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du's algorithims cleared by CAC

人工智能算法獲批 醫渡科技漸露曙光

這家醫療大數據服務提供商表示,中國網絡監管機構最近批准其兩項關鍵的深度合成算法 重點: 醫渡科技披露其醫療大數據服務背後的兩項關鍵算法,獲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批准,當天公司股價上漲13.6% 與許多虧損的同行一樣,該公司近來不惜犧牲增長代價,專注實現營業利潤 陽歌 如果你是一家大數據公司,中國網絡監管機構批准你的主要資產,也就是關鍵的大模型算法,這件事的價值有多大?答案是“很大”,不過可能也沒有一些人猜測的那麼大。 對於醫療大數據服務提供商醫渡科技有限公司(2158.HK)而言,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CAC)批准它兩項主要算法,這事情就價值約5億港元,這是該公司上周宣布這消息後市值上漲的幅度。更準確地說,醫渡科技的股價在公告發佈當天大漲13.6%,交易量是平時的三倍多。 簡短的披露公告稱,醫渡科技的開心健康大模型算法和醫渡開心健康大模型服務算法,均“通過了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的深度合成服務算法備案”,公司的軟件解決方案,被醫院等醫療機構和保險公司用於協助疾病診斷和管理。 這兩種算法都使用了人工智能(AI),過去兩年隨著ChatGPT等大語言模型(LLM)的興起,人工智能的巨大潛力躍居全球頭條新聞。與ChatGPT和其他大型語言模型一樣,醫渡科技算法背後的深度合成技術,屬於生成式人工智能這個更廣泛的類別。 由於對數據和信息的嚴格監管,中國在監管此類生成式人工智能(尤其是 LLM)方面積極主動。但它也監管其他類型的人工智能,如深度合成技術,以確保這項技術有序發展。 網信辦對深度合成技術的監管規定於去年1月生效,適用於中國境內,所有使用此技術提供互聯網信息服務的公司。自那以後,網信辦公佈至少五批深度合成算法獲批的公司,其中最近的一批是在4月。醫渡科技的名字不在4月公佈的那一批中,但新一輪審批可能已經結束,該公司可能單獨收到了通知。 我們其實沒法評價獲得此類審批的難易程度,但對任何公司來說,失敗顯然都是災難性的。我們應該指出,中國各類監管機構最近對企業相當友好,扭轉了早先監管嚴厲的趨勢。很多人認為,監管放鬆可能反映北京為提振中國經濟所做出的廣泛努力,在經歷了30年的高速擴張後,近年中國經濟增長急劇放緩。 在這種對商業友好的背景下,醫渡科技算法獲批可能並不令人意外,這也解釋了消息公佈後該公司股價漲幅較大,但也並非巨大的原因。 醫渡科技面臨的更大的問題是盈利能力,早前投資者更關注增長和擴大市場份額的時候,盈利能力對該公司及其同行來說沒有那麼重要。但近兩年來,市場情緒發生了明顯變化,導致醫渡科技和其他長期虧損的公司削減成本,削減或放棄利潤率較低的業務,以此表明自己能夠長期持續運營。 收入萎縮 醫渡科技的轉變是該公司最新財報的重點,在截至去年9月的六個月里,也就是上半財年,它的收入下降了25%,至3.57億元。分析機構預計,這種情況將在該公司下半財年出現逆轉,預計收入將增長30%以上,整個財年的收入實現基本持平。該公司定於週四公佈整個財年的業績。 醫渡科技將業務分為三大領域:大數據平台解決方案、生命科學解決方案以及健康管理平台和解決方案。其中健康管理平台和解決方案,是公司上半年收入大幅下滑的罪魁禍首,收入同比驟降71%至5,800萬元。相比下,大數據平台解決方案和生命科學解決方案分別增長了3%和16%。 健康管理平台和解決方案的收入大幅下降,使其從去年同期的最大收入來源(佔總收入的43%),降至最近一段時間的最小收入來源(僅佔16%)。醫渡科技在描述大幅下降的原因時含糊其辭,將其歸因於“精簡業務組合”。 但仔細觀察這些數字就會發現,這是公司利潤率較低的業務之一,主要為保險公司和政府醫保計劃運營商,提供用於慢性病管理等方面的數據相關服務。由於醫渡科技放棄了很多利潤較低的客戶,該業務的毛利率在上半財年飆升至53.2%,是去年同期25.1%的兩倍多。 相比之下,大數據平台解決方案在最近一個季度的毛利率為45.2%,而生命科學解決方案的毛利率為27.8%。 與此同時,醫渡科技還削減了開支,其中包括最新財年上半年的研發和行政開支,同比大幅削減40%以上。因此,公司的整體毛利率提高了12.1個百分點,淨虧損從上年的3.56億元大幅收窄至8,000萬元。 雅虎財經調查的兩家分析機構預計,該公司今年將繼續虧損,不過它們預計虧損額將縮小一半左右。 