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聲藥業與君實生物的新冠口服藥獲批在中國銷售,但市場反應平淡

重點:

  • 先諾欣和民得維獲准附條件上市後,先聲藥業股價未有大漲,君實生物更連續兩日下挫
  • 中國本輪疫情已近尾聲,新冠藥物的市場需求可能不如預期

莫莉

中國農曆新年假期結束,新冠賽道隨即迎來利好消息。先聲藥業集團有限公(2096.HK)與上海君實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1877.HK; 688180.SH)旗下的兩款新冠口服藥,於上周日同時獲附條件批准在中國上市,這兩款藥物均為口服小分子藥物,用於治療輕中度新冠感染者。

在此之前,美國藥企輝瑞(PFE.US)的Paxlovid、默沙東(MRK.US)的Molnupiravir以及真實生物的阿茲夫定已登陸中國,加上最新獲批的兩款藥物,令新冠口服藥賽道更加擁擠。可惜,資本市場對新冠概念股的熱情似乎消退不少,新藥獲批的消息公佈後,先聲藥業連續僅兩日微漲1.3%;君實生物股價更為慘淡,於該兩個交易日分別下挫5.5%和3.7%,但這當然也與公司預告去年淨虧損擴大有所關聯。

中國去年12月初宣佈大幅放寬新冠防疫措施後,各地感染人數一度激增。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最近的報告稱,疫情在春節假期未出現明顯反彈,也未發現新的變異株,反映本輪疫情已近尾聲。截至1月26日,中國現有住院病例21.6萬人,當中重症患者佔2.6萬人。換言之,新冠藥物的市場空間或許不如預期。

新冠感染高峰已過,姍姍來遲的兩款新冠口服藥還能否把握市場機會?先聲藥業似乎動作較快,獲批上市次日,北京市醫保局公示,先聲藥業口服藥先諾欣的價格為每盒750元,含稅出廠價格為705元至720元。該公司稱,先諾欣獲批上市後將立即投產,通過實體和線上醫院等管道滿足患者。君實生物則表示,新冠口服藥民得維(VV116)會立即投產及盡快發貨,但暫未公佈定價。

聚焦不同靶點

先諾欣與民得維的藥物作用機制不同,但均為全球研發的熱門生物靶點。先諾欣針對的是靶點3CL蛋白酶,這種蛋白酶在新冠病毒複製過程不可或缺。先諾欣的作用原理與輝瑞的Paxlovid類似,也是由兩種藥物組合而成,其中先諾特韋是抑制新冠病毒複製所必須的3CL蛋白酶,利托那韋是用於減緩先諾特韋在體內的代謝或分解,提高抗病毒效果。先諾欣組合包裝中的利托那韋將由歌禮製藥(1672.HK)提供,另一藥物成分先諾特韋則由先聲藥業自主生產。

先聲藥業表示,在第二和第三期臨床試驗隨機入組了1,208名有症狀的輕中度新冠病毒成年患者,與安慰劑組相比,服用先諾欣的實驗組在首次用藥至症狀完全消除時間可縮短約1.5天,這些症狀包括「咳嗽、發熱、頭痛、腹瀉、肌肉或全身疼痛」等11類新冠常見症狀,在接受完整的5天療程治療後,先諾欣組病毒載量下降約96%,核酸轉陰時間縮短約2.2天。不過,先諾欣獲批的關鍵性臨床試驗的詳細數據,尚未在學術期刊上發表。

民得維針對的靶點則是RdRp,這是新冠病毒這類RNA病毒遺傳物質複製和轉錄的關鍵酶,而默沙東的Molnupiravir、真實生物的阿茲夫定都是針對這一靶點。民得維是一款RdRp聚合酶抑制劑,研發靈感源於新冠藥物瑞德西韋。瑞德西韋已在美國獲批用於新冠重症治療,但需要通過靜脈注射,民得維經過改造後可以口服,其主要活性成分是學術界公認、相對安全有效的廣譜冠狀病毒阻斷劑。

去年12月,全球權威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在線上發表了君實生物民得維「頭對頭輝瑞Paxlovid」三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伴有高風險因素的輕中症新冠患者服用民得維後,臨床恢復的時間「非劣於」Paxlovid。

根據君實生物最新公告,在三期臨床試驗中,共有1,277名輕中度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入組,相對於安慰劑,首次服用民得維至持續臨床症狀消失的時間縮短兩天,但該試驗的詳細數據也暫未發表在學術期刊。

盈利空間有限

去年底,中國出現新冠感染及重症高峰時,新冠口服藥極度稀缺。Paxlovid在中國的售價為每盒1,890元人民幣,但一藥難求下,黑市價竟炒至5萬元。在今年1月的醫保談判中,Paxlovid宣告落選,國產藥阿茲夫定則納入醫保目錄,價格為每片11.58元(3mg),比獲批上市初期的價格下降35%,每個療程大約350元。

