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亏损的上海电动汽车制造商拟寻求10亿美元的新融资,它面临众多本土竞争对手日趋激烈的竞争

重点:

  • 威马控股申请在香港IPO,据称将融资最多10亿美元,与多家在港上市的国内电动汽车初创公司展开竞争
  • 过去几年公司销量大幅增长,但随着中国大力推广清洁技术,成本和竞争压力也随之增大

史鹤立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威马控股有限公司正开足马力驶入金融市场,它刚刚提交了融资至多10亿美元(66.8亿元)的香港上市计划。但该公司可能会发现,香港的上市“车位”十分拥挤,它将成为第五家在这座城市上市的国内电动汽车制造商。

或许威马——这家发音接近德语“世界冠军”(Weltmeister)的公司,也意识到香港正在变得拥挤不堪。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最初的目标是于2020年在不那么拥挤的上海证交所上市,但后来因为未公开的原因放弃了该计划。

虽然可能要走上一段艰难的旅程,媒体报道称,威马控股希望在今年年底之前上市。其承销商团队完全来自中国,包括海通证券、招银国际和中银国际。

威马被视作蔚来汽车(NIO.US; 9866.HK)、小鹏汽车(XPEV.US; 9868.HK)和理想汽车(LI.US; 2015.HK)等本土电动汽车初创公司的竞争对手。在起步阶段,威马曾计划将优步的灵活性与特斯拉(TSLA.US)的技术相结合。公司CEO沈晖曾担任沃尔沃中国董事长,在汽车行业拥有逾25年经验。他还曾是沃尔沃的中国所有者吉利汽车(0175.HK)的董事,也曾在中国的菲亚特汽车工作过。

虽然进入金融市场较晚,威马在创造市场所需的真实产品方面毫不逊色。这是否足以使其成为名字中暗含的“世界冠军”则是另一回事,需要时间来验证。

上周提交的IPO文件显示,该公司2021年销量较2020年翻了一番,达到44,152辆,推动收入同期增长78%。销量数字基本上每年都会翻倍,从2019年的12,799辆增至2020年的21,937辆。

2021年,该公司汽车销量在国内电动汽车初创公司中排名第五,落后于销量均超过9万的小鹏、理想和蔚来,以及销量达69,674辆的合众汽车。中国竞争激烈的电动汽车市场中也有更成熟的品牌,其中以特斯拉和本土的比亚迪(1211.HK; 002594.SZ)为代表,比亚迪的投资者包括亿万富豪沃伦·巴菲特。

虽然威马的收入增长迅猛,在2021年达到47亿元,较2019年的18亿元翻了一番以上,其亏损也在猛增。公司2021年净亏损达82亿元,较2019年的41亿元增长了一倍。但毛亏损率多年来持续改善,2021年为负31.1%,相比之下,2020年为负43.5%,2019年达到负58.3%。

Crunchbase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1月,威马在之前的8轮融资中共募集了53亿美元。沈晖和他的妻子目前持有该公司30.8%的股份,是最大的股东。其他投资者包括地产开发商雅居乐集团(3383.HK),持股6.5%,以及搜索引擎巨头百度(BIDU.US; 9888.HK),持股6%。

一开始就自行制造

威马控股自称是首家从一开始就建立自己生产设施的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预计到2022年,将总共推出五款车型,瞄准中国年轻和精通科技的用户和家庭。该公司表示,2019年推出的EX6车型迎合了中国越来越多的三胎家庭,并预计在未来几年,每年都会推出一款新车型;其中M7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上市。

威马有两个生产基地,一个在浙江沿海城市温州,另一个在湖北中部城市黄冈,年生产能力达25万辆。该公司的首款车型EX5于2018年在温州投产,两年后黄冈生产基地投产。

2017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沈晖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计划——不仅要生产一款体面的大众市场汽车,还要在Uber式的未来为客户提供灵活的所有权,为新的中国客户,特别是年轻一代提供“电气化、互联互通和共享”相交融的体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威马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其部分业务主张包括发展现代技术以增强连通性。 

直至2017年,该公司还计划使用Weltmeister这个名字作为自己的品牌,从中可以看到初创企业对更为传统的汽车制造商(其中许多总部设在德国)构成的挑战越来越大。但后来它放弃了这个想法,到目前为止,它的四款车型都不包含Weltmeister这个名字或WM首字母缩写。取而代之的是,该公司采用了一个更具辨识度的中国名字——威马,意思是“威猛的马”。

