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基快餐第二次提交赴港上市申请,是近期三家冲刺上市的中式快餐企业之一,与对方争夺“中式快餐第一股”之名

重点:

  • 近年在疫情下大肆扩张的中式快餐连锁集团乡村基第二次申请到港交所上市
  • 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司近年盈利表现不稳定,今年首5个月因上海封城录得亏损

罗小芹   

“中式快餐第一股”花落谁家?

除了乡村基快餐连锁控股有限公司申请赴港上市外,还有老乡鸡老娘舅两家中式快餐企业部署登陆A股。无论是因为疫情接近尾声而筹资准备逆市扩张,还是经营环境严峻,需要上市融资脱困,都反映中国餐饮业正急需“补血”。

主打川渝风味的乡村基,原来已是第二次进军资本市场。该公司今年1月向港交所递表,但招股书失效后,上月底再接再厉重新入表。该公司由控股股东李红及张兴强夫妇于1996年创立,2007年后先后获红杉中国、海纳亚洲等创投入股。2010年9月,乡村基在纽交所挂牌,惟上市后表现一般,2016年低调退市。然而,乡村基过去三年逆市大幅扩张,收入稳步向上,让公司有了重新上市的底气。

初步招股文件引述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按去年连锁餐厅数量及所得收入计算,乡村基是中国最大的直营中式快餐集团,至今年5月底止,公司共有1,146家直营餐厅;过去三年,乡村基的连锁餐厅数量增长率达80.1%,是中国五大直营中式快餐集团中最高者。

公司主要经营“乡村基”及“大米先生”两个快餐品牌,随着餐厅网络扩张,过去三年收入反复向上,分别为32.6亿元、31.6亿元和46.2亿元,今年前五个月收入则同比增长3.5%至17.9亿元。

乡村基是公司于1996年开业创立的川菜招牌,拥有562家分店;而创立于2011年的大米先生则经营584家分店,以湖南、江浙、广东等风味为卖点,适合大众化消费水平。两个品牌对集团的贡献分庭抗礼,以今年前五个月收入为例,乡村基与大米先生的收入占比分别为48.9%及51.1%,去年收入占比则为51.8%及48.2%。

不过,受疫情持续困扰,乡村基盈利表现不稳定。其中疫情前的2019年赚8,270万元,2020年疫情爆发引致242.4万元亏损;至去年疫情受控,公司录得1.09亿元利润,今年初再因新冠变种,上海等主要城市进行防疫封禁,导致客流量下降,前五个月亏损2,224.4万元。

据招股书披露,今年3月下旬至5月,上海受到新冠变种病毒浪潮冲击,地方政府实施严格的隔离及封城措施,期间上海的大米先生餐厅绝大部分已停业。庆幸的是,自6月1日起,上海已逐步解除管控措施,大约98.2%的上海大米先生餐厅已恢复堂食及外卖服务。

餐饮市场维持增长

俗语说“民以食为天”,是形容中国餐饮市场蓬勃发展的最佳写照。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华兴资本联合发布的《2021年中国餐饮行业报告》,疫情前的中国餐饮业一直健康增长,2020年因受疫情影响,餐饮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4.7万亿元,罕有地下滑15.4%至4万亿元,预计去年大约恢复至疫情前水平,2024年将达到6.6万亿元。其中中餐是餐饮业的中流砥柱,按2019年收入计,中餐占整体市场七成以上份额。

要估算乡村基的企业价值,可与正筹划于A股上市的老乡鸡作对比。作为中式快餐连锁巨头的老乡鸡,收入及餐厅数目规模与乡村基相若,但建立由母鸡养殖、食品加工、冷链配送及连锁经营的一体化全产业链,净利润优于乡村基。

过去三年,老乡鸡的净利润率为5.6%、3%及3.1%;乡村基的净利率则为2.5%、负0.15%及2.4%。2019年,老乡鸡就接连取得两轮融资,首轮投资估值为40亿元,第二轮急升至180亿元,今年有多家投资机构声称会以200亿元最高估值标准,作为对老乡鸡投资的参考,但考虑到疫情未减退,该估值似乎有太多水份,可利用2019年两次融资的估值平均数110亿元作参考。

乡村基今年前五个月未有盈利,要估算其上市价值,可比较百胜中国(YUMC.US)的市销率,按乡村基前五个月收入引伸至全年、即预计43亿元,以及百胜中国市销率2.18倍推算,乡村基的上市估值为109亿港元,与同业老乡鸡接近。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CTG Duty Free is a leader in China’s duty-free market with roughly 200 shops.

