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US
The learning solutions company has swung into the black after investing in AI-powered educational devices and developing a newly approved MathGPT tool.

好未來研發的大模型MathGPT成為首批獲得國家備案的教育大模型,可正式面向市場開放註冊,將提升學而思學習機在市場的競爭力

重點:

  • 好未來的2023-2024財年第二季財報顯示,當期營收按年增長40.1%,實現淨利潤3,790萬美元,單季扭虧為盈
  • 教育行業大模型競爭日趨白熱化,除了首批獲得備案的兩個教育大模型,市面上亦有多款搭載AI大模型的學習機

 

莫莉

「雙減」政策發佈兩年後,許多教育企業和教培機構調整業務方向,教育智能硬件賽道成為大多數企業的選擇。教培行業龍頭好未來教育集(TAL.US)不僅在今年2月推出首款學習機,主打學而思自主研發的課程體系,同時也在加緊研究教育和學習場景下AI能力的訓練和優化。

好未來於11月7日透露,旗下的大模型MathGPT已經通過了由國家七部委聯合公佈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備案及審核,可以正式面向市場開放註冊,這是首批獲得備案的教育大模型之一。

好未來表示,MathGPT在獲批後隨即從內部測試階段轉為全面開放,未來將在學習機上陸續落地基於自研大模型的AI能力應用,包括「AI精準學」、「AI答疑」、「AI對話學」等。其中「AI對話學」可以通過學生與AI的多輪對話,細分步驟進行定位,快速分析出學生的薄弱點。

消息公佈後,好未來股價連續三日上漲,累計漲幅4.3%,顯示投資者看好公司押注人工智能後,可能會帶來長線回報。其股價最近在9美元左右波動,雖然較上市以來的高點90.96美元跌去九成,但已從2022年的1.6美元低點挽回不少失地。

今年初,好未來推出首款學習機,雖然科大訊飛(002230.SZ)、百度(BIDU.US; 9888.HK)旗下人工智能品牌小度、作業幫等多家品牌,已先行推出學習機,但好未來憑藉學而思教培的品牌優勢以及培訓資源,迅速在市場佔據一席之地。在抖音學而思電子教育旗艦店,學而思平板學習機的售價從4,500至5,200元不等,兩款平板合計已售出超過14萬台,僅在抖音平台,這一款產品帶來的商品交易總額(GMV)至少超過6.3億元。

受惠於學習機銷售帶來的龐大現金流,好未來的業績更加亮眼。其10月26日公佈的2023-24財年第二季財報顯示,截至8月31日的過去三個月,淨收入按年上升40.1%至4.12億美元(30億元),期內轉虧為盈,錄得3,790萬美元淨利潤,遠勝去年同期的78.7萬美元淨虧損,同時該季度的經營現金流轉正,淨流入金額達 1.3 億美元。

在砍掉K-12主力業務後,好未來終於找到相對穩健的道路,即以素質教育為主的學習服務,加上教育大模型助力的智能硬件、紙質圖書等產品的銷售。好未來的學習服務包括線下小班素養課程、線上大班素養學習以及海外學習服務業務,為學生提供科學、程式設計以及人文課程的興趣班。不過,在季度財報中,好未來並未詳細披露各項業務的收入明細。

AI學習機競爭激烈

主力押寶教育大模型後,好未來一改之前持續控制開支的策略,營運支出和銷售費用明顯上升。第二季財報顯示,公司整體營運成本及費用為3.83億美元,按年增長30.9%。其中收入成本1.69億美元,按年增長44.6%,銷售和行銷費用為1.16億美元,按年增長48.9%。

好未來重金投入的背後,是教育行業大模型日趨白熱化的競爭局面,與學而思大模型MathGPT同時獲得備案的教育大模型還有網易有道(DAO.US)的大模型「子曰」,後者已在今年8月被用於有道推出的兩款詞典筆,以及一款聽力產品,可以讓孩子直接與詞典筆對話,像老師一樣「有問必答」、及時解惑。

