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5.HK
Domino's is operated by DPC Dash in China

達美樂比薩在中國的獨家特許經營商達勢股份披露去年營收增長41%,並宣布將加速2025年新店拓展計劃

重點:

  • 達勢股份2024年實現首度全年盈利,營收增長41%,並突破千家門店大關
  • 公司計劃今年新開300家門店,重點佈局京滬以外的「新興增長市場」

 

陽歌

對於達勢股份有限公司(1405.HK),2024年是里程碑之年,公司不僅實現了首度全年盈利,更包攬了全球門店首月業績排名的前30強,成為達美樂(DMZ.US)全球市場當之無愧的領軍企業。

公司還是中國餐飲行業中,極少數實現全年同店銷售額正增長的企業。更具象徵意義的是,第1,000家門店的開業,使其躋身中國三家千店規模的比薩連鎖品牌之列。

儘管成績斐然,達美樂中國仍然會受到宏觀經濟放緩的影響。在消費者日趨審慎的當下,這種需求疲軟正衝擊多個行業的市場。

中國政府正通過多項刺激措施力圖扭轉局面,其中提振消費的舉措持續加碼。上月早些時候召開的全國兩會傳遞積極信號,維持2025年GDP增長目標在5%左右,與去年持平,為經濟企穩注入信心。

達美樂中國的戰略佈局與政策導向不謀而合,去年業績顯示,公司計劃今年加速開店步伐,重點拓展眾多尚未深度開發的低線城市。繼去年新增240家門店、以1,008家的總數突破千店裡程碑後,公司表示2025年力爭再開300家新店。

公司為這項雄心勃勃的擴張計劃安排了5.7億元人民幣(約合7,860萬美元)的資本開支預算。這一相對克制的投入,得益於其門店驚人的投資回報速度。異域風情餐飲品牌引爆消費熱潮,新城市的消費者慕名打卡門店。2023年聖誕節至2024年底期間,達美樂中國在18個新城市開設的80家門店,平均投資回收期在12個月以內,遠低於全球平均3年以上的週期。

公司在2024年度業績公告中表示:「我們繼續深耕現有市場、並審慎開拓新市場的門店戰略,持續擴大全國布局,提升達美樂比薩品牌影響力。」

達勢股份與達美樂的合作始於2010年,2017年成為達美樂在中國內地、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的獨家特許經營商。去年十月,雙方關係迎來重要轉折,美國達美樂將其在合資公司中的持股比例從約12%削減至6.2%,這既彰顯了達勢股份日益增強的獨立運營能力,也反映出其對外部投資者的吸引力。

自2023年3月赴港上市集資逾6億港元(約合7,700萬美元)以來,投資者對達勢的股票熱情高漲。該股累計漲幅已超一倍,其中今年迄今上漲約30%。以當前股價計,預期市盈率達42倍,不僅是對手品牌必勝客中國運營商百勝中國(YUMC.US;9987.HK)20倍市的一倍有餘,更遠超本土火鍋龍頭海底撈(6862.HK)的16倍。

突破一線城市邊界

達美樂中國最初聚焦北京、上海這兩大消費力強勁且更接受異國風味的一線城市。但近年來,公司在二三線市場發現新藍海,並以此為據點開啓快速擴張。這些城市的新店外常常大排長龍,迫使公司不得不採取非常規措施——有時會暫停其標誌性的外送服務,直至業務回歸正常水平。

公司此前曾包攬達美樂全球體系新店首月業績前30強中的28席,近期更是橫掃前40強。其中最新上榜的是東北城市瀋陽的一家新店,開業首月即實現1,110萬元(約合153萬美元)銷售額。

2024年,達美樂中國新進入10個城市,截至年底已覆蓋全國39個城市。被公司稱為「新興增長市場」的京滬以外區域,正貢獻日益增長的業績份額,去年佔營收比重達62%。2025年開年以來,公司繼續保持擴張勢頭,進入了6個新城市。

受益於新店開業和同店銷售增長,公司去年營收同比攀升41.4%至43.1億元。其中新興增長市場貢獻增速高達77%,主要得益於去年新店的佈局,240家店中,約90%位於京滬以外的二三線城市。