先諾欣每療程出廠價約為720元,售價高於阿茲夫定,但低於Paxlovid和Molnupiravir。如果僅計算佔售價逾五成的原料藥成本,以及5.02億元直接研發費用,該藥物至少需要賣出170萬個療程,才能收回研發成本。

更值得留意的是,即使感染高峰過去,仍有大量新冠口服藥候選產品衝刺上市。眾生藥業(002317.SZ)子公司眾生睿創、科興製藥(688136.SH)和日本鹽野義製藥的同類產品,也在爭取於短期內獲批。可以想像,更多「玩家」入局令供應增加,將進一步壓縮其盈利空間。

從估值來看,先聲藥業的市銷率為4.3倍,低於創新藥龍頭君實生物的市銷率11.8倍,而同樣投入新冠口服藥研發的眾生藥業與科興製藥,市銷率分別為7.5倍和3.3倍,顯示投資者並未因為產品進度較佳而給予先聲藥業溢價,相反對規模較大的創新藥企君實生物較具信心。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Chuangxin does resources like aluminum

簡訊:創新實業首掛收升32%

電解鋁生產商創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2788.HK)周一在香港首日掛牌,股價大幅上漲。公司以每股10.99元發行5億股,位於發行價區間上限,共集資53.1億元。 該股開盤報15.2元,較發行價上漲38%。在周一午盤交易時段,股價雖有回落,但收市仍升32%報14.59元,漲幅達32%。本次公開發售,香港本地投資者認購部分超額逾400倍,國際配售超額認購約為18倍。 創新實業披露,今年前五個月,實現營收72.1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22.6%。但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盈利同比下降14.4%至8.56億元。公司計劃將約半數集資用於擴大海外產能,包括建設鋁電解槽熔煉設施;另有40%資金將用於建造綠色能源發電站及採購相關設備。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Chuangxin does resources like aluminum

簡訊:博泰車聯悉售阿維塔股權 套現6,244萬元

智能座艙解決方案供應商博泰車聯網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2889.HK)上周五公布,旗下非全資子公司湖州創晟馳銘股權投資合夥企業已與蕪湖恒和三號創投基金簽署協議,出售所持電動車製造商阿維塔科技(重慶)有限公司0.24%股權,作價約6,244萬元(877.84萬美元)。交易完成後,博泰將不再持有阿維塔任何股權。 此次交易是公司過去半年連續數次減持阿維塔股份的延續。博泰在今年港股IPO前後,分別出售合計0.67%及0.04%股權,加上是次出售,累計已處置0.91%持股。公司表示,交易可鎖定投資收益並改善現金流,同時降低因公允價值波動對短期業績帶來的不確定性,並將所得款項用作一般營運資金。集團預計出售稅前虧損約834萬。 阿維塔科技成立於2018年,是一家聚焦高端智能電動車的製造企業,核心股東為長安汽車及寧德時代,華為則作為合作夥伴,為期提供智能輔助駕駛算法、智能座艙等智能化部件。早前有媒體報道,阿維塔曾計劃今年10月在香港遞交上市申請,但並未實現。 博泰車聯周一低開,至中午休市報179.4港元,轉升5.4%。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
Lonten makes power chips

