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0.HK 300750.SHE

美國國防部周一公布最新134家中國公司黑名單,互聯網巨頭騰訊(0700.HK)和電動汽車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300750.SZ)也榜上有名。名單上的公司被認為與中國軍方有關係,儘管美國國防部通常不提供有關這些關係的詳細信息。

據路透社報道,最新一期名單上的公司包括存儲芯片製造商長鑫存儲科技、無人機製造商道通機器人(688208.SH),以及海運公司中遠海控(601919.SH)和能源巨頭中海油(0883.HK;600968.SH)等國有巨頭。

被列入黑名單不會對公司造成直接的制裁或其他懲罰措施,但公司可能會被其他公司排斥,因為其他公司擔心與黑名單公司的接觸,會損害它們的聲譽和跟美國政府關係。

騰訊表示,其列入名單「顯然是一個錯誤」,並稱不會對其業務產生影響。寧德時代表示,公司沒有從事任何軍事活動。周二下午,騰訊股價在香港下跌7.4%,而寧德時代股票在深圳證交所下跌2.5%。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CTIHK, the industry monopoly, is likely to scale new heights in the price of blue-chip stocks

中煙擁壟斷優勢 績優股價有望再破頂

大股東是中國煙草總公司的中煙香港,去年業績表現亮麗,亦帶動股價倍升 重點: 中煙香港業務具壟斷優勢,上年多賺超過四成 股價2024年大升1.4倍,今年更刷上市新高   白芯蕊 吸煙危害健康人所共知,全球吸煙人數亦正在下降,但主要從事香煙進出口業務的中煙國際(香港)有限公司(6055.HK),不單未有受吸煙人數下降及內地經濟增長放緩影響,去年純利更多賺超過四成,股價上年急升1.4倍,不單大幅跑贏同期恒生指數(按年升17.7%),今年股價創上市新高,絶對值得關注。 內地2003年將煙草業進行大改革,將煙草專賣局、煙草公司、捲煙(又稱香煙)生產企業重組,中煙香港便在2004年誕生,改革後中煙香港在2018年獲得煙葉類產品進出口業務,在2019年6月在港交所掛牌。集團大股東為國企中國煙草總公司,持有中煙香港72.3%股權。 中國煙草總公司是內地唯一從事煙草生產、銷售及進出口的機構,總公司總經理更由國家煙草專賣局局長兼任,中煙香港則是中國煙草體系內唯一上市企業,除了定位負責資本市場運作外,還涉及向海外香煙企業出售煙葉類產品;向免稅店和批發商出口捲煙,以及出售新型煙草制品。 煙草第一大國 中國在全球煙草業具龍頭霸主地位,更是全球第一大種植國,2021年產量為213萬噸,佔全球產量的36%,當中雲南更是中國煙草種植第一大省,佔內地產量四成。至於第一大產品是捲煙,中國同樣也是全球第一大消費市場。 不過,中國雖然是煙草生產大國,但生產中高端中國捲煙品牌時,基於口感關係,主要採用海外進口煙草為主,至於中國的煙草多出口往東南亞地區,客戶需求多是低端煙草產品。 雖然中國不斷宣傳吸煙危害健康,煙民數目亦有所下降,但市場規模仍錄得可觀增長。據歐睿數據顯示,內地煙民數量由2009年的2.78億人,降至2023年的2.76億人,但同期人均消費額卻不跌反升1.2倍至6,675元,主要受惠產品結構升級,推動價格提升,也令中國2023年捲煙市場規模達1.82萬億元,較2009年增長1.2倍。 輕資產運營 至於中煙香港主要以輕資產營運為主,資產負債表上近乎沒有固定資產,因此股本回報率(ROE)高,平均在20%水平之上。集團去年業績不俗,收入按年升10.5%至130.74億港元,毛利率擴大1.3個百分點,推動純利大增42.6%至8.54億港元。集團對股東亦不薄,全年派息亦增43.8%至0.46港元。 其中煙草類進口業務佔比最大,佔集團2024年收入及毛利63%和60%。該業務是從全球原產國或地區,巴西、美國、阿根廷、加拿大等國家,將煙草類產品轉售至內地省級企業。 由於集團是唯一進入中國市場的供應商,海外供應商根本沒有其他進入中國市場途徑,令中煙香港與客戶與供應商談判時,通常都處於有利地位,變成議價能力更大。 不過,集團2024年進口業務數量跌4.5%至11.2萬噸,幸好產品整體銷售單價提升,據信達證券報告指,中煙2024下半年進口品銷售均價大升24.4%,最終推動中煙香港去年進口業務收入及毛利分別升2.2%和12.7%,達到82.5億港元和8.26億港元。 HNB成增長點 近年加熱不燃燒煙草制品(HNB)成為行業焦點,與傳統捲煙產品不同,HNB只是通過加熱而非燃燒煙草方式釋放尼古丁和氣霧,因此產生的有害物質(如焦油)顯著降低,加上個別國家對HNB產品稅率低於傳統捲煙,零售價格相對更具競爭力,故大受市場歡迎。 HNB市場集中度高,行業龍頭是菲利普莫里斯國際(PM.US),市場份額高達71%。雖然中國未放開HNB產品,但中煙香港積極發展海外市場,去年集團新型煙草製品出口數量按年升12.5%,毛利增加22.9%。信達證券就指出,中煙HNB產品單價僅為全球四大煙草商四分之一,在價格優勢下,未來該業務增長有望加快。 按照彭博數據顯示,市場估計中煙香港今年收入有14%增長,目前市盈率只有18倍,相反預測菲利普莫裡斯國際收入增長只得9%,但市盈率達21.5倍,反映中煙香港估值仍有提升空間。 整體來講,全球煙民雖然減少,但下跌速度相當緩慢,加上香煙產品均價上升速度快,中煙香港作為內地唯一進出口煙草商,業務具壟斷優勢,今年股價已創上市新高,配合未來有望獲大股東注入新業務憧憬,相信股價再破頂機會甚大。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Hello Group is a dating app

