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92.HK
Lenovo on AI PC makes it or breaks it

聯想第三季業績公布後,投資銀行對其未來並不看好,紛紛調低目標價

重點:

  • 聯想第三季度純利3.4億美元,按年跌23%
  • 集團強調人工智能電腦有機促進新一輪換機熱潮

 

劉智恒

聯想集團有限公司(0992.HK)公布第三季業績後翌日,一開市即時受壓,股價拾級而下,一度跌見8港元關口,低見8.02港元,大挫9.3%。午後股價逐漸回穩,但收市仍跌3.3%至8.55港元,位列當天藍籌股中跌幅第二大,僅次於九倉置業(1997.HK)。

究竟發生甚麼問題?翻開財務報表,聯想第三季度的收入及盈利為157億美元(1,228億元)及3.37億美元,公司表示收入已連續三個季度環比錄得增長,盈利亦按季增長35%。

然而,若按年比較,收入只微升3%,盈利更下跌23%。今年首9個月,按年收入更跌13%,盈利跌49%。

投行看淡股價跳水

聯想的業績雖然在近季度不斷改善,但投資銀行對公司前景仍有保留,對其增長能否持續有所懷疑,多家劵商將其目標價調低,降幅度由4%至19%不等,當中以美銀調幅最大,由11.2港元調低至9.1港元,中信里昂亦由10.9港元下調至9.6港元,更將聯想的評級由「買入」下調至「跑贏大市」,而瑞銀則仍維持「沽售」評級。

投行普遍意見是看淡其伺服器業務,因研發負擔沈重,該業務在未來幾季仍將處於虧損階段,勢將減緩其盈利的復蘇步伐。另外,是認為聯想的季度業績指引遜預期,故需調整目標價。

云云投行中,只有匯豐獨排眾議,將目標價由11.4港元調升至11.7港元,維持「買入」評級。匯豐指出聯想經營利潤率勝該行及市場預期,集團的全球伺服器出貨量於2025年可達收支平衡。

對AI PC寄以厚望

市場雖對聯想短期股價不看好,但對於集團在AI PC(人工智能電腦)的發展上,都寄以厚望,倘若未來銷售能成功,聯想的盈利將會相當可觀,持續增長也不成問題。

戴尔(DELL.US) 为例,由于公司报告透露,因人工智慧的需求旺盛,公司的伺服器销售强于预期,戴尔上周五股价上涨32%。

聯想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楊元慶表示,相信混合式人工智能的興起,將可促進換機潮,帶動AI PC的銷售。他充分相信混合式人工智能興起,將促進換機熱潮,刺激AI PC人工智能電腦的需求,料至2026年將有逾半數的個人電腦,具備人工智能功能。

為進一步增強聯想在人工智能時代的優勢,集團將續加大創新投資力度,研發人員數量會逐年增加,直至佔總員工數量的25%以上,而財年的研發費用率,亦有望達到歷史新高。

集團的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劉軍於投資者電話會議中透露,在今年4月舉行的創新科技大會上,會發布一款AI PC產品,售價預計介乎1,000至1,500美元。聯想能否靠AI PC再次撬動市場的需求,或許下個月就會有更明朗的線索。

市場有懷疑聲音

在一片看好下,亦有市場聲音懷疑AI PC的實際需求,以及能否帶動PC的增長。按IDC的報告顯示,雖然2024年AI PC會推出,但全球PC市場的復蘇有限,估計增長只不過3.4%,IDC還估計到2027年,PC市場的複合年增長率只有3.1%。換句話,即使AI PC陸續被使用,亦未能扭轉PC市場的放緩趨勢。

再講,AI PC縱能盛行,聯想實際能受惠的程度又是否想像中高,電腦公司只不過是負責組裝工作,真正賺錢的,是製造芯片的企業如英偉達(NVDA.US)及超微(AMD.US)等,正如電動車市場,最賺錢的不是車廠,而是做鋰電池甚至應是供應鋰的公司。

至於芯片方面,AI PC 需要具備專用的芯片組,主要是嵌入了「神經網絡處理單元」,即所謂NPU。市場有擔心,近年美國處處打壓中國科技發展,這幾年試圖壓製中國芯片業的發展,美國未來會否禁止或限制前沿公司向華銷售AI芯片,確實是一大懸念。

說到美國的針對,不得不提年前《新聞週刊》的一篇文章,內文指聯想涉嫌非法獲取電腦使用者的資料,建議美國禁止使用。雖然聯想聲嘶力歇地澄清,及後《彭博商業周刊》亦指出,批評聯想的組織「中國科技威脅」(China Tech Threat, CTT)進行的調查,背後支持者與戴爾關係密切,言下之意似是商業對手精心炮製,並不一定是政治問題。

不過,市場仍存在擔憂,畢竟美國政府對中國的逐漸強大抱有極大戒心,已不斷對國內科技企業施壓,以聯想的規模及龍頭地位,難保或有一天會成為打壓目標。市場的投資者在面對極大不確定性,自然先沽為上,事實聯想股價亦受壓下跌。在此陰霾下,聯想股價長期存在一定隱憂。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鷹瞳科技H股全流通獲批

眼科影像識別方案提供商北京鷹瞳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2251.HK)周一公布,已收到中國證監會發出的備案通知書,完成其合共5015.1萬股未上市股份實施H股全流通的備案。股份轉換涉及26位股東。 成立於2015年的鷹瞳科技主要提供眼科影像識別方案,去年7月宣布研發萬語醫療大模型,從單一影像診斷向全科醫療問答、健康管理領域延伸。今年2月,萬語醫療大模型完成升級並接入DeepSeek R1模型。 公司去年收入按年下跌23.3%至1.56億元(2,100萬美元),虧損由2023年的1.33億元擴大至2.55億元。公司股價自2021年11月上市以來累跌83.22%,今年至今則跌7.95%。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順豐首季業績盈收雙升