90億全售股權 龍騰半導體借殻中聯發展上市

在早前擬投資區塊鏈公司的交易最終未能成事後,皮革製造商中聯發展已簽署諒解備忘錄,擬收購龍騰半導體 重點: 中聯發展已同意收購龍騰半導體,預估金額最高可達90億港元 若交易達成,很可能構成龍騰半導體的借殼上市,因其規模遠大於持續虧損的中聯發展   陽歌 如果皮革行業行不通,區塊鏈也不奏效,那下一步該做什麼? 對中聯發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0264.HK)來說,答案似乎是功率半導體。公司上周五宣布一宗帶有「小蝦米對大鯨魚」意味的交易:它計劃收購一家規模遠大於自身的企業。稍作推敲便不難看出其本質,若最終交易達成,將等同於讓這家位於陝西西安、從事功率半導體製造的龍騰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透過借殼方式在香港上市。 之所以要強調「若最終完成」,是因為從市場反應來看,這宗交易是否能落實仍存在相當變數。消息公布後的首個交易日(周一),中聯發展股價於早盤上下波動,最終收市升6.8%。 以皮革產品為主業的中聯發展,目前市值僅約10億港元(1.28億美元),與其最新簽署的MOU中提出、收購龍騰半導體所需的45億至90億港元相比,幾乎不成比例。公司稱,收購款項將透過現金、發行新股或兩者混合方式支付。 但從中聯發展的體量與財務狀況來看,公司截至6月底的現金僅131萬港元。幾乎可以肯定,若要完成這筆收購,勢必要大量發行新股,而這等同於將公司控制權拱手讓予龍騰半導體。在公告中,中聯發展表示,計劃收購龍騰半導體100%股權,其中包括由龍騰董事長兼單一最大股東徐西昌持有的約 24.81%股份。 對於中聯發展而言,這筆交易的確合理。其現有業務發展停滯,急需一次徹底轉型。公司的收入規模極小,且連續三年下滑,從2022年的5,600萬港元 跌至去年僅2,200萬港元,直到今年上半年才重回增長。 公司的盈利與資產負債狀況更為糟糕,自2021年以來便持續虧損,今年上半年虧損760萬港元。而公司6,350萬港元的流動負債超過其2,170萬港元流動資產約兩倍。過去一年,中聯發展已四度向投資者配股集資,累計集資約7,000萬港元,而且均以折讓價格出售,以維持營運所需資金。 中聯發展在公告中表示,公司一直「尋求擴展業務」,並指新簽署的MOU,讓其有三個月時間與龍騰半導體商討並達成最終協議。公司稱:「集團相信,建議收購事項將有助於進一步擴大業務範圍。」 失敗的區塊鏈交易 投資者之所以保持懷疑,其中一個原因可能與中聯發展今年8月宣布的另一宗「潛在的轉型交易」有關,當時公司計劃進軍熱門的區塊鏈領域。根據該項交易,中聯發展同意以現金及股份支付1億港元,收購RWA平台NVTH Ltd.的20%股權,而該公司的主要經營實體為杭州科杉。公告中將科杉形容為一個「現實世界資產(RWA)代幣化的區塊鏈基礎設施平台」。 今年以來,涉及區塊鏈、加密貨幣及RWA的交易在香港公司中相當普遍,許多企業希望借助加密市場升溫的熱度吸引關注。中聯發展的股價在8月公告發布翌日即飆升68%,其後在炒作推動下更於數日內累計翻倍。然而科杉的實際業務規模十分微小,甚至比中聯發展還小,2024年收入僅246萬港元。 但是到了9月底,中聯發展宣布該筆交易不太可能在9月30日期限前完成,但仍試圖延續其區塊鏈敘事,稱公司仍在「積極考慮開展Web3與數字資產業務」。 令人意外的是,在宣布交易大概率告吹後,公司股價並未大幅回落。現時股價仍比科杉項目公布前高出約90%。或許投資者意識到,公司正在尋找一個轉型方向,能夠徹底改變其體量有限、缺乏增長動能的皮革業務,而龍騰半導體的收購恰好符合這一邏輯。 如今,中聯發展似乎透過龍騰半導體找到了這筆「潛在的轉型交易」,而功率半導體本身,也確實是未來數年極具增長潛力的領域。龍騰半導體的核心產品——功率半導體,主要用於控制電流流動,從而降低電子設備的能耗損失,對能量轉換及高效電源管理至關重要。這類晶片正快速成為新能源汽車與綠色電站中的關鍵元件,而這兩大領域都處於高速增長軌道上。 然而,龍騰半導體在這個市場中仍屬相對小型的參與者。全球主要晶片製造商,包括英飛凌(IFX.DE)、德州儀器(TXN.SU)及博通(AVGO.US)等,都已深度布局功率半導體。根據龍騰半導體的官網,公司去年開始運行一條採用8吋晶圓技術的先進產線,並於今年早些時候獲政府批准興建該產線的第二期。 公司網站亦顯示,龍騰擁有逾600名員工及1,000名客戶,在西安、上海及德國設有研發中心,但其主要業務看來仍集中於中國境內。不過,Pitchbook的資料則有所不同,指龍騰僅有135名員工,儘管該資料可能已過時。Pitchbook還顯示,龍騰自2009年成立以來共進行五輪融資,總額僅6,250萬美元,若考慮到半導體行業的高資本門檻,這個規模可謂非常有限。 目前外界幾乎找不到任何關於龍騰半導體的財務資料,不過,一旦中聯發展控與其簽訂最終合併協議,這基本等同於龍騰透過借殼方式上市,相關數據應會陸續公開。我們對這筆交易是否能最終落實並不抱太高期望,成功機率或許只有一半;但若收購價格合理,其成功可能性仍有機會高於先前的科杉投資案。畢竟,中聯發展控股顯然急需一個全新的發展方向,而龍騰半導體亦無疑希望借助這類借殼上市方式,取得通往全球資本市場的途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靈寶黃金桐柏老灣礦區黃金資源增逾7成

黃金礦商靈寶黃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3330.HK)周日公布,集團旗下的桐柏老灣金礦區已完成全區勘探工作,黃金的金屬量較之前初步勘探的資源量,高出73%。 靈寶黃金指出,去年底時的估算是101.5萬盎司,約31.57噸,因為新增勘探工程以及估算範圍的差異,今年9月底止的勘採估算量為175.3萬盎司,即約至54.51噸。 桐柏老灣金礦區位於秦嶺造山帶東段的桐柏,採礦許可證範圍內的面積長約7公里,寬約1.2公里,標高-350米。勘查工作歷時3年,施工鑽孔94個,進尺41,000餘米。 周一靈寶黃金開市升2.5%報15.24港元,公司股價較過去一年高位下跌約30%。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