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這家人工智能公司接近獲得2.5億美元新資金,其豐富的人才儲備和不斷增加的產品,正吸引著投資者

重點:

  • 據報道,人工智能公司名之夢即將在新一輪融資中,以大約12億美元的估值籌集逾2.5億美元
  • 該公司將不得不繼續大量投資以增強其人工智能實力,在不久的將來可能需要更多融資

 

西一羊

新投資打開了閘門。甚至在聊天機器人出現之前,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和百度 (BIDU.US; 9888.HK)等大公司,以及科大訊飛(002230.SZ) 等較小的公司,就已經在投入大量資源,開發自己的同類產品了。

這股熱潮也開始把大量新資金引入得到大型科技公司和風險投資公司支援的初創公司。上海的名之夢就是其中一個受惠者,上月因為有消息稱其大語言模型(LLM)將嵌入中國軟件發展商金山軟件(3888.HK)的辦公應用程式,作為規模更大的合作的一部分,該公司引起了轟動。

好消息源源不斷,路透社上周的一篇報道稱,名之夢即將完成一輪超過2.5億美元(17.8億元)的新融資,使其在成立僅一年半後,估值便達到12億美元左右。該報道稱,此輪融資的新投資者,包括一家與科技巨頭騰訊(0700.HK)有關聯的實體。

據路透社報道,名之夢成立於2021年,早期投資者包括研發熱門遊戲《原神》的米哈遊,以及中國的雲棲基金和明勢資本。12億美元的估值,將使名之夢估值超過10億美元,成為「獨角獸」俱樂部的一員,而且鮮有中國AI初創公司能夠加入這一行列。

據報道,罕有獲得了這個地位的公司,也包括外賣餐飲巨頭美團(3690.HK)聯合創始人王惠文創立的北京光年之外。3月有報道稱,光年之外是在達成收購另一家中國AI公司一流科技的協議後,來獲得獨角獸地位的。據財新網今年較早前報道,合併後的實體正在尋求新的融資,估值10億美元。

名之夢最新的龐大規模融資,是開發生成式AI需要巨額投資的體現。與此同時,這類公司開始出現高估值,表明該群體可能會在關注中國的科技和風險投資者中,成為下一個熱門領域。該領域最早的初創公司之一,是電腦視覺專家商湯科技(0020.HK),它2021年12月在香港上市,目前市值近100億美元。

商湯科技作為獨立的AI公司,在很多方面都和名之夢相似,並且可以作為先例,預示名之夢將面臨的挑戰。阿里巴巴是商湯科技的早期投資者者之一,後者的市值一度接近其當前市值的四倍。但它一直面臨很多問題,包括美國的限制以及持續的巨額虧損,因為它持續不斷地投資,以便在成本高昂且競爭日益激烈的人工智能領域保持領先地位。

根據研究公司IDC去年10月的一份報告,到2026年,中國每年人工智能投資預計將達到267億美元,約佔全球AI投資的8.9%——這是僅次於美國的投資總額第二高的國家。

豐富的人才儲備

名之夢擁有的一些特點,或許可以解釋投資者為何對其興趣濃厚,使得該公司在成立後迅速躋身獨角獸俱樂部。其中最大的一個特點是,在其相對較小的員工隊伍中擁有豐富的人才儲備;截至2月,它的員工只有大約100人。

它的管理團隊包括擁有強大工程背景和領先人工智能公司高管經驗的人員。它的兩名聯合創始人閆俊傑和周彧聰都曾在商湯科技工作,前者為副總裁,後者是演算法研發負責人。

名之夢的另一名聯合創始人楊斌之前作為創始團隊成員在Uber ATG研究院工作,這是優步的自動駕駛部門,後來它賣給了Aurora Innovation。此前,楊斌還曾在另一家自動駕駛初創企業Waabi工作。

據中國媒體甲子光年援引楊斌提供的資訊報道,名之夢約百名員工當中,三分之一擁有博士學位。報道稱,該公司的技術研發團隊包括在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辨識、電腦視覺、電腦圖形學等領域有著豐富經驗的人員。

名之夢的吸引力可能還在於,與後來者相比,它在推出面向消費者的人工智能產品方面,處於相對早期的位置。去年11月,該公司退出了一款名為Glow的應用程式,這是一個虛擬人工智能伴侶,據稱其功能包括幫助用戶結交虛擬朋友和克服孤獨感。

該應用程式允許使用者創建虛擬角色,給他們設定背景故事,然後與它們聊天,討論各種話題,包括情感方面的建議,甚至如何應對脫髮問題。據甲子光年報道,這款應用推出僅四個月,註冊用戶便逼近500萬。

