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受奧密克戎疫情影響,滿幫集團預計第二季度公司業務將出現萎縮,但在過去的兩個交易日,滿幫集團股價卻大漲32%

重點:

  • 據報,北京可能放鬆對大型科技公司的監管,滿幫集團股價三月中旬觸底,目前已回升60%,上周五以來上漲了32%
  • 滿幫集團目前正在接受數據安全審查。公司稱受奧密克戎疫情影響,其業務在第二季度可能出現萎縮

陽歌

什麼時候當公司業務大受影響,但卻是值得慶祝的?

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應該是「永遠不會」。過去幾個月,奧密克戎變異株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影響,這樣的影響永遠是令人擔憂的。但是貨運應用運營商滿幫集團(YMM.US)上周發佈的業務更新顯示,這些問題似乎並未引起投資者的擔心。

過去的兩個交易日,滿幫集團股價大漲32%,相比三月中旬的歷史新低,已上漲60%。但應留意的是,在止跌反彈後,該公司股價仍然只有19美元發行價的三分之一。

實際上,目前投資者並不關心業務更新(我們稍後將會仔細看看這份更新)。相反,由於上周晚些時候有一系列報道稱北京終於開始擔心中國經濟急劇放緩,不再嚴管中國的科技公司,投資者備受鼓舞。

因此,根據路透社的一份報道,勞動節長假期間,政府高層正在與眾多大科技公司舉行座談會,討論放鬆監管的可能性。該報道稱,受邀參加座談會的企業包括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騰訊(0070.HK)和美團(3690.HK)。

雖然沒有提到滿幫集團,但投資者可能猜測該公司也許在名單上。即使沒在,影響也是一樣的。簡而言之,中國的領導人終於開始意識到,控制奧密克戎的廣泛措施正在對中國的經濟產生破壞性影響。為了抵消這種影響,他們正在發出信號,中國可能會放鬆大約兩年前實行的一系列嚴厲監管舉措。

作為中國最大的雇主,那波嚴厲的監管導致一些科技公司採取了曾經難以想象的行動,它們開始裁減人手,因為對增長的預期之低,是過去20年所未見的。

阿里巴巴、騰訊、美團等大公司因反不正當競爭而受到關注,而滿幫集團則因數據安全受到審查——這是一系列受到監管的領域之一。滿幫集團去年6月在紐約上市,之前滴滴(DIDI.US)剛進行了更大規模的IPO,它是最後一批在美國大規模上市的中國公司之一。

滴滴上市後不久,滿幫、滴滴和就業服務公司看准網(BZ.US)披露,它們正在接受中國網絡安全監管機構的數據安全審查。審查目前仍在進行中,在此期間,這三家公司被禁止新用戶註冊,這給它們的發展帶來了很大阻礙。

滴滴已經表示計劃從紐約退市,但沒有給出更多的具體細節。滿幫最近的止跌回升似乎表明,投資者對該公司獲准維持在美國上市越來越有信心。看准網的股價在過去兩個交易日也躍升了14%,這或許表明投資者對其被允許繼續在美國上市也有信心。

中國經濟放緩

說到這裡,我們將在接下來的篇幅里看看滿幫集團實際業務的最新進展。雖然壞消息可能是相對暫時性的,但是情況看起來相當糟糕。從3月開始,中國的城際交通大幅放緩,多座城市試圖通過限制措施,比如禁止卡車司機進入,來遏制傳染性極強的奧密克戎變異株。

在中國的商業中心上海,這樣的禁令已經實施了一個多月,該市大部分地區已處於封鎖狀態。在「清零」政策下,北京也在實施類似的限制措施,以防像上海那樣出現疫情的大暴發。

滿幫集團在最新的更新中非常坦率地指出,限制措施對公司業務產生了重大影響。「除非奧密克戎的暴發得到迅速控制,否則疫情將對公司業務和運營結果產生重大不利影響,」更新寫道。「預計2022年第二季度,(總交易額)和已完成的訂單量可能都會出現同比下降的情況。」

