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稀土永磁材料製造商第三季利潤增速從上半年的111%,放緩至約70%

重點:

  • 金力永磁稱,今年首三季利潤增長90%至100%,相當於第三季利潤增長約70%
  • 這家稀土公司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銷售增長放緩,但它可能從中國最近延長一項即將到期的稅收優惠中獲得支持 

陽歌

在中國這個世界最大的綠色轎車、卡車和巴士市場,新能源汽車的銷售是否終於達到頂峰?答案似乎是肯定的,至少從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680.HK; 300748.SZ)最新的盈利預告來看是這樣。金力永磁是全球領先的稀土永磁材料製造商,這種材料被用於生產新能源汽車、風力渦輪機,以及某些類型的空調。

按照慣例,該公司發佈了一份表面上看起來相當樂觀的報告,稱其今年前三個季度收入同比增長了70%至90%。與此同時,根據週四市場收盤後發佈的公告,其利潤增長幅度更大,達到90%至100%。

報告中沒有提到的是,利潤預測表明,利潤增速較上半年出現了放緩。收入數字有點更加模棱兩可,雖然給出的區間仍然意味著這個指標的增長可能也在放緩。對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磁性材料銷售,則毫無疑問急劇減速。

投資者似乎感到,在樂觀的標題數據之外,這份報告可能需要更仔細的解讀。其股票週五市前交易先是上漲了逾4%,隨後回吐了大部分漲幅,開市小幅上漲1.3%。早市較後時間,該股票仍然上漲了約2%。

金力永磁基本上是一家大宗商品公司,雖然它因為與新能源汽車的關連而處於熱門領域。因此,它的命運與一個正在經歷大幅增長的領域緊密相連,但該領域可能也會在上半年的爆炸式增長之後出現調整——尤其是在中國,由於政府的大力推廣等因素,新能源汽車佔全球銷量一半以上。

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批發銷量8月份增長108%,至63.2萬輛,首次突破60萬大關。但這個增速低於今年前8個月的119%,表明市場可能在降溫,可能是因為政府對買家的激勵措施即將到期。在這方面,北京上月底宣佈將今年年底到期的新能源車免徵購置稅政策延期一年之後,市場在未來幾個月可能恢復一些動力。

儘管如此,在近期,金力永磁和其他與新能源汽車有關的公司的未來之路,可能存在一點不確定性,雖然更長期的前景仍然比較光明。

該公司預測,今年前首三季利潤將達到6.68億元至7.03億元,與去年同期3.5億元利潤相比,相當於90%至100%的增長。預測區間的中值意味著第三季利潤增長約70%,較今年上半年111%的增速大幅放緩。

銷售增長放慢

對公告的深入研究表明,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銷售,顯然是增長放緩背後的罪魁禍首。該公司表示,預計今年首三季總收入將達到50億元至55億元,也就是我們之前提到的70%至90%增長。由於今年上半年營收增長了83%,這個預測意味著該公司的第三季營收可能實現同等甚至更為強勁的增長,不過增長放緩的可能性更大。

但毫無疑問,它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銷售正在放緩。金力永磁稱,在今年首三個季度,它在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稀土永磁材料銷售增長了190%,較上半年234%的增幅大為放緩。按實際金額計算,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銷售額增長了兩倍多,達到11億元,佔同期總營收33億元的約三分之一。

該公司還表示,今年首三季,它在機械人及工業節能電機領域的銷售收入增長了120%以上,遠高於上半年68%的增幅。遺憾的是,這部分業務在今年上半年只實現了1億元的營業收入,意味著這部分業務仍然很小。

金力永磁還說,變頻空調業務(僅次於新能源汽車的第二大領域)的收入實現了「一定的增長」,這表明我們可能不應對該業務寄予過高期望。今年上半年,這部分業務增長了27%,達9.84億元,約佔總收入的30%。

該公司沒有就其最新的利潤率提供任何指導,儘管由於稀土的高成本,該指標在今年上半年面臨壓力,稀土不僅是新能源汽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生產智能手機等電子產品必不可少的東西。

正如我們前面說的,歸根結底,金力永磁很大程度上是一家大宗商品公司,其命運與新能源汽車、風能和其他使用其材料的行業密切相關。雖然這意味著隨著新能源汽車和綠色能源的發展,該公司的業務在未來幾年應該總體呈現積極趨勢,但我們也應該注意到,美國現在正在採取積極措施,試圖降低對目前主導全球稀土生產市場的中國的依賴。

