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G-QIAO, Dicos's parent company is said to go public, challenging KFC

頂巧餐飲2021年曾傳在香港上市,但只聞樓梯響,近日公司再有上市傳聞

重點:

  • 頂巧餐飲傳計劃香港上市,旗下包括德克士、康師傅私房牛肉面及貝瑞咖啡等品牌
  • 德克士以農村包圍城市策略,市佔率比肯德基及麥當勞細

 

白芯蕊

中國樓市爆破引發負財富效應,加上持續通縮,居民要節衣縮食,對大部分餐飲業有直接影響。不過消費降級卻利好快餐業,於美國及香港上市的百勝中國控股有限公司(YUMC.US; 9987.HK),2024年第三季淨利潤便上升22%,最近更宣布計劃派發季度股息,主打內地快餐業務的頂巧餐飲集團,據報也積極部署在港交所上市。

頂巧餐飲母公司為台灣頂新國際集團,與香港上市的康師傅控股(0322.HK)為姐妹公司,頂新旗下還包括於台灣上市的味全食品工業股份(1201.TW)。頂新國際前身台灣彰化鼎新油廠,於1958年創立,1988年便進軍中國市場,建立食品製造、餐飲連鎖等業務,除康師傅、味全、德克士炸雞外,還有在中國經營全家品牌(FamilyMart)。

至於頂巧餐飲早於2021年3月曾傳出在香港上市,但只聞樓梯響。頂巧旗下擁有德克士、康師傅私房牛肉面、貝瑞咖啡、康師傅全民面館四大品牌,當中以西式快餐炸雞品牌的德克士名氣最大。

德客士來自美國得克薩斯州,於1994年以炸雞品牌「德客士」在成都開設首家門市,以模仿肯德基、麥當勞進軍中國快餐市場。台灣頂新集團在1996年成立頂巧餐飲,德客士同年被頂巧餐飲收購,2000年更開放加盟店。

除了德客士外,頂巧餐飲利用康師傅品牌,擴大其餐飲業務版圖,2006年成立「康師傅私房牛肉面」,主攻中高端消費。此外,頂巧進入咖啡市場,挑戰星巴克等國際品牌,在2020年推出「貝瑞咖啡」。

去年又推出「康師傅全民麵館」拓展中餐市場,據台灣媒體報道,頂巧餐飲總店數超過3,000家。

德克士市佔率4%

德克士主打西式快餐,西式快餐特質是以性價比高、自提方便及適合外賣等,故在經濟波動情況下,傳統西式快餐銷售韌性較好。據財通證券報告,中國西式快餐行業預計2024年規模達2,983億元,較2023年的2,680億元,按年增長11.3%,在持續通縮下,西式快餐行業增長明顯不俗。

西式快餐通常以炸雞漢堡為主,當中以百勝中國旗下肯德基市佔率最多。根據歐睿及艾媒咨詢數據,2023年肯德基在中國西式快餐市佔率達16.4%,為行業龍頭,其次是麥當勞,市場份額為9.5%,中國華萊士排第三,市佔率為4.9%,至於德克士只得3.5%,規模上遠遠比肯德基及麥當勞細。

從店鋪網絡規模上,德克士明顯有較大分別。據國金證券去年8月一份報告指出,截至2024年7月10日止,德克士業務主要以加盟店為主,店鋪數目為2,402間,與肯德基(10,898間)及麥當勞(6,937間)等兩大快餐品有很大差距。

農村包圍城市

在德克士成立初期,集團主力在北京、上海及廣州等一線城市核心地區開設門市,但由於成本高企,德克士撤離一線城市,以農村包圍城市做策略,主攻三線及以下市場,三線或以下佔集團總門市數目達60%,一線市場只得3.8%。單價方面,德克士每位顧客單價為29元,較肯德基的34元低14.7%,但比麥當奴28元高3.6%。

不過,隨著近年內地經濟增長放慢,或是變成中國西式快餐業在一線市場的商機,一旦頂巧餐飲是次能夠成功上市,相信有助收窄德克士店鋪總數目與肯德基及麥當勞,截至去年7月,肯德基及麥當勞在一線城市店鋪佔比數目達16.8%和28%。

此外,上市籌得資金亦有助新業務發展,特別是貝瑞咖啡。內地咖啡市場增長快,中國2016年人均每年飲咖啡杯數只是9杯,但到2023年則急升至年均16.74杯,產業規模更升至2,654億元,即年均過去三年複合增長達17.14%。