投資者似乎對公司為實現盈利而進行的努力感到滿意,儘管他們還沒有準備好,用人工智能企業那樣的高估值來獎勵醫渡科技。該公司股票目前的市銷率(P/S)為5.8倍,與已實現盈利的中康控股(2361.HK)大致相當,但遠低於同樣盈利的醫脈通(2192.HK),後者的市銷率為12.8倍。 醫渡科技的股價曾經相當高,一度漲至50港元,約為2021年IPO價格26.30港元的一倍。現在,它的股價要低得多,上週五收盤價為4.16港元。最新的算法獲批表明政府對該公司充滿信心,這顯然鼓勵了投資者。現在,醫渡科技需要證明它能夠盈利並恢復更穩定的收入增長,同時保持來之不易的較高利潤率。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Lianhe Sowell files for U.S. IPO

索威爾擬赴美上市 前景還看瓶頸突破

該公司儘管歷史可以追溯到2007年,但過去兩年才取得爆炸式收入增長,並實現盈利 重點: 索維爾尋求通過赴美上市籌集1,200萬美元,並計劃將部分資金用於擴大研發隊伍 這家機器視覺公司在過去一年取得巨大增長,但規模依然很小,只有22名員工,年收入不到3,000萬美元 陳竹 自2022年底OpenAI發佈ChatGPT以來,人工智能(AI)在全球聲名鵲起,中國也迅速入局。很多中國公司加入這股熱潮,開發類似的聊天機器人產品,但有些公司也抓住時機,專注於大語言模型(LLM)之外的其他領域。 索威爾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公司專注於機器視覺,是一個嚴重依賴計算機視覺的人工智能細分領域。成立於2007年,至今十多年,公司認為搭上這股人工智能熱潮的時機已經成熟,本月早些時候提交的赴美上市申請文件就反映這一點。公司沒有透露具體的融資目標,但中國媒體報道稱其擬集資約1,200萬美元。 雖然公司規模較小,融資金額也不高,但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從截至2023年3月的財年開始,收入突然呈爆發式增長。不同於其他機器視覺公司,索維爾另一個引人注目的地方在於,收入的突然爆發也讓它取得了可觀的盈利。 索維爾的歷史甚至比中國最著名的人工智能公司——常被稱為“AI四小龍”的商湯(0020.HK)、雲從科技(688327.SH)、曠視科技和依圖科技的歷史還要悠久,這幾家公司都成立於2010年代初期。它們曾經是中國人工智能的代表,通過各自在計算機視覺方面的努力,塑造了公眾對這項技術的認知。 在AI四小龍中,商湯科技和雲從科技已經進行了IPO,前者在香港,後者在上海。但它們的股票並未取得巨大成功,因為投資者對它們不斷增加的虧損和日益放緩的收入增長感到不滿,而且公眾也開始將注意力,從計算機視覺轉向大型語言模型。從商湯科技的股價就能看出大家對這個群體的興趣正在消退,其當前股價不到2021年底IPO價格的一半。 這個群體缺乏進展的部分原因是,它過度依賴向公共部門銷售產品,特別是用於監控攝像頭的軟件。大多數公司都未能將領先的面部識別技術擴展到其他領域,這構成了一個巨大的挑戰,因為隨著中國經濟放緩,公共支出已開始縮減。 索威爾則另辟蹊徑,繞過了這一瓶頸,稱其機器視覺技術和解決方案,正在被製造商用於實際生產場景。這些應用包括生產自動化和改善不同行業客戶的分銷流程。 與其他人工智能初創公司的創始團隊通常名校畢業,並在大型科技公司工作過的履歷不同,索威爾管理團隊的背景看起來很普通。在創立公司之前,首席執行官朱岳除了在深圳一家技術研究所做了幾年的研究員,研究機器視覺和圖像識別算法外,幾乎沒有什麼別的經驗。 小企業大挑戰 儘管公司使用非常專業的術語來描述自己的解決方案,但大致說來就是,它銷售的機器配備了先進的計算機視覺軟件,可用於各種用途。這類機器有助於實現各種流程的自動化,幫助客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它可以用於識別裝配線上存在缺陷的產品、自動捕獲進出港口的集裝箱上的識別碼,以及其他依賴視覺識別和分析的任務。 索威爾認為,隨著中國人口迅速老齡化,勞動力短缺問題迫在眉睫,未來幾年中國機器視覺市場預計將有巨大的增長潛力。招股書中引用的第三方研究顯示,公司預計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從2022年的169億元翻一番,達到349億元。 對於開發機器視覺產品的公司來說,一個主要的瓶頸是每個行業的要求不同,導致該技術難以實現標準化和規模化。索威爾目前僅專注於電子產品製造商,三家這樣的公司客戶,兩家來自東莞,另一家來自深圳,貢獻了索威爾超過50%的收入。 