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RE.US

一季度,随着线下消费反弹,这家回收专家的营收增长加速至30%

重点:

  • 万物新生一季度营收增长30%,在过去6个季度里,第5次录得经调整后盈利
  • 受益于自动化水平提高和其他提效举措,这家回收企业的季度经营利润率有所改善

 

阳歌

也许这是一个“智能手机厌倦”的例子,因为在去年频繁的疫情防控期间,很多中国人由于被迫居家而在移动设备上花了太多时间。

不管是什么原因,从电子产品回收商万物新生集团(RERE.US)本周发布的最新季报来看,今年一季度,大批中国消费者决定用旧的智能手机折旧换新,令该公司的业务一片繁荣。万物新生回收新的品类,包括二手奢侈品包包和黄金等其他消费品的新业务,也取得了巨大收益,因为厌倦了疫情的中国消费者想换的不止手机,还有其他很多个人物品。

突如其来的消费欲望应该不足为奇,因为中国去年12月才结束的疫情防控措施,导致很多中国人去年长时间居家或户外活动受到限制。即使人们想购物,他们通常光顾的线下商店也经常关门或限制营业时间。就连线上的店铺也面临诸多挑战,因为疫情防控扰乱了全国的物流网络。

防控措施的突然取消,让万物新生得以在一季度迅速发展,当期收入增长30%至28.7亿元,突破先前给出的指引高端,也高于上一季度22%的增长。

在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该公司对即将与“全球头部手机品牌”建立新联盟进行了预告,表示随着公司在产品和服务方面迅速实现多元化,这一合作可能成为另一个新的增长引擎。

最新业绩公布当天,尽管大盘下跌,但这些普遍积极的信号促使万物新生股价上涨6.7%。该股本月表现相当不错,自5月8日以来已上涨近50%,交易量高于平均水平。随着各国政府和消费者拥抱“循环经济”,可能一些较大的机构买家正在买入该公司,押注其试图坐上全球回收头把交椅的战略。

根据雅虎财经的数据,随着万物新生股价上涨,其市销率目前已攀升至约0.46倍的水平。这仍低于二手服装商Rent the Runway(RENT.US)的0.68倍和ThredUp(TDUP.US)的0.97倍。不过它领先于The RealReal(REAL.US)的0.21倍,后者也是专门从事二手名牌服装业务。

由于我们上面提到的原因,去年对于中国面向消费者的企业来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但随着中国在12月初突然取消“清零”战略,生活开始恢复正常,这一切很快发生了变化。

“一季度线下商业和物流快速恢复,消费者的回收和消费需求释放,”创始人兼董事长陈雪峰在讨论万物新生最新业绩的电话会议上说。“在回收端,我们收获了来自消费反弹的外部利好。”

今年第一季度,很多公司都报告了类似的“报复性消费”,以及消费活动的其他大幅上升,这与万物新生所看到的情况相似。但这种消费能持续多久,以及是否能持续到今年年底,还有待观察。

消费者支出增加

万物新生表示,强劲的消费至少会持续一段时间。它预计,在截至6月的三个月里,营收将在28.5亿元至29.5亿元之间,相较于去年同期的21.5亿元,取该范围的中间值意味着同比增长加速至35%。

与中国的许多企业一样,万物新生也抓住去年的困难时期,专注于提高效率。甚至在疫情之前,它就在稳步推进核心业务——智能手机回收检验过程的自动化,一方面减少成本,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人工验收的错误率更高。它还加强了城市层面的回收,这通常比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回收更具成本效益。它也通过与消费者打交道,砍掉昂贵的中间商环节,进一步拉低成本。

这些举措帮助万物新生在一季度将履约费用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0%,其非公认会计准则履约费用占总收入的比例,从去年同期的12.8%降至9.1%。

万物新生还设法降低了本季度的销售和营销费用,以及技术和内容费用。这些不断提高的效率,帮助它将一季度的非通用会计准则经营利润率,从一年前的0.2%提高到了1.5%。

“展望2023年,我们预计在履约费用、销售费用上能看到持续的优化趋势。同时进一步释放自动化效能,随着每年一个自动化运营中心的升级,全国的履约费用有进一步下降空间,”首席财务官陈晨在财报电话会上说。“我们预期non-GAAP经营利润率健康提升。” 

该公司的大部分收入来自智能手机回收,其中大部分来自购买、修复和转售苹果公司(AAPL.US)二手iPhone手机。万物新生越来越多地直接利用自己的渠道和资源,而不是通过中间商,以此削减成本、推高利润。随着直接销售的增长,该公司表示,一季度向消费者销售了价值1.4亿元的合规翻新设备,还说未来这一数字将进一步增加。

