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被稱作“中東版Clubhouse”的社交媒體公司表示,最快將在2022年第一季度推出一款尖端社交應用

重點:

l   Yalla透露它正在開發一款尖端的元宇宙社交應用,最快將於2022年初推出

l   宣布這一消息的同時,公司公布三季度的收入和盈利翻倍,股價應聲上漲

陽歌

自從Yalla Group Ltd. (YALA.US)成爲首個在紐約上市的阿聯酋科技獨角獸以來,這家運營語音社交網絡應用的企業這一年就像是在坐過山車。上周,它的過山車之旅出現了一個積極的轉向——公司股價大漲,在公布最新季度收益的兩個交易日裏,股價上漲了逾30%。

這只是這家公司自2020年10月上市以來經曆的衆多波折起伏中的最新一個。Yalla的目標,是成爲專注語音聊天的社交媒體公司,一些人爲此把它稱做“中東版Clubhouse”——盡管該公司樂於指出,它的成立時間早於Clubhouse,而且更專注於休閑用戶。

兩者的比較,是在今年年初Clubhouse一夜走紅引來世人無限關注之後出現的。在此期間,Yalla的股價出現了驚人的上漲,在不到5個月的時間裏,從7.5美元的IPO價格飙升至41.35美元的高位,增長了5倍多。

但這遠非終點。

從那時起,該股穩步下行,很可能是由於一些投資者獲利回吐,但也與中國科技股在此期間的總體下跌同步。該公司總部設在阿聯酋,而研發團隊主要在杭州。

有些人認爲,因爲中國社交媒體公司必須嚴格管控內容,將Yalla與它們相提並論是不公平的,因爲Yalla的服務都是在發展中的市場,從中東開始,現在又進入拉丁美洲和土耳其。但很多投資者無法了解其中的區別。

不管是什麽原因,Yalla的股價從2月份的高峰開始穩步下行,直到最近從它最新的財報獲得推動力。最近的反彈使該公司市值提升到接近11億美元,股價略高於其IPO價格,穩穩地回到了獨角獸世界。

那麽,這次到底是什麽讓投資者如此興奮呢?

答案可能要歸功於幾個因素。業績本身就相當不錯,顯示該公司正在實現盈利,收入強勁增長,並進入中東之外的市場,在新進入的拉丁美洲和土耳其市場穩步增長。同時,與成熟的西方市場中的其他社交媒體公司相比,該公司的股價顯然是被低估的。

根據分析師今年的預測,該股的市盈率(PE)僅爲10倍,而根據對明年的預測,市盈率只有8倍,對於一家明年營收預計增長近40%的高科技社交媒體公司來說,這低得難以想像。

相比之下,行業巨頭Meta Platforms(FB.US,曾用名Facebook)的股價已經因爲近來將利潤置於公衆利益之上的負面新聞而遭受打擊,根據今年的預測,市盈率仍有24倍。Snap(SNAP.US)和Twitter(TWTR.US)的市盈率分別爲驚人的147倍和136倍,連微博(WB.US)的市盈率也高達15倍。

臉書的同道中人

說了這麽多,我們接下來看看該公司的最新業績——總體上實現了穩健的增長,在全球的擴張也處於穩步推進中。但首先,我們還是先來關注一下,它正試圖抓住臉書最近更名帶來的一些積極因素,這家美國巨頭表示,改名之舉是爲了更好地反映出它對未來“元宇宙”的願景,在所謂的“元宇宙”裏,用戶可以在網絡空間的多種應用和平台之間實現互動。

Yalla目前的主要業務是提供類似Clubhouse的語音聊天應用程序,以及在線遊戲。但它在最新的財報公告中透露了一款即將推出的新産品,稱其“正在開發第一款主打社交元宇宙的尖端社交應用”。在財報電話會議上,它做了更多的闡述,不過沒有透露太多細節。

公司董事長楊濤說,“在元宇宙概念今年開始流行之前很久,我們就開始研究新型社交網絡技術,爲用戶提供更高級別自由度以及更沈浸的社交體驗。”他還表示,目前正在開發的這款應用可能最早於明年第一季度面向中東用戶推出。

因此,或許是因爲與臉書的關聯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該股的上漲。實際上,該股在公告發布的前一天就上漲了11%,在財報出來的當天又上漲了15.8%。自那以來,該股已回吐了部分漲幅,但仍遠高於公告發布前的水平。