在一定程度上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公司儘管歷史不短,但卻始終未能擴大業務規模,目前只有22名員工。截至去年9月的6個月時間里,公司的收入只有1,680萬美元,不過這個數字已經較上年同期的46萬美元有了大幅增長。在截至2023年3月的財年中,公司也實現了類似的爆炸式增長,12個月期間的收入從上一財年的949,341美元增至1,310萬美元。 公司將這一巨大飛躍歸功於中國在2022年底取消疫情限制後的經濟復蘇,以及它自身加大了營銷力度,“成功實現電子產品和軟件流客戶的迅速增長”。雖然沒有具體說明,但大幅躍升似乎也表明該公司可能在此期間,推出了一款或多款新產品,並迅速獲得了市場的青睞。 索威爾與競爭對手的一個主要區別在於盈利能力。截至去年9月的6個月內,公司報告的淨利潤為158萬美元,扭轉了上年同期虧損3.2萬美元的局面。 公司之所以能夠實現盈利,與許多同行形成鮮明對比,原因之一是它採用了輕資產模式,將大部分機器生產外包,從而控制住了成本。此外,公司通過小團隊運營業務的能力也有一份功勞。 一些投資者可能會贊賞該公司小團隊運營的能力,儘管這也限制了它的擴張。公司已經表示,將利用美國IPO籌集的部分資金來擴大員工隊伍。然而,考慮到公司計劃籌集的資金數額較小,這種擴張的規模可能不會很大。 總言之,索威爾擴大業務的能力將是其IPO能否吸引投資者的關鍵。為此,它需要將解決方案擴展到到電子行業的少數客戶之外。在過去一年半的時間里,它的收入突然大幅增長,可能表明隨著一些關鍵新客戶的加入,它有能力實現快速增長。但考慮到機器視覺應用的高度專業化,以及由擁有更多資源和更廣闊市場的大型企業主導的競爭格局,保持這種增長可能也不容易。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SHEIN’s IPO journey

中國血統的宿命 SHEIN上市路迢迢

近年來積極定義自身為新加坡企業的快時尚電商巨頭SHEIN,赴美上市的最大關卡仍是中國官方的監管 重點: 去年5月完成G+輪融資後,SHEIN最新估值為660億美元,僅次於字節跳動與Space X SHEIN打敗Temu、Amazon等對手,連續兩年登頂全球購物類APP下載量冠軍      李世達 「路漫漫其修遠兮」,這一千古名句出自屈原巨著《離騒》,想不到竟可用在快時尚電商巨頭SHEIN的上市進程上。 去年11月底,SHEIN向美國證監會(SEC)提交上市申請,根據去年5月最新一輪融資,SHEIN估值為660億美元,有望成為近年來規模最大的上市案。 以超低價格與爆量款式征服全球消費者的SHEIN,在高通脹困擾的歐美市場受到廣泛歡迎,成為近年全球成長最快的時裝零售商。美國知名權威咨詢公司Morning Consult發布的《全美十大增長最快品牌》調查報告顯示,SHEIN與ChatGPT、可口可樂(KO.US)齊名,位列「2023年十大增長最快品牌總榜」第四。 市場分析機構data.ai最新發布的《2024移動市場報告》則顯示,SHEIN在2023年再度斬獲全球購物類APP下載量冠軍,超越分別位於第二位、第三位和第九位的Temu、Amazon、Aliexpress。 對於SHEIN營收,主要合作夥伴之一、私人品牌管理公司Authentic近日指出,SHEIN去年收入「遠超300億美元」。這個數字已超越瑞典品牌H&M及西班牙品牌ZARA,在全球快時尚領域佔據領頭羊地位。 積極去中國化 但與其發展速度相比,SHEIN的上市之路卻顯得格外崎嶇。儘管SHEIN在「去中國化」上付出諸多努力,但能否成功上市仍取決於中美兩國政府。向來低調神秘的SHEIN,最終免不了成為鎂光燈的焦點。 根據最新消息,SHEIN去年11月在向美國提交IPO申請的同時,也向中國監管機構提交了備案文件。儘管SHEIN在2022年已成為一家新加坡企業。 2022年,SHEIN取消了其南京公司的註冊,並將其商標和廣州公司的股權,轉讓予新加坡Roadget Business公司。SHEIN的商標、知識產權、財務數據和用戶數據全部轉移至新加坡。創辦人許仰天也取得新加坡永久居留權,長期滯留海外。 一連串「去中國化」的舉動不言可明,是為了繞開中國監管,方便在境外上市。然而SHEIN上市文件還沒遞出,中國官方推出的《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管理試行辦法》已在2023年3月生效。當中要求無論控股公司是否登記在第三地,如果其營業收入、利潤、總資產或淨資產的50%或以上在中國產生,那麼該公司的境外上市作業必須要向中國証監會備案。  根據証監會規定,監管外資持股的國家發改委、監管網絡安全的網信辦等機構,都可能參與批准境外IPO的申請。  