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自動駕駛卡車公司在得知它與一家中國競爭對手的未公開交易之後,終止了聯合創始人侯曉迪的職務。該對手公司的CEO是圖森未來的另一位聯合創始人

重點:

  • 圖森未來解僱了其聯合創始人、首席技術官、CEO兼董事長侯曉迪,原因是發現他參與了與一家中國競爭對手的未公開交易
  • 公告發布後,該公司股價大挫46%,使其從優勢顯而易見的行業領導者,淪為與同行在市帳率上難分仲伯的公司

陽歌

這次「爆胎」不一樣。

對於領先的自動卡車技術開發商、陷入中美地緣政治緊張關系的圖森未來(TSP.US)而言,前行的路途從來都不平坦。然而這一次,一份令人震驚的新公告,更宣佈突然免去了該公司核心高管侯曉迪的職務。在10月30日被董事會解僱之前,侯曉迪同時擔任公司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和首席技術官等多個職務。

圖森未來的最新事件看起來像是公司內鬥,侯曉迪甚至在他的領英賬戶上回應說,此事涉及人事鬥爭因素,但真相可能比這簡單得多。

在我們看來,導致侯曉迪被解僱的事件,似乎與其在中國的一家競爭對手的一系列交易有關,而這些交易一直瞞著董事會。這種內幕交易曾經在中國相當普遍,包括涉及法國食品巨頭達能(BN.PA)的一個經典案例,它指控中國商業夥伴娃哈哈從合資公司竊取知識資產,用於生產幾乎相同的產品。

正如我們所說,隨著中國的商業文化和知識產權保護逐漸成熟,這種內部人士公然盜竊公司知識產權的行為逐漸減少。但這個涉及圖森未來的最新案例似乎是傳統模式的變體,它實際上結合了內幕交易的傳統操作和新的地緣政治風險因素。

毫不奇怪、甚至可信的是,侯曉迪在領英的貼子裏聲稱自己是無辜的,稱圖森未來是「我的寶貝」。老實說,我們甚至可以相信他所暗示的,即他無意傷害那個「寶貝」,就像父母永遠不會傷害自己的孩子一樣。

但董事會並不這麼認為。投資者也是如此,他們拋售圖森未來的股票,導致其股價在週一公告發布後下跌了46%。

要理解整個事件,以及侯曉迪被意外解僱的原因,我們必須先回過頭來,看看圖森未來最近的歷史。該公司成立於2015年,創始團隊包括人工智能背景的侯曉迪,以及遊戲行業背景的陳默。該公司希望通過開發大型卡車自動化駕駛技術來獲利,這比讓小汽車自動化要更加簡單,因為多數卡車一般只在城市間的高速路上行駛,駕駛環境比城市裏簡單得多。

該公司最初的努力主要集中在美國和中國。隨著時間的推移,其美國業務的進展速度大大超過中國。與此同時,隨著中美關係緊張加劇,兩國對數據安全的擔憂開始給公司帶來麻煩。因此有報道稱,圖森未來打算出售在中國的資產,分拆成兩家獨立的公司,專注於更先進的美國業務。

該公司3月宣佈,聯合創始人陳默將不再擔任董事長職務,其CEO呂程也將離開。當時擔任圖森未來首席技術官的侯曉迪,將接任董事長和CEO職務,同時擔任公司總裁。此舉在當時有些出人意料,但現在看來與侯曉迪突然被解僱大有關係。

商業化努力

在今年3月管理層人事變動時,圖森未來對外解釋稱,陳默和呂程的離開是公司商業化進程的一部分。去年底,該公司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一條高速公路上成功試驗了自己的技術,這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但現在看來,這個人事變動背後恐怕還有其他因素。

在一份解釋侯曉迪解職情況的證交所備案文件中,圖森未來的董事會稱,它發現在侯的指示下,圖森未來與一家名為圖靈智卡(Hydron)的公司存在合作事宜,卻沒有通知董事會,遂將其解職。此外,董事會還發現,圖靈智卡「在中國有大量業務」。它還了解到,八個月前離開圖森未來董事長職務的陳默是圖靈智卡的創始人之一,也是它現在的CEO。

話到這裏,就不言而喻,侯曉迪可能在暗中幫助將圖森未來的內部信息轉移到圖靈智卡,類似當年娃哈哈從自己與達能的合資企業竊取產品信息一樣。據此分析,圖森未來與圖靈智卡的合作,很可能是為了讓後者收購前者在中國的資產,作為我們上文所述的公司分拆的一部分。

之前有媒體報道,中國的民營汽車製造商吉利正在競購圖森未來的中國資產,後者曾希望以不低於10億美元(73億元)的價格出售這些資產。目前尚未清楚吉利是否與圖靈智卡有任何關係,也不清楚吉利的潛在收購是否與圖靈智卡可能準備對圖森未來的中國資產提出的競購是分開的。

