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HK
Anta opens store in Thailand

曼谷專賣店的開業,是這家運動服飾巨頭進軍國際市場的新里程碑

重點:

  • 繼去年成立東南業務部後,安踏體育迅速在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卡塔爾開店,現在是泰國
  • 現時安踏在中國以外的市場收入幾乎可忽略不計,但隨著新網絡的發展,情況可能很快就會改變

    

譚英

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2020.HK)董事長丁世忠多年前制定的戰略,宣稱「不做中國的耐克,要做世界的安踏」,按他的計劃,上月底曼谷的首家門店開業

自1991年創立以來,丁世忠已帶領安踏發展成中國領先的運動服飾零售商,2022年銷售額達536億元(74億美元),淨利潤75億元,市值達2,625億港元(335億美元)。公司的市盈率高達27倍,遠遠領先於競爭對手李寧(2331.HK)的15倍和361度(1361.HK)的8倍。在接受雅虎財經調查的35家分析機構中,29家給安踏「買入」或「強烈買入」的評級。

在國內市場,安踏是強有力的品牌,擁有一個由11,918家門店組成的龐大網絡,其中6,941家售賣安踏的核心品牌,約佔其銷售總額的一半。2017年,國家主席習近平,身穿安踏的一件長款外套視察2022年冬奧會的場館。NBA球星克萊·湯普森(Klay Thompson)在2017年,與安踏簽下了為期10年、價值8,000萬美元的代言合同。

安踏及其國內同行受益於2021年的全民健身計劃,以及中國消費者越來越青睞國產品牌,而不是耐克(NKE.US)和阿迪達斯(ADS.DE)等國際大牌。但丁世忠的目標不僅僅是國內的輝煌,安踏在最新的2024-2026年戰略規劃中表示,要力爭實現2025年中國市場份額第一,2030年全球領先的目標。

東南亞新店顯然是為安踏旗下品牌打入海外市場的試點。公司進軍海外市場比競爭對手李寧晚了十多年,後者通過創始人李寧曾獲奧運會金牌,吃到了國內民族主義情緒的紅利,並借2008年北京奧運會為契機,在全球推出了自己的品牌。

相比之下,安踏體育則以多品牌戰略進軍國際市場。董事長丁世忠打趣說,安踏希望「成為體育界的LVMH」,就是那個旗下擁有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等幾十個知名品牌的法國奢侈品集團。

安踏擁有以韓國斐樂(Fila)為首的多個外國品牌在中國的授權,並且也開始拿下部分品牌在中國境外的授權,首先是東南亞。公司的核心品牌安踏在國外認識的人不多,儘管其在國內的市場份額高達20.4%,僅次於耐克的22.6%,領先於阿迪達斯的11.2%。在國內,該公司的安踏品牌佔其2022年收入的48.7%,斐樂則佔其536億元總收入的44.2%。 其餘7.1%來自其他品牌。

雖然它的全球擴張才剛開始,但安踏早在2009年以3.25億元的價格收購斐樂韓國株式會社(081660.KS)在中國的商標權和專營權時,就具備全球化思維了。其全球擴張行動於2019年開始,當時安踏率領由騰訊、方源資本和Anamered等組成的財團,收購總部位於赫爾辛基的體育用品公司亞瑪芬體育(AMY.DE),安踏將其作為合資企業經營。

不斷增多的品牌

亞瑪芬體育旗下的品牌包括始祖鳥(Arc‘teryx)、薩洛蒙(Salomon)和威爾勝(Wilson)等。上月,安踏體育還宣佈,收購國內主要面向女性的品牌Maia。它還擁有日本品牌迪桑特(Descente)、韓國品牌可隆(Kolon Sport)以及英國時尚鞋履品牌斯潘迪(Sprandi)。雖然這些品牌都是在國際市場銷售,但到目前為止,合資的亞瑪芬體育大部分時間都處於虧損。稍後我們還會詳細談到這點。

安踏迅速擴大了東南亞店鋪網絡,目前在馬來西亞和菲律賓各有40家店,新加坡有4家店。據安踏東南亞區域銷售品牌營銷總監Gavin Lum稱,公司於今年2月成立了泰國子公司,年內將在泰國開10家門店。

安踏未在財報中公佈海外市場的收入情況,很可能是因為數字仍然微不足道。分析機構認為,該公司在中國以外的營收水平,可能與李寧和361度類似,這兩家公司去年在中國以外的市場收入,只佔其收入約1.8%。

那麼,安踏在主場之外的勝算有多大?

