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69.HK
Playmates warns of profit, revenue declines

這家歷史悠久的香港玩具製造商去年收入和稅前利潤分別下降了16%和32%

重點:

  • 彩星玩具去年收入和利潤均出現兩位數的下降,這導致其股價下跌3.3%
  • 去年下半年,因美國消費者對通脹的擔憂,打擊公司主打產品忍者神龜系列玩具的銷量

  

譚英

玩具對孩子來說不過是玩物,但對彩星玩具有限公司(0869.HK) 來說,這可是門嚴肅的生意。因此,當這家歷史悠久的香港玩具製造商上周發盈警,去年利潤和銷售額大幅下滑時,投資者注意這一點,尤其是在公司2023年和去年上半年取得了強勁的業績之後。

具體來說,彩星玩具警告稱,2024年的收入將比2023年的11億港元,下降16%至9.31億港元(1.195億美元),而年度稅前溢利則大幅下降32%,從2.61億港元降至1.78億港元。

玩具行業是出了名的競爭激烈,且依賴於年底的節日銷售旺季,彩星玩具的收入放緩似乎就發生在這個時期。根據最新警告和早前發布的年中財報數據計,公司下半年的收入暴跌36.2%至4.68億港元,扭轉上半年28%的增長勢頭。

彩星玩具將業績疲軟歸咎於核心產品忍者龜的出貨量放緩,以及零售商在節假日期間打折促銷。公司表示,2023年忍者龜系列最新電影《忍者龜:變種大亂鬥》的上映促,進了忍者龜玩具的銷售,導致去年的銷量相對下降。

公告還提到了營銷和行政費用的增加,但部分被其「Godzilla x Kong」產品系列的積極貢獻所抵消,後者得益於2024年3月上映的電影《哥斯拉大戰金剛2:帝國崛起》。

股東們對這一壞消息的不滿是可以預見的,在消息公布後的一周內,彩星玩具的股價下跌了3.3%。彩星玩具上一次報告類似的壞消息是在兩年前,當時公司2022年收入下降了20%,利潤下滑了近80%。

此後,彩星玩具在接下來的一年半時間里,一直保持著連勝勢頭,2023年收入大幅增長了120%,利潤增長了23倍。公司去年上半年的業績延續了增長勢頭,收入同比增長 28%。這個六個月公司利潤也繼續增長,但增幅放緩至5%。

儘管公司的業務仍在增長,但它警告阻力正在加大。公司在8月發布的年中財報表示:「展望二零二四年下半年,預期受到過去數年通脹的累計影響下,全球多個市場的家庭生活開支預算仍然緊拙,致使其選購產品時更加著重價值。」根據研究機構Circana的數據,美國的玩具銷售額在2023年和2024年之間保持不變,為280億美元。

狠角色

隨著消費者支出不確定,加上美國針對中國推出新關稅,導致價格可能上漲,彩星玩具的前景會是怎樣?公司的命運與忍者龜緊密相連,40年前的1984年,《忍者龜》在漫畫界一炮而紅。彩星玩具於1987年買下了該系列漫畫的全球玩具總許可,其命運也隨著忍者龜的走紅而齊頭並進。

忍者龜在漫畫界仍然是一個狠角色,去年售出30萬本漫畫,並在40周年誕生紀念期間,激發了七部電影的創作。但彩星玩具的主要市場美國,現在對中國和香港的供應商來說似充滿了不確定性。去年上半年,美國市場佔該公司收入的70%,而特朗普最近對所有中國進口產品加徵收10%的關稅,這一措施在公司發布盈利預警的當天生效,可能會對價格敏感較高的玩具產生重大影響。

競爭對手布魯可(0325.HK)手握奧特曼和變形金剛系列玩具的授權,由於主要面向中國市場,受到的影響較小。與彩星玩具一樣,布魯可在2023年和去年上半年錄得強勁收入增長,儘管它也處於虧損狀態。即便如此,公司強勁的增長前景,吸引了大批投資者參與其上個月在香港的首次公開募股,幫助它籌集到了16億港元。

布魯可的股票在上市首日大幅上漲,至今仍較IPO價格上漲了近50%。它的市銷率 (P/S)為12.84倍,遠高於彩星玩具的0.57倍,表明布魯可在生產和銷售上,對中國的依賴贏得了投資者的青睞,儘管中國的經濟也在放緩。

彩星玩具是香港的傳奇企業之一,誕生於香港製造業鼎盛時期。創始人陳大河是最早將生產外包到中國內地的企業家之一,火爆的銷量一度讓其股票與怡和集團及長江實業這樣的藍籌股一樣受歡迎。彩星玩具從1978年開始,在美國建立以Playmates為品牌的玩偶和學齡前玩具分銷網絡,並於四年後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埃爾塞貢多建立了美國總部,而它的主要客戶之一、芭比娃娃製造商美泰(MAT.US)的總部也位於這裡。其母公司彩星集團(0635.HK)於1984年成為首家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香港玩具企業。

