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B.US
LightInTheBox records strong revenue growth

這家專賣廉價服裝的在線網站運營商,第二季度錄得創紀錄的營收增長,但由於營銷支出龐大,仍處於虧損

重點:

  • 蘭亭集勢二季度收入增長45%,但它預計由於「宏觀經濟動蕩」,本季度增速將放緩
  • 由於銷售足跡更加全球化,同時針對注重性價比的買家,提供更便宜的服裝,該公司比同行更有優勢 

     

梁武仁

經濟不景氣的時候,消費者自然會傾向於便宜貨。雖然這對奢侈品牌和其他高端商品不利,但服裝等商品的折扣零售商卻能蓬勃發展。這似乎是蘭亭集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LITB.NY)強勁的最新季度業績的一個重要因素。該公司是專賣廉價服裝的在線購物網站的運營商。

在目前的這種困難時期,地域多元化也有所助益,這是在其他主要中國電子商務公司增長疲軟的情況下,蘭亭集勢二季度業績依然強勁的另一個主要因素。但即便如此,蘭亭集勢表示,它在未來幾個季度還是可能會面臨一些動蕩。

據上週五公佈的最新財報顯示,蘭亭集勢4~6月這個季度收入同比增長45%,達到1.92 億美元,這是自10年前IPO以來最快的季度增長。服裝銷售額增長約50%,超過了銷售正在下降的產品,包括從玩具到假髮等。

鑒於目前中國經濟疲軟,公司二季度的業績,對一家在線零售商來說令人贊嘆。尤其是中國的私人消費仍然疲軟,作為電子商務網站主要用戶的青年人失業率創歷史新高的時候。

但話又說回來,蘭亭集勢的強勁表現也是說得通的,因為它的特色,即低成本產品,正是消費者眼下想要的。雖然他們也許不需要假髮這種額外物品,但如果便宜的話,很多人可能還是願意更新衣櫃。

也許更重要的是,蘭亭集勢的大部分產品都賣給了中國以外的客戶,因此全球需求可以幫助其抵消國內的疲軟。該公司沒有在最新季報中,對銷售情況進行區域性分析。但2022年的年報顯示,去年近80%的收入來自歐洲和北美,其餘20%來自其他國家。

蘭亭集勢已經走過一些年頭了。它於2007年成立,創始人郭去疾此前曾在谷歌中國工作過幾年。該公司現在的掌舵人是何健,他是在自己創辦的新加坡電子商務平台Ezbuy於2018年被蘭亭集勢收購後接手管理該公司。

雖然蘭亭集勢最為人熟知的是定制婚紗,但它也銷售面向所有性別和年齡段的全系列服裝。它有自己的設計團隊,但把產品的生產外包給第三方合作夥伴,並通過DHL和FedEx等國際快遞公司,將產品直接運送給140多個市場的客戶。蘭亭集勢在供應商附近運營著自己的倉庫,以降低物流成本,它還利用谷歌和 Facebook等互聯網平台進行營銷。

這樣,蘭亭集勢既能夠瞄准世界各地的消費者,又無需理會建立、管理昂貴的國際零售基礎設施這些麻煩。 而且由於業務相對簡單,該公司的毛利率相當不錯,遠高於50%,遙遙領先於電商巨頭阿里巴巴(BABA.US;9988.HK)的毛利率,後者不到40%。

重視服裝業務

除了銷售產品的實際成本外,蘭亭集勢計算毛利潤時,從收入中扣除的其他成本,主要是從供應商那裡接收產品的運費。阿里巴巴將各種各樣的費用計入收入成本,包括物流、移動應用程序和網站運營相關費用。

蘭亭集勢在服裝方面的利潤率高於其他產品,所以該公司越來越重視前者也就不足為怪了。服裝銷售在總收入中的佔比從2020年的40%出頭,上升到二季度的85%。幫助蘭亭集勢在此期間,將毛利率從44%提高到了58%。

然而,對該公司來說,並非萬事皆順。為了在這個競爭激烈的行業中佔據優勢,它一直在加大營銷力度。在這個行業,它可能會越來越多地與Shein拼多多(PDD.US)旗下的Temu等更強勢的中國時尚品牌正面交鋒,這些品牌同樣也瞄准利潤豐厚的西方市場。