該公司第一季度大幅放緩的趨勢因此將會延續。在業務更新中,滿幫集團表示,今年第一季度公司平台履約訂單量為2,520萬單,增長13.6%,但與去年第四季度41.6%的增長相比,屬於大幅放緩。同樣,總交易額的增長也從第四季度的22.1%放緩到第一季度的4.2%。

該公司通常會在發佈業務更新一個多月後,公佈完整的季度業績。因此,我們得等到5月底或者6月初,才能對情況有更明確的瞭解。該公司去年四季度的業績相對樂觀,尤其考慮到它所面臨的種種挑戰,收入同比增長68%至14億元。按照美國通用會計准則(GAAP)計算,該公司當季虧損13億元。但在非GAAP調整基礎上,即排除許多非現金項目後,該公司利潤大幅增長2.43億元,而上年同期為1.48億元。

總而言之,在最新一波疫情消退、數據安全評估結束後,該公司似乎非常有希望恢復強勁增長。分析機構似乎也持類似觀點,接受雅虎財經調查的四家分析機構當中,有三家給予「買入」評級,第四家給予「強力推薦買入」評級。在估值方面,與更為傳統的卡車貨運物流公司相比,滿幫集團相當強勁。它的市銷率有5.7倍,而中通快遞(ZTO.US; 2057.HK)為4.8倍,京東物流(2618.HK)只有0.7倍。

欲訂閱詠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裡

新聞

Zijin Mining spinning off its overseas gold mining arm and taking it public, in order to benefit from surging gold price

分拆海外金礦業務上市 紫金礦業搶食高金價紅利

紫金礦業選在金價創新高之際,啟動海外黃金資產分拆,為長線擴張預留更大的想像空間 重點: 境外黃金產量約佔公司整體黃金產量近七成 去年黃金業務銷售收入佔總收入約49.64%   李世達 在資本市場上,黃金不只是貴金屬,更是一種信仰。當地緣政治不穩、利率趨降、通脹高企,全球資金往往如候鳥般湧向避風港——黃金。2025年4月,國際金價一度飆升至每盎司3,500美元歷史新高,年內漲幅逾30%,成為市場最搶手的資產。 而就在這波金價熱潮,中國最大金屬礦商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899.HK; 601899.SH)近日宣布,將位於南美、中亞、非洲與大洋洲的多個大型金礦整合至香港註冊的子公司「紫金黃金國際」,並擬於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可謂「趁熱打鐵」,精準踩在金價上升周期的浪頭之上。 公司稱,此舉旨在加快國際化步伐、強化資本運作效率、擴大海外融資與併購能力。分拆完成後,紫金黃金國際仍為紫金礦業合併報表範圍內的控股子公司,確保公司對境外黃金資產的控制權不變。 業績隨金價起飛 黃金作為紫金礦業的重要業務板塊,其收入與利潤貢獻不可小覷。根據紫金礦業2024年報,黃金業務銷售收入佔總收入約49.64%,為集團最大收入來源。 毛利方面,黃金貢獻亦高達30.07%,遠高於其他金屬品類。全年礦山產金量達72.94噸,年增7.7%,其中約65.5%來自海外礦場,如哥倫比亞Buriticá金礦、澳洲諾頓金田,以及蘇里南的羅斯貝爾金礦。 此外,公司產金能力及資源量也位居領先,去年礦山產金產量72.94噸,同比上升7.70%。近五年礦山產金產量年複合增長達12%。今年第一季度礦山產金產量為19.07噸,同比增長13%。公司也上調全年黃金產量目標為85噸,較去年提升16%。 根據中國黃金協會數據,2024年中國實現礦山產金298.4噸,公司礦山產金相當於中國總量的24%。截至2024年底,公司黃金資源量達3483.7噸,在全球排名第六 紫金礦業整體2024年業績亦受惠於金價飆升。全年營業收入達3,036.4億元,年增3.5%;淨利潤320.5億元,年增高達51.76%,遠超國際金價全年升幅27%,創下歷史新高。礦產品毛利率升至57.97%,較上年上升8.88個百分點,反映出金價上行對盈利能力的顯著推動。 2025年一季度,營收達789.28億元,按年增5.5%;淨利潤101.67億元,同比增長62.39%,首次單季突破百億元。同期國際金價再升約20%,4月下旬一度觸及3,500美元歷史高點。 境外金礦吸引力大 從戰略角度來看,紫金此番分拆不僅是資產重估,更是資本運作上的前瞻部署。獨立上市的紫金黃金國際,將成為公司在海外進行黃金資源併購與資本操作的主要平台,藉此可降低母公司財務負擔與地緣風險,強化對國際投資者的吸引力。此外,在香港上市亦有利於對標國際黃金巨頭如Newmont(NEM.US)、Barrick Gold(GOLD.US),爭取更高估值與全球資本關注。 而獨立上市後的紫金黃金國際,資產底氣並不薄弱,其黃金產量接近紫金礦業總黃金產量約七成,潛在估值規模不容小覷。其中,南美洲是黃金產量增長最快的區域之一,公司位於該區的四個金礦去年產量達21.6噸,佔整體約三成。若能獨立上市,料將迅速進入黃金類股投資者視野,成為黃金ETF與主題基金追蹤的熱門標的。 從股價反應亦可見市場的期待。紫金礦業在宣布分拆當日,A股與H股分別上漲1.7%與1.3%,反映資本市場對此舉正面看待。市場普遍認為,紫金此舉可釋放其海外黃金資產價值,提升整體估值,並吸引更多對黃金資產有配置需求的長線資金。 總體來看,紫金礦業選擇在金價高漲時分拆黃金資產,不僅是順勢而為的資本運作,也是對未來全球資源競爭與地緣政治變局的主動應對。對投資人而言,紫金黃金國際的上市開啟了針對中國海外黃金資源的獨立投資通道,有助於釋放黃金資產價值、提升估值彈性,並增強國際資本接觸。在地緣政治風險升溫、美元走弱預期下,黃金資產的吸引力與日俱增。而具備規模化資產、成熟產線的紫金黃金國際,將比新興金礦公司更具抗壓與盈利能力。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Sanhua refrigeration air conditioning infrastructure

