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餐飲運營商稱,由於其廣受歡迎的酸菜魚品牌表現强勁,去年公司利潤至少增長1.66倍,與此同時,其競爭對手海底撈則呈相反的態勢

重點:

  • 九毛九稱,其收入和利潤去年分別增長了至少50%和166%,其廣受歡迎的太二酸菜魚餐廳令食客們趨之若鶩
  • 競爭對手海底撈稱,預計2021年虧損38億元到45億元,這是其2018年IPO以來首次錄得虧損,此前公司采取了激進的擴張策略

劉小燕

當餐飲連鎖運營商九毛九國際控股有限公司(9922.HK)2020年在香港上市融資時,投資者們激動不已,超額認購了零售部分的近200倍。彼時,競爭對手海底撈國際控股有限公司(6862.HK)就像它提供的火鍋一樣火熱,正在以指數級擴張。人們對九毛九複製海底撈的成功寄予厚望。

兩年過去了,事實證明投資者的樂觀情緒既是對的,又是錯的。上周,兩家公司發布了截然不同的公告。九毛九發布了正面盈利預告,而海底撈則發布了盈利預警。似乎是對業績下滑表達歉意,海底撈後來於本周宣布,其聯合創始人張勇在公司過度擴張之後,已經辭去首席執行官一職。

在許多方面,這是現代中國版的“兩家餐飲連鎖的故事”,講述的是這個國家在過去10年對火鍋的熱愛。

九毛九在2月22日的公告中稱,預計去年至少盈利3.3億元,較2020年增長165.9%或更多。全年收入增長至少50%,至41億元甚至更高。公告發布的第二天,九毛九股價小幅上漲,說明投資者已預料到該公司人氣火爆的太二酸菜魚的强勁表現。

海底撈一天前發布的聲明則要悲觀得多。該公司表示,預計2020年淨虧損38億元至45億元,扭轉了2020年盈利3.1億元的局面。這將是該集團2018年在香港高調上市之後首次錄得虧損。海底撈表示,全年收入將爲400億元或更多,同比增長超40%。

這份盈利預警並沒有太出人意料,因爲在2020年,海底撈的淨利潤就已經下跌了86.8%。公告發布後,海底撈股價基本處於下跌態勢,周四收於18.52港元,較預警當天跌了5%。接替張勇擔任首席執行官的是他的前副職、首席運營官楊利娟,張勇將繼續擔任董事長。

兩家公司業績的鮮明對比十分引人注目,尤其是考慮到它們幾乎是在同一時間成立的,都找到了一個極受歡迎的餐飲形式,並且擁有相似的運營模式——由中央厨房生產半成品菜肴,以確保產品質量以及更高效的備餐流程。

那麽,兩者有何區別呢?區別就在商業模式,九毛九的優勢似乎主要來自其風靡的太二酸菜魚連鎖餐廳,後者貢獻了超七成的收入。與此同時,海底撈的弱點則要歸結於近些年來的過度擴張——九毛九或許應該吸取這個教訓,如果它想要保持目前的健康狀態的話。

提供奇特服務的餐館

在1994年創辦海底撈之前,張勇是一名工人。它以麻辣川式火鍋以及各種稀奇古怪的服務而聞名,比如爲等座的食客提供免費的美甲和按摩服務,還有拉麵表演。在上市的時候,這家總部位於北京的餐飲企業已經將網絡擴展到整個中國大陸,以及新加坡和港臺地區,使其成爲中國最大的火鍋連鎖店。

在香港上市時,該公司籌集了9.63億美元(60億元),上市第一年,公司收入激增59.5%,達到169.7億元,淨利潤增長60.1%,達到16.5億元。它的平均翻台率是令人羡慕的每天五次。這種繁榮助長了擴張的欲望,海底撈在2018年開了200家新店,2019年開了308家,在2017年底273家分店的穩定規模上,大幅擴張。

但這個急劇擴張的帝國建立在可疑的判斷基礎上。海底撈的管理層認爲,2020年是進一步大舉擴張的好時機,以利用疫情導致的低廉租金,那年又新開了544家餐廳。截至去年6月,店面總數已達1,597家。

在大幅擴張的推動下,去年上半年收入翻番,達到200億元。但它的淨利潤只有9,650萬元,經過換算,每家餐廳的日均淨收入只有334元。翻台率也下降到每天三次。張勇後來承認,是自己判斷失誤以及“盲目自信”,該集團在2021年做出了調整,關停300多家餐廳。