面臨網信辦審查  《華爾街日報》指出,國家網信辦正在調查SHEIN如何處理其中國員工、供應商和合作夥伴相關的資訊,以及該公司能否有效保護這些數據不會洩露。與此同時,上市過程中,當局也關注SHEIN將會披露哪些有關中國的數據。報道認為,這代表中國監管機構對SHEIN的上市審查已經「升級」。  2021年,網約車公司滴滴在紐交所掛牌,中國監管部門隨即展開調查,不到一年,滴滴便在美退市。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Byte Dance)也在同年擱置了上市計劃。對於本國佔主導地位的互聯網企業或是掌握大量用戶數據的企業,中國已加強數據監管。  SHEIN在全球150多個國家銷售廉價時尚產品,唯獨不在中國銷售。然而其生產鏈卻集中在中國內地,涉及數以千計供應商,其中廣州番禺更是生產大本營。此外,SHEIN還與中國物流、倉儲和其他供應鏈服務領域的多家企業實體都有關聯。  除了中國方面的審查,SHEIN上市也面對來自美國的不同意見。去年8月,在SHEIN正式提交上市申請之前,16名共和黨州總檢察長,已要求SEC確保在允許SHEIN上市交易之前,應對其供應鏈進行審查,以確保該公司不存在強迫勞動的情況。  小包裹免稅爭議  在美國國會,也有聲音反對SHEIN及Temu等平台利用小包裹免稅的漏洞湧入美國。根據美國貿易法的最低限度關稅門檻制度,價值在800美元以下的包裹不需繳納關稅。美國眾議院委員會去年6月發布的一份報告,SHEIN和Temu的小包裹可能佔美國所有貨物量的30%以上。 特朗普政府時期的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去年在國會眾議院表示,國會應該完全廢除最低限度關稅門檻制度,或者將其降低到50或100美元的門檻,並稱「外國公司正在利用這個漏洞,讓美國人在商店失業、在製造業失業。」…
Agora sees big things in AI

高管離任季績不濟 Agora寄望借AI翻身

兩周前公司報告營收連續第七個季度萎縮,這家實時互動技術提供商宣佈管理層發生變動 重點: 聲網母公司Agora表示,加入公司不到三年的首席運營官將離任,在營收萎縮近兩年後,公司正試圖讓業務穩定下來 公司表示,人工智能最近的快速發展,可能會催生新一代使用其實時互動技術的應用程序      陽歌 高管離任卻無人在意,這意味著什麼? 最好的情況是,可能這位高管對公司來說無關緊要,他的離開並沒有改變什麼。或最壞的情況是投資者對你的股票不感興趣,以至他們都沒有注意到管理層的重大變動。 上周晚些時候,聲網母公司Agora(API.US)宣佈首席運營官兼首席戰略官魏珂的離任消息後,市場毫無反應,可能就是這兩種情況中的一種。之後的兩個交易日,該股幾乎沒有變化。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是因為魏珂2021年初才加入聲網,而其金融背景,似對公司為在線應用程序提供實時音頻,和視頻互動服務的關鍵產品並不重要。 但就在幾周前Agora公佈最新季度業績,顯示其營收在截至9月的三個月里連續第七個季度萎縮時,市場的反應要消極得多。該公司分別公佈了中國業務(名為聲網)和國際業務(名為Agora)的收入。 近兩年來,Agora的中國業務持續收縮,這是北京方面2021年整頓教培行業的結果,那些公司曾經位列Agora最大的客戶。不過當時其國際業務持續增長,直至今年第二季度,國際業務開始回落,截至6月的三個月里,國際業務收入同比下降5.6%,至11月21日發佈的最新財報顯示,三季度降幅加速至8.9%。 首席財務官王靜波在公司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國際業務下滑是由於宏觀經濟環境充滿挑戰,以及經濟狀況惡化,導致一些新興市場的使用量下降。我們首次看到近期的高利率似直接影響到一家公司的業務,由於借貸成本高昂,Agora的一些客戶被迫控制支出。 雖然首席運營官離任並未讓投資者感到擔憂,但發佈低迷的業績則不然。公告發佈後的第二天,Agora股價暴跌9%,之後繼續下跌。儘管Agora的市銷率(P/S)仍高達驚人的1.9倍,似乎表明投資者還沒有放棄該公司,但該股今年已下跌約三分之一。 事實上,通過為各種應用程序提供實時音頻和視頻互動技術,Agora在互聯網領域處境優越。其受歡迎程度體現在龐大的用戶群上,截至9月底,中國的活躍客戶數量同比增長6%,達到4,034位,國際活躍客戶數量同比增長26%,達到1,664位,儘管公司的收入有所下降。 Agora的創始人趙斌在實時互動領域也頗受尊重,他的履歷包括擔任Webex的創始工程師,Webex是一家網絡會議服務提供商,後被思科(CSCO.US)收購。 