簡訊:浙江三花獲證監會批准赴港IPO

中國證監會正式批准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002050.SZ)赴港上市申請,為這家制冷空調元器件製造商的IPO計劃掃清關鍵監管障礙。 根據證監會官周一網上的備案通知書披露,三花智控擬發行約4.77億新股。 該公司於今年1月遞交港交所上市申請,由中金公司與華泰國際擔任聯席承銷商。財務數據顯示,其去年首九個月營收同比增長8.4%至206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90億元有所增長;當期淨利潤從21.6億元增至23億元,增幅達6.5%。 三花智控已在深交所主板上市,該公司去年原計劃在瑞士二次上市,但最終由於市場環境變化而改道為香港資本市場。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北森控股去年度虧損收窄

人力資源管理雲服務(HCM SaaS)供應商北森控股有限公司(9669.HK)周二公布,預料截至3月31日止的2025財政年度,虧損將介乎約1.3億元(1,800萬美元)至約1.96億元,較2024財年的虧損約32.09億元收窄。 公司表示,虧損收窄主要由於公司可贖回可轉換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產生的虧損,及以股份為基礎的付款較2024財年減少所致。 北森控股預期,2025財年收入將介乎約9.23億至約9.66億元,按年增長約8%至13%,年度經常性收入預料介乎約8.9億至約9.27億元,按年增加約17.7%至22.5%。 公司股價周二低開0.5%報5.89港元,至中午收市報5.97港元,跌1.36%。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小南國大折讓配股 集資不足900萬元

餐飲集團上海小南國控股有限公司(3666.HK),周一晚公布配股,將以每股0.02元,配售近4.43億股,較周一收市價0.024元大幅折讓16.7%,僅集資890萬元,集資所得用作一般營運資金。 小南國表示,配售可籌集額外運營資金、增強公司的財務狀況及擴大本公司的股東基礎,從而提高股份流通性。 曾經是上海餐飲龍頭之一的小南國,近年業務每況愈下,去年收入按年大跌30%至3.14億元人民幣(下同),虧損卻較2023年擴大80%至8,506萬元 小南國周二高開25%報0.03港元,公司過去一年股價由高位下跌33%。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