圖森未來和侯曉迪在各自的聲明中,都沒有提及圖靈智卡收購圖森未來中國資產的可能性。

圖森未來只是簡單表示,在進行了自己的調查後,它得出的結論是「有必要更換首席執行官」。侯曉迪稱,董事會的流程和結論「值得商榷,莫此為甚」,並否認有任何不當行為。他說:「我可以問心無愧地說,我一直都是以誠信為本,以圖森未來的最佳利益行事。」

與此同時,圖森未來任命了兩名非華人擔任臨時CEO和董事長。該公司表示,負責營運的執行副總裁埃爾辛·尤梅爾(Ersin Yumer)將接任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他還有人工智能方面的背景。獨立董事布拉德·巴斯(Brad Buss)將擔任董事長。

該公司還出人意料地發布了第三季業績,顯示了其商業化進程的最新進展,盡管這並未能阻止其股價下滑。它目前的市帳率為1.2倍,低於一年前的5.3倍。

圖森未來曾經是同行中顯而易見的領導者,股價的加速下跌意味著,它現在與競爭對手Aurora Innovation(AUR.US)和Embark Technology(EMBK.US)的市帳率大致相當,後者的市帳率分別為1.1倍和0.6倍。對圖森未來而言,似乎沒有甚麼事情一如其英文名字TuSimple般,是simple的了,不過最近的一系列事態發展,可能會加快該公司將它在美國和中國的業務拆分開來。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SF Intra-City delivers packages intra-city

新聞概要:本地配送需求強勁 順豐同城營收創新高

該頭部即配服務平台上半年營收破百億,淨利潤翻番 余特莉 根據上周四發布的最新財報,杭州順豐同城實業股份有限公司(9699.HK)創下自2021年上市以來的最佳半年度業績——營收同比增長48.8%至102億元(約合14.4億美元),刷新曆史記錄。作為提供本地即時配送服務的開放中立平台,公司受益於餐飲外賣及即時零售的快速需求增長,其同城配送業務訂單量於上半年同比激增逾50%。 順豐同城董事長兼CEO孫海金表示:「依託對本地生活服務行業的深度洞察、覆蓋全國的彈性運力網絡以及高效的數智化科技能力,我們精准把握了餐飲、零售及服務行業的新增長點與新興趨勢。」 受強勁的網絡規模效應、運營效率提升及優質客戶收入增長共同推動,公司淨利潤較去年同期的6,220萬元增長至1.37億元,增幅超一倍。淨利潤率也從去年同期的0.9%提升至1.3%,顯示其費用率與利潤持續改善。 公司成立於2016年,從物流巨頭順豐控股(6936.HK;002352.SZ)拆分而來,後者是中國頭部快遞公司之一。憑借龐大的眾包騎手網絡,順豐同城在城市區域內為多元客群提供DAAS——「配送即服務」解決方案,通常在30至60分鐘內完成訂單履約。 今年上半年,公司同城配送業務收入同比增長43.1%至57.8億元,其中面向商戶(B2B)和消費者(B2C)的配送收入分別增長55.4%和12.7%。目前其業務已覆蓋全國2,300余個市縣,為商戶提供全場景服務。 佔總收入約44%的末端配送服務收入同比增長56.9%至44.6億元,主要得益於電商收派訂單快速增長及客戶拓展——服務場景已延伸至生鮮果蔬、企業團餐、商務禮品等領域。此外,公司包裹攬收支持服務在今年前六個月實現逾150%的同比增長。 公司表示,已與母公司協同打造「從倉儲運輸到同城即時配送」的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旨在拓寬客戶基礎並提升用戶粘性。 通過輕資產模式構建可擴展的騎手網絡,順豐同城實現了靈活高效的運營。截至6月末,其年度活躍騎手達114萬名,並在60余座城市部署300多台無人車參與日常運營,持續推動降本增效。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萬洲附屬擬售史密斯菲爾德持股 套現3.85億美元

豬肉食品企業萬洲國際有限公司(0288.HK)周三公布,旗下史密斯菲爾德食品有限公司(SFD.US)啟動第二次發行,由萬洲國際間接全資附屬公司、史密斯菲爾德主要股東SFDS UK出售1,600萬股。 同時,SFDS UK向承銷商授予30天購股權,可額外出售最多240萬股。此次股份由SFDS UK出售,史密斯菲爾德不會發售新股,亦不會就此獲取資金。萬洲國際表示,發售完成後,史密斯菲爾德仍為其附屬公司。 史密斯菲爾德於今年1月在納斯達克重新上市,周三股價收跌5.64%,報24.07美元,上市至今股價累升21.87%。 以最新報價計算,此次銷售股數1,600萬股市值約3.85億美元,若加上240萬股超額配售,合計可達4.43億美元。 萬洲國際港股周四低開,至中午休市報8.28港元,跌1.31%。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首程配股集資6億拓科技體驗店