除了推出新産品外,Yalla的業績總體上也是積極的。在截至到9月的三個月裏,該公司的收入同比增長了一倍多,達到7130萬美元,幾乎可以肯定,這得益於疫情期間許多人通過社交媒體應用保持聯系。該公司預計,由於去年同期的強勁增長,第四季度收入同比增長將放緩至39%至49%。

另一件值得注意的事是,該公司的付費用戶在本季度增長了51.3%,至770萬,增速減慢,但仍保持健康,這表明該公司從每位用戶身上獲得了更高的收入,這大概率可以歸因於產品的改進,以及用戶對其了解程度的不斷提高。它的月平均用戶總體基數(目前主要來自中東)增長了81.9%,達到2590萬。

該公司還透露,其拉美服務Yalla Parchis在第一季度推出後,第三季度平均月度用戶數爲76.8萬。同季度,該公司還在土耳其推出了一項服務,但沒有提供它的用戶數。該公司在財報電話會議中表示,其土耳其服務101 Okey Yalla的日均用戶使用時間超過了60分鍾。

該公司的財務狀況看起來也相當穩健,從去年同期的3100萬美元虧損扭轉爲2530萬美元的季度淨利潤。按非美國通用會計准則計算(不包括與股票薪酬相關的成本),該公司的利潤增長了一倍多,達到3320萬美元。

詠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系我們。

欲訂閱詠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廣告收入急增 B站第三季扭虧

影音平台嗶哩嗶哩股份有限公司(9626.HK; BILI.US)周四公布,截至9月底止第三季度錄得淨利潤4.69億元(6,590萬美元),去年同期為虧損7,980萬元, 成功扭虧為盈。經調整淨利潤達7.86億元,按年大增233%,盈利能力顯著改善。 公司期內收入按年增長5%至76.9億元,其中廣告營業額按年急增23%至25.7億元;增值服務收入達30.2億元,增長7%。移動遊戲收入則因去年同期基數較高而下跌17%至15.1億元。毛利率提升至36.7%,已連續13個季度按季改善。 用戶數據方面,日活用戶增長9%至1.17億,月活用戶增長8%至3.76億;月付費用戶增加17%至3,500萬,日均使用時長達同比增加6分鐘至112分鐘,再創歷史新高。公司表示,未來將持續提升廣告效益與內容生態,並在技術革新浪潮下保持投資節奏,以鞏固長期增長基礎。 嗶哩嗶哩美股周四高開低走,收市報25.89美元,跌4.78%。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

簡訊:毛利率急跌的創新實業 招股集資55億元

電解鋁和氧化鋁生產商創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2788.HK)周五公開招股,發售5億股份,當中一成作公開發售,每股售價介乎10.18至10.99港元,一手500股,入場費5,550.42港元,11月19日截止,11月24日開始掛牌交易。 公司今年首五個月的收入達72.1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上升22.6%;但盈利卻不升反跌14.4%至8.56億元,公司解釋是有若干主要原材料的市價上升,導致毛利下跌所致。 據招股書資料,公司去年的毛利率高達28.2%,但今年首五個月已急跌至19.9%,即大幅下跌了8.3個百分點。 是次集資金額約55億港元,扣除開支使費後,約50%用於拓展海外產能,包括建設一家電解鋁冶煉廠,另外40%將用於建設綠色能源發電站及購買設備,餘下作一般營運資金。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Nissin foods

