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78.HK
Texhong sinks into the red

隨著去年陷入虧損並開始出售資產籌集資金,該公司發佈了過去七個月內的第二份盈利警告

重點:

  • 天虹國際集團預告2023年轉盈為虧,蝕約3億元
  • 隨著全球紡織品需求疲軟,該紗線生產商和同行利潤率大幅下滑,它為了籌集資金而開始出售資產

    

譚英

在半年多的時間里第二次發佈盈利警告後,紗線生產巨頭天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2678.HK)正試圖讓投資者相信自己情況良好。在上周發佈的最新盈警中,公司預計2023年淨虧損為3億元,對上一年則有盈利2億元。

此前,公司曾在2023年上半年發佈過一份類似的警告,天虹最終報告2023年上半年收入下降近20%,虧損7.4 億元。吊詭的是,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即紗線的銷量同比增長了8.9%,達到34.9萬噸。當中主要是全球紡織品需求疲軟,導致紗線價格暴跌,故縱使天虹的銷售上升,整體收入也下跌。

天虹去年上半年的紗線銷售收入下降12.4%至約80億元,總收入下降17.1%至108億元。由於價格承壓,公司毛利率從上年同期的19.7%驟降至2023年上半年的2.4%。紗線毛利率勉強保持正值,僅為0.7%。

不出意外,天虹的股價在發佈最新盈警後的首個交易日短暫上漲,但在接下來的兩天,該股較公告發佈前下跌7%,延續了去年下跌近半的趨勢。

天虹近期的低迷,反映它將生產從中國大本營轉向越南後,經濟形勢的變化。由於國內的價格補貼,中國的棉花價格相對較高,而越南則沒有此類補貼,因此棉花價格要低得多。此舉使天虹成為紡織巨星,造就了創始人洪天柱的億萬財富。但隨著越南最近的崛起,該國的成本大幅上升,加之它是全球製造商多元化發展時的首選目的地,這一趨勢可能會加速。

天虹已採取措施,通過出售資產來減少債務,以提高盈利能力。去年8月,公司以7,860萬美元的價格將越南廣寧省一座25萬平方米的虧損工廠,出售給德永佳集團(0321.HK)。三個月後,它的一家子公司又將數個印染和電鍍資產以9.751億元出售。

天虹將其收入萎縮和2023年上半年陷入虧損歸因於全球需求疲軟。但公司面臨的另一個問題是它不間斷的投資,尤其是在越南。就在2020年3月,天虹還承諾在這個東南亞國家投資5億美元。其時,公司雇用了2萬名越南員工,供應了該國紡織品生產所用紗線的43%。其收入在2019年達到頂峰,但那時它的利潤已面臨壓力,同年下降25%。

加大投資

隨著新投資的增加,天虹的借款在2021年到2022年間從72億元增加到85億元,遠快於現金持有量和應收賬款,後者在同期從54億元小幅增至55億元。意味著它的債務增速超過了短期債務的支付能力。當所有人都預計疫情後的反彈,能提振全球紡織品需求,若真的反彈那倒是問題不大。但這樣的希望從未到來。

中國棉花協會的數據顯示,2022至23年度全國棉花進口量下降17.6%,行業低迷由此可見一斑。國外利率上升和人民幣疲軟是進口放緩的肇因。但同期國內種植的棉花消費量也僅增長4.1%,為760萬噸。

來自紡織品製造商的需求低迷,給紗線價格帶來下行壓力。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數據,2023年前10個月,中國從越南進口的棉紗數量增長了 11%,達到638噸,但這些紗線的實際價值下降了8%,為18億美元。

天虹的大部分銷售對象在國內,從2022年上半年到2023年上半年,中國客戶的份額從58.4%上升到67.4%。但在2023年紗線價格大幅下跌。

由於價格下跌,越南的紗線出口收入在2023年1月至10月間下降11%,至37億美元,因為一些生產商為了維持業務,接受了低於生產成本的價格。但迫於壓力,至少有兩家越南工廠被列入國際棉花協會的違約名單。根據越南紡織服裝協會在10月下旬的預測,預計2023年全年越南紡織品出口收入的降幅將在5%至6.3%之間。