除了首批獲得備案的兩個教育大模型,市面上亦有多款搭載AI大模型的學習機。科大訊飛AI學習機搭載的星火大模型,小度青禾學習手機搭載了小度靈機大模型,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旗下天貓精靈也推出了學習機Z20,搭載同公司的通義大模型,這些學習機也與學而思學習機一樣,具備AI講題、人機對話等功能。

相比百度、阿里巴巴等AI實力雄厚的互聯網公司而言,好未來的優勢在於長年的教培經驗積累。好未來稱,在測試大模型時,學而思累積20年的教研教學數據、使用者數據以及對使用者的理解就非常重要。以AI講題為例,學而思團隊會基於之前積累、針對不同年齡段孩子的講題思路對機器進行調試。

值得注意的是,學習機賽道也同樣存在政策風險。據《未成年人網路保護條例》指出,專門供未成年人使用的智能終端機產品,應當具有有效識別違法資訊和可能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資訊,該條例將在明年開始實施,屆時或將明確對學習機內容的監管。

估值方面,目前好未來的市帳率為1.6倍,不及在電商領域發力的新東方(EDU.US; 9901.HK)的3倍,但略高於專注非學科培訓的高途(GOTU.US)的1.3倍。好未來若能在大模型加持的學習機領域佔據更大市場份額,則有望進一步提升盈利空間,值得投資者持續關注。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美麗田園料中期純利年增不少於35%

美容與健康管理集團美麗田園醫療健康產業有限公司(2373.HK)周一公布,預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收入不少於14.5億元(2.02億美元),按年增長不少於27%;淨利潤不少於1.7億元,按年升幅不少於35%。 公司表示,業績增長主要得益於「雙美+雙保健」的高毛利商業模式持續優化,提升收入結構與毛利率表現,同時「內生增長+外延擴張」雙輪驅動戰略帶動業務規模擴大及市場佔有率提升,推動規模效應持續釋放,令淨利率穩步上升。 美麗田園周一高開1.3%,至中午休市報29.55港元,轉跌0.84%,股價今年以來仍升65%。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361度Q2銷售佳 零售電商拍住上

運動品牌361度國際有限公司(1361.HK)周一公布第二季度營運概要,主品牌產品及童裝品牌均同比上升10%。至於電子商務平台的產品,整體流水同比亦錄得20%增長。 公司表示,已進一步深化落實「科技賦能產品創新升級」戰略,針對多樣化市場需求持續推出新品,進一步深化「專業化、年輕化及國際化」的品牌定位。 期內,分銷商於廣州、長沙、天津、上海及大連等地增設39家361度超品門店。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的超品門店數量達49家。 周一361度平開報4.99港元,今年以來,公司股價升近18%。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BlueFocus does marketing services