万物新生也在努力实现电子产品以外的多元化,并在这个于去年上半年启动的业务中取得稳定收益,包括奢侈品、黄金甚至二手名酒等物品。该公司表示,到3月底,针对这些产品的试点项目已扩大到100家自营店,并计划在6月底前将其扩大到150家。它还说,除手机3C以外的新品类单月商品成交金额(GMV)突破7,000万元。

总而言之,剔除员工股权激励费用、无形资产摊销及因收购产生的递延成本后,万物新生本季度non-GAAP经营利润达到了4,400万元,创历史新高。该公司目前在调整后的基础上实现盈利,但一季度仍有5,000万元净亏损,较去年同期的1.61亿元亏损有所收窄。

最后,我们来看看万物新生预告的重量级合作。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公司创始人陈雪峰进行了吹风。“下半年,对于爱回收主营业务有一个比较大的增量机会,是我们和全球头部的手机厂商在以旧换新业务上的深度合作,我们正在为此项目的上线抓紧筹备。”

这番话让人忍不住怀疑新的合作伙伴可能是苹果,尽管这纯粹是我们的猜测。根据数据追踪公司IDC的数据,苹果目前是中国第二畅销的智能手机品牌,一季度的市场占有率为17.6%。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新闻

快讯:中国中免更换审计师

最新:中国免税店龙头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1880.HK; 601888.SH)周一宣布,计划于现任境内审计师毕马威华振、以及境外核数师毕马威的任期终止后,分别聘任安永华明及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公司2023年度的境内及境外审计师。 利好:该公司表示,鉴于毕马威已经连续多年担任其审计师,为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以维持良好的企业管治及保持审计协同效率,应适时考虑更换审计师。 值得关注:由于中国中免仅上市不足十个月便宣布更换审计师,可能会令市场忧虑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是否与公司管理层在某些问题上出现意见分歧,或是出现了一些潜在问题。 深度:2009年已在上海挂牌的中国中免,是中国唯一覆盖全免税销售管道的零售营运商,公司经营近200家零售店铺,是中国免税市场的龙头企业,而且是中国政府在2020年夏季放宽海南免税购物限制举措的主要受惠者。该公司去年8月在港股上市,成功筹集184亿港元(17亿元),成为全年“集资王”。不过,由于去年新冠疫情持续反复,其收入及盈利分别下挫19.6%及47.4%,公司称是疫情爆发以来影响最严重的一年。 市场反应:中国中免的港股周二下挫,中午收盘软0.6%至122.4港元,贴近上市新低,而且比去年的招股价158港元跌22.5%。 记者:何仲尼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1880.HK 601888.SHG