國內盈收雙下滑 挈文出海求破困局

陌陌約會應用程序的運營商表示,全球業務收入今年有望翻一番,達到20億元 重點: 直播業務監管和用戶數量減少,摯文集團第四季度收入下降12%,淨利潤暴跌59% 公司通過Soulchill和其他新應用轉向國際市場,目標是今年海外收入最高增長100% 陳竹 摯文集團(MOMO.US)雖然是中國領先的約會應用運營商之一,但它最近在社交領域似乎人緣不佳。 它旗下的陌陌曾被稱為「中國的Tinder」,但數年來,集團業績持續下滑,而上周發布的最新季報也沒有透露緩解的跡象。業績還顯示公司各項數據全面下滑,收入、盈利能力和付費會員數量均有所下降——這種下滑趨勢從2020年一直持續到現在,儘管公司試圖將自己重新定位為不僅僅是一個交友應用平台。 面對國內持續不斷的壓力——包括監管審查、市場飽和以及用戶轉向抖音等其他平台——公司管理層現正加大海外戰略實施力度,以尋求緩解。儘管摯文集團自2020年以來一直在探索國際市場,但公司管理層上周承諾,將在這方面採取更大膽的行動,並指出過去一年取得了快速進展。 仔細研究摯文集團的海外擴張(包括2024年取得的進展和迫在眉睫的挑戰)之前,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公司最新的季度業績,以便瞭解它目前的處境。報告強調,它在國內市場的低迷狀況並未緩解,這也解釋為什麼公司將國際市場視為重振業務最可行的途徑。 截至12月,摯文集團本季度營收為26億元(3.59億美元),同比下降12%。延續了自2020年第一季度以來的季度萎縮模式,期間僅在2023年第二季度有過一次短暫的喘息,當時公司勉強實現1%的增長。以年為單位,2024年的收入也下降了12%,這是自2019年達到頂峰以來連續第五年下降。 公司的盈利能力也明顯惡化,第四季度淨利潤從上年同期的4.53億元暴跌59%至1.87億元。2024年全年,淨利潤下降近50%,降至10億元。           國際擴張 摯文集團的發展勢頭下滑,部分原因在於它難以跟上中國快速變化的社交媒體格局。在中國,用戶越來越多地湧向快速發展的新平台,尤其是像抖音這樣的短視頻平台,以及廣受歡迎的社交社區平台小紅書。這種不斷變化的格局,給摯文集團的核心商業模式,即促進陌生人之間建立聯繫,帶來了嚴峻挑戰。 公司在適應新環境方面的困境,體現在旗下兩款主要應用程序——陌陌和探探的用戶數量持續下降。在第四季度,探探的月活用戶減少了290萬,降至1,080萬。雖然規模更大的陌陌的活躍用戶數據未被披露,但其付費用戶數量同比從740萬降至570萬。探探的付費用戶數量也同樣從120萬降至90萬。若是與2021年的數據相比,這種下降更為明顯,當時陌陌和探探的付費用戶分別為900萬和300萬。 公司收入下降在很大程度是付費用戶大量流失所致,這些用戶主要訂閱各種增值服務,比如提升個人資料曝光度的高級功能。然而,影響最為沈重的還是自2020年以來的監管打擊,它限制用戶對網絡主播的打賞。這對摯文集團產生了嚴重影響,因它嚴重依賴打賞所帶來的佣金收入。 這種影響在公司的收入構成中體現得十分明顯,2017年和2018年,直播服務為摯文集團貢獻約80%的收入。