第三方醫療服務的細分賽道亦充滿潛力。以醫學影像檢查為例,一台高端醫學影像設備的價格動輒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元,而且維護費用不菲,中國許多基層地區的醫療機構難以負擔。因此,專門提供醫學影像檢查服務的第三方機構便應運而生。

5月中,江西一脈陽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一脈陽光」)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其招股書表示,按醫學影像中心網點數目、設備數目、執業影像醫生數目、日均檢查量及患者支付的費用計,該公司在中國所有第三方醫學影像中心營運商中排名第一。

自2014年成立後,該公司於9年間,已坐擁84家醫學影像中心,覆蓋了中國16個省、自治區及直轄市,不僅涵蓋一二線城市,也包括了54個縣級行政區。除了位於一二線城市的「旗艦型影像中心」專門為個人提供高端檢查及診斷服務外,三線及以下城市的「區域共用型影像中心」、「專科醫聯體型影像中心」的支付方均為醫療機構,前者提供影像檢查及診斷服務,後者提供設備配置、基礎設施改造等服務。

一脈陽光的主要業務是醫療影像中心服務,即經營自有醫學影像中心,或為合作夥伴的醫學影像中心提供營運管理服務。過去三年,這部分收入分別為3.39億元、4.42億元和4.98億元,佔總收入六成以上。此外,該公司還有兩項業務,分別是協助醫院等醫療機構客戶選擇及採購影像設備,並向客戶提供配套模組化的「賦能解決方案」;以及搭建雲平台,為內部業務開展、資訊化管理及資料驅動營運提供支援的「一脈雲服務」。

中國市場有待發掘

中國醫學影像設備不足,日本和美國的每百萬人均電腦斷層掃描(CT)裝機量,分別是中國的4.5倍及1.8倍,各級醫療機構受制於當地財政支出要求,很難快速配置先進醫學影像設備以匹配臨床需求,而設備更為齊全的大型公立醫院患者接待能力有限,影像科室長期處於高負荷狀態,這也為第三方醫療影像服務提供了生存空間。

2013年以來,中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援第三方影像中心連鎖化、規模化的政策,尤其鼓勵在縣級行政區設立第三方區域影像共用中心。2014年,一脈陽光在江西成立,起初主要為三四線城市的醫療機構提供共用型的醫療影像服務。

據招股書引述的報告,中國第三方醫學影像中心市場整體起步較遲,目前仍處於早期啟動階段。按收入計,其市場規模由2018年的8億元增長至去年的23億元,預期2030年將達到189億元。

乘著政策東風,一脈陽光的營收從2020年的5.02億元,穩步攀升至去年的7.84億元。雖然增長不俗,但高昂的銷售成本令盈利能力大打折扣,其毛利在過去三年分別為1.57億元、1.75億元以及2.37億元,年內淨虧損分別為1.2億元、3.82億元和1,506萬元。公司解釋,其盈利能力受醫療設備及耗材成本波動影響,主要銷售成本來自設備採購成本及影像中心服務的醫學影像設備折舊。

服務公營化成挑戰

但是,隨著公共財政在基層醫療的投資加大,一脈陽光的前景變得不明朗。今年2月,國家衛健委公布,中國正在建設800多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國務院3月印發的最新文件中透露,將於縣域醫共體建立開放共用的影像、心電、病理診斷和醫學檢驗等中心。如果由政府財政支持的縣域醫共體可以自建醫學影像中心,第三方服務商的市場有可能急劇萎縮。

雖然市場規模有限,但第三方醫學影像服務的模式,仍然吸引不少知名投資者。2016年,一脈陽光完成A輪融資,獲得北京高盛投資,其後分別在2018年、2020年和2021年完成了B輪至D輪的密集融資,投資者包括中金資本、百度資本、京東健康(6618.HK)和中國人保(1339.HK)等機構。其中D輪融資由京東健康領投,共集資6.26億元,投後估值約71.76億元。

雖然尚未扭虧,但一脈陽光資金情況未算緊張,去年底現金水平約3.4億元。考慮到其股東包括眾多機構投資者,此刻衝刺上市,可能受到股東要求套現的壓力。招股書顯示,這次IPO籌集資金將用於擴充影像中心網路、吸納和挽留醫學影像技術人才、研發影像技術和平台能力等。

醫學影像領域屬於非常專業的細分賽道,去年國產醫療影像龍頭聯影醫療(688271.SH)在上海交易所科創板上市,市值超過千億元,但它屬於醫療設備研發製造商。聯影醫療目前的市銷率約為12.5倍,雖然一脈陽光未通過聆訊,但以其D輪融資的估值和2022年營收計算,其市銷率高達14.4倍。考慮到其市場規模較小,未來能否長期保持高速增長仍然存疑,投資者宜仔細觀察。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TikTok Deal

