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865.SHE
The leading Chinese maker of photovoltaic cells has applied for a Hong Kong listing, hoping a broad market rally will galvanize its IPO prospects.

這家已在A股上市的中國領先光伏電池製造商,趁中港股市最近轉旺,再次向港交所申請上市

重點︰

  • 受產能過剩等問題拖累,鈞達股份今年上半年轉虧
  • 這次鈞達股份上市集資,目的就是為擴展海外市場,尋找新增長引擎

 

裴梓龍

中國政府接連出招刺激經濟,中港股市受惠大反彈,各大企業也趁勢申請來港上市。已經在A股上市的鈞達股份(002865.SZ),以海南鈞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名再闖港交所(0388.HK)。

鈞達股份在今年2月曾向港交所申請上市,惟因招股文件半年有效期屆滿,在8月自動失效,估計與當時整體中港股市低迷,無法取得管理層心目中的估值有關,畢竟其A股股價過去一年跌幅已超過50%。

成立於2003年的鈞達股份,本來專注汽車內外飾業務,包括提供汽車儀器板、前後保險槓等部件,2017年成功在深交所上市。然而上市翌年,內地汽車市場陷入下滑期,拖累鈞達股份業績。

2019年,鈞達股份展開戰略轉型,看中光伏電池行業。2021年,當時光伏電池中的P型電池主導市場,鈞達股份果斷出資14.34億元,收購捷泰科技51%股權,正式進軍光伏行業,翌年再將汽車塑料配件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業務出售,全力發展光伏電池業務。

作為中國領先的光伏電池製造商,過去兩年受惠行業紅利,尤其是從「P型轉N型」浪潮中,鈞達股份的N型TOPCon電池一度帶給公司高速增長。據招股文件顯示,2021年公司的收入只有約16.39億元,2022年N型電池技術崛起,公司也是全球首批大規模量產N型TOPCon電池的企業,帶動整體收入增長5.8倍至110.9億元,去年再上升67.9%至186.1億元。

過去三年,公司淨利潤也持續增加,由2021年的5,373萬元,大幅上漲至2022年的6.17億元,期間多賺了10.4倍,去年再增加32.3%,至8.16億元。正因如此,鈞達股份A股股價在2022年一度高見173.26元,其後見觸頂回落。

不過,截至今年10月18日,鈞達股份A股股價已跌至43.7元,單計過去一年的跌幅已達53.3%,如果以2022年的高位計算,跌幅更高達74.8%。投資者持續沽貨並非無因,因該公司的高增長開始無以為繼,其上半年收入只有約63.6億元,同比下跌32.4%,更重要的是由盈轉虧,淨虧損1.66億元,表現遠差於去年同期的9.56億元淨利潤。

由於鈞達股份去年全年淨利潤為8.16億元,意味其實去年下半年已經開始虧損。這與內地光伏行業自去年已陷入產能過剩的情況密不可分,整個產業鏈上的產品價格都持續走低,例如今年上半年多晶硅和硅片價格已下跌超過40%,電池片價格也跌了逾15%。

產品售價跌幅驚人

上半年,鈞達股份的P型PERC電池收入同比銳減87.7%,N型TOPCon電池也少了4.5%,最令投資者擔憂的是,兩款電池的平均售價跌幅驚人,P型PERC的平均售價由2022年的1.06元/W,跌至去年0.75元/W,今年上半年進一步下滑至0.32元/W,同比跌幅達62.8%;N型TOPCon的平均售價今年上半年只有0.36元/W,同比大幅下跌61.3%。

國內光伏業產仍在消化過剩產能,國金證券的報告指,自去年第四季起,光伏業經過二三線企業退出及整合,已有不少公司被淘汰,而目前「供給側洗牌」已進入中後期。

面對國內競爭激烈,不少公司選擇到海外尋找增長。去年全球光伏電池市場規模按出貨量計已達544.9 GW,預計到2030年可達1,526.6 GW,期間複合年增長率為14.2%,如果不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其他地區光伏電池出貨量,年複合增長率更可望高達25.6%。