但在監管收緊期間,這個數字穩步下降。2024年,直播收入同比下降16%至51億元,佔總收入的48%。從2023年第三季度開始,增值服務(主要是會員費)已超過直播收入,成為公司最大的單一收入來源。 國內市場的危機,迫使摯文集團加大海外發展的力度,公司管理層認為,相對於國內市場的不確定性,海外市場具有「明顯的增長潛力」。這一戰略的核心是面向中東市場的社交應用Soulchill。2024年,Soulchill的收入同比激增50%,達到近10億元,超過了探探日益減少的貢獻。公司將成功歸功於本地化戰略,包括根據文化定制的虛擬禮物和有針對性的直播功能。 地域擴張 據公司首席財務官彭暉介紹,公司計劃在2025年將業務擴展到土耳其、埃及和波斯灣國家以外的發達市場,但具體目標仍未披露。 摯文集團在2023年末推出兩款新應用程序,進一步拓展海外業務版圖:Yaahlan,一款專注於阿拉伯用戶的語音社交遊戲應用程序,它將遊戲與語音互動相結合;以及AMAR,一款面向中東和北非市場(MENA)年輕用戶的語音社交平台。據首席運營官張思川稱,這兩款應用程序在2024年末開始變現,儘管前期有營銷投入,但目前正產生穩定的回報。 首席財務官彭暉預計,海外收入將從2024年的10億元,增至2025年的17億至20億元間。彭暉在公司的財報電話會議上指出:「如果(投資回報率)保持穩定,到年底我們可能會看到這些新應用程序達到Soulchill目前的收入規模。」彭暉說,目前相對於拓展業務規模的努力而言,盈利能力仍是次要的,意味至少在未來一兩年,海外拓展可能會繼續侵蝕摯文集團的利潤。 擴張戰略也存在風險,公司聚焦中東地區這一點表明,它需要快速實現業務多元化。首席運營官張思川承認中東和北非地區的局勢不穩,影響2024年底的用戶支出也證明瞭這一點。摯文集團在該區還面臨著另外兩傢具有中國背景的社交媒體公司——雅樂科技(YALA.US)和赤子城科技(9911.HK)的競爭。 隨著它進入競爭激烈的西方市場,營銷成本可能出現大幅增加。因在那裡,它將面臨來自當地老牌競爭對手以及Match Group(MTCH.US)等全球巨頭的激烈競爭。 儘管面臨挑戰,公司管理層仍認為海外擴張至關重要。首席運營官張思川強調,公司「在社交娛樂產品方面的長期專業經驗」,證明將資源轉移到國際市場是合理可行,他們預計,與陷入停滯且競爭激烈的國內市場比較,在國際市場能獲得更好的回報。 投資者仍然持懷疑態度,在財報發布當天,摯文集團股價下跌了8%,反映投資者對其國內金牛服務的可持續性,和海外擴張所需資金的擔憂。該股在過去六個月中上漲了12%,但這遠低於恒生中國企業指數同期45%的漲幅,表明投資者對公司的轉型戰略並不買賬。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Chances to take a leap in future performance? Leapmotor recorded profits in the quarterly results for the first time

零跑首錄季度盈利 未來業績將不再零跑?

