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2.HK 002460.SHE

锂价跌势持续,扭转去年锂产业的景气情況,加上智利政府决定把当地锂矿收归国有,可能影响这家锂业公司的全年财务表现

重点:

  • 由于开采锂矿成本大增,赣锋锂业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挫32%至约24亿元
  • 智利今年4月初突宣布把锂矿产业国有化,无可避免会加重开采锂矿的成本,矿商能否将成本转嫁,将受到市场密切关注

 

罗小芹

踏入2023年,全球锂矿行业开局不顺,首先是锂价跌势未止,到了4月20日,智利总统Gabriel Boric在一项全国电视演说中,突然宣布将该国锂矿产业国有化,以促进经济发展与保护当地环境。虽然未知这项政策对锂业巨头的实际影响,但肯定各公司需要增加投资,以满足政府的环保要求,相信最直接的冲击,是会推高开采锂矿的成本。

无独有偶,中国锂业巨头赣锋锂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772.HK; 002460.SZ)上周四公布的一季度业绩,也显示其营业成本增速远高于收入增速,这项隐忧对公司全年业务表现并非好兆头。

赣锋锂业首季收入同比增长76%至94.4亿元,主要受到锂产能释放所带动,但期内营业成本却大增230%至59.2亿元,连累期内净利润减少32%至约24亿元。此外,季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录得31.7亿元净流出,表现远逊去年同期的11.4亿元净流出,集团解释主要受累兑付前期的保函、信用证及缴纳相关税费所致。

赣锋锂业主要开发阿根廷、澳洲及中国境内的锂矿,其受智利最新政策的影响,远较其主要对手天齐锂业(9696.HK; 002466.SZ)为低,因后者是智利化工矿业公司(SQM.US)的大股东,而天齐的主要矿源均来自智利。不过,智利作为仅次于澳洲的全球第二大锂生产国,除了对锂价走势有重要影响外,因智利政府的国有化政策是希望减少采矿过程带来的污染,因此不排除南美洲邻国阿根廷也会仿效其举动,最终或波及赣锋锂业。

影响进口锂价格

现时中国绝大部分的碳酸锂均从智利进口,有传媒援引中国锂企内部人士认为,智利的决定将对中国进口锂价格及数量造成负面影响,并减少私人机构参与锂开采的意欲。该报道指出,中国去年进口的碳酸锂中,有九成来自智利,而今年首季全国进口碳酸锂共计近3.9万吨,同比升近42%。

不过,也有乐观看法称,智利政府的举动,是为了打破锂资源受本国企业SQM及美资公司Albemarle(ALB.US)的寡头垄断局面,增加与其他锂矿巨头的合作机会。

无论如何,智利政府善价而沽的心态昭然若揭,有可能推动其他锂生产国对矿商开出同类的政策,推高锂矿的营运成本。

更值得留意的是,面对锂矿开采成本逐步上调,近月电池级碳酸锂均价却在寻底,令人担心锂矿巨头的利润今年会否受到重压。

2022年,中国电池级碳酸锂均价迎来爆发期,由年初每吨25万元弹升至11月高位近60万元,为锂矿巨头带来丰厚利润;然而,自去年底锂价走势急转直下,至今年4月28日,电池级碳酸锂市场价格已跌破每吨18万元水平,较年初跌幅超过六成。

两度调低目标价

由于锂业股前景不明朗,早于两家中国锂企公布首季业绩前,高盛已因应电池级碳酸锂均价的持续跌势,于4月份内连续两次把赣锋锂业及天齐锂业的盈利预测及目标价调低。

高盛的研究报告指出,在供应链持续去库存的推动下,下调电池级碳酸锂均价预测44%至每吨约3.01万美元(20.8万元),锂辉石价格预测则下调22%至每吨3,400美元,并将赣锋锂业及天齐锂业的H股目标价,由4月初的115港元和77港元,先降至86港元和60港元,再于4月中第二次调低至80港元及53港元,意味已把两家公司的目标价向下调整三成。

