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公佈的7月資料顯示中國經濟增長不均,主要為製造業產出強勁,但內需表現仍然疲弱

 

建銀國際

國家統計局最近公佈全國7月的整體經濟數據,據官方表述,上月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不過建銀國際的最新研究報告指出,當中部分環節值得市場人士密切留意。

7月的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增長不均,主要為製造業產出強勁,但內需表現仍然疲弱。受惠於全球製造業趨勢、產業升級和綠色轉型,工業生產增長保持穩健,但相比第二季仍稍顯疲弱,這與全球製造業趨勢和國內製造業升級一致。

上月全國製造業投資按年增長8.3%,工業升級和高科技相關行業是主要貢獻者。其中高科技行業如電腦、通信及其他電子設備類別的投資,見證了10%的理想增長。與此同時,有色金屬及通用和專用設備的投資,上月也出現雙位數增長。不過,基礎設施投資增長上月放緩至5.6%,主要因為依賴政府財政的傳統基礎設施投資(如道路和鐵路),增幅放緩至僅2%,但與綠色轉型相關的基礎設施投資,則創造了強勁的21.1%增長。

另一方面,上月零售銷售增長輕微上升至2.7%,雖然略高於市場普遍預期的2.6%,而且經季節性調整的按月增長,從上一個月的-0.1%,回升至7月的0.4%,但與以往的動輒雙位數比較,反映內消費趨勢依然疲弱,在消費降級的背景下,需要更多政策措施和改革來應對週期性逆風。不過,上月全國網上銷售按年增長7.9%,佔總零售銷售約四分之一,成為支撐內需表現的一大支柱。

值得注意的是,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按年上升0.5%,明顯高於2024年上半年的0.1%平均水平,主要因為食品價格推動CPI上漲,其中由豬肉引領的肉類價格,在7月按年上升0.4%。據高頻數據顯示,食品價格的上漲正延續至8月初,可能對CPI持續帶來刺激作用。

宏觀政策或持續寬鬆

住房市場方面,則顯示出一些穩定跡象。今年1至7月,全國新建房的銷售面積及銷售額,分別按年減少18.6%及24.3%,比1至6月的減少19%及25%稍為改善。價格方面,70城新房價格按月降幅為0.65%,跌幅較上月收窄0.03個百分點;二手房價格按月降幅為0.8%,同樣比6月收窄0.05個百分點。

自2023年第四季以來,全國按揭貸款保持低單位數增長。貸款的緩慢增長,仍然表明家庭財務壓力有限;然而,由於住房庫存仍然較高,政策可能會集中於住房庫存的供應側調整,這或會加速房市調整過程。

按建銀國際的推算,上月固定資產投資按年增長1.9%,為過去5年中,最慢的增長月份之一。雖然製造業投資表現穩健,但房地產投資和政府主導的傳統基礎設施投資,抑制了整體投資增長。其中房地產投資的收縮在7月繼續緩解,降至按年10.8%。鑒於最近幾個月的房地產銷售疲弱,預期房地產投資的收縮將會持續。

該行認為,在現時的經濟背景下,宏觀政策可能會持續寬鬆,由於7月的政治局會議中,官方強調政策需加快支持需求,預期下半年財政支出將會增加,彌補2024年上半年支出乏力的情況。因此,今年下半年流動性條件仍會保持寬鬆,但近期食品價格的反彈,可能會限制近期進一步放寬的空間。

本文內容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詠竹坊立場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創新藥收入大增 恒瑞醫藥上半年多賺近三成

醫藥企業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1276.HK; 600276.SH)周三公布,截至2025年6月底止上半年收入達157.61億元(21.9億美元),按年增長15.9%,錄得淨利潤44.50億元,按年勁升29.7%。 業績增長主要來自創新藥銷售及許可收入大幅提升,上半年相關收入達95.61億元,按年增加26.8%,佔總收入逾六成。公司表示,部分新藥如瑞維魯胺、達爾西利等在醫保內的使用逐步擴大,帶動銷售持續走高;同時,早期上市的創新藥藉新適應症獲批亦持續放量。此外,公司從默沙東與IDEAYA Biosciences分別收取2億及7,500萬美元首付款,進一步推動利潤增長。 上半年,公司研發投入38.71億元,其中研發開支32.28億元,按年升6.3%,佔收入比重20.5%。行政、銷售及分銷開支57.99億元,增加10.9%,佔收入比由38.4%降至36.8%。 恒瑞醫藥港股周四高開1.2%,至中午休市報77.4港元,轉跌1.46%。

簡訊:思摩爾收入升盈利跌 中期賺4.9億元

主營電子霧化技術的思摩爾國際控股有限公司(6969.HK)周三公布,截至6月底止的中期收入同比上升18.3%至60億元人民幣(下同),但盈利下跌28%至4.92億元。 公司解釋收入上升盈利大跌的原因,主要是期內以股份為基礎的付款開支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同時又加大自有品牌產品的市場開發力度。另外,集團的法律及合規服務相關費用亦大增。 思摩爾周四開市跌0.6%至22.22港元,股價今年以來已上升67%。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Investors pile into CANbridge stock