快讯:中国中免获摩根大通增持

最新:据港交所网页显示,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1880.HK; 601888.SH)获摩根大通在4月10日增持约12.6万股,持股比例由7.89%增至8%。 利好:对于一家上市公司而言,获得主要股东增持股份是利好信号,意味其可能对公司前景存在正面看法。 值得关注:由于摩根大通增持的每股平均价约为72.94港元,若以今日的股价水平计算,这宗交易已暂时录得账面亏损。 深度:2009年已在上海挂牌的中国中免,是中国唯一覆盖全免税销售管道的零售运营商,公司经营近200家零售店铺,是中国免税市场的龙头企业。该公司去年8月在港股上市,成功筹集184亿港元,成为全年“集资王”。虽然其盈利去年重拾升轨,但其管理层近年频繁变动,加上董事长李刚上任不到9个月后,去年10月突然离世,难免会引起市场忧虑,对其股价可能添上一层阴霾。 市场反应:中国中免的港股周二下挫,中午收盘软1.6%至66.95港元,贴近过去52周的低点。 记者:欧美美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Shimao Group was put into liquidation by CCB

建行入禀清盘世茂 中资行开展房企追债潮

中国房地产开发商世茂遭国有银行入禀清盘。国有银行对本国房企采取法律行动,或许意味着这波房地产调整期已进入新阶段 重点: 截至去年底,世茂净负债率高达473.2% 建行亚洲今年已对三家香港上市的中国地产商采取法律行动       李世达 中国房地产市场已进入深度调整阶段,自今年1月中国恒大(3333.HK)遭香港法院颁布强制清盘令后,陆续有中国房企债权人拿起法律武器,向法院提出清盘呈请。其中,中国国有银行也加入这个行列。国有银行一方面透过白名单给予项目融资支持,一方面似乎也正以法律手段收回资金。 曾在中国房地产企业名列前茅的世茂集团控股有限公司(0813.HK)近日公布,债权人中国建设银行(亚洲)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建行亚洲,中国建设银行全资附属公司)已向法院提交清盘呈请,涉及债务金额达15.8亿港元(14.6亿元)。公告一出,世茂股价当天实时狂泻18.7%,写下历史最低的0.37港元。 世茂表示,公司将在稍后阶段结合其境外重组的进度,考虑是否需要向高等法院申请“认可令”。 对于遭国有银行兴讼,世茂表示将”极力反对这项呈请,并持续推进境外债务重组,为其利益相关方创造最大价值。”世茂认为,这项清盘呈请”并不代表公司境外债权人及其他相关方的共同利益”。 在北京、上海、香港等城市拥有写字楼、住宅楼、酒店、商场的世茂,是自2021年中国监管机构收紧房企监管后,众多出现境外债务违约的公司之一。2022年7月,世茂未能支付10亿美元的境外债券利息和本金,至今累计已有高达117亿美元债务违约。 建行续起诉房企 经历18个月的谈判,世茂于2023年12月向债权人提交了离岸债务重组条款。世茂今年3月在其拟议的境外债务重组条款中,为债权人提供了多种选择,包括将债务转换为六年或九年期的票据或贷款,或零息强制可转换债券等。 其中可转债方案年期为一年,按每股8.5港元的转股价将其持有债券转换为公司股份。不过,该转股价是目前世茂股价的20多倍,债权人认为条件较差。持有该公司25%以上未偿海外债券的主要债权人团体表示,这些条款”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 漫长的协商过程,难以令人满意的条件,都让债权人渐渐失去耐心。债权人之一的德意志银行,就曾表示方案不可接受,预告准备在香港采取法律行动,没想到被建行亚洲抢先。 事实上,这不是近期建行亚洲第一次对中国房企采取法律行动。今年2月26日,建行亚洲对大发地产(6111.HK)就3.6亿美元未偿还债务向法院提出清盘呈请;不到一个月的3月20日,建行亚洲又对德信中国(2019.HK)提出清盘呈请,涉及2022年12月到期的9.95%优先票据及应计利息共3.5亿美元。加上4月的世茂,建行亚洲三个月内已将三间本国房企告上法院。 世茂16项目入白名单 中国监管机构今年1月推出项目融资“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俗称“白名单”)措施,国有银行:中国工商银行(1398.HK;601398.SH)、中国农业银行(1288.HK;601288.SH)、中国银行(3988.HK;601988.SH)、中国建设银行(0939.HK;601939.SH)与交通银行(3328.HK;601328.SH)。预计将承接逾8,200个住宅项目,贷款总额将高达3.2万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白名单”措施关注的是“保交楼”,而非“救房企”。即使国有银行对房企旗下项目发放贷款,也不代表放弃对其债务采取法律行动。例如世茂在“白名单”试点城市就申报了40个房地产项目,有16个获得入围,其中对接的银行团中就包括了建设银行。 一手借钱给你保交楼,另一手入禀法院,即使是国有银行也没得商量。 随着近年房地产下行严重不景气,房地产行业的不良贷款快速增加。根据日经新闻统计27家在香港上市的中大型银行财报发现,去年中国房地产行业的不良贷款总额按年上升了27%。而在四大国有银行中,房地产不良贷款增幅最大的,就是建设银行。 根据建设银行3月底公布的年报,2023房地产相关不良贷款为482亿元,较2022年的336亿元大增43%,增幅在四大国有银行中居冠。房地产不良贷款率也从4.4%增加到5.6%。 核数师无法表示意见 所谓天助自助者,陷入债务危机的房企,唯有积极自救才能抓住一线生机。世茂除进行债务重组外,也在甩卖优质资产、提升销售以尽快回笼资金,但这条路并不顺遂。 据世茂去年财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594.6亿元,同比下降5.7%;股东应占亏损约为210.3亿元,与2022年相若。截至2023年末,世茂总资产5,432.5亿元,总负债4,919.9亿元,资产负债率约为88.7%,净负债率则从2022年的302.2%升至473.2%。 值得一提的是,核数师审核业绩公告披露,对于财报“无法表示意见”,原因是公司“可能无法在正常经营过程中变现资产和偿债”。 随着政策逐渐明朗,各个房企的命运似乎也一一揭晓,各家银行也开始维护自身权益,相信未来可能会有更多房企遭入禀清盘。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结构性调整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BitFuFu completes SPAC merger, starts trading

