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wout revenue growth in India, Octillion Energy vying for IPO for a second time

電動車電池系統開發商冪源科技今年印度業務大幅增長,近期更拿下塔塔汽車訂單,衝刺港股IPO士氣大振

重點:

  • 今年前四個月營收9.5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88%
  • 印度業務收入雖急增,但毛利率急跌

李世達

去年曾因五菱宏光Mini EV砍單而營收大幅下滑的幂源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近期在印度的業務大幅增長,今年前四個月營收較去年同期大增88%,公司也再度遞表,趁勢衝刺港股上市。

來自安徽合肥的幂源科技,是一家乘用電動車電池系統開發商,在印度與美國均有開展業務。公司主要設計、製造及銷售電動車的定制電池系統,其次提供儲能解決方案及電池管理系統。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於2023年,按出貨量計,幂源是中國乘用純電動汽車的第四大動力電池系統供應商,市場份額為5.1%。

冪源近年的發展可說是大起大落,2022年受惠於「國民神車」五菱宏光Mini EV大賣,冪源由虧轉盈約1億元,但在2023年由於相關補貼政策結束,客戶訂單大減,冪源營收下滑43%,少賺47%,股東應佔溢利只剩下約5,300萬元。

印度收入大增

不過,隨著公司印度業務的擴大,新的增長動力正在浮現。根據申請文件,2024年前四個月公司營收9.5億元,同比大增88%,股東應佔虧損約2,911萬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3%。

從地區看,今年前四個月,公司中國業務收入為5.3億元,同比增長35%;來自印度的收入則錄得3.9億元,是2023年同期1億元的2.9倍,佔整體收入比例也從20%增至41.9%。

公司表示,印度收益大幅增加,主要歸因於當地主要客戶訂單上升,其客戶是印度領先的電動車製造商。根據相關報道,冪源在印度的主要客戶,應是印度最大汽車品牌塔塔汽車(TTM.US)。今年上半年,塔塔的電動汽車在印度的市佔率高達60%。

報道稱,塔塔近期推出的新電動車Curvv,是首次在乘用車上採用了冪源科技生產的電池系統。此前,塔塔旗下電動巴士 Starbus EV 一直採用冪源電池系統。塔塔還表示,將擴大向冪源採購。

塔塔汽車目前一共推出四款電動車型,除Curvv外,電池系統都是由塔塔集團旗下的Tata AutoComp生產。Curvv是塔塔首次在乘用車上採用中國公司生產的電池系統產品,引起不少討論。

有分析認為,塔塔轉向冪源是為了解決電池性能的問題,通過採用新的電池系統設計和不同類型的電池,尋求提高可靠性。Curvv分為55kWh版本和45kWh版本,前者仍使用Tata AutoComp組裝的電池系統,僅後者採用冪源產品。

儘管印度政府努力實現「印度製造」目標,但目前印度電動車電池仍仰賴中國進口。值得一提的是,Curvv Tata AutoComp版本使用的是國軒高科(002074.SZ)的105Ah方型電池,而冪源版採購的則是億緯鋰能(300014.SZ)的15.2Ah圓柱型電池,都是「中國製造」。

毛利率跌逾九成

申請文件顯示,公司在印度的電動車電池系統銷量,由截至2023年前四個月的810個,增加至截至今年前四個月的12,604個,成長接近15倍。

然而訂單雖爆增,卻並未改善冪源印度業務的盈利能力,反而大大侵蝕毛利率。申請文件顯示,今年前四個月,印度業務毛利率從2023年同期的18.8%,驟降至僅剩1.3%,幾乎是做賠本生意,難怪公司持續虧損。

公司表示,毛利率大幅下降,主要因為毛利較高的電動巴士收入減少,原因是印度大選前政府減少採購訂單。另外,首款乘用車電池系統產品毛利率相對較低,是為了「獲取市場份額採取的定價策略」,加上從中國採購電芯產生的空運費用較高。公司強調,「正持續優化生產及採購效率,產品生命周期開始時產生的成本通常較高」。

總的來說,正式進軍印度乘用車市場,或許是冪源二次遞表的最大亮點。印度人口眾多、市場基數大,且電動車市場份額僅約2%,印度政府企圖打造「全球電動車製造中心」,目標在2030年將電動車份額提高到30%,發展潛力巨大。