借利润高增长东风 富途进军马来西亚

这家在线券商表示,其在马来西亚的牌照已获得原则性批准,在东南亚地区的扩张将进一步展开 重点: 在利息收入大涨、全球扩张以及新交易产品的多重因素加持下,富途一季度收入增长52%,利润翻番 这家在线券商表示,计划在未来三到五年将财富管理资产规模占总资产的比例,从10%增加到30%   阳歌 下一站,马来西亚。 在线券商富途控股有限公司(FUTU.US)宣布,将基于香港继续拓展全球业务,进军马来西亚市场。国际化是该公司最近发展的主要方向,其业务已经拓展到了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在上个月底发布的最新财报中,进军马来西亚是最引人注目的大标题。财报同时显示该公司继续为其在香港、美国、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的客户增加更多产品和服务。 除了区域扩张外,该公司还公布了大规模提升财富管理资产规模的计划,以吸引需要多样化投资选择的客户。该业务在其客户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稍后将详细介绍。 首先,富途最新的财报延续了最近的趋势——比如利润加速增长,该公司的净利润在一季度增长了逾一倍,达到11.9亿港元(10.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8%。 净利润增长主要源于利息收入的大幅增加,得益于过去一年美联储和其他央行试图遏制通胀而大幅上调利率。富途的利息收入在一季度增长了125%,达到12.9亿港元,成为公司最大的收入来源。券商佣金曾经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但一季度增长率为较温和的11.6%,总额达到10.8亿港元。 以上两个来源为富途贡献了大部分营收,使得全季度总营收增长52.3%,达到25亿港元,在去年四季度强劲的42%增长基础上进一步加速。尽管这些数字看起来很强劲,但美联储基本上已经结束了激进的加息措施,营收增长可能将开始放缓。 基于上述的可能性,雅虎财经调查的分析师预计,富途的全年收入增速将放缓至约13%,而利润增速也将减慢至约18%。分析师群体对该公司仍然非常看好,雅虎财经调查的21位分析师中,有15位给予该公司“强烈买入”或“买入”的评级。他们的平均目标价格为56.9美元,比当前股价水平高约50%,表明他们看到了相对较大的上涨潜力。 基于分析师对其2023年利润的预测,富途目前的市盈率为相对较低的12倍。这与美国折扣券商盈透证券(IBKR.US)的13倍接近,但低于嘉信理财(SCHW.US)的16倍和老虎证券(TIGR.US)的23倍。 富途的股价在财报公布当天小幅上涨了1.3%,表明投资者已经看到该公司的全球化转型取得了进展,但仍面临挑战。富途目前最大的客户群体在香港和新加坡,尽管没有提供具体数字,但公司表示其应用程序在香港成年人的使用率为43%,在新加坡为25%以上,该公司在其最初的中国市场还有一批老客户。 马来西亚的潜力 接下来,我们讨论之前提到的话题,首先是进军马来西亚。该公司此前表示今年将进入两个新的亚洲市场,马来西亚是其中之一。公司尚未宣布下一站是哪个国家,但很可能是一个东南亚国家。 管理层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富途的马来西亚子公司在该国的资本市场服务牌照,已获得证券监管机构的“原则性批准”,预计最早将在今年下半年进入该市场。管理层补充说,富途与现有竞争对手相比具有诸多优势,包括更强大的应用程序,以及在其核心优势地区,比如美国和香港等市场,提供更低的交易费率。 富途创始人和董事长李华在电话会议上表示:“我们期待利用马来西亚的巨大市场机会,进一步加强我们在东南亚市场的影响力。” 国际化一直是富途的重要战略,公司一直努力在其大本营香港和新加坡市场以外扩大业务。然而,鉴于香港本地资本市场尚未完全复苏,该公司也对其在香港的增长提出了预警。CFO陈宇在电话会议上表示:“(香港股市)交易范围非常窄,市场没有有意义的IPO项目。” 未来的另一个关键点将是财富管理业务,该业务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富途的整体业务。富途在一季度的财富管理资产规模同比增长了77%,达到370亿港元,较其整体资产规模增长率高出2倍有余。 财富管理资产现在约占富途总资产规模的10%,陈宇在电话会议上表示:“希望这样的比例在未来三到五年内继续增加到20%到30%。当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业务区域以及服务的拓展,都有助于抵消其目前在中国面临的不确定性。富途上月已从中国应用商店中把应用程序下架,并等待问题最终解决,但同时获准继续为现有中国用户提供服务,包括提供应用程序更新。这个情况对公司的影响似乎是可控的,至少从财报角度来看。 陈宇在谈到应用下架时表示:“我们很高兴我们现有的中国客户对这一头条新闻非常冷静。我们没有看到任何有意义的异常流失率,以及过去一周的客户净资产流出。” 咏竹坊专注于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中国公司的报道,包括赞助内容。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对个别文章的疑问,请点击这里联系我们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FUTU.US

快讯:摩通斥逾16亿港元增持美团

最新:据港交所网页数据显示,摩根大通于5月31日增持美团(3690.HK)约1,383万股,持股量从4.96%增至5.19%,估计涉资逾16亿港元(14.4亿元)。 利好:美团于5月底公布今年一季度转亏为盈,录得33.6亿元净利润,该行决定在季绩公布不久后增持,显示对该公司的前景有信心。 值得关注:摩根大通对美团的持股水平首次超越5%以上的申报门坎,日后无论增持或减持该股,都需要向港交所申报。 深度:过去专注于餐饮外卖业务的美团,自从2020年开拓团购与新鲜食品等新业务后,公司处于“烧钱”状态,把餐饮外卖与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的盈利全部抵销,过去两年合计录得逾300亿元亏损。但踏入今年一季度,由于新业务收入增加,加上经营亏损持续收窄,美团再度录得33.6亿元净利润,远胜市场预期的亏损2.1亿元,并获多家大行调高目标价。 市场反应:美团周一股价小幅波动,中午收盘跌0.3%至121.2港元,贴近过去52周的低点。 记者:何仲尼 欲订阅咏竹坊每周免费通讯,请点击这里
3690.HK

