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布了禁止調味電子煙的新規,並採取措施使電子煙標準化,這是其規範電子煙行業的最新行動

重點:

  • 上個月,在中國煙草監管機構宣布5月起實施調味電子煙最新禁令之後,霧芯科技及其同行的股價暴跌
  • 本月早些時候,在中國市場監管機構宣布了電子煙的最新國家標準之後,該行業股價獲得了短暫刺激

楊珠迪

對於中國充滿活力的電子煙公司來說,最近的日子並不好過,因爲要面對國內最新一輪的監管浪潮。中國國家煙草專賣局發布的一項5月1日起實施的新規,將爲該行業帶來新的監管,其中一項最令人頭痛的規定就是對調味電子煙的禁令——至少對電子煙公司而言是這樣。

對於領先的電子煙設備製造商霧芯科技有限公司(RLX.US)來說,這似乎構成了麻煩。該公司股票在3月11日新規發布當天暴跌36%。它當然不是唯一的,知名電子霧化煙設備生產商思摩爾(6969.HK)的股票也因該消息下跌了26%,在此期間市值蒸發逾200億港元(166億元)。

這些公司及其投資者有足够的理由感到擔憂。非煙草口味電子煙目前佔到電子煙銷售的90%以上,其餘爲煙草口味電子煙。這表明,如果只能銷售煙草口味的電子煙,可能帶來災難性的影響。

但也不全是壞消息。本月早些時候,中國的市場監管機構批准了電子煙的强制性國家標準,將於10月1日起實施。其中規定,有101種添加劑可以限量添加,並在國家交易管理平台上銷售和流通。

這個消息表明,中國將支持電子煙行業有序發展。這幫助電子煙公司收復了早前的一些損失。霧芯科技在消息發布後的兩個交易日上漲了近13%。該公司的小型專賣店和售貨亭已經成爲上海等大城市裏的一道風景。隨著本土市場的各種監管機構表明對這種廣受歡迎但備受爭議的產品的立場,該公司正在從容應對。

 “滿懷信心擁抱行業有規可依、有標可循的新時代,”面對最新的監管進展,霧芯科技4月在微信賬號中表示。“《電子煙管理辦法》和《電子煙》强制性國家標準的頒布,是中國電子煙產業法制化、規範化發展歷程中的標志性事件。霧芯科技將嚴格依法依規行事。”

中國的電子煙行業過去幾年蓬勃發展,因爲這裏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吸煙群體。在短暫的發展歷程中,電子煙已經增長爲年銷售額約83億元的行業。

不僅如此,它還有巨大的增長空間。市場研究公司艾媒諮詢的數據顯示,2021年,電子煙產品在中國3億煙民中的滲透率僅爲1.5%。該公司補充說,這個數字遠低於美國、英國和日本等國至少30%的水平。

霧芯科技已經崛起爲行業內的頂尖企業。該公司創辦於2018年,總部設在北京,其聯合創始人來自滴滴全球和前優步中國分部(它們後來合併爲一家公司),在新經濟概念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

市場研究公司灼識投資的數據顯示,2020年前九個月,霧芯科技在中國市場遙遙領先,佔據62.6%的市場份額。該公司在品牌知名度方面也處於領先地位,這歸功於其强大的營銷能力和廣泛的零售網絡。

股票不火了

霧芯科技成立之時,正值電子煙在中國蓬勃發展之際,它作爲一種別緻、時尚的產品,不僅吸引了年輕煙民和許多非煙民,也吸引了風投和私募股權投資。霧芯科技是一個主要的受益者,從IDG資本和紅杉資本等大公司籌集了多輪融資。

該公司於2021年1月在紐約上市,首日股價從12美元的發行價飈升146%,市值達到458億美元。但隨著行業監管的收緊,以及投資者對赴美上市的中國股票存在普遍的擔憂,那些令人興奮的日子如今已成爲遙遠的記憶。霧芯科技的最新收盤價爲1.93美元,目前市值只有30億美元。 

說實話,對於中國年輕的電子煙行業來說,最新的監管浪潮並非頭一次。2019年,中國禁止網絡銷售電子煙,導致業內的主要企業加强了實體店的布局,以保持增長。但事實可能會證明,新措施更具挑戰性,因爲調味電子煙非常受歡迎,而且有軼事證據表明,如果只有煙草口味,許多用戶可能會放弃電子煙。

從更積極的方面來看,新的法律框架代表著中國賦予該行業簡單的生存權——這並不總是理所當然的事。香港已經完全禁止了電子煙,其他亞洲國家,如新加坡、泰國和印度,也對電子煙採取了强硬的措施。