營收下滑的藍色光標 海外突圍有難度

這家中國營銷服務龍頭供應商,正躋身A股公司赴港二次上市的浪潮 重點: 標榜中國最大,並作為全球第十大營銷服務商的藍色光標,已提交香港上市申請 公司八成營收來自為出海的中國企業提供營銷服務,但因利潤率超低而侵蝕淨利潤   陽歌 誰說只有製造商才能赴港IPO,才能為滬深A股市場的上市地位形成互補? 兩地上市(A+H)已成為今年香港規模最大的IPO項目,電池巨頭寧德時代5月募資353億港元(45億美元),調味品龍頭海天味業6月募資101億港元。如今,營銷服務龍頭北京藍色光標數據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300058.SZ),擬通過赴港上市而打破工業股壟斷局面。 據上市文件顯示,創立於1996年的藍色光標,是中國資歷最深的營銷服務商之一,位居全球行業第十。在WPP集團(WPP.L)與宏盟集團(OMC.US)等巨頭主導的全球十強榜單中,該公司是唯一入選的中國企業。 藍色光標的財務數據凸顯若干顯著趨勢,包括中國企業正斥巨資開拓海外市場。這類營銷支出佔藍色光標去年總營收的80%,該業務增速遠超面向國內消費者的營銷服務。 公司更以顯著低於國際同行的超低利潤率著稱,其將之歸因於競爭日趨白熱化的全球市場。受此影響,過去四年,藍色光標始終在盈虧線上掙扎。若無法提升全球營銷業務運營效能,這趨勢恐將持續。 在中國廣告及公關界,藍色光標頗具聲望,2010年即成為深交所創業板首批上市企業(創業板於2009年設立)。若持有至今,投資者已獲近四倍收益,目前公司市值達230億元(約合32億美元)。 不過,即使獲得如此收益,當前藍色光標A股市銷率僅0.39倍。作為近三年營收年增速近30%的行業龍頭,估值確實疲軟。當然,全球同業估值普遍承壓,WPP市銷率更低至0.31倍,宏盟集團雖達0.92倍,吸引力也不大。 參考當前市值、以及華泰國際、國泰君安國際、華興資本等大型承銷商陣容,藍色光標此番募資恐難突破10億美元關口,但仍有望籌資數億美元。 部分募資將加速其近年全球化布局。當前,藍色光標已在美國、越南、泰國、印尼及新加坡設立分支機構。這些網點除服務中國客戶外,也將開拓本土業務,以抗衡國際巨頭。在國內經濟持續疲軟,抑制企業營銷預算,該戰略重要性日益凸顯。 營收開始下滑 儘管利潤表現欠佳,藍色光標過去三年營收增長確有強勁表現,去年收入同比增長15.6%至608億元(2023年同期為526億元)。但需要指出,增速較2023年43%的增幅有較大回落。令人憂心的是,據深交所公告,今年一季度營收同比萎縮近10%至143億元(上年同期為158億元)。 藍色光標未在財報中說明下滑原因,或許是國內市場疲軟,企業增長停滯與消費需求疲軟,導致營銷預算收縮。受此影響,公司國內營銷服務收入去年驟降近30%至81億元,僅部分被國內廣告服務收入的微增抵消。 藍色光標全球收入結構,清晰展現出中資企業出海主陣地。去年,客戶全球營銷預算中42%投向美國市場,第二大目標市場歐洲佔比僅15%。數據或有助於解釋,中國政府為何力避中美貿易戰升級。 鑒於藍色光標利潤率極低,最新營收萎縮態勢更顯嚴峻,令其盈利回旋空間很小。公司營業成本主要源於向谷歌、臉書及TikTok等平台支付的費用,去年佔營收比例高達97.5%,對應毛利率僅2.5%。毛利率近年持續走低,從2022年的4.7%降至2023年的3.4%。 公司將微薄利潤歸咎於主流互聯網平台廣告成本高企,該問題在海外市場尤為突出。面對谷歌、TikTok等巨頭,其議價能力極其有限。需補充說明的是,藍色光標當前毛利率仍顯著低於WPP的17%,以及宏盟集團19%的水平。 核心癥結在於,藍色光標極需提升盈利能力,但在國內經濟下行周期,向核心中企客戶提價難度極大。拓展海外客源或可部分緩解壓力,這解釋了為何公司近期全球布點的策略。然而,因需同時對抗國際巨頭與本土性競爭者,公司海外突圍成功機率不大。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Cirrus Aircraft primed for new financing as its thinly traded stock surges