慧悦财经赴美上市 考验自身公关能力

这家面向赴港上市中国内地企业的公关服务供应商计划通过在纽约上市,最高筹集1,800万美元 重点: 慧悦财经集团已申请在纽约上市,计划为业务扩张筹集新资金 去年,由于IPO市场疲软,这家为赴港上市中国企业提供公关服务的供应商利润和营收暴跌   沈如真 六年前,前记者兼主持人刘慧创办了一家金融公关公司,帮助中国内地公司进行IPO路演、瞄准潜在投资者和管理危机。现在,她可能很快就需要把专业技能应用到自己的公司慧悦财经集团(INTJ.US)身上,因为该公司正准备努力让投资者相信,凭借娴熟的公关服务,在中国市场上,它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慧悦财经上月迈出一大步,提交了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申请。通过出售500万股普通股,包括360万股新股和刘慧自己目前持有的160万股现有股票,此次IPO最高可筹集2,500万美元(1.78亿元),筹集的资金将用于升级公司的IT系统和扩展业务。 但这一拟定IPO的时机却糟糕透顶。该公司报告称,由于作为慧悦财经支柱的中国公司赴港上市需求疲软,去年的销售额和利润大跌。今年全球IPO市场继续低迷,慧悦财经和它的很多潜在客户,也越来越容易受到北京对数据安全和跨境投资审查收紧的影响。 “该公司似乎急于上市,”一名因此事的敏感性而不愿具名的资深公关经理说。“传统公关工作很难,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下,不创新就活不下去。” 慧悦财经去年的净利润较2021年下降70%至350万港元(315万元),而收入则下降36%至1,430万港元。该公司帮助寻求赴港上市的内地企业安排路演和展览,它将业绩下滑归咎于疫情反复,称其抑制了IPO活动。 毕马威的数据显示,去年在香港上市的73家企业仅筹集了970亿港元,远低于2021年97宗IPO筹集3,339亿港元的成绩。据德勤称,这种疲软持续到了今年一季度,期內香港IPO筹资规模同比下降 51%。在今年初出现反弹后,恒生指数上周触及6个月低位,目前正在努力站稳脚跟。 此外,慧悦财经集团在其招股说明书中表示,美国大举加息打击全球资本市场和筹资活动,抑制了对金融公关服务的需求。 与这种逆风作战的不止慧悦财经一家。 在香港上市的皓天财经集团(1260.HK)去年收入下降18%,而且转为亏损。在深圳上市的蓝色光标(300058.SZ)报告因商誉减值,录得22亿元净亏损。 虽然整个市场几乎没有即将复苏的迹象,但总部位于香港的慧悦财经面临的另一个主要风险,是来自中国的政策,因为它专注于服务中国内地的公司。上个月,由于政府不断加强对数据安全和资本外流的关注,两家主要的在线券商下架了各自名下在中国境内的应用程序。 金融服务的敏感性 中国的监管机构曾指责这两家公司通过互联网非法为中国客户提供服务(它们没有在中国提供金融服务的牌照),并禁止它们在内地签约新客户。其他提供类似敏感金融服务的供应商也受到了审查,在对该行业的打击过后,一批以前的私人P2P贷款机构大多被关闭。 对慧悦财经来说,这些举动可能是一个警示,该公司通过互联网平台和社交媒体(包括微信、微博和金融网站),帮助其企业客户与中国内地的投资者建立联系。 “由于我们的业务主要位于香港,而一些客户是(内地)公司,我们可能会因(中国)法律法规的解释和应用的不确定性而面临独特的风险,”慧悦财经在招股说明书中警告。 “中国对金融行业的严厉态度,意味着北京的监管机构可以对我们的业务行使重大监督和自由裁量权,并随时干预或影响我们的运营”,慧悦财经补充道。比如,该公司表示,目前尚不清楚一家在中国内地搜集个人信息的香港公司,是否受中国的数据规章制度的约束。 慧悦财经的规模相对较小,在香港只有9名员工。该公司表示,计划利用IPO筹集的资金打入其他国际资本市场,尤其是美国。该公司还希望提高自动化程度,并建立虚拟金融公关服务,包括虚拟路演,这将使企业免受未来可能出现的旅行限制,就像大流行期间看到的那样。 但在新技术的运用方面,慧悦财经远远落后于一些竞争对手。蓝色光标的首席执行官潘飞在4月份曾誓言要“全方位拥抱AI”。该公司曾与Meta、谷歌和推特等全球科技巨头合作开展营销活动,它曾表示“与AI共舞是蓝色光标坚定而唯一的选择。” 此外,皓天财经也推出了线上路演和直播服务,以更好地连接投资者和公司。 根据2021年,也就是IPO市场陷入低迷前最后一年的利润,皓天财经的市盈率只有2.1倍,而蓝色光标在此基础上的市盈率要高得多,为55倍。慧悦财经如果按照2021年的利润计算,股价取区间的中值,那么市值为6,600万美元,这样它的市盈率就是5.6倍左右,介于两者之间,但更接近皓天财经。 在创办慧悦财经之前,刘慧曾在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工作了8个月时间。在慧悦财经上市后,她还将面临在二级市场激起购买兴趣的挑战。慧悦财经表示,预计将以每股4至5美元的价格发行340万股新股,约占公司股份的23%。如果需求充足,刘慧将在那之后再出售160万股自己的股票。 该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预计我们的普通股最初交易价格低于每股5美元,因此将被称为‘低价股’” ,又称 “低价股交易有一定的限制,这些限制可能会对我们股票的价格和流动性产生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