物流企業順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6936.HK, 002352.SZ)周一公布首季度業績,收入按年上升6.9%至698億元人民幣(下同),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利潤為22.3億元,按年升16.9%。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利潤為19.7億元,按年升19%。 首季度實現總件量35.6億票,同比增長19.7%。當中速運物流受惠於公司完善產品矩陣,以及強化服務競爭力,收入同比增長7.2%。供應鏈及國際業務收入同比增長9.9%,主要受惠於公司持續加強國際網路能力建設。 周二順豐開市升1.3%報37.8港元,現股價較公司去年上市定價高10%。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Nanhua Futures filing for Hong Kong IPO as its global expansion efforts are encountering the setback of tariff war

南華期貨申港上市 全球擴張碰上關稅戰

南華期貨A股於2019年8月在上證交易所掛牌,今次若成功在港上市,可進一步深化國際化戰略 重點: 南華期貨去年淨利潤4.58億元,按年升13.7% 未來力拓海外市場   徐緯珺 在關稅陰霾下,近月全球金融市場大幅波動,加上地緣政治緊張、經濟政策轉變,投資者的避險情緒有增無減,已在上證交易所掛牌的南華期貨股份有限公司(603093.SH),無懼市場的不確定性,依然申請來港上市,希望透過A+H上市,進一步鞏固國際化戰略。 根據上市申請文件,南華期貨於1996年成立,是中國首批期貨公司之一,總部在中國杭州,與香港上市的南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0619.HK)或其聯營公司(包括南華期貨有限公司)沒有任何關連。為降低訴訟的潛在風險,公司以橫華國際的名義在香港開展業務。 南華期貨的業務主要有四個板塊:中國境內期貨經紀業務、中國境內風險管理服務、中國境內財富管理業務,以及境外金融服務,前三者是境內業務,最後一項是境外業務。以2024年經調整經營收入計算,境內業務約佔51%,境外業務約佔48%,餘為其他業務。 境外交易量上升 公司主要收入來自佣金及手續費,還有利息收入。中國境內期貨經紀佣金及手續費淨收入,2023年為4.04億元,2024年減少25.8%至3億元;同期境外淨收入則由1億元增加45.7%至1.46億元。主要原因是中國境內期貨經紀平均佣金率下降,而境外期貨交易量則不斷上升。 南華期貨的境外金融服務包括期貨服務、資產管理、證券經紀及槓桿式外匯交易,目前在香港、芝加哥、新加坡及倫敦都已設立據點。 過去三個年度,南華期貨淨利潤都有增長,由2022年的2.46億元增至2023年的4.03億元,增幅63.8%;2024年增至4.58億元,增幅13.7%,淨利潤得到改善,主要歸因於境外金融服務的盈利能力持續增強。 加強境外業務發展,是集團未來的一個目標,如成功在香港上市集資,可以加強境外附屬公司的資本基礎,藉此擴展境外業務,以提升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及風險應對能力。 不過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為南華期貨的全球擴張戰略帶來隱憂,某些國家的政府可能會對外國公司實施更嚴格的監管規定或設置障礙,對公司擴張不利。 加強科技抗同質化 至於境內業務,三個板塊中以期貨經紀業務為主,要在高度競爭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必須要創新和提供獨特價值的產品或服務。因應市場發展,南華期貨定下技術創新為企業戰略的核心,持續推進金融科技和數字技術的發展,加強期現交易風險管理系統,優化交易系統的速度和可靠性,打造獨特的競爭優勢。目前國內期貨公司同質化嚴重,南華期貨以技術創新為核心,大方向正確。 現時在香港掛牌的同類股有弘業期貨(3678.HK,001236.SZ)與中泰期貨(1461.HK),在業務與規模方面,跟南華期貨相差不太遠。弘業期貨是首家「A+H」期貨公司,在港股市場具有先發優勢,H股現時的市盈率約73倍;中泰期貨則是通過港股市場融資強化國際化布局,現時的市盈率高逾100倍。惟此二股的成交量未算活躍,市盈率的參考性不高。 南華期貨上市定價,較可取的是參考內地同業,例如國內期貨行業龍頭永安期貨(600927.SH),現時的市盈率約25倍;瑞達期貨(002961.SZ)約17倍;南華期貨本身A股的市盈率也只是17倍左右,以此推算,南華期貨H股定價估計也不會太高。 總括來說,雖然南華期貨是最早實施全球化戰略的公司之一,在不同海外市場已打下基礎,領先很多同業,但目前全球金融市場存在非常多變數,包括關稅、地緣政治、經濟政策等,這些不可測因素,是最大的風險所在。此外,香港投資者對內地期貨公司業務模式了解有限,亦有可能影響其H股估值。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受惠大電視熱銷 TCL首季業績增長強勁

TCL電子控股有限公司(1070.HK)周日披露,在高端大屏及高分辨率機型銷售強勁的推動下,公司一季度電視機出貨量同比增長11.4%至651萬台,同期營收增速達銷量增速一倍,錄得22.3%的同比增長。 數據顯示,公司最新季度65英吋及以上大屏電視出貨量同比勁增33%,佔整體銷量的27.7%,較去年同期提升4.5個百分點。當季出貨機型的平均屏幕尺寸同比增加1.9英吋至53.4英吋。其高分辨率Mini LED電視季度出貨量同比激增233%,在總出貨量中的佔比從去年同期的3%增長超過一倍至8.8%。 周一香港市場午後交易時段,TCL電子股價上漲5.8%。該股今年以來累計漲幅約達50%。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