智能基礎設施資産服務商首程控股有限公司(0697.HK)周四公布配股計劃,將配售2.76億股,佔擴大股份的3.37%,每股配售價2.17元,集資6億元。 配售價較周三收市每股2.3元折讓5.65%,及過去五個交易日的平均收市價2.05元溢價5.65%。 公司表示,集資所得的4.18億元,主要用於近期開設的約20家科技體驗店,以及拓展資產營運領域的新業務;餘下約1.8億元將作一般營運資金。 周四開市首程跌0.4%報2.29元,年初至今公司股價已升逾倍。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Akeso shares take a hit

康方生物銷售收入創新高 股價大跌或因創始人減持

在公司仍處虧損階段、急需市場信心的當下,「高位套現」的行為顯得格外敏感 重點: 上半年公司產品銷售收入達到14.02億元,同比大幅增長49.20% 依沃西在關鍵臨床試驗的總生存期(OS)最終分析中取得了統計學顯著獲益結果    莫莉 作為有望衝擊「全球藥王」寶座的中國創新藥明星企業,康方生物一向備受資本市場熱捧,年初至今股價已經上漲超過1.5倍,港股市值一度突破1,400億港元。8月26日晚,康方生物科技(開曼)有限公司(9926.HK)披露2025年中期業績,公司上半年實現總收入14.12億元,同比增長37.75%,與此同時,虧損幅度也進一步擴大,從去年同期的2.49億元增至5.88億元,同期增幅超過135%。 面對這份「增收不增利」的財報,公司股價在財報公布次日大跌7.1%,28日繼續下探3.18%。投資者負面情緒蔓延之際,8月28日,公司宣布發行新股募資35億港元,以及兩位創始人配售老股大幅套現4.5億港元,恐將進一步加劇了投資者的擔憂。 根據公告,康方生物擬配售2,355萬股新股,佔擴大後股本2.56%;每股配售價149.54元,較8月28日收市價157元折讓4.75%,集資35.22億元,此次集資所得的80%將用於全球及中國的創新研發管線、技術平台以及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與此同時,康方生物主席、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夏瑜及執行董事兼首席科學官李百勇將各配售150萬股現有股份,以每股配售價149.54港元計算,兩位創始人可共套現近4.5億港元。 夏瑜和李百勇套現之前,康方生物的股價剛剛在8月27日達到上市以來的歷史高點179港元/股。儘管從體量上看,300萬股僅佔公司總股本的0.36%,夏瑜的持股比例僅由11.4%下降至10.94%,但是在公司仍處虧損階段、急需市場信心的當下,「高位套現」的行為顯得格外敏感。此外,截至財報期末,康方生物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達到了65.92億元,公司並無急迫的流動資金需求,此時推進新股發售,其時機的選擇耐人尋味。 商業化收入增長近50% 拋開管理層在財務領域的動作不提,康方生物這份財報仍然展現出了業績的穩健成長性。拆解康方生物的收入結構可以發現,其增長主要來源於已上市產品的銷售放量。2025年上半年,公司產品銷售收入達到14.02億元,同比大幅增長49.20%,成為拉動總營收的核心引擎。 這一增長背後,兩大核心產品——PD-1/CTLA-4雙抗卡度尼利和PD-1/VEGF雙抗依沃西功不可沒。這兩款產品於2024年底被首次納入國家醫保目錄,推動銷售額快速爬坡。依沃西在2025年4月新獲批用於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卡度尼利在2025年6月獲批用於一線治療持續、復發或轉移性宮頸癌,新適應症的獲批帶來更多銷售貢獻。此外,康方生物新獲批的PCSK9藥物伊努西和IL-12/IL-23藥物依若奇也已經開始銷售。 為支撐產品商業化,康方生物持續擴充銷售團隊。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商業化團隊人數已從去年同期的844人擴張至1,221人,銷售費用也隨之同比增長30%至6.7億元。銷售規模化效應正在顯現,銷售及營銷開支佔商業銷售收入比率為47.80%,相比去年同期降低7.13個百分點。 既然收入端表現亮眼,康方生物的虧損為何呈現擴大趨勢?公司在財報中解釋,主要有三大原因:其一是合作夥伴Summit公司的股權投資損失擴大,上半年確認長期股權投資收益損失1.91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591億元。其二是研發投入持續加大,期內的研發開支達到7.31億元,同比增長23.02%,佔總收入的51.8%。公司表示,這是由於新增多個註冊性III期臨床研究以及新平台、新產品管線的開發。其三,股權激勵費用有所增加,今年上半年確認2,720萬元,同比增加了2,190萬元。 儘管面臨短期股價波動和減持困擾,康方生物的核心價值仍在於其產品管線的競爭力。公司近期宣佈,依沃西在一項關鍵臨床試驗的總生存期(OS)最終分析中取得了統計學顯著獲益結果,證明瞭其良好的治療潛力。目前,康方生物的市銷率約為45倍,中國創新藥企業另一公認的Biopharma信達生物(1801.HK)的市銷率為13倍,顯示市場給予了前者更高的估值溢價。隨著依沃西OS數據的完整公布和更多適應症的獲批,康方生物能否憑借出色的產品力繼續支撐高市值,值得投資者觀察。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