根据招股说明书,威马汽车属于中档产品,价格在16万元至26万元之间。这比蔚来汽车便宜,后者的五款车型定价在32.8万元到55.6万元之间。

与竞争对手相比,威马的上市时间较晚。被称为“电动三宝”的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和蔚来汽车已经在美国和香港上市。这三家公司最初都是在美国上市,但后来都到香港二次上市,借此防范因美国的证券监管机构与中国就信息披露产生的纠纷而可能导致的退市。

中国的一些二线电动汽车初创企业也在寻求海外资本市场融资。浙江的零跑汽车3月份申请在香港上市,总部位于北京的前途汽车上个月表示,将通过一家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在纽约纳斯达克上市。

在传闻威马汽车将于2020年在上海上市时,媒体报道猜测IPO后它的估值可能达到43亿美元。蔚来汽车在2018年上市时的估值为64亿美元,当时处于预期区间的底部。

但从那时起,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充满幻想,对电动汽车的整体看法也变得更加乐观。随后的反弹将蔚来汽车的市值推高至目前的320亿美元,而理想汽车和小鹏紧随其后,分别为280亿美元和197亿美元。 

理想汽车的市销率为4.5倍,小鹏汽车和蔚来汽车分别是6.2倍和4.8倍,这个群体的平均市销率为5.2倍。考虑到威马汽车是国内第五大电动车制造商(按汽车销量计算),它的市销率可能与同行类似,这将使该公司的估值达到约36亿美元。

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简讯:峰岹科技上市首日大涨

芯片制造商峰岹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1304.HK; 688279.SH)股票周三正式掛牌,首日大涨16%,收市报139.8港元。峰岹科技通过上市集资22.6亿港元,首个交易日收盘市值达152亿港元。 香港的公开发售获得137倍超额认购,国际发售超额认购逾7倍。每股發行價120.5港元,共发行1,870万股股票。此次港股上市与其科创板现有上市地位形成互补。 公司专注于无刷直流(BLDC)电机控制及驱动芯片领域,此类芯片通过电磁力驱动,与传统电机存在技术差异。公司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46%至6亿元(折合8,400万美元),利润增长27%至2.22亿元。 阳歌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果链巨头蓝思科技 上市首日午收升5%

手机玻璃供应商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613.HK; 300433.SZ)周三在港挂牌,开市升近4%报18.88港元,之后股价窄幅上落,中午收市报19.06港元,升4.8%。 公司发售2.62亿股,每股以上限18.18港元定价,录得超额认购近462倍,国际配售超额16倍,集资净额46.9亿港元。 公司引入十名基石投资者,合共认购1.9亿美元,当中包括有小米旗下的Green Better、Oaktree、UBS资产、Redwood Elite及世运线路版等。 蓝思科技是苹果的主要供应商,去年收入约699亿元人民币(下同),按年升28.3%,盈利升近20%至36.2亿元。 刘智恒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广汽与Stellantis合资车企广汽菲克正式宣告破产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2238.HK;601238.SH)与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STLA.US)合资成立的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简称广汽菲克),周二宣布已由破产管理人申请法院裁定破产。管理人表示,公司已无重整及和解可能,资产不足以偿还全部债务,无力清偿到期负债。 广汽菲克透过管理人微信公众号披露破产清算最新进展。该公司曾凭借Jeep车型本土化生产,在中国市场取得高峰,但随后市场竞争加剧,产品吸引力下滑,最终陷入长期停产。 2022年10月,广汽菲克因经营不善,且实际资产无法偿还全部债务,正式进入破产程序。随后近3年里,广汽菲克拍卖了超过3,000件标的物,包括模具、试验车等。至于土地、建筑物及生产设备等核心资产已五次公开拍卖,但因无人出价而全部流拍。虽然该公司曾招募投资者重整,但一直无人问津。 广汽集团表示,此为法院及破产管理人依程序推进的正常安排,集团将尊重并支持相关工作。Jeep品牌虽已停止中国本土化生产,但牧马人、大切诺基等高端车型仍透过进口方式销售。 广汽股价周三低开,至中午休市报2.96港元,转升1.02%。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简讯:小牛电动次季销量按年增长36.6%

电动两轮车品牌小牛电动科技有限公司(NIU.US)上周五公布,第二季共销售电动出行产品350,090台,较去年同期的25.62万台增长36.6%。 其中中国市场销售318,719台,占总量约91%,较去年同期207,552台增长53%;国际市场方面,小牛电动第二季销售31,371台,较去年同期下降约35%。销售数据涵盖电动摩托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自行车、滑板车和电动自行车。 公司表示,于“618年中购物节”期间,小牛多款高端车型在天猫、京东与抖音平台均登上销售排行榜,有效巩固其于中国高端智能两轮市场的领导地位。 小牛电动股价周一一度升逾5%,收市报3.42美元,升1.79%。 李世达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