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G.US
Cango eyes car exports

這家汽車交易商的Autocango.com網站於3月上線,截至8月底已在207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過20,000名註冊用戶

重點:

  • 自3月上線以來,燦谷的二手車出口平台已上架6萬餘款車型,註冊用戶超過20,000名
  • 公司正從直接交易汽車,轉向提供相關服務的輕資產模式,以降低庫存風險,應對中國汽車市場的增長放緩

陽歌

將來寫歷史的時候,會發現燦谷(CANG.US)的故事與中國快速發展的汽車行業的諸多曲折,有著驚人的同步。

公司最初專注於汽車金融,隨著中國新興中產階級競相購買新車,推動了中國汽車市場蓬勃發展,並一舉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市場,該公司也從中受益。後來,有關部門擔心民營金融公司缺乏風險管理經驗,並開始管控,公司於是改變策略,開始提供國內汽車交易服務。

大約一年前,燦谷又叫停了剛剛起步的汽車直接交易服務,擔心隨著中國汽車市場放緩,自己會陷入庫存積壓的困境。公司上周發布的最新業績顯示,它正在加速推進將中國二手車出口業務。同時,公司繼續發展國內汽車交易業務,但側重於提供相關服務,因為這些服務的利潤率通常比自營交易高得多。

所有這些變化,大部分都發生在過去短短三年內,導致該公司的收入迅速縮水,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不再買賣汽車,而只是從與此類交易相關的收費中獲取收入。這種轉變導致公司二季度的收入同比暴跌93%,從去年同期的6.754億元降至4,510萬元。

投資者看起來對公司的保守做法持積極態度,因中國汽車市場在經歷了二十多年的爆炸式增長後,正在經歷痛苦的​​調整。今年以來,燦谷的股價已上漲74%,相比之下,領先的汽車交易服務提供商汽車之家(ATHM.US; 2518.HK)同期下跌10.8%,規模較小的競爭對手優信(UXIN.US)跌幅更是高達78%,後者直接買賣二手車。業績出爐後,該股回吐了少量漲幅,次日收盤時下跌2.8%。

燦谷最大的資產之一是龐大的現金儲備,公司可以利用這些現金一邊確定最終的發展方向,一邊度過當前的經濟低迷期。截至6月底,該公司持有的現金和短期存款為36.5億元,較三個月前略有增加,這要歸功於它的謹慎態度,使它能夠在最新報告期內取得盈利。儘管自2018年IPO以來的六年里,該公司批准了2.5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並派發了三次大額特別股息,但它仍保持了這麼高的現金水平。

CEO林佳元目睹了中國汽車市場在過去一年里的不振,經常指出由於市場幾乎一直深陷價格戰,大部分經銷商都在虧錢。他在最新財報告中重申了這一論調,稱二季度汽車市場低迷,行業“面臨諸多挑戰”。他指出,6月份中國汽車銷量同比下降2.7%至255萬輛。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7月份降幅加速至5%。當月,中國乘用車銷量下降幅度更是高達10%,不過當月出口銷量增長20%至40萬輛,部分抵消了這一降幅。

專注出口

儘管國內市場停滯不前,但中國汽車出口一片繁榮,所以不難理解燦谷為何將重心轉向全球對中國汽車的強勁需求。看到這個機會,該公司在3月推出了國際二手車網站Autocango.com,並稱截至8月底,該網站吸引了來自全球207個國家和地區的2萬多名註冊用戶。它還表示,Autocango.com提供6萬多款車型,8.5萬台車輛供客戶選擇,並且在6月份平均每天獲得超過1萬人次的瀏覽量。

林佳元說,Autocango.com已經「迅速暫露頭角」。

他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我們在第二季度擴大了其覆蓋範圍以及產品和服務的種類,希望將該網站打造成中國二手車出海的優選門戶。」

燦谷發力海外市場之際,正值中國去年與日本並駕齊驅乃至超過日本(取決於數據來源的不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出口國。2024年上半年,中國的汽車出口量繼續增長,增幅達到30.5%,至280萬輛,這意味著中國今年幾乎肯定會成為無可爭議的全球頭號汽車出口國。

中國總的出口勢頭已經在美國、歐洲和加拿大等市場遭遇阻力,這些海外市場對中國汽車徵收高額關稅以防大量湧入。但至少到目前為止,這些市場還沒有宣佈對中國二手車徵收關稅,二手車是燦谷出口的重點。截至目前,該公司沒有提供Autocango.com的任何收入或交易數據,意味這些數字可能仍然相對較小。