在財務方面,霧芯科技看起來强健,但並沒有到可觀的程度。根據它上個月發布的最新財務報告,其第四季度淨收入19億元,增長17.7%。當季實現4.94億元的利潤,扭轉了上年同期2.37億元的損失。在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的基礎上,淨收入增長28%,達到5.37億元。

爲了支撑不斷下跌的股價,該公司與許多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同行一樣,在去年12月宣布了一項規模可觀的5億美元股票回購計劃。該公司的股票去年跌幅超過八成,今年到目前爲止已經下跌了約五成。除了監管問題外,該公司還因更廣泛的擔憂而受到打擊,也就是說,如果美中未能達成美國證券監管機構要求的信息共享協議,該公司可能會被强制退市。

監管干擾給霧芯科技的市盈率潑下冷水,目前只有7.8倍。這遠低於思摩爾的18.3倍和華寶國際(0336.HK)的17.2倍,這兩家公司都在香港上市,因此不存在從美國退市的威脅。這似乎表明,在美國上市這件事可能會對該股構成壓力,如果你相信美中將達成信息共享協議,這可能會轉化爲一個很好的買入機會。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Zai Lab under pressure over clinical results and rival drugs

產品增長疲軟核心臨床進展不順 再鼎醫藥遭遇挑戰

市場用腳投票的背後,是再鼎醫藥核心產品增長疲軟與研發管線受挫的雙重困境 重點: 貝瑪妥珠單抗作為重磅預備產品,最終分析結果不及預期觸發市場負面情緒 市場普遍認為再鼎醫藥的業績不及預期,兩款核心產品艾加莫德、則樂收入表現不佳    莫莉 在生物醫藥行業,一直流傳著一條「雙十定律」——研發一款創新藥需要耗費10年時間、10億美元,並且大約90%的新藥會倒在半路上,藥物研發的臨床進展不及預期在醫藥行業並不罕見。可是,當再鼎醫藥有限公司(Zai Lab Limited, 9688.HK)公布一項核心產品的 III期臨床遭遇挫折後,其港股股價次日卻應聲暴跌,這一劇烈的市場反應似乎不太尋常。 9月3日,再鼎醫藥發布公告稱:合作夥伴安進公司評估貝瑪妥珠單抗聯合化療用於一線胃癌治療的FORTITUDE-101 III期臨床研究完成最終分析,結果顯示在最終分析中,此前於中期分析時觀察到的生存獲益幅度減弱。  因此,再鼎醫藥決定等待另一項FORTITUDE-102研究結果再提交貝瑪妥珠單抗的註冊申請,這意味著該產品的上市申請將被推遲至少半年。 貝瑪妥珠單抗是再鼎醫藥於2017年授權引進的一款全球首創(FIC)的FGFR2b靶向單克隆抗體,再鼎醫藥支付500萬美元首付款和最高不超過4,000萬美元的里程碑款項獲得該藥物在大中華區的獨家研發和商業化權利。在FORTITUDE-101臨床研究的中期分析中,貝瑪妥珠單抗成為全球首個在隨機III期試驗中證實可為某一類胃癌患者帶來顯著生存獲益的FGFR2b抑制劑。胃癌是全球常見高發的惡性腫瘤,中國是全球胃癌疾病負擔最重的國家之一,對於IV期胃癌患者,其總體五年生存率不足10%。 貝瑪妥珠單抗作為再鼎醫藥備受矚目的重點在研產品,其中期分析時展示的優異臨床數據曾極大提振了市場預期,然而最終分析的反差結果顯著挫傷了投資者信心,成為引發市場負面情緒的直接導火索。消息公佈後,再鼎醫藥港股次日開盤低開近7%,盤中一度下探至22.52港元,股價創下逾三個月新低,全日收跌幅11.99%。 不過,此次下跌並非孤立事件,而是在創新藥板塊整體熱度較高、累積漲幅較大的背景下發生,當日創新藥概念股普遍遭遇回調,恆瑞醫藥 、歌禮制藥等個股均錄得超過5%的跌幅。 業績不及預期 市場用腳投票的背後,是再鼎醫藥核心產品增長疲軟與研發管線受挫的雙重困境。2025年第二季度,再鼎醫藥總收入為1.1億美元,同比增長9%,期內的淨虧損為8,916.5萬美元,同比收窄33.33%。儘管公司維持 2025 年全年收入5.6-5.9 億美元的指引不變,但投行浦銀國際認為,該指引目標對應下半年的收入需要實現同比 63%-77%的增速,具有一定挑戰性。 市場普遍認為再鼎醫藥的業績不及預期,產品毛利率同比下降4.3個百分點至60.6%,主要原因在於兩款核心產品艾加莫德、則樂收入表現不佳。作為再鼎醫藥的「現金奶牛」,則樂在第二季度遭遇顯著下滑,收入僅為4,100萬美元,環比銳減17.1%,同比下滑8.8%。管理層坦言,這主要源於奧拉帕利仿制藥的集中入市,其激烈的價格競爭顯著蠶食了則樂的市場份額。 另一核心產品艾加莫德的表現同樣不及預期。其第二季銷售額錄得2,650萬美元,同比增幅收窄至14.47%,低於市場普遍預期的20%-25%。更令人擔憂的是,這款治療全身型重症肌無力的藥物即將迎來強勁對手——榮昌生物的泰它西普相關適應症有望納入醫保。若其成功入圍,艾加莫德當前依賴的醫保價格優勢將被削弱,直面更嚴峻的市場競爭。 再鼎醫藥是中國License-in模式的開創者和標桿企業,但中國醫藥政策的環境壓縮了創新藥的盈利空間,License-in的商業模式已經面臨挑戰。因此,再鼎醫藥也積極嘗試向自主研發轉型,公司的核心自研項目ZL-1310是一款靶向DLL3的抗體藥物偶聯物(ADC),在小細胞肺癌治療領域顯示出巨大潛力,已經獲得美國FDA授予的快速通道認證,即將在2025年啓動小細胞肺癌的關鍵性研究,預計在2027年獲批。 截至6月底,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8.3億美元,為下半年市場投入與自主研發的推進提供了充足保證。當前再鼎醫藥的市銷率約為8倍,與同樣以License-in模式著稱的雲頂新耀(1952.HK)相比,後者的市銷率為22倍,顯示再鼎醫藥正遭遇市場的質疑。管理層預計,隨著經營虧損同比收窄,公司有望在第四季度實現盈利目標,再鼎醫藥能否在轉型中獲得成功,值得投資者持續關注。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雲鋒金融獲開展虛擬資產業務