儘管消費需求走弱,達勢股份仍實現全年同店銷售額2.5%的正增長。不過較前一年有所收窄,因為彼時的數據包含首年銷售額較高、但18個月後通常會下滑的新店。這一表現已優於幾乎所有競爭對手,因大多數的同業會出現負增長,其中必勝客去年同店銷售額下降5%。

公司通過培養忠實會員,促進他們的重復消費來鞏固市場地位。其會員規模從去年初的1,460萬,強勁增長至年底的2,450萬。隨著會員基數擴大,會員消費貢獻率從2023年的59.2%提升至去年的64.5%。

值得關注的還有門店經營利潤率的提升勢頭。受益於規模效應,該指標從2023年的13.8%升至2024年的14.5%。這助推公司在2024年實現5,520萬元的年度淨利潤,成功扭轉2023年2,660萬元的虧損局面。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聞

簡訊:遊戲相關收入年增12% 網易第三季多賺近三成

網易股份有限公司(9999.HK; NTES.US)周四公布,第三季收入按年升逾8%至283.6億元($13億美元),增速較第二季增長9.4%放緩,非公認會計准則下歸屬於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95億元,按年升27%。 第三季度,遊戲及相關增值服務收入按年升近12%至233億元,續為公司主要收入來源,當中在線遊戲收入佔分部總收入97.6%。有道收入16.29億元,按年增加3.56%;網易雲音樂收入跌1.8%至19.64億元。創新及其他業務收入跌近19%。 網易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丁磊表示,未來將聚焦和持續投入現有取得成功的遊戲項目,未來新作採精品化策略,避免資源分散於信心不足的新項目。他又指,已投入大量資源研究AI在遊戲創新、開發及營運中的應用。 業績公布後,網易美股周四收升0.40%,報133.95美元。年初迄今累升52.7%。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金價上升銷售策略奏效 六福預告中期多賺5成

珠寶零售商六福集團(國際)有限公司(0590.HK)發盈喜,料截至今年九月底的中期收入,同比上升約20%至30%;盈利則大增40%至50%。 根據公司去年中期業績,收入54.5億港元,賺4.17億港元;按此計算,即今年收入介乎65.4億至70.9億港元,盈利約5.8億港元至6.75億港元。 公司表示,收入上升主要是因有效的產品差異化及銷售策略成功,帶動定價首飾產品的銷售大幅增長。此外,盈利上升主要受惠金價上漲、定價首飾產品銷售佔比增加,以及營運槓桿帶動利潤率的提升。 六福周五接近平開報25港元,公司今年以來股價上升74%。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XJ International keep selling school assets