由於ChatGPT的巨大成功,名之夢也迅速加入了聊天機器人浪潮。它在3月初推出了與ChatGPT類似的Inspo,比百度大肆炒作的文心一言早大約一周時間。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文心一言沒有做現場展示,其表現受到了嘲笑。

與百度的文心一言一樣,Inspo目前僅面向受邀用戶開放。但根據國內媒體量子位的一篇報道,這款應用程式的某些功能已經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包括協助寫作、資訊搜集以及提供建議等。

從它大名鼎鼎的商業合作夥伴身上,也能一窺名之夢強大的產品能力。它的商業夥伴包括TikTok的母公司字節跳動,這是全球最大的科技獨角獸;另外還包括前文提到的金山軟件。今年4月,該公司宣佈與字節跳動的企業軟件部門火山引擎簽署合作協定,共同構建一個軟件平台,以提升人工智能的能力。這是這兩家公司更大合作關係的一部分。

雖然在該領域起步相對較早,但名之夢的大部分產品仍然處於早期開發階段,要實現大規模的商業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前進之路一定是崎嶇不平的,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隨著大量資金湧入該領域,激烈競爭正在迅速形成。

該公司新獲得的2.5億美元,將為其提供更多的糧草用於產品的打磨。但它需要迅速建立自己的計算設施,才能在需要巨額支出的大型語言建模領域保持領先地位。作為一家獨立企業,這樣的支出有可能使其日漸處於劣勢,因為它試圖領先於更富有的互聯網巨頭的類似舉措。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

新聞

HKEx has big IPO year

中企棄紐約轉香江 上半年港新股市場熱爆

今年上半年,累計有44家企業在港交所上市,期內集資136億美元,佔全球上市集資總額的四分一 重點: 按上半年全球新股市場集資額統計,香港以136億美元領跑,同期中國企業紐約上市集資總額僅為8.41億美元 中美貿易摩擦放棄赴美上市、疊加A股上市遇阻之際,港交所出台政策吸引中資企業 陽歌 經歷過去三年的沈寂後,渴求資金的中資企業爭相赴港上市,助力香港今年上半年成為全球領跑的新股市場,獨佔全球新股集資總額四分一。A股上市公司赴港雙重上市(A+H)成為香港新股市場熱爆的主要推手,這些公司在尋求資金的同時,寄望提升國際影響力。 與此同時,隨著中美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很多原可能選擇赴美上市的中國企業,今年基本打消念頭。上半年,僅奶茶連鎖品牌霸王茶姬(CHA.US)4月登陸美股,集資逾4億美元。然而,其「戰果」被電動車製造商極氪(ZK.US)的私有化抵消。僅一年前,極氪在紐交所上市時集資額達4.41億美元。 若上述趨勢延續,今年確有可能成為2021年以來,香港新股上市最繁榮的一年,且創下近十年新股集資規模次高紀錄。 普華永道本周發布的報告顯示,上半年港交所共有44宗成功上市個案,合計集資1,071億港元(136億美元),同比大增7倍。安永6月發布的類似報告指出,上半年香港新股上市集資額佔全球新股募資總額的24%。 兩份報告均認為,香港市場增長勢頭有望延續至下半年。普華永道預測,今年全年,港交所新股集資總額將突破2,000億港元。 安永發現,儘管赴美上市的新股數量增加44%至36宗,集資額卻大跌62%至8.41億美元。可見集資額達1億美元或以上的中資大型上市個案,在美漸稀缺,當前赴美上市多為集資額2,000萬美元或以下的小項目。 赴港上市趨勢日益增強,今年上半年,中國證監會批准30家中企赴港上市,數量較批准納斯達克上市的12家企業高出逾倍。所有此類境外上市,均需在中國證監會備案。 中國證監會受理的境外上市備案申請呈現類似傾向,目前中證監受理的境外發行上市備案申請達183宗,其中126家企業赴港上市,僅42家瞄准納斯達克,後者均未聘請頂尖投行,表明其中絕大多數或全部,集資額或不超過2,000萬美元。 多重政策因素 多重政策因素驅動香港新股市場的盛景,首先是中美關係持續緊張,使中企放棄選擇美國上市,部分美國政客甚至主張,把在美上市的中資企業悉數摘牌。 另一方面,中國的顧慮在於若企業赴美上市,中企持有的大量個人及客戶數據恐被美國政府獲取,上述憂慮引發網約車龍頭滴滴出行2021年被強制從紐交所退市。 類似顧慮亦影響快時尚巨頭Shein的上市前景,公司原計劃登陸紐約,因遭美國政府政治阻撓而放棄,後轉向倫敦市場。然而,上月再度擱置計劃,報道稱因中國證監會傾向該公司赴港上市。 此外,中國為提振A股市場,限制滬深新股發行數量,客觀上加劇企業赴港上市潮。內地投資者情緒低迷可見一斑,上證綜合指數年內僅上漲6%,大幅落後恒生指數的23%漲幅。 中美政治摩擦、中方對數據的安全顧慮,以及對A股上市數量存在限制,港交所多措並舉增強市場吸引力。今年5月,推出特專科技企業上市通道,降低早期專業科技及生物科技公司上市門檻;去年10月頒布新規,便利滬深A股上市企業赴港雙重上市,香港市場對國際投資者更為開放。 今年上半年,最大規模的新股上市潮正源於此類雙重上市。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3750.HK;300750.SZ)通過在港上市集資約46億美元,與其A股上市地位形成互補。 霸王茶姬雖因赴美上市在同行中脫穎而出,但今年上半年其數個主要競爭對手赴港上市亦引人矚目,茶飲連鎖龍頭蜜雪冰城(2097.HK)集資4.4億美元。 今年上半年,隨著金價飆升至歷史高位,黃金概念股的上市同樣受到追捧。2月,赤峰黃金(6693.HK)在港股上市集資4.19億美元。此輪黃金熱潮或將引爆下半年又一大型上市項目,紫金礦業(2899.HK)本周已提交初步申請文件,擬分拆旗下紫金黃金國際獨立上市。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簡訊:多點數智準備申請穩定幣牌照