比較而言,九毛九的增長更爲明智——至少到目前爲止是這樣。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95年,創始人管毅宏在海南開了一家小麵館。九毛九成立於2005年,2010年從一家傳統的餐飲企業轉型爲連鎖餐廳,以“九毛九”這個同名品牌經營門店。

隨著公司走向成熟,這家總部位於廣州的餐飲企業遭遇了典型的逆境——就餐人數和營業額都出現了下降,直至2015年找到新的成功模式,成立了太二。太二以年輕食客群爲目標客戶,它的酸菜魚在中國風靡一時,太二迅速壯大,在2021年上半年,佔公司總收入的比例達到驚人的79.2%,而2016年的佔比只有6%。

與海底撈一樣,九毛九的生意也受到了疫情和激烈競爭的拖累,迫使它在2020年關閉了66家門店。但與海底撈比較,它的痛苦要輕不少。截至2021年6月,九毛九在中國的70個城市有419家門店,數字比海底撈少得多。不過,九毛九最終是否會像海底撈那樣擴張,還有待觀察。畢竟,當情况蒸蒸日上時,踩油門總是誘惑大大的。

就目前來說,投資者還是相當看好九毛九的增長前景,其市銷率相當可觀,爲5.58倍,是海底撈2.14倍的兩倍以上。

儘管它們的命運不同,但這兩家公司的股價與更廣泛的行業趨勢大致相似。兩家公司在上市後股價都出現上漲,並在2021年2月中旬見頂,當時海底撈的股價高達85.8港元,九毛九則爲37.15港元。但此後,海底撈穩步下行,現在徘徊在其17.8港元的發行價附近。九毛九在過去一年中下跌了14%,但仍比其IPO價格10.28港元高出約50%。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美麗田園料中期純利年增不少於35%

美容與健康管理集團美麗田園醫療健康產業有限公司(2373.HK)周一公布,預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收入不少於14.5億元(2.02億美元),按年增長不少於27%;淨利潤不少於1.7億元,按年升幅不少於35%。 公司表示,業績增長主要得益於「雙美+雙保健」的高毛利商業模式持續優化,提升收入結構與毛利率表現,同時「內生增長+外延擴張」雙輪驅動戰略帶動業務規模擴大及市場佔有率提升,推動規模效應持續釋放,令淨利率穩步上升。 美麗田園周一高開1.3%,至中午休市報29.55港元,轉跌0.84%,股價今年以來仍升65%。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361度Q2銷售佳 零售電商拍住上

運動品牌361度國際有限公司(1361.HK)周一公布第二季度營運概要,主品牌產品及童裝品牌均同比上升10%。至於電子商務平台的產品,整體流水同比亦錄得20%增長。 公司表示,已進一步深化落實「科技賦能產品創新升級」戰略,針對多樣化市場需求持續推出新品,進一步深化「專業化、年輕化及國際化」的品牌定位。 期內,分銷商於廣州、長沙、天津、上海及大連等地增設39家361度超品門店。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的超品門店數量達49家。 周一361度平開報4.99港元,今年以來,公司股價升近18%。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BlueFocus does marketing services