在國內市場方面,燦谷在二季度繼續完善燦谷優車平台,專注向汽車交易商提供服務,而不是直接從事實際汽車交易的輕資產模式。該平台去年初才上線,在今年二季度撮合成交266台車,拍賣成交124台車。它目前的上架車源超過26萬台。

林佳元說:「在過去的季度中,我們專注於提升‘燦谷優車’的核心競爭力,持續供應高質量車輛,優化經銷商服務體驗和供應鏈管理,並提高跨區域交付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燦谷預計三季度的收入將繼續下降至2,000萬至2,500萬元之間,按中位數計算將同比下降94%。但這個數字並未如實反映公司最新的發展方向,因為大部分收入來自於燦谷核心汽車交易業務之外的其他領域。

在輕資產模式下,燦谷在二季度將營業成本佔總收入的佔比由去年同期的91.2%下降為58.8%。公司在大部分支出方面保持審慎,唯一例外是一般和行政費用,這一塊在二季度小幅增長了6.5%。因此,燦谷得以實現季度淨利潤增加一倍多,從去年同期的3,620萬元增至8,600萬元。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Liu Yongjun’s experience in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innovative drugs and his connections with multinational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are urgently needed for CSPC Pharmaceutical’s ongoing transformation.

石藥研發新帥上任 勢提振創新藥發展?

劉勇軍在創新藥商業化領域的資深經驗、以及跨國藥企的人脈關係,都是轉型中的石藥集團所迫切需要的 重點: 劉勇軍在信達生物任職期間,促成了與賽諾菲的深度合作,公司獲批上市產品從兩款大增至10款 石藥集團上半年營收僅按年增長 1.3%,支柱產品面臨集購採購影響,尋找下一個重磅藥物迫在眉睫   莫莉 最近,又有一位自身的醫藥界高管,從創新藥企業流向本土老牌藥企。上週一,中國醫藥行業龍頭企業石藥集團有限公司(1093.HK)宣佈,聘任劉勇軍為執行總裁、全球研發總裁,這距離劉勇軍正式離開創新藥企信達生物(1801.HK)剛剛過去不到20天。 劉勇軍是醫藥界知名人物,兼具學術和工業領域的經驗,曾經是華人科學家在跨國大藥企研發部門任職的天花板。他在生物醫藥行業深耕超過30年,是免疫學、腫瘤學以及轉化醫學領域科學家,曾擔任過信達生物、賽諾菲和阿斯利康等多家公司的研發負責人。 過去四年,劉勇軍在信達生物負責全球研發、管線戰略、商務合作等工作。其間,信達生物獲批上市的產品從兩款大增至10款,核心產品信迪利單抗新獲批了6項新適應症,在中國競爭激烈的PD-1市場中,成為唯一五大高發癌種一線治療,均全部獲納入國家醫保目錄的 PD-1 抑制劑。劉勇軍還促成了信達生物與賽諾菲的深度合作,信達生物引進了賽諾菲開發的兩款處於臨床期間的藥物,賽諾菲還對信達生物進行3億歐元(20.7億元)的初次戰略股權投資。 劉勇軍在創新藥商業化領域的資深經驗、與跨國藥企的人脈關係,都是轉型中的石藥所迫切需要的。自從石藥2018年開始重金投向新藥研發,在心腦血管、代謝類疾病、抗腫瘤、精神神經和抗感染等五大新藥領域佈局超過300個在研項目以來,至今只新增了三款創新藥獲批上市,大多數項目的進展仍然緩慢。 劉勇軍並非首個從創新藥企走向國內老牌本土藥企的高管,2023年1月,前任基石藥業(2616.HK)總裁江寧軍加入恒瑞醫藥(600276.SH),主要負責臨床研究和商務拓展工作。 不過,研發新帥的上任,也未能挽救石藥步步下滑的股價。自從8月21日發佈中期財報以來,石藥的股價已經累計下跌逾兩成,在公佈劉勇軍任職消息的三個交易日內,其股價仍然下挫約4.6%。 營收增速緩慢 2024上半年,石藥營業收入162.8億元,僅按年增長 1.3%,淨利潤則微升2%至32億元。其中,成藥業務營收上升5%至135.5億元,主要聚焦神經系統、抗腫瘤、抗感染、心血管等重點治療領域。神經系統業務貢獻營收52.4億元,增長15%,在總營收中佔比32%。 腦卒中治療藥物恩必普,是石藥神經系統業務的核心產品,公開資料顯示,其2022年銷售額逾66億元。上半年財報稱,恩必普兩劑型用藥時長增加,與非處方藥及零售管道持續拓展,是該板塊增長的主要動力。但是,恩必普及其製備工藝於2023年底到期,現在已有仿製藥在申請上市階段,市場擔憂當仿製藥獲批後,石藥的收入和利潤都將受到重挫。 在腫瘤藥物領域,與其他創新藥企業主攻生物靶向藥不同的是,石藥旗下產品多為化療藥物,如長效白細胞增強藥津優力和注射用紫杉醇克艾力,這些產品均已納入中國官方集體採購。上半年,石藥抗腫瘤業務營收下滑10.2%至26.83億元。財報顯示,受到區域聯盟藥品集中採購的影響,腫瘤領域50億大單品多美素的銷售額也已下滑。 對石藥而言,尋找恩必普、多美素之後的下一個重磅藥物,迫在眉睫。為此,公司不斷加大研發投入,今年上半年的研發費用達到25.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0.3%。目前,該公司有約 60 個重點在研藥物進入臨床或申報階段,其中 7 個已遞交上市申請,19 個處於註冊臨床階段。石藥還大手筆引進創新藥管線,2021年8月以10億引進康寧傑瑞(9966.HK)的HER2靶向雙抗KN026,2022年10月與和鉑醫藥(2124.HK)達成超10億元合作,共同開發巴托利單抗。 國內轉型創新藥的老牌大藥企中,常常與石藥集團做對比的是恒瑞醫藥。雖然上半年恒瑞醫藥的總營收136億元不及石藥集團,但是營收增速高達22%,創新藥貢獻了營收的半壁江山,市盈率達到53倍,而石藥集團的市盈率僅有8倍,可謂遠遠落後。 或許,在本就信心不足的醫藥市場中,石藥集團轉型不順的財報讓投資者倍感失望,且看新帥上任後能否帶來研發新氣象,以挽救股價頹勢。 欲訂閱咏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沃爾瑪出售達達股份 與京東徹底「分手」