不過,印度市場也面對基建不足、供電不穩、中印地緣政治紛爭等不利因素。機遇在於,冪源在印度已有兩家工廠,是少數能在本地製造及提供服務的供應商,按裝機量計算,冪源印度第二大純電動車電池供應商。相較於中國新能源車企紛紛開始自研電池以降低成本,好好發展印度市場或許是一條出路。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Fosun international

出售醫療集團套現26億 復星葡國業務重新佈局

復星出售光明醫療四成股權,這是近年繼出售銀行及地產業務後,再一次出售葡萄牙資產,但每次皆是出售部分股權,仍維持控制性股東地位 重點: 復星近年透過瘦身健體策略,不斷出售資產減債,從流動性危機中復蘇 復星去年重投美元債市場,月初再成功發行3億美元債券   鄭瑞棠 復星國際有限公司(0656.hk)在9月初公布,旗下葡萄牙附屬公司Fidelidade擬出售當地醫療集團光明醫療(Luz Saude)四成股權,作價3.1億歐元(折合約3.6億美元或25.9億人民幣),但仍然保留約六成權益。復星預期交易將令集團有三項裨益,包括優化資本結構及提升流動性;藉與經驗豐富的戰略夥伴合作,推動公司業務發展及價值創造;及強化股權結構,為公司的中期增長提供更強的支持和動力。 光明醫療為葡萄牙最大的私人醫療集團之一,提供廣泛的綜合醫院及臨床服務,擁有29家醫療服務機構,覆蓋葡萄牙75%人口。今次交易買家則為麥格理資產管理的投資基金。 保留項目控制權 葡萄牙原是復星歐洲投資的重要一環,涉及保險、醫療、地產、銀行幾大範疇,今次出售光明醫療集團股份,只是貫徹集團近年瘦身行動,有序地出售資產套現,改善集團的財政狀況,但交易都是出售部分股權,復星仍保留項目的權益。如2024年一月以2.35億歐元出售葡萄牙商業銀行5.6%股權,保留逾兩成股份,維持主要股東地位;今年5月向葡萄牙中央銀行出售里斯本Entrecampos地產項目其中兩幢大樓,作價1.92億歐元元,佔總樓面面積約19%,自己仍有項目的控制權。 此策略顯示集團並不是看淡葡國前景而退出市場,而每項目皆保留部分權益,仍可享受日後發展的收益。出售部分股權套現後,既可改善集團債務情況,又可降低項目所承擔風險,並引入策略性夥伴,是進可攻退可守的策略。 復星投資於葡萄牙可追溯至2013年,當年受歐債危機影響,葡萄牙面臨嚴重資金短缺,為減少公共債務,政府實施了一系列私有化措舉,因而讓復星找到投資機會。2014年5月,以10億歐元收購葡國最大保險公司Fidelidade;同年10月,Fidelidade在復星的支持下,以4.6億歐元收購聖靈集團醫院業務96%股權(後來更名光明醫療)。 2016年11月,復星以1.75億歐元收購葡國商業銀行BCP16.7%股權,後來增持至約20%。當年葡萄牙剛從歐債危機中復蘇,資產價格相對處於低位,提供了投資機會,而且葡國經濟穩定,加上地理位置連接歐洲與非洲,有利復星全球化佈局。今次主要業務皆出售部分股權並引入新股東,顯示其葡國業務的新布局。 流動性大幅改善 隨著復星近年積極減債,集團漸從三年前的債務危機中復蘇。最近公在的中期業績報告中,復星國際截至25年6月底止總債務為2,221億,較24年12底的2,141億元有所上升,同期的總債務佔總資本比率為53%,也比24年底的52%稍為上升。不過,同期現金及銀行結餘678億元,加上集團尚未提用的銀行信貸額達1,394億元,為集團提供充裕的流動性。 復星的債務危機出現在2022年,集團多年的積極擴張令負債急速上升,但疫情對公司現金流有嚴重影響, 22年9月標普將復星評級從BB下調至BB-,一度令復星境外美元債斷崖式下跌,穆迪更在23年4月因信息不足而撤銷其評級。 不過復星持有的資產價值始終超過負債額,從22年中開始積極瘦身,有序地出售資產,包括青島啤、新華保險等國企股份,並積極地出售海外資產,改善融資渠道,成功令集團從債務危機中復蘇。 重投美元債市場 24年11月復星成功發行3億美元3.5年期高級無抵押債券,是復星隔三年多以來重啟境外美元債,標普認為此對復星融資溝通的拓寬起積極作用,給予公司信用評級BB-,展望穩定。至今年9月初,復星亦成功發行4億美元債券,票息6.8厘。 復星債務危機暫時紓緩,但股價仍在低位徘徊,現價約5.6港元,差不多只及債務危機前的一半。花旗指復星出售資產帶來的現金流有助提高股東回報,現價比資產淨值折讓七成,認為估價復修空間可期,將目標價提高至6.5元,建議買入。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TikTok Deal