中國有句老話,叫「富不過三代」,彩星的代際傳承現在正好處於第三代。公司現任主席陳光輝是創始人陳大河的孫子,他畢業於耶魯大學,於2021年12月被任命為董事會主席,此前曾在私募巨頭KKR任職。

如果說彩星玩具陷入困境,那麼母公司彩星集團的情況則更加糟糕。去年上半年,彩星集團的收入增長了23%,達到5.26億港元,這主要得益於其玩具子公司的貢獻。但在此期間,彩星集團卻陷入虧損,主要是由於香港房地產市場疲軟,而房地產市場是它的另一主要業務領域。

這導致彩星集團成為香港房地產低迷的受害者,因為它的幾乎所有投資都在香港,包括位於廣東道100號的彩星集團大廈。在第三代接班之際,對房地產的依賴對這家家族企業來說是個壞兆頭,因為房地產市場的低迷看上去不大可能很快緩解。玩具業務曾是彩星集團黯淡前景中的一個潛在亮點,但現在即便是玩具業務也可能受到迫在眉睫的中美貿易戰的威脅。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信貸及國際業務雙升 信也科技利潤大增

信也科技集團(FINV.US)周一報告,去年第四季度收入同比增長7.2%至34.6億元,淨利潤增長29%至6.81億元,主要得益於貸款業務的強勁增長。 公司表示,交易量增加是收入大幅增長的原因。貸款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1.4%至13.4億元,佔其總收入的39%,高於去年同期的34%。該季度的平均貸款規模同比增長 26.7%至11,466元,高於去年同期的9,044元。 本季度,其較新的國際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2.8%至7.39億元,佔當期總收入的21.4%。截至 2024年底,累計國際借款人數量在此期間,增長45.8%至700萬人。 信也科技股價周一上漲 4.7%,在發報告後的盤後交易中上漲近 11%。過去六個月,該股上漲了70%。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Weibo is a social media app