貝瑞咖啡產品種類與星克巴相似,飲品包括意式及特調咖啡,還有茶飲等。目前貝瑞咖啡業務規模細,據報只得100間,集資所得資金有望令貝瑞咖啡獨立發展,有利在內地咖啡市場分一杯羹。

不過,原名叫「肥西老母雞」的中式快餐老鄉雞及綠茶集團等,都計劃在香港掛牌,一旦與頂巧餐飲同期上市,將分薄資金量,況且德克士目前在快餐市場市佔率低,其他業務亮點亦不多,還要面對百勝中國的狙擊,因此頂巧餐飲要獲投資者青睞並不容易。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果鏈巨頭藍思科技 上市首日午收升5%

手機玻璃供應商藍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613.HK,300433.SZ)周三在港掛牌,開市升近4%報18.88元,之後股價窄幅上落,中午收市報19.06元,升4.8%。 公司發售2.62億股,每股以上限18.18元定價,錄得超額認購近462倍,國際配售超額16倍,集資淨額46    .9億元。 公司引入十名基石投資者,合共認購1.9億美元,當中包括有小米旗下的Green Better、Oaktree、UBS資產、Redwood Elite及世運線路版等。 藍思科技是蘋果的主要供應商,去年收入約699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升28.3%,盈利升近20%至36.2億元。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廣汽與Stellantis合資車企廣汽菲克正式宣告破產

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2238.HK;601238.SH)與全球第四大汽車製造商Stellantis(STLA.US)合資成立的廣汽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有限公司(簡稱廣汽菲克),周二宣布已由破產管理人申請法院裁定破產。管理人表示,公司已無重整及和解可能,資產不足以償還全部債務,無力清償到期負債。 廣汽菲克透過管理人微信公眾號披露破產清算最新進展。該公司曾憑藉Jeep車型本土化生產,在中國市場取得高峰,但隨後市場競爭加劇,產品吸引力下滑,最終陷入長期停產。 2022年10月,廣汽菲克因經營不善,且實際資產無法償還全部債務,正式進入破產程序。隨後近3年裡,廣汽菲克拍賣了超過3,000件標的物,包括模具、試驗車等。至於土地、建築物及生產設備等核心資產已五次公開拍賣,但因無人出價而全部流拍。雖然該公司曾招募投資者重整,但一直無人問津。 廣汽集團表示,此為法院及破產管理人依程序推進的正常安排,集團將尊重並支持相關工作。Jeep品牌雖已停止中國本土化生產,但牧馬人、大切諾基等高端車型仍透過進口方式銷售。 廣汽股價周三低開,至中午休市報2.96港元,轉升1.02%。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小牛電動次季銷量按年增長36.6%

電動兩輪車品牌小牛電動科技有限公司(NIU.US)上周五公布,第二季共銷售電動出行產品350,090台,較去年同期的25.62萬台增長36.6%。 其中中國市場銷售318,719台,佔總量約91%,較去年同期207,552台增長53%;國際市場方面,小牛電動第二季銷售31,371台,較去年同期下降約35%。銷售數據涵蓋電動摩托車、電動輕便摩托車、電動自行車、滑板車和電動自行車。 公司表示,於「618年中購物節」期間,小牛多款高端車型在天貓、京東與抖音平台均登上銷售排行榜,有效鞏固其於中國高端智能兩輪市場的領導地位。 小牛電動股價周一一度升逾5%,收市報3.42美元,升1.79%。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

簡訊:綠城半年銷售跌11% 前董事長港機場被帶走

內房開發商綠城中國控股有限公司(3900.HK)周一公布上半度銷售數據,今年首六個月,集團合同銷售金額803億元人民幣(下同),涉及的面積為229萬平方米,歸屬於綠城的權益金額為539億元,較去年同期的608億元下跌11.3%。 6月份綠城自投項目的銷售金額為142億元,同比下跌18.4%,但每平方米均價則上升6.8%至34,746元。 另外,多家內地媒體早前報道,綠城中國前執行董士及董事長張亞東,5月底時在香港機場準備飛往加拿大時,於登機口被帶走,但具體因何事則未有披露。張亞東曾任大連副市長,2016年調往央企中交集團,至2018年被派往報掌綠城。至今年三月,綠城突公佈張亞東呈辭。 綠城周二平開市報9.77港元,公司在過去一年的高位下跌27%。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