該公司在稀土供應鏈上居於安全地位,這使其市盈率相對較高,為31倍。這在同行中處於中等水平,其中包括正海磁材(300224.HK)和五礦稀土(000831.SZ),這兩家公司的市盈率分別為41倍和150倍,而北方稀土(600111.SH)的市盈率較低,只有19倍。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    

新聞

簡訊:寶尊電商第三季度同比續虧損

電商軟件提供商寶尊電商有限公司(BZUN.US; 9991.HK)周二公布,隨著核心電商服務重返盈利軌道,新興品牌管理業務虧損又收窄,第三季度營收實現增長。 公司表示,截至9月的三個月內,營收同比增長4.8%至21.6億元,經營虧損則從去年同期的1.15億元收窄至2,560萬元,非美國通用會計准則淨虧損,亦從去年同期的6,680萬元收窄至4,020萬元。 寶尊電商業務本季度實現經調整經營利潤2,810萬元,較去年同期2,980萬元的虧損成功轉盈。品牌管理業務(含在華運營Gap服裝門店)的經調整經營虧損,從去年同期的5,530萬元收窄至3,870萬元。 財報發布後,寶尊紐約上市股票周二下跌5.8%,香港上市股票周三下跌4.9%。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諾亞控股上季純利大增62.6%

財富管理公司諾亞控股私人財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NOAH.US; 6686.HK)周二公布,截至9月底止第三季度收入6.329億元(約8,890萬美元),按年下跌7.4%,淨利潤達2.185億元,同比大幅增長62.6%,經營利潤1.719億元,則較去年同期下滑28.6%。 截至9月30日,Noah註冊客戶數為466 ,153人,同比增長1.3%;活躍交易客戶數為10 ,650人,同比大增35.5%。本季產品分銷規模達170億元,年增19.1%,其中海外產品分銷86億元,增11.2%。資產管理規模維持穩定,截至9月30 日合約管理資產為1,435億元。關聯公司投資權益變動的公允價值增加,則帶動公司淨利潤增長。 公司指出,收入下滑主要受到一次性佣金減少、保險產品分銷疲弱所致。本季度,公司取得了美國經紀交易商牌照,亦開始在各業務流程整合人工智能技術,以改善獲客能力、提高效率,進一步強化全球布局與科技能力。公司表示,其強健的資產負債表為未來投資提供堅實基礎。 諾亞控股港股周三早盤無漲跌,至中午休市報17.99港元,該股過去6個月累升約18%。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Qfin is a lender