新聞概要:中美馬德里會談就TikTok交易達成框架協議

TikTok交易將化解美方對安全的擔憂,但同時保留這個熱門社交平台的「中國特色」    李世達 中美官員周一表示,雙方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行的會談中,就TikTok問題達成一項框架協議。美國總統特朗普隨後在社交媒體表示,該協議將在周五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通話中確認。 此次會談由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率團,美方則由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領銜,議題涵蓋美方單邊關稅措施、出口管制以及TikTok問題。這是自美國總統川普今年4月啟動新一輪關稅戰以來的第四次會談。 這項涉及1.7億美國用戶的熱門社交媒體應用的潛在協議,成為這兩個全球第一與第二大經濟體在數月談判中罕見的突破。 據財新報道,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李成鋼表示,關於TikTok問題,中國一貫反對將科技和經貿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絕不會以犧牲原則立場、企業利益和國際公平正義為代價,尋求達成任何協議。 李成鋼說:「中方將堅決維護國家利益和中資企業合法權益,依法依規開展技術出口審批。同時,中國政府充分尊重企業意願,支持企業在符合市場原則基礎上,開展平等商業談判。」 貝森特則在會談結束後表示,雙方就TikTok問題達成了框架協議,他稱這項協議是兩個私有主體之間的事,但商業條款已達成一致。他強調,該協議將解決美國在安全方面的擔憂,但同時會保留TikTok的中國特色。 CNBC報道稱,貝森特指出,在該框架下,可能會由美國控制TikTok的所有權。 TikTok的未來動向一直是中美談判焦點。特朗普今年以來已三度簽署行政令,將TikTok出售期限不斷延後,最新截止日期為9月17日。根據美方立法,一旦無法剝離,TikTok將面臨在美被禁的命運。 特朗普先前曾強調,美國已有潛在買家,包括地產大亨弗蘭克·麥考特(Frank McCourt)、AI初創公司Perplexity AI以及由Employer.com創辦人廷斯利(Jesse Tinsley)組成的財團等,不過方案涉及收購範圍與股權結構各有差異。 然而,TikTok是否能夠出售,最終需經中國政府批准。早在2020年,中國商務部與科技部便將「基於數據分析的個性化推送服務技術」及「人工智能交互界面技術」納入出口管制清單,意味TikTok核心演算法若要轉讓,必須獲得主管部門許可。 中方先前已多次強調,將依法依規處理TikTok相關事宜,堅決維護企業正當權益,並強調中國政府從未要求企業違反當地法律提供境外數據。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自駕龍頭首掛 禾賽科技午收升逾一成

自動駕駛技術公司禾賽科技有限公司(2525.HK, HSAI.US)周二首日在香港掛牌,開市即升7.7%報229.2元,之後股價續向上升,中午收市報237.2元,升11.47%。 公司發售1,955萬股,一成於香港公開發售,每股定價212.8元,錄得超額認購167.7倍,國際配售超額13倍,集資淨額40億元。 過去三年,禾賽科技均為全球第一大激光雷達供應商,去年在全球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市場排名第三。公司的收入由2022年的12億元人民幣(下同),增至去年的20.77億元。今年首三個月,收入3.59億元,同比增加46.3%,虧損則收窄84%至1,750萬元。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英國零售商Sainsbury’s向京東出售Argos談判告吹

電商巨頭京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9618.HK, JD.US)近期積極在歐洲市場尋求併購實體零售商,但其拓展計劃在英國受挫。 英國連鎖超市集團J Sainsbury plc(SBRY.L)周日公告,已終止與京東關於出售旗下商品零售商Argos的談判。公司稱,在媒體披露雙方洽談出售的消息後,京東大幅修改收購條件,但該方案不符合公司的最佳利益,因此決定退出洽談。 Argos是英國第二大綜合商品零售商,擁有全英第三大訪問量的零售網站及逾 1,100個提貨點,在2016年被Sainsbury's以11億英鎊收購。 Sainsbury's預計,2025至2026財年可實現零售基礎經營溢利約10億英鎊(13.6億美元),以及超過5億英鎊的零售自由現金流。 京東港股周一平開,至中午休市報132.7港元,升0.76%。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