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7.HK YUMC.US
Yum China to expand KCofee standalone shops

2024年一季度,百勝中國通過股票回購和現金股息回饋股東達到創紀錄的7.45億美元

重點:

  • 截至4月23日,百勝中國今年回購了1,790萬股普通股,遠超2023年全年回購的1,240萬股和2022年回購的1,060萬股
  • 公司最近在中國邁過了15,000家門店的里程碑,還以“肩並肩”的模式推出KCOFFEE獨立門店,並計劃持續推廣此模式

陽歌

在競爭激烈的中國餐飲市場,百勝中國控股有限公司(YUMC.US;9987.HK)始終保持領先地位。隨著在人口眾多的中小城市不斷擴張,這家肯德基和必勝客餐廳的中國運營商在第一季度邁過重要里程碑,門店數突破15,000家。

這是公司周二發布的最新季度報告中的一大亮點。此外,今年前三個月百勝中國通過股票回購和現金股息的方式回饋股東7.45億美元(58.2億港元),創單季歷史新高。公司首個季度回購的股票數量,超出它上市八年來任何一年回購的股票。此外,它還把季度派息力度提至新高。

儘管消費者支出愈發謹慎,中國市場仍然有很大的增長空間,所以公司在保持快速擴張的同時持續回饋投資者。此外,公司還加大了進軍中小城市的力度,推出新的小型門店模式,這些門店的資本支出可以低至目前平均成本的三分之一。利用自己強大的專業知識和運營能力,它加大了吸引加盟商的力度。在經驗豐富的第三方合作夥伴的幫助下,公司擴張更為迅速,特別是在低線城市和壁壘較高的特殊渠道,比如醫院、大學乃至高速公路服務區。

公司還向星巴克(SBUX.US) 和本土領導者瑞幸咖啡(LKNCY.US)等咖啡店運營商發起了挑戰。公司推出了KCOFFEE的獨立門店模式——肯悅咖啡,肯悅咖啡與肯德基店面相連,共享設備;同時擁有獨立的店面和用餐區,為顧客提供了絕佳的咖啡體驗,「肩並肩」的模式,不僅降低了大大降低門店投資成本,同時提高了效率。

「我們將通過靈活的門店形式、策略性的加盟,和不同價位的卓越產品等方式來拓展潛在市場。」百勝中國首席執行官屈翠容在公司一季度業績電話會議上表示,「通過這些行動,我們堅信有保持強勁增長的能力,為股東創造長期價值。」

財報顯示出總體樂觀的業務趨勢,按固定匯率計算,收入穩健增長。與星巴克、麥當勞(MCD.US)和前母公司Yum Brands (YUM.US)等全球同行相比,該股目前相對被低估,這或許亦是推動公司要大力回購股票的原因。

百勝中國表示,今年前三個月用6.81億美元回購了1,660萬股普通股。官網顯示,公司在4月繼續大舉回購股票,截至4月23 日,今年已累計回購1,790萬股普通股。公司去年全年回購了1,240萬股,2022年回購了1,060萬股,在這兩年裡,每年回購的股票數量均超過1000萬股。

同時,公司還宣布每股派發0.16美元季度股息,較去年每個季度派息0.13美元,以及2022年和2021年每個季度每股派息0.12美元大幅上升。

向中小城市進發

我們接著來看一下公司的最新策略,其中不少是針對中小城市的。對於到2026年實現覆蓋中國一半人口這一目標,這些中小城市至關重要。公司表示,一季度淨新增門店378家,門店總數達到15,022家。在新增門店中,約三分之二的新店採用較小的門店模式,這些店型往往更適合對價格敏感的低線市場。

公司管理層指出,肯德基中國最近推出了小鎮mini門店模式,通過簡化菜單和優化設備,使每個店鋪的資本支出降低至50萬元,僅為目前平均成本120萬至150萬元的三分之一。它還指出,必勝客也開發了更加注重堂食業務的「精攻店」門店模式。截至一季度末,肯德基佔百勝中國門店總數的70%左右,必勝客佔23%,其餘來自小肥羊和黃記煌等規模較小的連鎖店。

百勝中國重申今年淨新增1,500至1,700家門店的目標,公司有信心在2026年之前達到2萬家門店的目標。 

去年,百勝中國表示在未來三年內,約15%至20%的新店來自加盟商。肯德基已經處於這個比例區間,一季度,加盟門店數在肯德基佔比也達到了19%。

外賣是百勝中國努力拓展的另一個領域,公司調整了配送政策,第三方外賣平台騎手和自有騎手的混合配送模式較以往的自營配送更具效率。公司表示,一季度的外賣銷售增長了12%,約佔肯德基和必勝客餐廳總訂單的38%。

咖啡業務方面,KCOFFEE業務推出了新的門店模式—肯悅咖啡。KCOFFEE是肯德基旗下的咖啡業務,始於自2015年。雖然新的肯悅咖啡門店有自己獨立的用餐空間和菜單,但它們與現有的肯德基餐廳一起經營,以便利用現成的廚房和其他資源。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它已經用這個模式開出了100家門店;並且,一季度KCOFFEE售出的杯數同比增長了30%,公司打算「大力推廣這種門店模式」。