去年,營銷支出的增加,使蘭亭集勢陷入虧損,今年趨勢仍在延續。二季度,它的營銷成本同比增長了60%以上,上半年增長了逾三分之二。今年二季度和上半年,蘭亭集勢仍未實現盈利,不過隨著收入的增長,其淨虧損有所收窄。

儘管二季度營收增長強勁,但它對7~9月的前景持謹慎態度。公司預計本季度營收在1.45億美元至1.6億美元間,按照該區間的上限計算,同比增長將超過30%,與二季度的強勁表現相比放緩幅度較大。

蘭亭集勢表示:「隨著進入2023年第三季度,我們將面對宏觀經濟的動蕩,加上服裝行業正常的季節性,正在影響我們的營收表現。」

投資者對蘭亭集勢的最新業績感到滿意,推動其股價在財報發佈當天上漲了4.6%。但與2013年首次公開募股時相比,公司股價仍下跌了80%以上,市銷率只有0.2倍。其他電商企業的估值也同樣低迷,只是沒有這麼低。阿里巴巴的市銷率不足2倍,另一家在線折扣零售商唯品會 (VIPS.US)的市銷率也遠低於1倍。

疲軟的估值表明,投資者總體而言對該行業並不樂觀——考慮到中國經濟陷入低迷的新聞層出不窮,這倒是可以理解。由於重點放在全球市場,蘭亭集勢可能會略好一點。但要想真正地脫穎而出,它需要證明自己能夠控制支出並恢復盈利,就像它已經證明瞭自己有能力在順境和逆境中實現收入增長。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Zijin Mining spinning off its overseas gold mining arm and taking it public, in order to benefit from surging gold price

分拆海外金礦業務上市 紫金礦業搶食高金價紅利

紫金礦業選在金價創新高之際,啟動海外黃金資產分拆,為長線擴張預留更大的想像空間 重點: 境外黃金產量約佔公司整體黃金產量近七成 去年黃金業務銷售收入佔總收入約49.64%   李世達 在資本市場上,黃金不只是貴金屬,更是一種信仰。當地緣政治不穩、利率趨降、通脹高企,全球資金往往如候鳥般湧向避風港——黃金。2025年4月,國際金價一度飆升至每盎司3,500美元歷史新高,年內漲幅逾30%,成為市場最搶手的資產。 而就在這波金價熱潮,中國最大金屬礦商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899.HK; 601899.SH)近日宣布,將位於南美、中亞、非洲與大洋洲的多個大型金礦整合至香港註冊的子公司「紫金黃金國際」,並擬於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可謂「趁熱打鐵」,精準踩在金價上升周期的浪頭之上。 公司稱,此舉旨在加快國際化步伐、強化資本運作效率、擴大海外融資與併購能力。分拆完成後,紫金黃金國際仍為紫金礦業合併報表範圍內的控股子公司,確保公司對境外黃金資產的控制權不變。 業績隨金價起飛 黃金作為紫金礦業的重要業務板塊,其收入與利潤貢獻不可小覷。根據紫金礦業2024年報,黃金業務銷售收入佔總收入約49.64%,為集團最大收入來源。 毛利方面,黃金貢獻亦高達30.07%,遠高於其他金屬品類。全年礦山產金量達72.94噸,年增7.7%,其中約65.5%來自海外礦場,如哥倫比亞Buriticá金礦、澳洲諾頓金田,以及蘇里南的羅斯貝爾金礦。 此外,公司產金能力及資源量也位居領先,去年礦山產金產量72.94噸,同比上升7.70%。近五年礦山產金產量年複合增長達12%。今年第一季度礦山產金產量為19.07噸,同比增長13%。公司也上調全年黃金產量目標為85噸,較去年提升16%。 根據中國黃金協會數據,2024年中國實現礦山產金298.4噸,公司礦山產金相當於中國總量的24%。截至2024年底,公司黃金資源量達3483.7噸,在全球排名第六 紫金礦業整體2024年業績亦受惠於金價飆升。全年營業收入達3,036.4億元,年增3.5%;淨利潤320.5億元,年增高達51.76%,遠超國際金價全年升幅27%,創下歷史新高。礦產品毛利率升至57.97%,較上年上升8.88個百分點,反映出金價上行對盈利能力的顯著推動。 2025年一季度,營收達789.28億元,按年增5.5%;淨利潤101.67億元,同比增長62.39%,首次單季突破百億元。同期國際金價再升約20%,4月下旬一度觸及3,500美元歷史高點。 境外金礦吸引力大 從戰略角度來看,紫金此番分拆不僅是資產重估,更是資本運作上的前瞻部署。獨立上市的紫金黃金國際,將成為公司在海外進行黃金資源併購與資本操作的主要平台,藉此可降低母公司財務負擔與地緣風險,強化對國際投資者的吸引力。此外,在香港上市亦有利於對標國際黃金巨頭如Newmont(NEM.US)、Barrick Gold(GOLD.US),爭取更高估值與全球資本關注。 而獨立上市後的紫金黃金國際,資產底氣並不薄弱,其黃金產量接近紫金礦業總黃金產量約七成,潛在估值規模不容小覷。其中,南美洲是黃金產量增長最快的區域之一,公司位於該區的四個金礦去年產量達21.6噸,佔整體約三成。若能獨立上市,料將迅速進入黃金類股投資者視野,成為黃金ETF與主題基金追蹤的熱門標的。 從股價反應亦可見市場的期待。紫金礦業在宣布分拆當日,A股與H股分別上漲1.7%與1.3%,反映資本市場對此舉正面看待。市場普遍認為,紫金此舉可釋放其海外黃金資產價值,提升整體估值,並吸引更多對黃金資產有配置需求的長線資金。 總體來看,紫金礦業選擇在金價高漲時分拆黃金資產,不僅是順勢而為的資本運作,也是對未來全球資源競爭與地緣政治變局的主動應對。對投資人而言,紫金黃金國際的上市開啟了針對中國海外黃金資源的獨立投資通道,有助於釋放黃金資產價值、提升估值彈性,並增強國際資本接觸。在地緣政治風險升溫、美元走弱預期下,黃金資產的吸引力與日俱增。而具備規模化資產、成熟產線的紫金黃金國際,將比新興金礦公司更具抗壓與盈利能力。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Sanhua refrigeration air conditioning infrastructure