由于锂产业链下游的新能源车市场仍未出现明显复苏,市场普遍预计由特斯拉(TSLA.US)掀起的全球电动车减价战,将会延续至今年下半年。由此推断,电动车产业链上游、如制造锂电池及相关物料企业的利润分配,恐怕将会捉襟见肘。据富宝锂电新能源周报显示,目前锂盐厂库存在1.5个月左右,反映去库存压力仍然较大。

目前赣锋锂业的预测市盈率约为6.3倍,较受智利私有化锂矿影响的天齐锂业则为5.4倍,但两者均低于国际锂业巨头Albemarle的7倍,反映投资者对两家中国锂企的前景看法较为保守。虽然赣锋锂业年初至今的跌势,已部分反映近月锂价跌势,但除非锂价第二季出现拐点,而碳酸锂重上每吨20万元关口,同时该公司把营运成本明显降低,否则该股在短期内或较难明显反弹。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中国市场带动 小牛电动第三季销量大增

电动两轮车品牌小牛电动科技有限公司(NIU.US)周一公布,第三季度销售46.6万台,按年大增49.1%,中国市场表现尤为亮眼,出货45.1万辆,按年增长超过70%,为今年来最高成长;国际市场出货则为14,418辆,已超去年全年总销量。 年初至今,公司总销量已达101.9万辆,较比去年同期69.8万辆增长约46%,展现强劲成长动能。强劲表现主要受益于公司在国内市场的渠道扩张、产品组合优化,以及提前备货以应对新的中国电动自行车规范。 今年7月,NIU 推出两款旗舰新车型FXT Ultra 2025和NXT Ultra 2025,强调续航、效能与安全提升,以吸引不同消费者偏好。 销量公布后,小牛电动美股周一大涨23.01%,收报5.56美元,今年以来该股已升212.36%。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轩竹生物招股 集资约7.8亿港元

四环医药(0460.HK)分拆的轩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575.HK),于本周一公开招股,共发售6,733.4万股H股,每股发售价11.6港元,一成作公开发售,每手入场费5,858.5港元,集资总额达7.8亿港元,本月10日截止认购,15日开始在港挂牌。 公司有超过十种药物资产在积极开发中,涵盖消化系统疾病、肿瘤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当中包括三项NDA批准资产,一项个药物项目处于NDA注册阶段,以及一项目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等。 轩竹生物仍处于亏损阶段,2023年的净亏损达3亿元,去年更高达5.56亿元,主要因行政开支大幅增加,以及支付去年上市申请开支。今年上半年的亏损为1.11亿元,跟去年同期相若。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Chery zooms out of the IPO gate. Now, it needs to show investors its longer-term value