快讯:随着总算力翻倍 BitFuFu用户成长强劲

最新:数字资产算力服务供应商BitFuFu Inc. (FUFU.US) 周四表示,去年收入增长43.3%至2.84亿美元(17.44亿元),净利润从2022年的240万美元增长三倍多至1,050万美元。 利好:公司作出战略转变,向云算力解决方案业务发展,让来自该业务的收入增长79%至1.78亿美元,占去年的总营收的63%。另外,去年其云算力用户也成长了61.5%,达到30万以上。 值得关注:BitFuFu去年没有从挖矿设备采购、租赁和销售相关的服务中产生任何收入,而2022年在此三项业务的收入为3,050万美元。此转变是公司为更好应对当前加密货币市场情况,而作出调整及优化其业务组合。 深度:BitFuFu于2020年在新加坡成立,提供数字资产算力服务,并于3月透过与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合并而在纳斯达克上市。自去年10月以来,比特币价格上涨近两倍,BitFuFu的总算力从2022年的11.1 EH/s,倍翻至去年底的22.9 EH/s,同时,为应对日益增长的需求,其托管能力扩展至三大洲24个站点。去年,客户使用其云算力解决方案生产的比特币达到6,756个,几乎翻了一番。BitFuFu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Leo Lu表示:”根据对市场动态的评估和策略预测,我们在自挖矿和云算力服务之间,以及在租赁矿机和自有矿机之间灵活分配算力,推动云算力业务在2023 年快速成长。” 市场反应:周四业绩公布后,BitFuFu 股价在纽约下跌 1.4%。 记者:阳歌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亚洲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Established in 2013, Boan was acquired by Luye Pharma in 2019, and then spun off not long after that. It was listed in Hong Kong in late December 2022 after filing twice.

快讯:博安生物押股换3亿元贷款

最新:山东博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6955.HK)上周五公布,与中国金谷国际信托订立贷款融资,获对方提供3亿元定期贷款。 利好:该公司认为,这项融资有助于推进发展战略,促使其迅速开发和营销各种产品,潜在地加快商业化成功的步伐。 值得关注:该公司将向贷款人质押7,439万股,作为偿还融资贷款的担保。 深度:博安生物成立于2013年,2019年被绿叶制药(2186.HK)收购,然后又被分拆,经历两次递表后,2022年12月30日在港交所上市。根据港交所上市规则,未有收入和利润的生物科技公司可以提交上市申请,但获批上市后,其名称结尾需有“B”字供投资者识别风险。不过,依靠两款生物类似药的销售增长,上市仅四个月,该公司就成为第8家在港股“摘B”的生物科技公司。 市场反应:博安生物股价周一下跌,中午收盘软1.3%至10.46港元,处于过去52周的中下水平。 记者:欧美美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