業績停滯客量下跌 微博前景進退兩難

中國最早的社交媒體公司之一,在其最新季報中表示,因其85%的收入仍依賴廣告,大部分主要業績指標持平 重點: 微博第四季度收入下降1%,核心的廣告業務下降4%,被規模較小的增值服務的增長部分抵消 雅虎財經調查的21位分析師中,超過一半對公司給予的評級為「持有」甚至更差,反映對其股票和重振前景的能力持悲觀態度 陽歌 要怎麼走,微博? 分析師和投資者最近似乎都對微博股份有限公司(WB.US;9898.HK)猶豫不決。微博是中國最早,也是存在時間最久的社交媒體公司之一,開始是模仿Twitter,也就是現在的X。很多人可能會說,和X一樣,微博目前也需要進行大規模改革,而要這麼做,以一家遠離公眾視線的私營公司,而不是上市公司的身份可能會更好。 微博的困境體現在上周四發布的最新季度業績中,業績重復近年來經常出現的一個論述,即一家公司陷入了停滯。原來的Twitter於2009年在中國被禁,之後微博爆發,但此後過了這麼多年,微博現在仍依賴廣告來獲得大部分收入,本季度廣告收入佔比85%。 這塊業務最近表現平平,第四季度實際上下降4%,從上年同期的4.04億美元降至3.86億美元。公司本季度的整體收入,從上年同期的4.64億美元下降1%,至4.57億美元,得益於另一個主要收入來源——增值服務增長了18%。 投資界對這家公司的複雜態度,反映在分析師對公司看法不一上。在雅虎財經調查的21位受訪者中,有十位將微博評級為「持有」,一位評級為「表現不佳」,一位評級為「賣出」。這些非常悲觀的數字表明,很多人認為微博在短期內很難出現轉機,無論是業務還是股價。儘管如此,仍有八位將其評級為「買入」,只有一位將其評為「強力買入」,或許是長期擔任公司董事長的曹國偉或首席執行官王高飛的親戚吧。 公平地說,微博一直在嘗試實現多元化,與中國最新的「寵兒」競爭,後者在為喜歡的網絡名人打賞、直播電商和虛擬物品銷售等收入來源中找到了金礦。相反微博基本上只有一招,專注在線廣告市場,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抖音和小紅書等大受歡迎的新來者,只會讓這個市場變得更加擁擠。 公司多年來一直由董事長曹國偉領導,他是第一代互聯網企業家的代表人物,這個群體還包括阿里巴巴的馬雲和騰訊的馬化騰。但曹國偉最近已退任非執行職位,讓年輕一代接手,現任首席執行官王高飛就是其中的代表。 但在公司最新的財報電話會議上,王高飛最多也只能大談特談哪些行業,從中國近期針對消費者的刺激措施中受益,而措施正推動這些行業增加廣告支出。他表示,數碼產品和電商行業從這些刺激措施中得到了提振,而包括美妝、個人護理和奢侈品在內的大多數其他領域,仍在苦苦掙扎。 他還推介這季度推出使用最新人工智能模型的新版微博智能搜索,這是效仿其他中國公司,展示自己如何利用這項熱門技術推動業務發展。 全面陷入停滯 我們已經介紹過微博營收進入停滯期的情況,反映在其他數據上。在第四季度,微博的月活用戶從去年同期的5.98億微降至5.9億。在此期間,日均活躍用戶從2.57億略微升至2.60 億。 唯一沒有持平的主要指標是淨利潤,從去年同期的8,320萬美元驟降至890萬美元。但非GAAP利潤(通常不包括基於股票的薪酬和其他非現金項目)實際上從7,640萬美元增至1.07億美元。 為了保持投資者的興趣,公司繼過去兩年中兩度進行一次性派息後,又宣佈了一項新政策,即每年定期支付股息。最近的一次將是2024年度派發2億美元,相當於每股美國存托股份(ADS)0.82美元,按最新股價計算,這等於是7.5%的可觀回報。因此,如果你喜歡分紅,那麼這只股票就很適合你。但如果你喜歡增長,可能就要另尋他股了。 市場對公司看法不一,這反映在它的股價上。周四,微博財報公佈後,該股下跌了3.2%,但在接下來的兩個交易日,它不僅收復了全部失地,還略有上漲。即便如此,其最新收盤價10.9美元仍較2014年首次公開募股時的17美元低了36%,當時微博還是一家相當熱門的公司。 微博的母公司新浪曾是中國最早上市的互聯網企業之一,後來在微博成為其主要資產後,新浪作為一個多少有些多餘的實體進行了私有化。2021年時,微博似乎也將走上同樣的道路,當時有報道稱,微博董事長曹國偉正與一家未具名的上海國有投資方,洽談將公司私有化的事宜,這筆交易對微博的估值可能約為200億美元。 現在,曹國偉或許希望那筆交易當初能夠達成就好了,因自那以後,微博的市值已縮水至僅27億美元。在2021年至2024年期間,隨著中國公司的股票整體遭遇拋售,微博股價已下跌了約80%。在過去六個月里,隨著中國股市反彈,微博股價回升了約50%,不過這看起來更像是應驗了那句老話“水漲船高”,而不是市場對微博投下的信任票。 儘管股價有所回升,微博的市盈率(P/E)仍只有9倍,遠遠低於Facebook母公司Meta(META.US)的25倍以及國內同行、微信母公司騰訊控股(0700.HK)的31倍。坦率地說,微博可能已到了難以輓救的地步,就如同最初的X(原Twitter)一樣,後者也像是一艘正在下沈的船。但要想求得長期生存的機會,像Twitter那樣進行私有化,並在公眾視野之外對公司進行全面改革似乎勢在必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小鵬預計下半年在印尼生產兩款電動車

中國電動車製造商小鵬汽車有限公司(9868.HK; XPEV.US)周一宣布進軍印尼市場,計劃今年下半年啟動本地化生產,這是該公司首次在海外投產。 公司將在當地率先推出右舵版小鵬G6和小鵬X9兩款車型,並與印尼知名經銷商ERAL(Erajaya Active Lifestyle)達成戰略合作。公司表示,印尼作為東南亞人口最多的國家和最大的汽車市場,潛力巨大。據印尼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2024 年印尼新能源汽車 (NEV) 銷量將增加43,000多輛,同比增長150%。 小鵬汽車此前表示,計劃今年將國際業務拓展到60多個國家和地區,並在未來10年內實現50%的銷量來自海外市場。小鵬汽車美股周一上漲3.5%至24.56美元。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家財萬貫富可敵國 香港地產龍頭李兆基辭世

恒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0012.HK)創始人李兆基於周一離世,享年97歲。李兆基年輕時從家鄉順德來到香港謀生,六十年代與郭得勝及馮景禧成立新鴻基地產,七十年代三人分家,李兆基創立恒基並於1981年上市。 及後李兆基又收購中華煤氣(0003.HK)及香港小輪(0050.HK),93年購入美麗華(0071.HK)後,一度讓李兆基登上全球華人首富之位。2000年初他成立私人投資公司兆基財經,主力投資內地企業股份,高峰時兆基財經資產超越2,000億港元,因而又被稱為亞洲股神。 李兆基長於併購舊樓重建,及後物業發展愈做愈大,八十年代參與發展沙田第一城,之後發展的多個大型住宅屋苑,包括有西頁匡湖居、馬鞍山新港城、將軍澳新都城、大埔比華利比別墅等。 二千年後大力拓展甲級商廈,包括中環國際金融中心、金鐘的The Henderson,以及斥資508億港元購入中環添馬艦地皮,建立起中環商業王國。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