簡訊:浙江三花獲證監會批准赴港IPO

中國證監會正式批准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002050.SZ)赴港上市申請,為這家制冷空調元器件製造商的IPO計劃掃清關鍵監管障礙。 根據證監會官周一網上的備案通知書披露,三花智控擬發行約4.77億新股。 該公司於今年1月遞交港交所上市申請,由中金公司與華泰國際擔任聯席承銷商。財務數據顯示,其去年首九個月營收同比增長8.4%至206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90億元有所增長;當期淨利潤從21.6億元增至23億元,增幅達6.5%。 三花智控已在深交所主板上市,該公司去年原計劃在瑞士二次上市,但最終由於市場環境變化而改道為香港資本市場。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北森控股去年度虧損收窄

人力資源管理雲服務(HCM SaaS)供應商北森控股有限公司(9669.HK)周二公布,預料截至3月31日止的2025財政年度,虧損將介乎約1.3億元(1,800萬美元)至約1.96億元,較2024財年的虧損約32.09億元收窄。 公司表示,虧損收窄主要由於公司可贖回可轉換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產生的虧損,及以股份為基礎的付款較2024財年減少所致。 北森控股預期,2025財年收入將介乎約9.23億至約9.66億元,按年增長約8%至13%,年度經常性收入預料介乎約8.9億至約9.27億元,按年增加約17.7%至22.5%。 公司股價周二低開0.5%報5.89港元,至中午收市報5.97港元,跌1.36%。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小南國大折讓配股 集資不足900萬元

餐飲集團上海小南國控股有限公司(3666.HK),周一晚公布配股,將以每股0.02元,配售近4.43億股,較周一收市價0.024元大幅折讓16.7%,僅集資890萬元,集資所得用作一般營運資金。 小南國表示,配售可籌集額外運營資金、增強公司的財務狀況及擴大本公司的股東基礎,從而提高股份流通性。 曾經是上海餐飲龍頭之一的小南國,近年業務每況愈下,去年收入按年大跌30%至3.14億元人民幣(下同),虧損卻較2023年擴大80%至8,506萬元 小南國周二高開25%報0.03港元,公司過去一年股價由高位下跌33%。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