鈞達股份在招股文件中也提到,公司來自中國境外的銷售額佔比由2021年的0.3%,提升至今年上半年的13.8%,更計劃將海外年化產能擴大至約10 GW,這次在港股上市集資所得,就是用於興建年化產能約為5 GW的海外光伏電池生產基地,同時建立及加強海外銷售業務及分銷渠道,以及用於研發先進技術及一般營運資金。

當然,擴大海外業務也面對不少風險,其中最不明朗的就是貿易限制,包括關稅、出口規定、反傾銷及反補貼稅等問題,將直接影響公司產品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力。

這次鈞達股份再闖港交所,希望能以「A+H」身份在兩地上市,截至上周五,本港H股對比A股折讓率介乎5.3%至77.1%,能源相關股份的折讓一般約50%。如果鈞達股份希望成功上市,不僅要通過港交所聆訊,更重要是定價需要比A股存一定折讓,才能說服投資者進場,為公司擴展海外市場「儲能」。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英國零售商Sainsbury’s向京東出售Argos談判告吹

電商巨頭京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9618.HK, JD.US)近期積極在歐洲市場尋求併購實體零售商,但其拓展計劃在英國受挫。 英國連鎖超市集團J Sainsbury plc(SBRY.L)周日公告,已終止與京東關於出售旗下商品零售商Argos的談判。公司稱,在媒體披露雙方洽談出售的消息後,京東大幅修改收購條件,但該方案不符合公司的最佳利益,因此決定退出洽談。 Argos是英國第二大綜合商品零售商,擁有全英第三大訪問量的零售網站及逾 1,100個提貨點,在2016年被Sainsbury's以11億英鎊收購。 Sainsbury's預計,2025至2026財年可實現零售基礎經營溢利約10億英鎊(13.6億美元),以及超過5億英鎊的零售自由現金流。 京東港股周一平開,至中午休市報132.7港元,升0.76%。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祖龍娛樂斥2,420萬美元購理財產品

研發移動遊戲的祖龍娛樂有限公司(9990.HK)上周五公布,斥資2,420萬美元購入一系列理財產品,其中於上周斥1,260萬美元購入債劵掛鈎票據,並以500萬美元購入三年期首年不可贖回票據。 另外,去年通過瑞銀新加坡認購本金660萬美元的24個月美元股票掛鈎雙贏本金返還票據。 公司表示,購入理財產品是合理有效使用階段性閒置資金,以提高公司的資金收益。同時,通過風險考慮及比較不同報價後,認為可從認購事項中取得相對穩定收益,符合資金的安全及流動性目標。 祖龍娛樂周一平開報1.93港元,公司年初至今已升逾35%。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不同集團通過上市聆訊 擬本月底啓動IPO

據國內媒體報道,高端嬰童用品製造商不同集團已於周四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為其本月底啓動IPO鋪平道路。 據其周四向港交所提交的最新招股說明書顯示,中信證券與海通國際擔任承銷商,但不同集團尚未公布具體募資目標。 據更新文件披露,該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25%,由上年同期的5.82億元增至7.26億元;同期毛利率自50.2%降至49.3%。同期利潤按年增長72%,從2,820萬元增至4,850萬元。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安踏計劃未來三年東南亞開千家門店

運動服裝製造商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2020.HK)周四在新加坡一場活動上表示,未來三年計劃在東南亞開設1,000家門店。安踏將東南亞總部設在新加坡,未來逐步拓展至南亞、澳洲及新西蘭等周邊市場。 安踏表示,今年上半年,安踏品牌海外收入同比增長超過150%,主要受惠於東南亞市場增長,以及在美國和中東的新線下業務啟動。在中東和北非,安踏零售網絡已覆蓋阿聯酋、沙特阿拉伯、卡塔爾、埃及和肯尼亞等市場。另外,公司即將於9月在美國比華利山開設美國首家旗艦店,推動近一步擴張。 今年上半年,收入增加14.3%至385.4億元(54.1億美元),經調整純利增加7.1%至65.97億元,毛利率下跌0.7個百分點至63.4%。截至6月底,集團共擁有逾13,000間門店。 安踏周五高開,至中午休市報93.8港元,跌1%。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