北海康成完成1億港元戰略定增 兩個半月股價飆漲逾15倍

罕見病賽道存在患者基數天花板與支付體系瓶頸,需警惕短期估值泡沫風險 重點: 戰略合作可大大緩解北海康成的現金流壓力,2024年末現金僅剩1050萬元 北海康成市值的更大想象空間在於更廣闊、支付能力更強的海外市場    莫莉 2025年的港股市場,創新藥板塊以113%的指數漲幅成為全球醫藥資產的領跑者,遠超納斯達克生物科技指數與A股醫藥板塊。在這場資本盛宴中,罕見病龍頭企業北海康成製藥有限公司(1228.HK)成為漲幅冠軍,從5月末的0.136港元到8月14日盤中高點2.30港元,兩個半月的股價漲幅高達1,591%,市值亦從不足1億港元,飆升至突破9億港元。 北海康成股價在短期內暴漲背後,是三重關鍵利好的集中釋放:5月自研戈謝病新藥獲批上市並於7月開出首張處方;8月國家醫保局《商保創新藥目錄》初審通過其三款產品,罕見病支付體系破冰在望;同期引入百洋醫藥1億港元戰略定增,一舉緩解現金流枯竭危機。 北海康成最近的一次上漲周期為8月7日至13日,在這四個交易日內,其股價分別單日上漲了7.07%、27.36%、23.7%和25.75%。這一輪大漲的背後是北海康成與青島百洋醫藥股份有限公司(301015.SZ)的戰略合作。根據雙方的協議,北海康成將以每股1.34港元的價格向百洋醫藥發行總價為1億港元的股份,百洋醫藥認購的股份將約佔公司現有已發行股本的17.65%,及經擴大後股本的14.99%。 百洋醫藥的主營業務是為上游藥企提供醫藥產品的品牌運營、批發配送及零售,合作企業包括羅氏製藥、阿斯利康、安斯泰來等全球知名藥企。除了直接入股北海康成,百洋醫藥也獲得了北海康成在中國內地、香港及澳門特定產品的獨家商業服務業務,百洋醫藥的關聯公司還可選擇作為上述市場的分銷商。 北海康成表示,此次戰略股權融資旨在優化其商業化運營模式並增強其商業能力,加速已上市產品的市場滲透。公司尚未明示的是,這場合作亦可大大緩解北海康成的現金流壓力。據公司2024年財報,期內的營收僅8,510萬元,同比減少約17.3%,而年內虧損高達4.43億元,同比虧損增加16.84%,期末現金僅剩1050萬元。 有望破解支付難題 北海康成在罕見病領域研發實力受到認可,亦有三款獲批上市的創新藥產品,為何業績表現如此慘淡?因為罕見病患者的數量少,無法通過規模效應攤薄成本,但罕見病藥物的研發成本高導致定價昂貴,國內醫保基金優先保障基礎疾病,對於治療費用高昂的罕見病藥物報銷較少。 以北海康成最新上市的產品維拉苷酶β - CAN103(商品名:戈芮寧)為例,這是中國首個自主研發的針對戈謝病的酶替代療法(ERT),於5月15日正式獲批上市,7月2日開出首個處方,正式進入臨床應用。戈謝病是一種遺傳性糖脂代謝疾病,在全球範圍內屬罕見病,過去中國患者只能使用進口藥物,一年治療費用逾百萬元,戈芮寧的上市定價對比同類的現有療法的降價至少在50%以上。但是,戈謝病在中國的患者僅約3,000人,即便大幅降價提高患者的可及性,也難以為公司帶來大額營收。 8月12日,國家醫保局公布的首批「商保創新藥目錄」初審名單中,北海康成的戈芮寧、用於治療黏多糖貯積症的海芮思以及治療膽汁淤積性瘙癢的邁芮倍三款產品全部入圍。北海康成表示,此次調整進一步豐富了醫保和商業保險對創新藥物的覆蓋範圍,有助於提升罕見病患者的可及性和治療質量。 「商保創新藥目錄」是2025年國家醫保談判首次設立的,聚焦創新程度高、臨床價值顯著但支付壓力較大的藥品。該目錄通過商業保險的補充支付機制,為高價罕見病藥物構建了多層次支付通路,或許能化解「患者用不起、企業難回款」的行業困境。 儘管國內罕見病支付體系正在升級,但北海康成市值的更大想象空間在於更廣闊、支付能力更強的海外市場。公司透露,正在計劃推動戈芮寧出海。當前北海康成的市銷率約為8.4倍,同樣佈局罕見病的榮昌生物(9995.HK;688331.SH)的市銷率約為23倍,顯示前者的股價曾長期被低估。投資者押注北海康成潛在的重磅BD交易前景,可罕見病賽道存在患者基數天花板與支付體系瓶頸,仍需警惕短期估值泡沫風險。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愛奇藝二季度同比轉盈為虧蝕1.4億

在線視頻服務提供商愛奇藝(IQ.US)周三公布,第二季度營收同比下降11%至66.3億元,並錄得淨虧損1.337億元,上年同期實現淨利潤6,870萬元。 公司會員服務營收同比下滑9%至40.9億元,在線廣告服務營收同比下降13%至12.7億元,內容分發業務營收亦下跌37%至4.37億元。 據路透社報道,紐約上市的愛奇藝已聘請投行籌備赴港雙重上市,擬募集資金2億至3億美元。報道援引知情人士稱,公司計劃於第三季度提交香港上市申請,並有望在2026年農歷新年前完成。 愛奇藝股價周三收漲0.9%,收報$2.30美元,股份年內累計漲幅達14%。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