根據週一美國證券交易所文件,沃爾瑪 (WMT.US) 已將其持有的中國同城配送公司達達集團(DADA) 9.3%的股份出售給達達大股東京東集團(JD.US; 9618.HK)。文件顯示,此次出售使京東在達達的持股比例增至63.2%。 此次交易後,沃爾瑪中國總裁朱曉靜將不再擔任達達董事會董事。達達還表示,出售股份後,其預計將繼續與沃爾瑪開展「互利的業務合作」。 此次出售標誌著沃爾瑪與京東近期的「分手」拉上帷幕。上個月,沃爾瑪出售了其京東9.4%股權,該股份是沃爾瑪2016年與京東結盟時獲得。沃爾瑪表示,此次交易將使其能夠專注自己的中國業務,包括其山姆會員店,這些門店在精打細算的中國消費者中受到熱捧。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裡
PwC slapped with record fine in Evergrande case

巨額罰單「靴子落地」 普華永道奮力尋出路

這家「四大」之一因對恆大的審計工作而被處以創紀錄的罰款,恆大清盤給投資者造成了數十億美元的損失 重點: 中國對普華永道處以創紀錄的罰款,並暫停經營業務6個月,以懲罰其對面臨清盤的房地產開發商恆大的審計失誤 北京方面越來越鼓勵國有企業避開普華永道等大型外國會計師事務所,選擇中國公司,這部分是出於對數據安全的擔憂 梁武仁 普華永道因擔任現已面臨清盤的房地產巨頭中國恆大集團(3333.HK)的審計機構而受到嚴厲處罰,成了中國房地產行業外溢問題的最新受害者。同時,此事也突顯了外國公司在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開展業務的危險,由於北京方面對數據安全的擔憂,這家會計師巨頭及其同行面臨的阻力越來越大。 13日,也就是上週五,對於這家全球會計師事務所來說無疑將是一個難忘的日子。中國對普華永道中國分公司處以創紀錄的人民幣4.41億元罰款、暫停經營業務6個月、撤銷一家參與了恆大審計工作的分所的處罰。 據路透社報道,中國證券監管機構表示,調查顯示,作為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普華永道旗下的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在審計恆大主要的境內子公司恆大地產並幫助其發行債券時,故意忽視恆大的造假行為。財政部還勅令牽頭恆大地產審計的中天會計師事務所廣州分所關閉。 六個月前,中國監管機構因公司收入造假超過780億美元而對恆大集團創始人許家印處以罰款,並終身禁止其進入證券市場。他還被指控證券欺詐罪。恆大本身也因欺詐發行和違反披露規定被罰款42億元。 在鼎盛時期,恆大引領了房地產繁榮,幫助推動了中國經濟長達二十多年的增長。但它的倒債始於2021年,在整個中國房地產行業產生了巨大的連鎖反應,因為許多其他開發商也發生了債務違約。該行業的困境也給其他行業造成了影響,削弱了中國整體經濟增長,而且目前還看不到簡單的解決辦法。 這就是為什麼中國政府毫不留情地懲罰與恆大案有關的一切機構和個人,履行他們用「長牙帶刺」、有稜有角的監管保護投資者的承諾。中國證監會發現普華永道在恆大的審計工作存在大量違反審計準則的行為。香港一家法院於今年1月勅令恆大清盤。 除此之外,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還被發現多次未能就其本應注意到的危險信號向這家開發商提出異議。其中包括恆大將期房當作現房,並將這些公寓收到的付款記為收入。 這種瀆職行為使該公司得以在2019年和2020年大幅誇大收入,人為支撐其在香港交易的股票。