AI潛力 Agora的最新財報看來相當悲觀,儘管趙斌匆忙指出,人工智能的崛起可能會在未來給公司帶來巨大機遇。他還說,在中國風靡一時的直播購物,如果在美國這樣發達的市場走紅,可能也會提供一個重大的新機遇。 我們稍候再來更詳細瞭解他的一些說法。但首先我們來看看它的最新財報,財報顯示,它的業務正停滯不前,不過尚不會很快面臨現金耗盡的危險。雖然有人或會認為,公司截至9月底持有的3.73億美元現金可謂手裡有糧,心中不慌,但有人則會想到,一家掌握著頗具前途的技術公司來說,也許過於保守。 Agora稱,截至9月的三個月里,取得3,500萬美元的營收,較上年同期下降14.6%。業務聚焦中國的聲網,營收下跌9.2%至1.41億元,佔公司總收入的57%。我們之前提到過,Agora的國際業務下降8.9%,至1,530萬美元。公司預計,四季度營收為3,550萬美元至3,750萬美元,按區間中值計算,較上年同期的4,010萬美元下降9%。 受益於高利率,該公司的利息收入幾乎翻了一番,達到490萬美元。營業費用削減了34%,部分原因是之前裁員。但這些都被巨額投資虧損所抵消,公司三季度淨虧損2,250萬美元,略好於去年同期的2,770萬美元虧損。 雖然這些數據都不是讓人特別興奮,但趙斌關於人工智能可能會帶來新需求的討論,或許會讓人對該公司產生長期的樂觀態度。最近,數據中心運營商秦淮數據(CD.US)也發出了類似的信號,該公司表示,數據密集型人工智能應用程序的爆炸式增長,可能會大幅提振對其存儲能力的需求。 趙斌指出,到目前為止,許多人工智能應用程序主要是基於文本,但開發出了ChatGPT的OpenAI最近推出了一款產品的測試版,允許人類用戶與人工智能模型直接進行語音對話。 「我相信我們有獨特的優勢,可以讓人類用戶和人工智能模型除了文本之外,還可通過視頻和音頻進行互動,這將改變各種應用,比如人工智能同伴、人工智能玩家的社交遊戲、學習語言的人工智能導師。」趙斌還表示,Agora最近也推出基於視頻的解決方案,以增強直播購物的體驗。 歸根結底,此類發展可能潛力巨大,並有可能讓Agora重回增長軌道。但進展需要時間才能發力,而該公司的保守立場,可能最終會導致它落後於更激進的競爭對手。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名之夢獲大筆新資金 但應付AI戰或需更多

據報道,這家人工智能公司接近獲得2.5億美元新資金,其豐富的人才儲備和不斷增加的產品,正吸引著投資者 重點: 據報道,人工智能公司名之夢即將在新一輪融資中,以大約12億美元的估值籌集逾2.5億美元 該公司將不得不繼續大量投資以增強其人工智能實力,在不久的將來可能需要更多融資   西一羊 新投資打開了閘門。甚至在聊天機器人出現之前,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和百度 (BIDU.US; 9888.HK)等大公司,以及科大訊飛(002230.SZ) 等較小的公司,就已經在投入大量資源,開發自己的同類產品了。 這股熱潮也開始把大量新資金引入得到大型科技公司和風險投資公司支援的初創公司。上海的名之夢就是其中一個受惠者,上月因為有消息稱其大語言模型(LLM)將嵌入中國軟件發展商金山軟件(3888.HK)的辦公應用程式,作為規模更大的合作的一部分,該公司引起了轟動。 好消息源源不斷,路透社上周的一篇報道稱,名之夢即將完成一輪超過2.5億美元(17.8億元)的新融資,使其在成立僅一年半後,估值便達到12億美元左右。該報道稱,此輪融資的新投資者,包括一家與科技巨頭騰訊(0700.HK)有關聯的實體。 據路透社報道,名之夢成立於2021年,早期投資者包括研發熱門遊戲《原神》的米哈遊,以及中國的雲棲基金和明勢資本。12億美元的估值,將使名之夢估值超過10億美元,成為「獨角獸」俱樂部的一員,而且鮮有中國AI初創公司能夠加入這一行列。 據報道,罕有獲得了這個地位的公司,也包括外賣餐飲巨頭美團(3690.HK)聯合創始人王惠文創立的北京光年之外。3月有報道稱,光年之外是在達成收購另一家中國AI公司一流科技的協議後,來獲得獨角獸地位的。據財新網今年較早前報道,合併後的實體正在尋求新的融資,估值10億美元。 名之夢最新的龐大規模融資,是開發生成式AI需要巨額投資的體現。與此同時,這類公司開始出現高估值,表明該群體可能會在關注中國的科技和風險投資者中,成為下一個熱門領域。該領域最早的初創公司之一,是電腦視覺專家商湯科技(0020.HK),它2021年12月在香港上市,目前市值近100億美元。 商湯科技作為獨立的AI公司,在很多方面都和名之夢相似,並且可以作為先例,預示名之夢將面臨的挑戰。