新措施收緊規管 奇富業績難復舊觀

網貸服務商奇富科技公布疲弱的第三季業績,並對全年展望轉趨悲觀,與2024 年強勁收官形成鮮明對比 重點: 公司第三季收入微跌0.2%,淨利潤下降17%,反映公司在疲弱的宏觀環境下面臨的挑戰 公司對全年發出悲觀指引,主因是新監管措施將壓縮其在網貸服務業務的盈利空間   梁武仁 過去一年裡,網貸服務平台奇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QFIN.US; 3660.HK)經歷了不少變化。首先,公司更改了名稱,但更關鍵的是,在監管環境收緊及中國經濟持續低迷之下,原本在逆風中表現頗具韌性的奇富科技,業績開始受到明顯衝擊。 根據奇富科技上周公布的最新季報,公司第三季收入按年微跌0.2%至52億元(7.31億美元),為兩年多來首次錄得收入下滑;淨利潤則按年下跌17%至14億元。更雪上加霜的是,公司對餘下年度給出悲觀指引,預計第四季淨利潤最多將下滑49%,即便在最佳情況下,2025年全年淨利潤也僅能錄得約1%的增長。 這份展望與奇富科技年初時的樂觀情緒形成鮮明對比,當時公司公布2024 年利潤大幅增長,並預期2025年將有強勁開局。其後,公司由「啟富」更名為「奇富科技」,或意在透過加入「fin」凸顯其金融科技機構的定位。奇富科技原名「360金融」,2018年在紐約上市時,名稱是為了反映其與網安軟件公司奇虎360 的淵源。 比名稱變動更具影響的,是中國自10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全新金融業監管規則。新規的核心之一是大幅強化風險管理,意味奇富科技必須提高借款人門檻標準,從而犧牲部分放款增速,同時也需提高對潛在違約的撥備。這些要求均可能進一步壓制公司的盈利增長。 奇富科技CEO吳海生在第三季業績電話會議上表示:「作為行業領先者,我們一向以最高的合規標準要求自己,這次也不例外。儘管相關措施可能在短期內影響放款規模與盈利能力,但我們相信,把使用者價值放在首位,最終將會增強他們對公司的信任,並支持我們實現更具韌性且可持續的長期增長。」 這次的新規只是中國民營金融業監管連串調整的最新一波,自疫情前幾年起,相關行業便不斷面臨持續的監管變動。這也凸顯了奇富科技及其同行所面對的現實──中國整體金融業的監管框架正快速演進,而監管層此舉旨在防範市場過度放貸所帶來的系統性風險。 此外,中國經濟當前的疲弱狀態,也讓民營與國有放貸機構均面臨壓力。隨著企業與消費者收緊支出與借貸,貸方要擴展業務變得愈發困難。即便北京推出對部分消費相關行業提供利息補貼的振興措施,全國銀行貸款餘額在10月仍較前一個月大幅收縮。 借款人的財務狀況轉弱,也推升了違約風險,使得風險管理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升,無論監管是否加碼都一樣。 奇富科技第三季的表現清楚反映了這些壓力,其信貸撮合與放款總額在第三季度按年僅增1%,按季更下滑1.4%。同時,逾期90天以上貸款比例自第二季的1.97%微升至9月底的2.09%。 撥備激增 隨著經營環境惡化,奇富科技的壞帳準備金大幅飆升。理論上,作為連接借款人與銀行的撮合方,公司並不需直接承擔貸款違約風險,但現實並非如此。若奇富撮合的「重資本」貸款發生違約,公司需向原始放款方全額償付所有未付本息。此外,奇富亦透過信託與子公司自有資金出借部分貸款,該部分信用風險由公司自行承擔。上述兩類貸款規模的同步上升,也讓奇富不得不大幅增加撥備。 在電話會議中,奇富管理層表示,公司會根據宏觀經濟狀況調整「重資本」貸款與無全額代償義務貸款的比例。管理層並稱,第四季度將提高後者(即無需提供全額代償保證的貸款)佔比,以降低公司的整體信用風險敞口。 當然,面臨這些逆風的並非只有奇富科技。其競爭對手信也科技(FINV.US)上周同樣公布第三季度交易額按年下滑,同時準備金亦增加。但與奇富不同的是,信也科技仍成功錄得收入與淨利增長,主要受益於其積極拓展海外業務,而這正是奇富尚未涉足的領域。 奇富科技依然是一家高盈利、擁有良好利潤率的公司。其採用的先進技術有效降低營運成本,而依託人工智能與數據分析的服務能力,尤其能借助與奇虎360之間的技術連結,對銀行機構相當具吸引力,使公司在與金融機構洽談定價時具有一定議價能力。 例如,奇富正將一款AI信用審批代理整合進其Focus Pro平台。這項技術可利用大量數據與大語言模型能力,在數秒內完成借款人風險評估,大幅簡化繁瑣的貸款審批流程。吳海生表示,相關功能的試運行已獲得客戶「非常正面」的回饋。 儘管如此,市場對公司最新業績的反應並不理想,奇富科技港股在四個交易日內大跌約18%。今年以來,該股已累跌逾50%,遠遠落後於恒生指數約32%的漲幅。目前公司市盈率僅2.7倍,甚至低於同樣低迷的信也科技的3.3倍,顯示投資者對這一整個板塊的信心仍相當疲弱,儘管多數公司在艱難環境下仍能保持盈利。 奇富科技具備不少優勢,但其高度暴露於監管與宏觀經濟變動的風險,顯然讓投資者卻步,而這種局面短期內恐怕難以改變。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佑駕創新配股 折讓一成集資2億元

智能駕駛及智能座艙解決方案供應商深圳佑駕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431.HK)周三公布,將配售約1,401萬股新H股,每股配售價14.88元,較周二收市價16.53元折讓10%,亦較過去五個交易日平均收市價17.3元折讓14%,配售股份佔擴大後發行股份約3.33%。 是次集資淨額最多2.04億元,約70%用於發展L4無人物流車,包括研發新一代產品、升級運營平台及拓展銷售網絡;約30%用於升級基礎研發平台,包括提升數據閉環體系的效率,高效賦能前裝,以及發展L4無人車多產品線。 佑駕創新周三開市跌2%至16.2元,股份由過去一年高位下跌近60%。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