這些股票現在基本上一文不值,投資者損失數十億美元。 遠低於標準 在上週五發佈的一份聲明中,普華永道全球董事長穆罕默德·坎德表示,對中國分公司的工作感到「失望」,「這一工作遠低於我們對普華永道網絡成員公司的期望標準」。普華永道中天並非直接由這家美國會計巨頭擁有,而是像該品牌的獨立加盟商一樣運作。 普華永道也採取了自己的行動,解僱了參與審計恆大地產的合夥人和員工,並啓動了一項程序,對負責該客戶的的現任和前任領導團隊成員予以經濟處罰。  「普華永道中國的高質量審計有著多年良好的歷史,我們相信恆大審計團隊少數成員的行為並不能代表普華永道中國兢兢業業工作的1萬8千多名員工,」坎德表示。「然而,我們認識到,我們必須採取行動,在整個普華永道網絡中不斷強化我們的價值觀和期望。這是普華永道所有領導層的首要任務。」 自去年1月辭去恆大的審計機構以來,普華永道早已做好了應對中國監管機構懲罰的準備。此事的收場表明,在華外資企業可能會出現多麼嚴重的問題,尤其是在它們面臨壓力,不得不降低標準以迎合大客戶的可疑行為時。 普華永道一事還表明,在中美緊張局勢不斷升級的背景下,跨國公司越來越受到政府的密切關注,擔心它們可能對國家安全構成風險。審計尤其敏感,因為它涉及獲取大量市場數據,而北京方面擔心這些數據可能會被洩露給外國政府。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政府一直在敦促國有企業從普華永道等外國審計機構轉向國內的審計機構。 在這樣的監管環境中,願意留在中國的外國企業別無選擇,只能在讓客戶和政府滿意之間走鋼絲。正如恆大案所示,有時要做到這兩點並不容易。這可能會給普華永道這樣的公司在中國的整體業務帶來麻煩,因為其他客戶出於對該公司未來的擔憂,已經紛紛轉向其他審計機構。 聽命於政府的大型國有企業對這種情況尤其敏感,普華永道上個月失去中國銀行這個大客戶就反映了這一點。最新罰款金額創下紀錄,加上案件引發廣泛關注,這向其他國有企業發出了類似的信號,使普華永道在中國的處境更加岌岌可危。 在「四大」其他幾家中,德勤去年也因對瀕臨破產的華融審計不當而被罰款3,000萬美元,後者在2021年觸發政府救助。兩名華融前高層因受賄被判處死刑,突顯了這起醜聞的嚴重性。 至於普華永道,它在中國的未來並不確定。目前,普華永道似乎仍致力於中國市場——或者至少它正在努力繼續前進。據路透社報道,在收到罰單後,該公司發出了一份內部備忘錄,稱其正在進行 「切實的」投資,以確保在中國擁有 「長期、高質量和可持續的業務」。 但普華永道在中國的業務短期內不太可能恢復正常。據《金融時報》報道,該公司最近叫停了耗資1.4億美元的海南豪華培訓園區的修建,該項目目前正在進行戰略評估。 該公司目前顯然處於止損模式,在發生如此規模的危機後,這很正常。但無論事態如何發展,在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對能夠獲得大量國內數據的大型跨國公司越來越警惕的新環境下,它的業務似乎不大可能恢復正常。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裡

簡訊:美團累計回購1.48億股

在線食品配送巨頭美團(3690.HK)周一宣布,於9月16日回購了335.21萬股,每股作價由122.9港元至126.4港元,涉及總額約4.2億元。自回購授權決議案由6月14日通過至今,該公司已累計回購1.48億股,佔公司股本約2.38%。 美團周二早段股價曾升逾1.7%至128.7港元,自今年2月的61.1港元的52周低位大升超過一倍。   歐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