債務壓力揮之不去 希教國際持續賣校求生

民辦高教寒冬持續,債台高築的希教國際再度出售資產求生 重點: 最新一宗交易雖僅作價1,000萬元,但涉及每年1.2億元貸款回收承諾 3.5 億美元零息可轉債已完成重組並全數贖回,外幣債務風險正式解除    李世達 在中國民辦高教投資熱潮退卻的當下,債台高築的希教國際控股有限公司(1765.HK)仍在出售資產求生。最新一宗交易公告中,公司以1,000萬元出售100%持有的西安倍諾思教育管理有限公司,買方更要負責為倍諾思教育償還希教的3.8億元借款。 但真正具意義的並非交易對價,而是買方承諾自2026年起每年向希教償還1.2億元本金與8%利息的股東貸款,等於替公司在未來幾年鎖定可預期的現金流,協助緩解持續緊絀的財務壓力。 事實上,希教近兩年來已多次出售資產,市場估算累計變現超過23億元,涵蓋江西、甘肅、雲南、上海、蘇州等多個教育項目,構成一條漸次收縮的資產處置路線。過往公告中,公司措辭高度一致:「聚焦優質核心資產」「改善資產負債表」「提升股東回報」。 若說過去的民辦高教是以擴張換增長,如今希教則是以縮表換生存。 零息可轉債拆彈 希教的財務壓力說來話長,但最受關注的是2021年發行的3.5億美元零息可轉債。該債務曾於去年3月遭債權人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清盤呈請,同年8月撤回,重組談判即告展開。 今年6月,公司與持有逾56%本金的債權人小組達成原則協議,每1,000美元本金,公司將以610美元提前贖回,並於7月獲95.94%未償本金持有人支持通過,使方案具備約束力。重組已於今年9月11日正式生效,隨後公司於9月25日完成所有尚未清償債券的贖回,意味其外幣債務風險基本解除。 然而,拆彈成功並不代表財務壓力從此消失。根據公司截至今年2月的中期報告,公司淨流動負債達56.27億元,其中計息銀行及其他借款11.3億元,而手頭現金僅約16.16億元。 所幸在財務報表的另一端頗為亮眼。期內收入為21.17億元,按年增長3.6%;股東應佔溢利達3.07億元,大增28.5%,經營現金流亦由上年同期的淨流出轉正至2.71億元,公司運營層面似已重回正軌。 至此,化債仍是最重要議題,資產處置成為去槓桿進程中的核心組件。對此次公司出售的西安倍諾思,公告明言校舍規模與場地難以滿足未來教學需求,若不出售便需額外投入改造資本。從財務角度而言,這是一場在增長與現金流之間的取捨,而在債務仍需時間化解的階段,公司顯然選擇後者。 持續出售邊際資產 今年以來,希教密集處置多項教育資產,從甘肅白銀、江西南昌與樟樹,到陝西西安及廣西桂林的項目,市場估算今年至今涉及的現金回收與債務轉移規模或超8億元。 從已披露公告可見,被剝離的項目普遍具備明顯共通點,包括盈利能力偏弱、部分連續虧損或資產淨值為負,且校舍改造與辦學條件提升需要持續資本投入,投資回收期較長等。 此外,多數項目位於生源增速放緩、民辦本科競爭激烈的二三線地區,招生提升空間有限,難以為集團帶來穩定現金流。出售此類邊際資產成為公司降槓桿與修復資產負債表的重要策略,將更多資源集中於具規模與學科優勢的核心辦學集群。 出售消息公布後首個交易日,希教股價下挫7.83%,收報0.2港元,今年以來仍錄約37%升幅,跑贏大市。市場的定價邏輯亦相對清晰:在零息可轉債拆彈後,公司不再面臨外幣債務違約風險,但能否持續推動資產處置回款,並有效用於補強資本結構,將決定估值能否修復。 希教目前追蹤市盈率約3.6倍,仍低於民生教育(1569.HK)的6.7倍及中教控股(0839.HK)的27.4倍。這種折讓反映市場對槓桿與現金流的不確定性,但若未來幾次處置交易能順利收回貸款及對價,尤其在流動性偏緊的周期下逐步改善負債結構,估值曲線仍可能出現修復空間。 對希教而言,出售資產只是漫長去槓桿的中場。在人口負增長、生源分流與監管審慎成為常態的背景下,民辦高教再難以依靠複製校區達成估值提升,如何打造具學科壁壘、區位優勢與穩定現金回收能力的資產,是獲得市場定價主導權的關鍵。希教目前估值仍處低位,具一定情緒修復可能,但相信會是一場耐力賽。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中通快遞第三季淨利增長5% 下調全年業務量指引

物流公司中通快遞(ZTO.US; 2057.HK)周三公布,截至9月底止的第三季度,錄得收入118.65億元(16.66億美元),按年升11.1%,淨利潤25.24億元,按年升5.3%。 前三季度計,公司收入345.88億元,按年升10.29%。淨利潤64.55億元,按年微升0.33%。 第三季度,中通快遞包裹量為95.7億件,按年增長9.8%。期內包裹量增長及包裹單價增長1.7%,帶動核心快遞服務收入增長11.6%。受惠於電子商務退貨包裹量的增加,由直銷機構產生的直客業務收入增長141.2%。同期毛利率則按年跌6.3個百分點至24.9%。 此外,公司下調了年度指引,將全年包裹量預計由原本的388億至401億件,下調至介於382億至387億件之間,按年增長12.3%至13.8%。 中通快遞港股周四高開,至中午休市報148.4港元,升0.61%。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