阿里巴巴是商湯科技的早期投資者者之一,後者的市值一度接近其當前市值的四倍。但它一直面臨很多問題,包括美國的限制以及持續的巨額虧損,因為它持續不斷地投資,以便在成本高昂且競爭日益激烈的人工智能領域保持領先地位。 根據研究公司IDC去年10月的一份報告,到2026年,中國每年人工智能投資預計將達到267億美元,約佔全球AI投資的8.9%——這是僅次於美國的投資總額第二高的國家。 豐富的人才儲備 名之夢擁有的一些特點,或許可以解釋投資者為何對其興趣濃厚,使得該公司在成立後迅速躋身獨角獸俱樂部。其中最大的一個特點是,在其相對較小的員工隊伍中擁有豐富的人才儲備;截至2月,它的員工只有大約100人。 它的管理團隊包括擁有強大工程背景和領先人工智能公司高管經驗的人員。它的兩名聯合創始人閆俊傑和周彧聰都曾在商湯科技工作,前者為副總裁,後者是演算法研發負責人。 名之夢的另一名聯合創始人楊斌之前作為創始團隊成員在Uber ATG研究院工作,這是優步的自動駕駛部門,後來它賣給了Aurora Innovation。此前,楊斌還曾在另一家自動駕駛初創企業Waabi工作。 據中國媒體甲子光年援引楊斌提供的資訊報道,名之夢約百名員工當中,三分之一擁有博士學位。報道稱,該公司的技術研發團隊包括在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辨識、電腦視覺、電腦圖形學等領域有著豐富經驗的人員。 名之夢的吸引力可能還在於,與後來者相比,它在推出面向消費者的人工智能產品方面,處於相對早期的位置。去年11月,該公司退出了一款名為Glow的應用程式,這是一個虛擬人工智能伴侶,據稱其功能包括幫助用戶結交虛擬朋友和克服孤獨感。 該應用程式允許使用者創建虛擬角色,給他們設定背景故事,然後與它們聊天,討論各種話題,包括情感方面的建議,甚至如何應對脫髮問題。據甲子光年報道,這款應用推出僅四個月,註冊用戶便逼近500萬。 由於ChatGPT的巨大成功,名之夢也迅速加入了聊天機器人浪潮。它在3月初推出了與ChatGPT類似的Inspo,比百度大肆炒作的文心一言早大約一周時間。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文心一言沒有做現場展示,其表現受到了嘲笑。 與百度的文心一言一樣,Inspo目前僅面向受邀用戶開放。但根據國內媒體量子位的一篇報道,這款應用程式的某些功能已經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包括協助寫作、資訊搜集以及提供建議等。 從它大名鼎鼎的商業合作夥伴身上,也能一窺名之夢強大的產品能力。它的商業夥伴包括TikTok的母公司字節跳動,這是全球最大的科技獨角獸;另外還包括前文提到的金山軟件。今年4月,該公司宣佈與字節跳動的企業軟件部門火山引擎簽署合作協定,共同構建一個軟件平台,以提升人工智能的能力。這是這兩家公司更大合作關係的一部分。…

第四範式股東陣容強 乘AI熱潮再進擊港股

ChatGPT掀起人工智能(AI)熱潮,這家中國企業級AI軟件公司看準時機,第四度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 重點: 第四範式面向企業市場,協助用戶利用其平台開發自身的AI應用軟件 該公司成立以來已完成11輪融資,最近一次估值達29.5億美元,6年間增長了109倍   陳嘉儀 由微軟(MSFT.US)投資的OpenAI推出聊天機器人ChatGPT後,生成式AI掀起投資市場新一波熱潮。不少企業希望把業務智能化,但要大規模向AI轉型,需要克服專才難覓、自建模型成本高、部署時間長及數據和軟件不相容等挑戰,非一般企業所能應付。 剛於4月底第四度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的北京第四範式智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恰好是一家面向企業的AI軟件公司。自2014年成立以來,該公司一直專注於提供以平台為中心的解決方案,提供可選擇的配套基礎設施、操作系統、AI開發人員套件及應用等 ,讓一般企業也能自行構建度身訂造的AI系統。 早於2016年發佈的「先知平台」,是第四範式解決方案的支柱,主要通過「軟件使用許可」,在終端用戶伺服器上部署;該公司亦可按用戶需求,在服務器及其他相關硬件上預裝其先知軟件的一體化解決方案“SageOne”,上述兩項業務佔公司去年總收入約19%及29%。另外,公司亦會應用戶要求提供應用開發服務,協助客戶開發定製化的AI應用,其去年的收入佔比約為52%。 