越南的成本也在飆升,隨著該國生活水平的提高,工資和租金都在上漲。據浙江一家紡織廠的高管介紹,越南海防一家工廠的日租金從每平方米1元到1.5元不等,幾乎與浙江基礎設施更好的工廠相當。從2018年到2021年,月工資增長了兩倍,達到3,000元左右。

天虹還必須應對來自英國謝菲爾德哈勒姆大學的批評:該大學在2021年的一份報告中聲稱,天虹的一家中國子公司使用了強迫勞動。天虹回應,它於2016年收購了這家工廠,但又補充說它已在2021年11月將其出售。

儘管面臨諸多困難,但天虹肯定不是唯一一家受到紡織品需求疲軟影響的公司。該股目前的市銷率為0.15倍,與魏橋紡織(2968.HK)的0.23倍和德永佳集團的0.21倍相差不遠,另一同行福田實業(0420.HK)的市銷率更低,僅為0.09倍。對這種老派行業來說,這麼低的市銷率並不奇怪。更重要的是,在價格開始反彈,天虹等公司能夠找到恢復盈利的辦法之前,這個群體面臨的壓力可能會進一步加劇。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遊戲相關收入年增12% 網易第三季多賺近三成

網易股份有限公司(9999.HK; NTES.US)周四公布,第三季收入按年升逾8%至283.6億元($13億美元),增速較第二季增長9.4%放緩,非公認會計准則下歸屬於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95億元,按年升27%。 第三季度,遊戲及相關增值服務收入按年升近12%至233億元,續為公司主要收入來源,當中在線遊戲收入佔分部總收入97.6%。有道收入16.29億元,按年增加3.56%;網易雲音樂收入跌1.8%至19.64億元。創新及其他業務收入跌近19%。 網易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丁磊表示,未來將聚焦和持續投入現有取得成功的遊戲項目,未來新作採精品化策略,避免資源分散於信心不足的新項目。他又指,已投入大量資源研究AI在遊戲創新、開發及營運中的應用。 業績公布後,網易美股周四收升0.40%,報133.95美元。年初迄今累升52.7%。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金價上升銷售策略奏效 六福預告中期多賺5成

珠寶零售商六福集團(國際)有限公司(0590.HK)發盈喜,料截至今年九月底的中期收入,同比上升約20%至30%;盈利則大增40%至50%。 根據公司去年中期業績,收入54.5億港元,賺4.17億港元;按此計算,即今年收入介乎65.4億至70.9億港元,盈利約5.8億港元至6.75億港元。 公司表示,收入上升主要是因有效的產品差異化及銷售策略成功,帶動定價首飾產品的銷售大幅增長。此外,盈利上升主要受惠金價上漲、定價首飾產品銷售佔比增加,以及營運槓桿帶動利潤率的提升。 六福周五接近平開報25港元,公司今年以來股價上升74%。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XJ International keep selling school assets