零跑去年12月汽車交付量突破4萬輛,隨著交付量增加,公司業績有望續看好 重點: 去年業績虧損按年收窄33% 將推的B10型號,是打進低端市場的重點車款   劉智恒 狄更斯在《雙城記》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對於中國電動車企,正處身在這個兩極時代。好的時代是電動車已逐漸成為明日汽車的主流,壞的時代就是人人也想分一杯羹,競爭日趨慘烈,令行業成為殺戳戰場。 電動車將主宰未來汽車市場已無容置疑,但賽道上百駿競走,除了比亞迪(1211.HK,002594.SZ)及理想(2015.HK, LI.US)等一兩家能暫時領跑,不少龐大車企先後掉隊,威馬的敗走麥城,哪吒的折㦸沉沙,都反映市場的慘烈,那家能夠生存甚至彎道超車仍難說,但近期浙江科技零跑股份有限公司(9863.HK)的表現,確教市場刮目相看。 公司公布2024年業績,收入大幅增長92%至321.6億元,虧損按年大幅收窄33%至28.2億元。去年第四季度業績首度實現正數,獲利8,000萬元。去年公司交付汽車293,724輛,按年大升103.8%。 C系成爆款產品 業務及財務數據大幅改善,市場開始注意零跑,而公司前景確實具有一定優勢。首先,零跑的市場觸覺強勁,公司第四季度得以扭虧為盈,全因銷量提升,而能取得耀目增長,與公司成功押中增程式的SUV不無關係。去年推出的C10及C16,都屬純電加程的雙動力,迎合年輕及中產家庭,成為爆款產品,帶動第四季整體銷售大升。 去年第三季度銷量才是86,165輛,但10月就38,177輛、11月是40,169輛,到12月更是42,517輛。公司全年累計交付近30萬輛,超額完成2024年目標。零跑在增程式SUV上大致有理想的布局,佔據一個頗大優勢,足以成為橋頭堡去作進一步開疆拓土及攻城掠地。 技術是零跑的另一優勢,公司一直堅持全域自研,範圍主要涵蓋新能源車的一級零部件,自製率高於六成半,電子零部件實現全域自研。雖然自研在開首的投資龐大,也影響車企造車進程,資金鏈容易出問題;但一旦成功,研發出獨家而優質的技術,就有機會領跑對手。而且打下相關的基礎,有更堅實技術去支持迭代演進,成本也可隨之調降。 零跑做出LEAP3.0技術架構,命名為「四葉草」,實現具前瞻性的「四域合一」。即將座艙域、動力域、車身域和智能駕駛域集成在一起。 外有Stellantis內有一汽 出海是電動車企另一個拓展業務的市場,但說易行難,這方面零跑找對了合作夥伴。2023年佳仕拿母公司Stellantis入股零跑後, Stellantis在國際市場上全面與零跑合作,協助零跑在國際市場上建立銷售渠道、售後服務、物流及零部件,以致汽車金融等。 在Stellantis的助力下,去年公司於歐洲已建立了350家網點,包括有銷售及售後服務的功能。有這家具規模的識途老馬協助,零跑在出海上佔據相當優勢。 海外有Stellantis的扶持,近日在內地又與龍頭車企第一汽車集團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協議,將展開新能源汽車的開發及零部件合作,並探討資本合作的可行性。 從協議理解,零跑有機成為一汽在發展新能源車上的零部件供應商,此點將可提升零跑收入,也可藉此擴大零部件的規模效應,減輕及攤薄研發與製造的成本。 還有,一汽可能在資本上為零跑提供幫助,對於零跑這類造車新勢力,燒錢速度驚人,資金流的重要,等同身體上的血液,有一汽這家財力充足的車企背書支持,無疑是加強了戰鬥力。 今年劍指50萬輛 在經濟疲弱及消費降級時期,10至15萬元的電動車產品是兵家必爭之地,零跑已瞄準此塊肥肉,B系列的首款車型B10剛於3月上市,由具有更高集成和智能的LEAP 3.5架構打造,有機作為打入細分市場的一路奇兵,成為公司新增長點。 零跑已具備一定條件,暫時的勢頭也漸入佳景。集團創始人朱江明曾對外稱,電動車企年銷量能達50萬輛的才能活,100萬輛才有活力,活到最後需要300萬輛。他已為零跑2025年定下50萬輛交付量,我們就密切注視公司今年銷售走勢,看看零跑能否真的邁進美好的年代。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Yalla holds gaming tournaments