股價倍升流通量低 西銳飛機融資是時候

西銳飛機大股東減持股份,套現近7億港元,料公司有機在資本市場進行融資 重點: 過去半年,西銳股價升幅逾倍 母企被列入美國制裁名單的陰霾漸淡化   劉智恒 作為香港市場第一隻飛機製造股,西銳飛機有限公司(2507.HK)自去年7月上市後,並不受市場注目,但隨著今年股價的飛升,開始漸漸引起投資者的關注,公司大股東中航通飛香港亦趁機減持手上股份。 西銳發公布,中航通飛香港於7月3日以每股39.98港元(較前一個交易日折讓8%),出售1,750萬股西銳股份,佔總發行股本的4.78%,套現近7億港元。出售完成後,大股東的持股比例,由原先的84.97%跌至80.18%。 減持翌日,西銳股價即時受壓,開市後一度跌7.4%,但仍力守在40港元關口,收市報42.15港元,只跌3%。似乎大股東的減持,對股價的實際影響沒原先估計嚴重。抗跌力強的背後,值得我們進一步分析西銳的投資價值。 上市受盡冷待 先說說西銳的前世今生,中航通飛香港的母企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下稱中航工業),於2011年從美國的Klapmeier兄弟手上,購入Legacy Cirrus的70%股權,公司有兩條飛機產品線,一是SR2X系列,主要供零售客戶使用的單引擎活塞飛機;另外是願景噴射機,供零售客戶或在較小範圍內包機運營之用。 中航工業接手後,西銳業務蒸蒸日上,其中SR2X系列飛機於過去23年間,一直是市場上最暢銷的單引擎活塞機。西銳早有上市打算,豈料2021年,美國將中航工業列入制裁清單,雖說西鋭未被列入其中,市場還是對此有保留,畢竟美國政府態度陰晴不定,來自當地的質疑聲音亦從沒停過。 因此西銳去年中在港招股時,就受到市場冷待,公司發售5,488萬股,只佔發行股份的15%,公開發售的更只有548.8萬股,佔發行股份的1.5%。 最終公開發售超額僅0.56倍,國際配售亦只超額0.57倍,結果以近下限27.5港元定價,集資淨額只有13.92億港元。當時公司引入五名基石投資者,購入8.51億港元股份,持股量為8.5%。 有機坐上融資快車 西銳的實際集資極為有限,而且五大基石投資者分別是國調基金二期、太倉高科、常熟東南、無錫建發新投及無錫金投,沒有國際機構投資者的身影,也沒有內地著名私募基金,很大機會只是為支持西銳上市的友好。撇除基石投資者,公司實際在市場流通的股份只有6.5%。 上市首半年,股價長期在20港元水平徘徊,一度更跌至低位16.718港元,較上市價低近四成。可幸是半年後鎖定期完結,未見基石投資者大手拋售。相反,踏入今年二月,西銳股價開始如飛機升空,一飛沖天,上月高見47.45港元,較上市價高73%。 股價已大幅上升,加上市場流通量低,今次大股東減持股份,預計公司未來有機在市場進行集資行動;始終去年上市融資規模細,如透過股份配售,除可增加資金配合未來發展,亦可將市場流通量提升;若能引入機構投資者,更能進一步優化股東組合。 盈利續增估值合理 事實上,西銳的業績大有條件吸引投資者。2021至2023年間,收入分別為7.38億美元、8.94億美元及10.68億美元,複合年均增長率為20.3%;盈利7,240萬美元、8,810萬美元及9,110萬美元,複合年均增長率為12.2%。 2024年的收入按年升12%至12億美元,盈利大增32.5%至1.2億美元。公司表示,期內的飛機交付量達到731架,按年增加23架。另外,新增訂單更增加114架。訂單量增加下,預期今年的業績表現可以持續。 至於一直威脅西銳的地緣政治問題,今年特朗普上場後的關稅戰,對西銳未有影響;即使母公司早已位列黑名單,至今西銳未受牽連。投資者見過了一段時間,西銳未被美國針對,原先的戒心逐漸放下,加上眼見業績連年增長,都開始對西銳另眼相看。 現時西銳的市盈率約16倍,競爭對手Cessna的母公司德事隆(TXT.US),在美國的市盈率約19倍,相較下西銳並不算高,加上公司今年業績有望續增長,現價仍具值博率。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