零售軟件服務提供商多點數智有限公司(2586.HK)周四公告,公司正在籌備申請香港穩定幣牌照,並已通過公開市場HashKey Exchange購買比特幣,其資金來源爲本公司現有的現金儲備。 公司稱,已於今年2月與HashKey Group簽署戰略合作協定,公司將在HashKey Exchange開設交易帳戶,雙方將圍繞數字資產交易、Web3技術開發與應用、以及區塊鏈生態建設等重點領域展開深度合作,探索推出包括穩定幣支付在內的技術服務,並推動穩定幣在零售支付場景中的廣泛應用。 消息公布後,周四多點數智股價一度升近九成,收市報11.14港元,漲23%,成交額達18億港元(2.3億美元)。公司去年底以每股30.21港元上市,首日掛牌暴跌54%至13.8港元,之後股價持續下滑,最低見4.78港元,目前股價雖有回升,仍較上市價下跌63%,市值由上市首日最高的270億港元,跌至目前約100億港元。 多點數智主要為零售行業提供雲基礎數字零售SaaS平台服務,惟其客戶高度集中,近九成業務來自大股東張文中的物美集團系內公司。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淘寶啟動500億元補貼計劃

電商巨頭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旗下即時零售平台「淘寶閃購」周三宣布,啟動總額達500億元(69.76億美元)的補貼計劃,為期12個月,將直接補貼消費者與商家,藉此加速推動大消費平台建設與服務升級。 在商家端,淘寶閃購推出店舖補貼、商品補貼、配送補貼與免佣減佣等措施,保障利潤空間、促進訂單成長;在消費者端,則透過大額紅包、免單卡與官方補貼一口價商品等方式,強化購物吸引力。 淘寶閃購自5月上線以來成長迅速,官方指出目前日訂單已突破6,000萬單,並帶動全國店家訂單量月增逾100%。部分地區餐飲商家營業額較前一季翻倍成長,零售與花類商家亦明顯受惠,吸引大量新客。另外,數據顯示,中國整體即時零售市場日訂單亦從1億單成長至1.6億單,顯示競爭正持續升溫。 阿里巴巴港股周三逆市跌0.4%,報109.4元,美股則跌2.86%,報110.71美元。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

簡訊:首開即崩盤 撥康視雲午收勁跌30%

眼科醫藥公司撥康視雲有限公司(2592.HK)周四在港首日掛牌,開市股價即跌6%報9.5元,之後股價持續下跌,中午收市報7.04元,跌30%。 公司發售6,058.2萬股,每股定價10.1元,錄得超額認購78倍,國際配售並不足額,集資淨額5.22億元。 撥康視雲2022及2023年均未有收入,至2024年則錄得收入1,000萬美元,去年虧損9,913萬美元,按年收窄23%。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