雅樂科技推進新遊戲 營收增長重回兩位數

這家中東社交媒體公司在籌備年內推出兩款自研新游之際,錄得兩年來最強營收增長 重點 得益於成本控制與用戶變現效率提升,雅樂科技四季度營收同比增長12.2%,淨利潤增長近10% 這家中東社交媒體公司,目前正測試兩款自研的中核遊戲,它們有望在下半年產生收入   陽歌 在繼續提高對中東及北非地區(MENA)龐大用戶群的變現水平之際,社交媒體和遊戲公司雅樂科技(YALA.US)周一報告稱,單季營收增速創兩年多來的新高。下半年,隨著兩款新的自研遊戲的推出,增長還有望進一步加速。 最新季報還詳細介紹雅樂科技為了在運營和應用程序中接入人工智能,進而持續提升效率和用戶體驗而採取的舉措。通過嚴格的費用管控,公司保持40%左右的淨利潤率,這在行業處於領先地位。不過隨著公司加大對兩款中核新遊戲的研發投入,季度內這個數字有所下降,但這兩款遊戲有望為公司帶來新的增長動力。 在過去兩年里,雅樂科技持續探索中核遊戲賽道機遇,試圖突破傳統上對休閒遊戲玩家的關注,將目標瞄准那些願意在遊戲愛好上投入更多資金的人群,實現多元化發展。 為了提升在區域內遊戲行業的地位,雅樂科技開始在整個地區舉辦線下遊戲活動和賽事。去年,它在阿布扎比、巴格達和開羅等城市舉辦六場活動,並於12月在沙特利雅得舉辦了收官賽事,這是雅樂科技去年第二度在那裡舉辦活動。 雖然雅樂科技公布了這些活動的詳細信息以及其最新財務表現,但在最近的財報電話會議上,投資者關注的焦點是新款中核遊戲帶來額外收入潛力。其中一款甚至兩款遊戲都有可能在今年推出,這兩款遊戲目前都處於測試階段。 雅樂科技希望能在中東遊戲市場佔據更大份額,公司表示,中東是全球增長最快的遊戲市場之一,在沙特阿拉伯等國家的重金扶持下,到2026年該地區遊戲行業規模將達到65億美元,能夠為區域經濟多元化做出重要貢獻。 董事長、公司創始人楊濤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談到新遊戲項目,「我們正在開發一些新產品,它們有可能在今年下半年為公司的營收增長做出貢獻。」 首席運營官許劍峰給出更多細節,稱雅樂科技已經完成了兩款中核遊戲的1.0版本,目前正在「對它們進行微調」。 「與此同時,我們一直積極尋求與我們業務互補的外部合作。憑借雅樂科技在中東的豐富經驗,我們正與更多潛在合作夥伴合作,以挖掘當地市場的機會,並在中東地區建立更深入的立足點。」 他說。 許劍峰沒有詳細說明雅樂科技正與哪些潛在合作夥伴進行洽談﹐但公司此前曾表示,願意利用自己作為中東領先遊戲運營商的經驗,與其他有經驗的開發者合作,將對方的熱門遊戲引入該地區﹐這將是對其自主開發遊戲戰略的補充。 重回兩位數增長 儘管雅樂科技定期在季報中更新遊戲開發進度,但它卻對兩款新遊戲的細節守口如瓶,更多詳情我們還得等待。與此同時,公司去年最後一個季度增長加速,兩年多來首次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暗示該公司將重回早期那種曾讓投資者極為興奮的快速增長態勢。 公司公布第四季度營收為9,080萬美元,同比增長12.2%,遠超此前的預期指引,並且連續第二個季度創下歷史新高。這個增長速度,是公司自2022年三季度以來的最佳表現,標誌著在經歷了七個季度的個位數增長後,公司重新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 公司第四季度來自聊天服務的收入同比增長14.6%,達到5,980萬美元,約佔總收入的三分之二。其餘3,080萬美元來自遊戲服務,同比增長8.1%。公司將強勁的收入增長部分歸因用戶變現水平提高,因為季度內其付費用戶數量同比增長了3.2%,達到1,230萬。 儘管季度內其營收成本和大部分費用出現收縮,或是增長速度低於營收增長速度,但一個顯著的例外是研發費用。隨著公司增強遊戲開發能力,研發成本同比飆升70%,達到920萬美元,這也是其季度內淨利潤率降至35.8%的一個原因。 在盈利方面,雅樂科技第四季度的淨利潤從去年同期的2,970萬美元增至3,250萬美元,增長了9.7%,促使其全年利潤增長了18.7%,達到1.342億美元。 公司還介紹利用人工智能的相關舉措,目前人工智能正給製造業到雅樂科技所專注的社交媒體在內的很多行業帶來巨變。 「憑借雅樂科技在中東及北非地區互聯網行業長達十年的專業經驗,以及對當地文化和用戶行為的深刻理解,我們繼續加強開發適合當地文化,和用戶偏好的人工智能算法模型的能力,」楊濤說。「我們專業的人工智能團隊正在迅速將人工智能驅動的自動化和數據分析,整合到我們的產品和運營中,以優化研發效率,改善所有產品的用戶體驗。」 最新財報發佈後,雅樂科技的美國存托股份(ADS)在周二上漲了4.48%。該股目前的市盈率(P/E)相對較低,為5.4倍,與中國社交媒體應用微博(WB.US; 9898.HK)的7.3倍相近,但遠低於Facebook母公司Meta(META.US)的25倍市盈率,意味如果即將推出的新遊戲表現良好,該股仍有一定的上漲潛力。 為了支撐股價,雅樂科技還披露,計劃根據2021年首次公佈的1.5億美元股票回購計劃,加快回購速度。公司去年回購了價值1,400萬美元的美國存托股份,楊濤透露已制定了今年回購規模「至少翻倍」的目標,達到2,800萬美元甚至更多。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