日清方便麵銷量持續回暖 但還不是高興的時候

日清食品在中國內地的銷售持續回暖,但增速開始放緩,其方便麵業務仍在等待一個正確答案 重點: 前三季度純利按年增長2.73%至2.58億港元 中國內地業務收入錄得18.6億港元,同比增5.4%,增速低於上半年    李世達 在中國消費市場持續低迷的2025年,方便麵這碗「老味道」似乎又更香了。11月10日,日本方便麵大廠日清食品有限公司(1475.HK)公布喜人的業績報告,這個登陸中國40年的品牌似乎又一次經受住了考驗。 根據最新財報,日清今年截至9月底止的前三季度收入達30.6億港元,同比增長6.99%;純利錄得2.58億港元,增幅2.73%。毛利率亦從去年同期的34.8%升至35.4%,主要由於杯裝即食面銷量增加及生產效率改善所致。 分地區看,香港及其他地區業務表現搶眼,收入同比增長9.5%至12.01億港元。公司稱,香港方便麵銷售穩健、其他海外市場需求上揚。相比之下,中國內地業務收入為18.6億港元,同比增5.4%,在集團總收入中佔比約六成。不過,這一增速已明顯低於上半年的9.4%,意味著第三季度動能有些無以為繼。 強化線下渠道 公司在投資者會議上指出,早前受壓的華南市場已重拾增長,華北及西部地區的銷售亦有改善。這顯示公司正在擺脫電商渠道的依賴,重新強化線下經銷與便利店網絡,特別是在華南與西部市場布局實體終端,以穩定利潤率並鞏固品牌聲量。 在創新方面,公司近年推出非油炸面、高纖低卡麵等主打健康概念的新品,並藉動漫、遊戲IP聯名強化品牌年輕化。這些策略雖提升了品牌活力,但部分非主業如冷凍食品與零食仍持續虧損。 中國的方便麵需求確實在恢復。根據世界速食麵協會(WINA)統計,中國方便麵年消費量已從2020年的463.6億份降至2023年的422億份,至2024年止跌回升至438億份。這意味著儘管外賣、自熱火鍋與預製菜的興起分流了大量即食需求,但在消費分級的時代,方便麵仍然不會被淘汰。 儘管如此,日清在中國市場的回暖仍顯脆弱。 品質穩定還是缺乏創新? 對日清而言,穩定的品質是一種優勢,也可能成為束縛。當中國市場的年輕消費者越來越追求「新鮮感」與「互動感」時,傳統口味與包裝的出前一丁與合味道,雖具懷舊情懷,卻難免顯得保守。這種矛盾正成為日清在兩地市場的最大挑戰。 日清香港與內地的品牌定位與消費場景存在明顯差異。在香港,「出前一丁」是許多人從小吃到大的經典品牌,幾乎家家戶戶櫥櫃內的必備品,不僅長年佔據高端方便麵市場主導地位,且與本地便利店、茶餐廳及超市形成穩定供應網絡,早已成為一種「熟悉的品質」與「習慣的口味」。 反觀內地市場,方便麵更多被視為快節奏生活下的「即食解決方案」,主流市場仍偏重價格與性價比。而康師傅(0322.HK)、統一(0220.HK)、今麥郎、白象等國產品牌陣容龐大,產品線從平價到高端不一而足,讓承受經濟壓力的消費者有更多更具性價比與新鮮感的選擇。 日清雖然也推出多款細分子品牌,但能見度仍然有落差,消費者一想到日清,還是只會聯想到包裝萬年不變的「合味道」與「出前一丁」。 據相關數據,目前,康師傅、統一、白象與今麥郎四大品牌,在內地方便麵的市場份額合計已達到81.35%。而日清身後,還有韓國三養(145990.KS)與農心(004370.KS)正虎視眈眈。 即使如此,日清並未收縮中國投資。今年9月,公司斥資約2.4億元在廣東珠海購地建新廠,計劃導入高度自動化產線,以提升產能與效率。董事長安藤清隆表示,此舉是為應對「高端產品需求增加與區域市場變化」,並強調中國市場仍是公司中長期發展重心。 今年以來,日清股價累升約17.18%,雖較去年低位拉升,仍遠低於同期恒生指數的升幅。目前日清市盈率37.9倍,高於康師傅的15倍與統一企業中國的15.7倍,這反映出市場對日清品牌穩健及毛利率改善的高期望,但也顯示其價格明顯偏貴,其成長性與盈利表現未必能夠支撐其高估值。 說到底,日清仍象徵著熟悉的品質與日式工藝,那份「不變」仍是品牌最動人的部分,這對消費者而言是安心,但對投資者而言卻是停滯。日清若想突圍,必須在「變」與「不變」中找到平衡,讓「老味道」講出新故事。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遊戲相關業務帶動 虎牙第三季收入年增一成

直播遊戲公司虎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HUYA.US)周三公布,截至9月底止第三季度,虎牙收入按年增長9.8%至16.88億元(2.37億美元),為公司今年以來最佳季度表現。 期內,公司遊戲相關服務、廣告及其他收入增長29.6%至5.32億元,首次佔總收入超過三成,成為主要增長動力。直播業務收入微升2.6%至11.57億元,主要受惠於付費用戶平均消費上升帶動。用户數據方面,截至第三季度,虎牙總月活躍用戶(MAU)達到1.62億。 期內純利錄得960萬元,相對第二季虧損550萬元實現扭虧為盈,但較去年同期2,360萬元下滑59.3%。經調整純利錄得3,630萬元,按年下降53.5%。毛利率維持穩定,為13.4%,略高於去年同期的13.2%。 財報公布後,虎牙美股周三高開低走,收報2.68美元,跌4.29%,過去六個月累跌約27%。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