奇瑞冲出IPO起跑线 亟需展现长期价值

这家中国领先的汽车出口品牌于9月25日挂牌上市,融资逾10亿美元,其股价在前三个交易日内累计上涨4% 重点: 奇瑞股票自上周IPO以来取得稳健开局。与其国内最大竞争对手相比,市盈率仍有上升空间 维持高增速将成为这家车企的首要挑战——正是这种增长态势使其跃居中国汽车出口榜首,并成为今年国内第六大新能源车销售商   阳歌 奇瑞汽车(9973.HK)以发行价区间上限定价成功募资逾10亿美元,成为今年全球最大车企IPO,市场为之振奋。而现在考验真正来临:作为中国本土汽车出口领头羊,奇瑞必须持续向长线投资者证明,为何其仍是在国际巨头与本土劲敌混战的全球汽车红海中的优质标的。 估值维度显示,投资者已给予公司较强信心。但着眼长远,奇瑞须维持令人艳羡的增长动能——近期的出口规模对增长贡献很大。在中国市场饱受产能过剩与激烈竞争困扰的态势下,随着利润率承压,公司还需证明能实现长期盈利。 年内出口量突破关键临界值——占比超总销量一半——已成为奇瑞持续实现强劲双位数增长与盈利的重要支撑。作为中国最早出海的车企之一,公司自2003年起稳居汽车出口榜首。但本土竞争对手亦在全力拓展海外市场,意味着中国车企的海外角逐将日趋白热化。 奇瑞股票上周四登陆港交所首日收涨3.8%。此次上市共募资91.5亿港元(11.8亿美元),获得本地与国际投资者踊跃超额认购。 上市三天后,该股收报32.02港元,较30.75港元发行价上涨4.1%,对应市值约240亿美元。参照来看:国内龙头车企上汽集团(600104.SH)与奇瑞体量相当,市值约1,940亿元人民币(270亿美元);美国巨头通用汽车(GM.US)580亿美元的市值则超出奇瑞两倍有余。  但按市盈率衡量,基于2024年利润的约12倍估值而言,奇瑞仍有上升空间——因为国内另两家头部民营汽车产商的市盈率,比亚迪(1211.HK; 002594.SZ)港股为22倍、吉利汽车(0175.HK)为20倍。 这样的对比显示了奇瑞向同行更高估值水平靠拢的向上空间,但这仍意味着奇瑞需保持基本面稳健以证明其长期潜力。随着奇瑞开启上市公司新征程,任何失误都可能对该潜力构成压力。 出口劲旅 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八个月奇瑞位居中国汽车销量第五。其同期销量同比劲增22%至860,126辆——在前十厂商中增速位列第二(多数厂商增速不足12%)。 据其微信公众号月度销量快报:8月奇瑞汽车销售的242,736辆汽车中,主品牌奇瑞占比约三分之二,另一主力品牌捷途(Jetour)贡献约22%。总部位于安徽的奇瑞汽车贡献了其母公司奇瑞集团约95%的销量,旗下还拥有星途(Exeed)、iCar、智界(Luxeed)等品牌。 出口与新能源车的双重优势构成奇瑞最核心的竞争壁垒——这也正是中国车企增长最迅猛的两大领域,也是对投资者最大的吸引力所在。 8月奇瑞集团出口量同比增长32.3%至129,472辆创单月新高,海外销量首次超越国内,占当月总销量242,736辆的过半份额。为推进出海战略并抵御未来贸易风险,公司已在马来西亚建立海外生产基地,并于越南和泰国新建合资工厂。 新能源车板块增速更为可观:奇瑞集团8月新能源车销量同比飙升53.1%至71,218辆,占当月总销量30%。国内市场上,据乘联会统计,公司新能源车销量年内前八个月同比激增64%至309,025辆,攀升至全国第六。 相较而言:同期新能源龙头比亚迪国内销量仅增5.5%,特斯拉销量则实际下滑6.9%。 这些业绩表现如何体现在核心财务指标上?2025年一季度奇瑞总营收同比增长24%至682亿元人民币,增速虽强劲但较2024年有所放缓。增速放缓部分是因为席卷中国车市逾年的价格战拖累全行业价格下行。在此背景下,奇瑞汽车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4.9%降至12.4%。 通过成本管控,特别是行政管理支出骤降40%,公司充分对冲毛利率下滑影响,研发支出则基本持平。最终奇瑞当季盈利达47.3亿元(去年同期24.8亿元)几近翻番,较2024全年37%的利润增速显著提升。 但成本管控终非长久之计,对研发等需持续投入方能保持领先的领域尤甚。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价格战令所有竞争对手同样面临利润下滑。2025年有关部门对缓解汽车等领域价格战采取更积极的举措。若政策见效,则将惠及整个汽车行业。而奇瑞的核心优势仍在于其出口实力,以及国内外新能源车业务的快速增长。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金表品牌西普尼首挂 半日大升248%

中国金表品牌西普尼(2583.HK)周二在香港首日挂牌,开市即升183.7%报84港元,之后股价续向上升,中午收市报103.1元,升248.31%。 公司发售1,060万股,每股29.6港元,为上限定价,本地发售录得2,504.9倍超额认购,国际发售获得2.9倍超额认购,集资净额2.68亿港元(3,400万美元)。 西普尼主要销售自主品牌“HIPINE”黄金表壳及表圈手表,并为国内知名珠宝品牌提供ODM及加工服务。2024财年收入4.6亿元,按年升2.5%,期内溢利4934.8万元,跌5.3%。 公司表示,所得款项主要用于进一步提升产能及扩大及优化销售网络、加强品牌建设,以及建立莆田研发中心加强研发能力。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