由於從一開始便深耕AI領域,擁有生成式AI底層技術,即使自2021年起三度闖關港交所仍未竟全功,第四範式這次捲土重來,依然備受市場關注。 估值飆升 該公司的創始人戴文淵是人工智能頂尖學者,年輕時得過國際大學生程式設計競賽的世界冠軍。他創業前曾於百度(BIDU.US; 9888.HK)、華為等中國科技巨企任職,參與了百度相關搜索、百度大腦、個性化行銷等多個產品的開發;其妻吳茗是紅杉中國的投資合夥人,目前二人直接及間接控制公司約41.18%股權。 第四範式雄厚的技術背景,成功吸引投資者青睞,據初步招股文件顯示,自2015年8月至2021年6月,它進行了11輪融資,累計融資約10億美元(69.1億元)。早於2018年C輪融資時,其隱含估值已達11.6億美元,擠身全球AI獨角獸行列;至兩年前最近一輪融資時,估值進一步升至29.5億美元,較2015年首輪融資投後估值2,667萬美元,增長了109倍。 其股東陣容更是相當鼎盛,除了紅杉中國、聯想創投、春華資本等知名創投,就連中國五大國有銀行及國家製造業轉型升級基金均參與其中。 財務方面,第四範式過去三年營收由2020年的9.4億元,大增114.2%至2021年的20.2億元後,去年再增加52.7%至30.8億元;用戶數目由2020年的156名,穩步上至去年的409名。目前其解決方案的客戶,主要來自金融、零售、製造、能源、電力、電信、醫療等行業。 虧損擴大 不過在業務快速擴張的同時,其虧損卻同步擴大。過去三年淨虧損分別為7.5億元、18億元和16.5億元,累虧42億元。公司在初步招股文件中稱,2021年虧損擴大的主要是受研發開支、營銷開支、一般及行政開支與贖回負債利息開支拖累;而去年由於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開支減少,經調整虧損略為收窄3.6%至5.04億元。 雖然AI企業虧損很常見,例如「AI第一股」商湯科技(0020.HK)上市以來也是連年虧損,但值得留意的是,第四範式的銷售成本和研發開支中,支付予第三方服務提供商的技術服務費佔比驚人,例如去年銷售成本16億元,當中7.79億元為技術服務費,佔比48.8%;而去年研發成本16.5億元中,技術服務費約12.2億元,佔比高達73.9%。兩者共佔全年營收近三分二,如不設法改善,未來盈利能力堪虞。 第四範式把外包成本增加歸因於業務已進入的垂直行業,如風力發電、電信及製造業等,用戶對定製化的特定行業人工智能應用需求增加,服務本身雖不複雜,但需要大量人力專注於核心技術研發和營運,因此決定外包予第三方服務提供商,從而衍生大量成本。 不過一如中國部分從事尖端科技的公司,其核心子公司4Paradigm Technology Co. Ltd.於3月2日被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列入實體清單,在未獲得許可的情況下,禁止向其出口、再出口或轉售任何受《出口管制條例》規限的技術和產品,可能會大大制約其未來發展。 為了提升上市吸引力,第四範式特別趕於3月推出了一個企業級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SageGPT。新產品能夠處理視頻、圖像、語音、文本等形式的查詢及任務,並以所要求的形式輸出回應。只是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SageGPT仍處於商業化的早期階段,反觀其他巨頭如百度、商湯與阿里巴巴(9988.HK; BABA.US)等,均已推出同類產品,未來如何突圍而出也是一個疑問。 上市估值方面,由於第四範式仍然處於虧損,若參考比其早上市、且同樣受到制裁的商湯科技市銷率約16倍,按去年營收30.8億元計算,其估值將高達493億元,較兩年前的估值再增加142%;但是考慮到AI概念股表現不振,該公司又被列入實體清單,實際影響尚未浮現等因素,最終估值可能會打折扣。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商湯進軍聊天機械人 主要股東卻接連減持