營收下滑的藍色光標 海外突圍有難度

這家中國營銷服務龍頭供應商,正躋身A股公司赴港二次上市的浪潮 重點: 標榜中國最大,並作為全球第十大營銷服務商的藍色光標,已提交香港上市申請 公司八成營收來自為出海的中國企業提供營銷服務,但因利潤率超低而侵蝕淨利潤   陽歌 誰說只有製造商才能赴港IPO,才能為滬深A股市場的上市地位形成互補? 兩地上市(A+H)已成為今年香港規模最大的IPO項目,電池巨頭寧德時代5月募資353億港元(45億美元),調味品龍頭海天味業6月募資101億港元。如今,營銷服務龍頭北京藍色光標數據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300058.SZ),擬通過赴港上市而打破工業股壟斷局面。 據上市文件顯示,創立於1996年的藍色光標,是中國資歷最深的營銷服務商之一,位居全球行業第十。在WPP集團(WPP.L)與宏盟集團(OMC.US)等巨頭主導的全球十強榜單中,該公司是唯一入選的中國企業。 藍色光標的財務數據凸顯若干顯著趨勢,包括中國企業正斥巨資開拓海外市場。這類營銷支出佔藍色光標去年總營收的80%,該業務增速遠超面向國內消費者的營銷服務。 公司更以顯著低於國際同行的超低利潤率著稱,其將之歸因於競爭日趨白熱化的全球市場。受此影響,過去四年,藍色光標始終在盈虧線上掙扎。若無法提升全球營銷業務運營效能,這趨勢恐將持續。 在中國廣告及公關界,藍色光標頗具聲望,2010年即成為深交所創業板首批上市企業(創業板於2009年設立)。若持有至今,投資者已獲近四倍收益,目前公司市值達230億元(約合32億美元)。 不過,即使獲得如此收益,當前藍色光標A股市銷率僅0.39倍。作為近三年營收年增速近30%的行業龍頭,估值確實疲軟。當然,全球同業估值普遍承壓,WPP市銷率更低至0.31倍,宏盟集團雖達0.92倍,吸引力也不大。 參考當前市值、以及華泰國際、國泰君安國際、華興資本等大型承銷商陣容,藍色光標此番募資恐難突破10億美元關口,但仍有望籌資數億美元。 部分募資將加速其近年全球化布局。當前,藍色光標已在美國、越南、泰國、印尼及新加坡設立分支機構。這些網點除服務中國客戶外,也將開拓本土業務,以抗衡國際巨頭。在國內經濟持續疲軟,抑制企業營銷預算,該戰略重要性日益凸顯。 營收開始下滑 儘管利潤表現欠佳,藍色光標過去三年營收增長確有強勁表現,去年收入同比增長15.6%至608億元(2023年同期為526億元)。但需要指出,增速較2023年43%的增幅有較大回落。令人憂心的是,據深交所公告,今年一季度營收同比萎縮近10%至143億元(上年同期為158億元)。 藍色光標未在財報中說明下滑原因,或許是國內市場疲軟,企業增長停滯與消費需求疲軟,導致營銷預算收縮。受此影響,公司國內營銷服務收入去年驟降近30%至81億元,僅部分被國內廣告服務收入的微增抵消。 藍色光標全球收入結構,清晰展現出中資企業出海主陣地。去年,客戶全球營銷預算中42%投向美國市場,第二大目標市場歐洲佔比僅15%。數據或有助於解釋,中國政府為何力避中美貿易戰升級。 鑒於藍色光標利潤率極低,最新營收萎縮態勢更顯嚴峻,令其盈利回旋空間很小。公司營業成本主要源於向谷歌、臉書及TikTok等平台支付的費用,去年佔營收比例高達97.5%,對應毛利率僅2.5%。毛利率近年持續走低,從2022年的4.7%降至2023年的3.4%。 公司將微薄利潤歸咎於主流互聯網平台廣告成本高企,該問題在海外市場尤為突出。面對谷歌、TikTok等巨頭,其議價能力極其有限。需補充說明的是,藍色光標當前毛利率仍顯著低於WPP的17%,以及宏盟集團19%的水平。 核心癥結在於,藍色光標極需提升盈利能力,但在國內經濟下行周期,向核心中企客戶提價難度極大。拓展海外客源或可部分緩解壓力,這解釋了為何公司近期全球布點的策略。然而,因需同時對抗國際巨頭與本土性競爭者,公司海外突圍成功機率不大。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丘鈦科技料上半年盈利增長150%

手機鏡頭製造商丘鈦科技集團有限公司(1478.HK)周四公布,預期於截至6月底止上半年綜合溢利,較2024年同期的1.15億元(1,600萬美元)增長約150%至180%。 該公司稱,預期綜合溢利明顯增長,主要由於期內應用於智能手機的攝像頭模組之規格繼續提升,令集團中高端產品的銷售比重繼續提升,並進一步改善毛利率。此外,集團指紋識別模組產品的銷售數量較同期增長約59.7%,銷售數量和產品結構的雙重改善令得指紋識別模組產品的銷售收入明顯增長,毛利率有所改善;以及一家聯營公司新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經營業績有所改善。 今年6月,丘鈦科技攝像頭模組銷量達3,434.8萬套,按年增長4.1%,指紋識別模組銷量1,390萬套,按年增長7.3%。 公司股價周五高開4.22%,至中午休市報10.68港元,升2.5%。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