新聞概要:中美馬德里會談就TikTok交易達成框架協議

TikTok交易將化解美方對安全的擔憂,但同時保留這個熱門社交平台的「中國特色」    李世達 中美官員周一表示,雙方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行的會談中,就TikTok問題達成一項框架協議。美國總統特朗普隨後在社交媒體表示,該協議將在周五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通話中確認。 此次會談由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率團,美方則由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領銜,議題涵蓋美方單邊關稅措施、出口管制以及TikTok問題。這是自美國總統川普今年4月啟動新一輪關稅戰以來的第四次會談。 這項涉及1.7億美國用戶的熱門社交媒體應用的潛在協議,成為這兩個全球第一與第二大經濟體在數月談判中罕見的突破。 據財新報道,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李成鋼表示,關於TikTok問題,中國一貫反對將科技和經貿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絕不會以犧牲原則立場、企業利益和國際公平正義為代價,尋求達成任何協議。 李成鋼說:「中方將堅決維護國家利益和中資企業合法權益,依法依規開展技術出口審批。同時,中國政府充分尊重企業意願,支持企業在符合市場原則基礎上,開展平等商業談判。」 貝森特則在會談結束後表示,雙方就TikTok問題達成了框架協議,他稱這項協議是兩個私有主體之間的事,但商業條款已達成一致。他強調,該協議將解決美國在安全方面的擔憂,但同時會保留TikTok的中國特色。 CNBC報道稱,貝森特指出,在該框架下,可能會由美國控制TikTok的所有權。 TikTok的未來動向一直是中美談判焦點。特朗普今年以來已三度簽署行政令,將TikTok出售期限不斷延後,最新截止日期為9月17日。根據美方立法,一旦無法剝離,TikTok將面臨在美被禁的命運。 特朗普先前曾強調,美國已有潛在買家,包括地產大亨弗蘭克·麥考特(Frank McCourt)、AI初創公司Perplexity AI以及由Employer.com創辦人廷斯利(Jesse Tinsley)組成的財團等,不過方案涉及收購範圍與股權結構各有差異。 然而,TikTok是否能夠出售,最終需經中國政府批准。早在2020年,中國商務部與科技部便將「基於數據分析的個性化推送服務技術」及「人工智能交互界面技術」納入出口管制清單,意味TikTok核心演算法若要轉讓,必須獲得主管部門許可。 中方先前已多次強調,將依法依規處理TikTok相關事宜,堅決維護企業正當權益,並強調中國政府從未要求企業違反當地法律提供境外數據。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自駕龍頭首掛 禾賽科技午收升逾一成

自動駕駛技術公司禾賽科技有限公司(2525.HK, HSAI.US)周二首日在香港掛牌,開市即升7.7%報229.2元,之後股價續向上升,中午收市報237.2元,升11.47%。 公司發售1,955萬股,一成於香港公開發售,每股定價212.8元,錄得超額認購167.7倍,國際配售超額13倍,集資淨額40億元。 過去三年,禾賽科技均為全球第一大激光雷達供應商,去年在全球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市場排名第三。公司的收入由2022年的12億元人民幣(下同),增至去年的20.77億元。今年首三個月,收入3.59億元,同比增加46.3%,虧損則收窄84%至1,750萬元。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英國零售商Sainsbury’s向京東出售Argos談判告吹

電商巨頭京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9618.HK, JD.US)近期積極在歐洲市場尋求併購實體零售商,但其拓展計劃在英國受挫。 英國連鎖超市集團J Sainsbury plc(SBRY.L)周日公告,已終止與京東關於出售旗下商品零售商Argos的談判。公司稱,在媒體披露雙方洽談出售的消息後,京東大幅修改收購條件,但該方案不符合公司的最佳利益,因此決定退出洽談。 Argos是英國第二大綜合商品零售商,擁有全英第三大訪問量的零售網站及逾 1,100個提貨點,在2016年被Sainsbury's以11億英鎊收購。 Sainsbury's預計,2025至2026財年可實現零售基礎經營溢利約10億英鎊(13.6億美元),以及超過5億英鎊的零售自由現金流。 京東港股周一平開,至中午休市報132.7港元,升0.76%。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祖龍娛樂斥2,420萬美元購理財產品

研發移動遊戲的祖龍娛樂有限公司(9990.HK)上周五公布,斥資2,420萬美元購入一系列理財產品,其中於上周斥1,260萬美元購入債劵掛鈎票據,並以500萬美元購入三年期首年不可贖回票據。 另外,去年通過瑞銀新加坡認購本金660萬美元的24個月美元股票掛鈎雙贏本金返還票據。 公司表示,購入理財產品是合理有效使用階段性閒置資金,以提高公司的資金收益。同時,通過風險考慮及比較不同報價後,認為可從認購事項中取得相對穩定收益,符合資金的安全及流動性目標。 祖龍娛樂周一平開報1.93港元,公司年初至今已升逾35%。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