這家中國人工智能公司最近推出ChatGPT同類產品,卻遭兩大股東拋售持股 重點︰ 商湯推出聊天機械人「商量」,但日本軟銀和阿里巴巴先後減持其股份 商湯去年經調整虧損飆升,加上收入下跌19%,令投資者感到失望   裴梓龍 自從微軟(MSFT.US)投資的OpenAI推出ChatGPT聊天機械人,人工智能(AI)浪潮席捲全球,各中國科技巨頭自然不會錯過龐大商機,百度(BIDU.US; 9888.HK)率先推出「文心一言」後,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隨即以「通義千問」迎戰,作為中國AI龍頭的商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020.HK),當然亦不甘寂寞。 4月10日,商湯在技術交流日正式介紹自家AI大模型體系「日日新」,並推出類似ChatGPT的產品「商量(SenseChat)」,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徐立介紹稱,「商量」除了可以創作文案及故事外,還支持編寫代碼、醫療問診等應用。 除了商量外,日日新體系下還有由文字生成圖像的「秒畫」;同時,商湯也推出AI數字人影片平台「如影」,只需一段5分鐘的真人影像素材,便可生成數字人分身,同時又研發了3D創作平台,可生成大規模3D場景和精細化物件。 吸取百度演試「文心一言」時只播放錄影片段,結果被市場質疑的教訓,徐立這次現場利用商量撰寫宣傳文案,也展示訓練秒畫,通過輸入20張80年代香港女性的照片,秒畫便學會生成80年代風格的女士圖片。 股價插水 但市場對商湯的努力看來不太受落,其股價翌日雖然曾經衝高一成至3.7港元,但很快便倒跌近6%,收市軟0.9%至3.3港元;截至上周五,其股價更累挫27.3%至2.42港元。 商湯下挫的背後原因,可能是兩大股東──日本軟銀集團(9984.T)與阿里巴巴先後借利好消息拋售,折損了市場對該公司的信心。其中軟銀在商湯公布日日新之前一個交易日減持5,000萬股,每股平均價2.7713港元,套現逾1.38億港元(1.2億元),持股由14.14%降至13.95%。 至於阿里巴巴是在發布會翌日、即4月11日以每股平均價3.452港元拋售4,000萬股,套現1.38億港元,持股由8.04%減至7.88%;就在同一天,連商湯僱員持股公司SenseTalent Management Ltd.也沽出507.7萬股,每股平均價3.3971港元,套現1,725萬港元,持股由14%降至13.98%。 從估值上看,商湯的市銷率約21倍,同屬中國「AI四小龍」的雲從科技(688327.SH),市銷率卻高達55倍。從估值上的差異,正好反映市場對商湯前景的憂慮。 大華繼顯(香港)策略師楊韻銳表示,商湯上市前進行過12輪融資,主要股東軟銀和阿里巴巴的持股成本低,隨着研發及銷售開支持續高企,至今仍未能獲利,前期投資者沽貨套現也很正常。「我估計減持行動仍然有機會持續,尤其是軟銀經過連續四個季度虧損後,本身也需要資金周轉。」楊韻銳說。 今年3月底,商湯發布了一份令市場失望的2022年成績表,淨虧損達60.93億元,雖然比2021年收窄了64.5%,但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non-IFRS)的經調整虧損卻上升234%至47.36億元,已佔過去5年經調整虧損總額83億元的一半以上。 對於商湯來說,虧損是市場早有預算,但收入下滑19%,就令投資者始料不及。其中兩大核心業務智慧商業和智慧城市的營收分別減少25.2%及48.9%,抵銷了智慧生活與智能汽車收入的130%與59%增長。 現金流失 對於營收下降,商湯歸咎於中國的新冠疫情,由於部分城市實施嚴厲封控措施,延遲客戶人工智能支出及產品現場部署,而智慧城市的建設也有所推遲,直接導致公司應收賬增加。 截至去年底,賬齡1至2年的應收賬激增1.3倍至32.45億元,更誇張的是3年以上的應收賬,竟由2021年的1.01億元暴增524%至6.3億元。與此同時,其應收賬周轉天數也由2021年的319天,大升至去年底的494天。 收入下降加上收賬困難,但商湯卻繼續「燒錢」,直接導致虧損擴大。 商湯去年總收入為38億元,但單計研發開支,已增加11.1%至40.14億元,意味單一開支已超越整體營收,這還未計算約24億元的銷售及行政開支。而總結過去5年,該公司已累計投入128.5億元在研發項目上。 楊韻銳認為,相比其他擁有穩定現金流的大型科企,商湯現有業務不足以滿足其資金需要,如果虧損持續,可能會限制未來的研發開支。 事實上,商湯去年經營現金淨流出30.9億元,比2021年增加24%;投資現金淨流出更擴大逾5倍至93億元。截至去年底,其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按年減少51.8%,只剩下79.63億元,按照目前的燒錢速度,可能不用兩年便會花光手頭上的現金。 主營業務未見好轉,日日新也在初始階段,商湯拒絕坐以待斃,在自動駕駛範疇發力。旗下「商湯絕影」智能汽車平台在2023年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中,展現了全棧(F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