最後,我們再來看看公司的一些宏觀數據,其中最為亮眼的是,不計及外幣換算的影響,總收入增長7%至29.6億美元,其中很大部分增長來自開新店。核心經營利潤同比增長1%至3.96億美元。雖然淨利潤基本持平,為2.87億美元,但因去年大量回購股份,不計及外幣換算影響,每股盈利增幅仍達10%。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新聞概要:任命CEO兼派特別息 鬥魚息誘投資者

這家直播遊戲平台在其首席執行官被捕一年多後公佈新領導層,目的希望克服多方面的挑戰 余特莉 在線直播遊戲平台鬥魚控股有限公司(DOYU.US)週四任命一位新的聯席首席執行官,填補長時間的領導真空。同時,公司宣佈巨額特別現金分紅,希望引投資者購買其股票。 公司表示,任思敏將擔任聯席首席執行官,即時生效,填補自2023年11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陳少傑被捕後的管理層空缺。當時,陳因涉嫌經營賭博和允許鬥魚平台發佈色情、低俗及其他敏感內容而被拘留。 此後,一個臨時委員會負責公司運營。在收入收縮的情況下,缺乏強有力的領導對鬥魚的股價造成影響,公司的市值從2019年上市時的37億美元暴跌至約2.85億美元。 任思敏表示:“鑒於我們目前的現金狀況和戰略商業計劃,我們將繼續專注提高運營效率,努力克服宏觀經濟和運營環境中的挑戰,以支持公司的長期發展。” 任於2021年6月加入鬥魚,曾擔任副總裁,負責項目管理和合規。 任思敏被任命的同一天,鬥魚還宣佈派發每股9.94美元的特別現金分紅,等於公司週三收盤價的80%。在這兩項公告發佈後,鬥魚的股票在週四交易中飆升27.7%,達到15.69美元。過去12個月,其股價幾乎翻倍。 這並不是鬥魚第一次分發特別股息。去年7月,公司宣佈類似規模的每股9.76美元的特別現金分紅,幾乎相當於當時約18美元股價的一半。 騰訊支持的鬥魚由陳少傑於2014年創立,在2019年美國IPO時因直播遊戲的強大人氣而蓬勃發展。然而,公司面臨來自虎牙(HUYA.US)、快手(1024.HK)和嗶哩嗶哩(BILI.US; 9626.HK)等對手的激烈競爭,政府對未成年人遊戲的限制也對其業務造成了打擊。最近,經濟放緩也導致直播粉絲減少開支。 所有這些因素對鬥魚造成了影響,過去三年其業績屢次未能讓投資者滿意。去年的第三季度,公司報告收入同比下降21%,降至10.6億元(約合1.515億美元)。其核心直播收入同比暴跌34.7%,降至7.52億元,主要由於總付費用戶和每用戶平均收入的下降。其季度調整後淨虧損為3,980萬元,而一年前的調整後利潤為7,190萬元。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淋巴瘤藥物銷售強勁 諾誠建華收入增長37%

諾誠健華醫藥有限公司(9969.HK; 688428.SH)周四公布,去年公司收入增長37%至10.1億元,主要受惠專治淋巴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藥物奧布替尼(Orelabrutinib)的強勁增長。公司表示,去年約10億元的收入來自奧布替尼,該藥品銷售額同比增長49%。 諾誠健華繼續虧損,去年蝕4.43億元。但比2023年的6.44億元虧損減少約30%。公司表示,虧損收窄既得益於奧布替尼的銷售額增加,也得益於業務規模擴大下,運營效率提高。 周五上午,諾誠健華在港的中午收市上漲4%,報5.46港元。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魚油加工商高龍海洋港股IPO獲獲備案

魚油加工商高龍海洋集團有限公司(Coland Ocean Group Ltd.)周四獲證監會頒發境外上市備案通知書,這是中國企業境外上市的必要程序。高龍海洋擬發行不超過1.15億股,在港交所上市。 成立於2008年的高龍海洋是一家飼料級及食品級魚油精煉及濃縮企業,主要生產基地在福建省。根據灼識咨詢報告,截至2023年底,按銷售收入計,公司於中國飼料級魚油精煉及濃縮市場中的市場份額為24.8%,排名第一;食品級魚油市場則排第八。 2024年上半年,高龍海洋的收入為2.45億港元,同比續增14.8%,錄得淨利潤版1,035.2萬港元,同比大降65.2%。毛利率由2022年的24.3%下滑至2024年上半年的7.4%。公司表示,產品售價的下降以及原材料成本的居高不下是主要原因。作為公司產品的重要原料,秘魯毛魚油離岸價格自2022年起暴漲,主因是秘魯政府實施捕撈配額措施。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私有化提價低 利福中國開市急挫15%

經營百貨及零售的利福中國集團有限公司(2136)周四公布,主席兼大股東劉鑾鴻修訂私有化作價,由每股收購價0.913港元,上調7.3%至0.98港元,並強調不會再上調價格。 劉鑾鴻去年12月提出私有化利福中國,當時出價每股0.913港元,較股份停牌前的0.75港元溢價約21.7%。他與一致行動人士共持有近75%股份,向小股東的收購價只需近3.4億港元。 截至去年6月底止,利福中國的每股資產淨值為6.981港元,是次即使提價,也較資產淨值折讓86%。 市場早已預計劉鑾鴻會提價,因此近期股一直高於私有化出價,但最終公布的價格,調升後只與周四收市價相若,市場大為失望。利福中國今天開市急跌15.3%,報0.83港元。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