金融科技保險供應商雲鋒金融集團有限公司(0376.HK)周二表示,香港證監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已批准一項申請,將其現行證券交易牌照升級為涵蓋虛擬資產交易服務。 公告發佈後,股份周三飆升28%,創七年新高,收盤報5.42港元。其他港交所上市公司在宣布虛擬資產相關事宜後,也錄得較大漲幅。 上月,雲鋒報告稱今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23%,至6.86億港元,利潤則增長142%至4.86億港元。 加密貨幣挖礦和交易在中國大陸屬非法,但在香港卻是合法。眾多企業正在香港試水虛擬資產投資及提供相關服務。香港於8月1日推出穩定幣監管框架,為發行方訂立許可與合規要求。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寧德時代江西鋰礦即將恢復生產 快於市場預期

中國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3750.HK; 300750.SH)旗下位於江西宜春的梘下窩鋰礦,在停產近一個月後,即將重啟運營。該礦於8月9日採礦許可證到期,並於8月10日全面停產,此舉曾一度推動中國碳酸鋰價格在短短10日內上漲24%。 據CnEVPost報道,寧德時代子公司宜春時代新能源礦業周二召開「梘下窩鋰礦復產工作會議」,會議上透露江西省梘下窩鋰礦採礦權證及採礦許可證審批進展順利。消息人士稱,恢復速度「快於市場最樂觀預期」。 停產期間,中國電池級碳酸鋰價格自每噸70,000元躍升至86,500元,反映供應收縮帶來的即時衝擊。雖然近期價格回落至約75,000元,但波動顯示鋰供應對新能源汽車成本結構的重要性。碳酸鋰與磷酸鐵是鋰鐵電池的核心原料,佔電動車整體成本比重甚高。 寧德時代港股周三高開,至中午休市報432.8港元,升0.42%。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金茂銷售漸復蘇 八月按年增46%

房地產開發商中國金茂控股集團有限公司(0817.HK)周二公布上月銷售數據,8月銷售金額90.77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大增46%,按月上升7.3%。 今年首8個月,集團累計的銷售金額達708.8億元,按年上升25.7%,涉及的樓面面積達318萬平方米。 中國金茂周三股價平開報1.52港元,公司年初至今上升逾五成。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