首先,安踏體育將失去主場優勢,因為它將在全球市場與耐克、阿迪達斯等品牌展開正面交鋒。耐克2023財年的營收為512億美元,大約是安踏的7倍,1,633億美元的市值也讓安踏體育相形見絀。阿迪達斯2022年的營收為225億歐元(240億美元),是安踏的三倍左右,不過其市值與安踏大致相當,為325億歐元。因此,安踏要想從這些擁國際品牌手中奪取市場份額,可能會面臨巨大挑戰。

安踏2023年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14.2%至297億元,淨利潤增長32.3%至47億元。旗下合資企業亞瑪芬體育在2022財年實現收支平衡,利潤5,000萬元,但在今年上半年再錄虧損。安踏在今年上半年分佔合資公司虧損5.16億元,安踏表示,若不考慮亞瑪芬體育的虧損,其上半年利潤將增長40%至52.6億元。該公司指出,合資公司的收入同比增長37.2%至132.7億元,是自收購以來最好的半年業績。

安踏面臨的一大問題是,它能否在不消耗太多現金的情況下,成功走向海外市場。從合資企業亞瑪芬體育身上可看到,這並不容易。除了全球大品牌之外,安踏還會發現,與李寧和361度在海外市場展開正面交鋒的過程中,先機在別人手裡。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JD Logistics does logistics

新聞概要:京東物流發力擴展,收入與利潤齊增

2025年上半年,京東物流的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業務實現強勁增長,持續效率優化也提升了其盈利能力 余特莉 京東物流股份有限公司(2618.HK)周四報告稱,得益於穩定的市場擴展勢頭,2025年上半年,其營收按年增長14.1%至985億元(137億美元)。且其一體化供應鏈(ISC)解決方案業務的客戶群規模與單客戶支出均實現穩健增長。 據周四發布的半年報顯示,京東物流的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收入在六個月內達到501億元,佔總收入超過一半,按年增長19.9%。在為母公司京東集團(JD.US;9618.HK)提供服務之外,其外部ISC客戶群擴大至73,713家客戶,增長14.5%,持續業務多元化。來自外部ISC客戶的單客戶平均收入約為239,000元。 來自其他客戶的收入(包括快遞與貨運服務)也按年增長8.7%,達484億元。期間,京東物流有限公司進一步強化了荔枝、櫻桃等生鮮產品的端到端解決方案,並在港、澳市場實現快速增長。第二季度,公司已啟動招募及管理全職騎手參與京東外賣配送服務,旨在與最後一公里快運服務形成更高的協同效應與效率提升。 京東物流在上半年錄得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non-IFRS)利潤33億元,按年增長7.1%,此源於資源利用效率的改善。 CEO胡偉表示:「隨著我國經濟回升向好,市場需求逐漸釋放,京東物流持續提升供應鏈服務能力,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 京東物流在第二季營收達516億元,佔京東集團總收入約15%,按年增長16.6%。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利潤為26億元,按年增長5.4%。 公司正積極拓展全球市場。6月,其在沙特推出自營B2C快遞服務JoyExpress,提供最後一公里配送服務,最快可當日或翌日達,並全程由內部配送團隊完成履約,還包含暫存退貨等增值功能。 京東物流還在上半年擴展自營倉庫,覆蓋美國、英國、沙特、韓國及越南等地,使其全球物流服務擴至數百個國家與地區。 作為全球拓展的一環,京東物流在波蘭華沙啟動了第三個倉庫,並於香港開設運營中心,進一步提升一體化物流解決方案能力。 公司強調,科技仍是提升其服務效率的關鍵。其「貨到人」自動化倉儲解決方案——「智狼」已開始在倉庫部署,以實現高量級訂單履約及供應鏈大部無人化操作。 京東物流是競爭白熱化的中國物流行業的頭部企業,以成本效益與快速投遞著稱,脫胎於母公司京東集團,並於2021年在港獨立上市。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簡訊:雲工場料上半年多賺最多三成

IDC解決方案服務商雲工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12.HK)周五公布,預計6月止六個月淨利介乎1,400萬元至1,600萬元,較去年同期的約1,230萬元增長約14%至30%。 公司表示,溢利增長主要受惠於上市開支減少,以及持續推進的營運成本控制措施。 雲工場主要提供網絡數據中心(IDC)解決方案服務、邊緣運算服務以及資訊通信技術(ICT)相關服務等。8月12日,公司宣布與香農芯創(300475.SZ)成立合資公司,開拓智能算力服務市場。 公司股價周五低開,至中午休市報4.22港元,升0.5%。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現代牙科發盈喜 料中期盈利增逾三成

現代牙科集團有限公司(3600.HK)周四發盈喜,料今年上半年的收入將介乎17.75億元至18.5億元,同比上升4.3%至8.7%;純利介乎2.79億元至2.95億元,同比上升30.1%至37.6%。 公司表示,增長主要因增加使用數碼解決方案,令集團營運效率持續提升,以及受惠於歐元及澳元兌人民幣與港元的升值。同時,因今年初完成收購泰國最大牙科實驗室Hexa Ceram,因而帶動收入與盈利增長。 現代牙科開市升近10%報5.08元,公司年初至今股價升逾兩成。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網易二季度盈收雙升

網易股份有限公司(NTES.US)周四宣布,2025年第二季度營收同比增長9.4%至279億元,上年同期為255億元。業績增長得益於核心網絡遊戲業務及教育板塊有道的營收增長,抵消在線音樂業務的業績下滑。 公司遊戲及相關增值服務營收同比上升13.7%至228億元,有道營收增長7.2%達14億元。但在線音樂業務營收同比下降3.5%至20億元。該季度公司利潤從上年同期的68億元增至86億元,增幅達26%。 財報發布後,網易股價周四下跌3.9%。該股年初至今累計漲幅達45%。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