債務壓力揮之不去 希教國際持續賣校求生

民辦高教寒冬持續,債台高築的希教國際再度出售資產求生 重點: 最新一宗交易雖僅作價1,000萬元,但涉及每年1.2億元貸款回收承諾 3.5 億美元零息可轉債已完成重組並全數贖回,外幣債務風險正式解除    李世達 在中國民辦高教投資熱潮退卻的當下,債台高築的希教國際控股有限公司(1765.HK)仍在出售資產求生。最新一宗交易公告中,公司以1,000萬元出售100%持有的西安倍諾思教育管理有限公司,買方更要負責為倍諾思教育償還希教的3.8億元借款。 但真正具意義的並非交易對價,而是買方承諾自2026年起每年向希教償還1.2億元本金與8%利息的股東貸款,等於替公司在未來幾年鎖定可預期的現金流,協助緩解持續緊絀的財務壓力。 事實上,希教近兩年來已多次出售資產,市場估算累計變現超過23億元,涵蓋江西、甘肅、雲南、上海、蘇州等多個教育項目,構成一條漸次收縮的資產處置路線。過往公告中,公司措辭高度一致:「聚焦優質核心資產」「改善資產負債表」「提升股東回報」。 若說過去的民辦高教是以擴張換增長,如今希教則是以縮表換生存。 零息可轉債拆彈 希教的財務壓力說來話長,但最受關注的是2021年發行的3.5億美元零息可轉債。該債務曾於去年3月遭債權人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清盤呈請,同年8月撤回,重組談判即告展開。 今年6月,公司與持有逾56%本金的債權人小組達成原則協議,每1,000美元本金,公司將以610美元提前贖回,並於7月獲95.94%未償本金持有人支持通過,使方案具備約束力。重組已於今年9月11日正式生效,隨後公司於9月25日完成所有尚未清償債券的贖回,意味其外幣債務風險基本解除。 然而,拆彈成功並不代表財務壓力從此消失。根據公司截至今年2月的中期報告,公司淨流動負債達56.27億元,其中計息銀行及其他借款11.3億元,而手頭現金僅約16.16億元。 所幸在財務報表的另一端頗為亮眼。期內收入為21.17億元,按年增長3.6%;股東應佔溢利達3.07億元,大增28.5%,經營現金流亦由上年同期的淨流出轉正至2.71億元,公司運營層面似已重回正軌。 至此,化債仍是最重要議題,資產處置成為去槓桿進程中的核心組件。對此次公司出售的西安倍諾思,公告明言校舍規模與場地難以滿足未來教學需求,若不出售便需額外投入改造資本。從財務角度而言,這是一場在增長與現金流之間的取捨,而在債務仍需時間化解的階段,公司顯然選擇後者。 持續出售邊際資產 今年以來,希教密集處置多項教育資產,從甘肅白銀、江西南昌與樟樹,到陝西西安及廣西桂林的項目,市場估算今年至今涉及的現金回收與債務轉移規模或超8億元。 從已披露公告可見,被剝離的項目普遍具備明顯共通點,包括盈利能力偏弱、部分連續虧損或資產淨值為負,且校舍改造與辦學條件提升需要持續資本投入,投資回收期較長等。 此外,多數項目位於生源增速放緩、民辦本科競爭激烈的二三線地區,招生提升空間有限,難以為集團帶來穩定現金流。出售此類邊際資產成為公司降槓桿與修復資產負債表的重要策略,將更多資源集中於具規模與學科優勢的核心辦學集群。 出售消息公布後首個交易日,希教股價下挫7.83%,收報0.2港元,今年以來仍錄約37%升幅,跑贏大市。市場的定價邏輯亦相對清晰:在零息可轉債拆彈後,公司不再面臨外幣債務違約風險,但能否持續推動資產處置回款,並有效用於補強資本結構,將決定估值能否修復。 希教目前追蹤市盈率約3.6倍,仍低於民生教育(1569.HK)的6.7倍及中教控股(0839.HK)的27.4倍。這種折讓反映市場對槓桿與現金流的不確定性,但若未來幾次處置交易能順利收回貸款及對價,尤其在流動性偏緊的周期下逐步改善負債結構,估值曲線仍可能出現修復空間。 對希教而言,出售資產只是漫長去槓桿的中場。在人口負增長、生源分流與監管審慎成為常態的背景下,民辦高教再難以依靠複製校區達成估值提升,如何打造具學科壁壘、區位優勢與穩定現金回收能力的資產,是獲得市場定價主導權的關鍵。希教目前估值仍處低位,具一定情緒修復可能,但相信會是一場耐力賽。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中通快遞第三季淨利增長5% 下調全年業務量指引

物流公司中通快遞(ZTO.US; 2057.HK)周三公布,截至9月底止的第三季度,錄得收入118.65億元(16.66億美元),按年升11.1%,淨利潤25.24億元,按年升5.3%。 前三季度計,公司收入345.88億元,按年升10.29%。淨利潤64.55億元,按年微升0.33%。 第三季度,中通快遞包裹量為95.7億件,按年增長9.8%。期內包裹量增長及包裹單價增長1.7%,帶動核心快遞服務收入增長11.6%。受惠於電子商務退貨包裹量的增加,由直銷機構產生的直客業務收入增長141.2%。同期毛利率則按年跌6.3個百分點至24.9%。 此外,公司下調了年度指引,將全年包裹量預計由原本的388億至401億件,下調至介於382億至387億件之間,按年增長12.3%至13.8%。 中通快遞港股周四高開,至中午休市報148.4港元,升0.61%。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