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家直播遊戲平台今年首季錄得虧損和收入下滑,在上周出台最新限制措施之後,它們警告將面臨更艱難的時期

重點:

  • 曾經有望合併的虎牙和鬥魚,首季雙雙錄得虧損和收入下滑
  • 上周宣佈了對網路打賞的最新限制之後,兩家公司將在本季度繼續苦苦掙扎

陽歌

頂級遊戲直播平台虎牙(HUYA.US)和鬥魚(DOYU.US)的最新季度業績可謂烏雲密佈,幾乎所有主要指標在這三個月都在萎縮。兩家公司在報告中都煞費苦心地指出了一兩個仍在增長的指標,但悲觀仍然是總基調。

兩家公司在財報隨附的措辭幾乎相同的聲明中都強調,困難才剛剛開始。線上直播是去年國內遭遇新一輪監管整治的諸多行業之一,就在上周,它再次遭受打擊:四個政府部門宣佈了限制未成年人消費的最新舉措。

最新規定將禁止未成年人給他們最喜歡的主播打賞——這是平台營運方的一個主要收入來源。此外,各大平台將被禁止顯示打賞額度排名,這同樣是針對年輕用戶群體,他們對金錢的概念尚未成熟,喜歡在打賞時進行攀比。最後,新規還包括打賞在內的某些互動功能將在晚間8點到10點受到限制,這是未成年人和年輕上班族看直播的黃金時段之一。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新規的影響在本季度才會顯現,意味著它們無法將糟糕的一季度業績歸咎為最新的監管行動。不過,兩家公司用幾乎相同的聲明強調了這一最新進展,表明聲明背後可能有監管機構的參與。

“公司預計(新規)以及即將採取的合規措施,將對包括本公司在內的行業參與者的直播服務產生負面影響,進而可能不利於公司的業務運營和財務狀況,”鬥魚在聲明中說。

兩家公司的股票目前都處於歷史低位,這已經是在美上市的中概股的普遍現象。這些股票去年受到了來自中美雙方不確定性的打擊。但有趣的是,兩者之中規模較大、收入構成也略微更加多元的虎牙,在宣佈最新業績後的兩個交易日股價上漲了5.6%。其中週三上漲了3.3%,與此同時,美股大盤下跌了4%——為兩年前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的最大跌幅。

鬥魚的走勢與市場更加一致,周三公佈業績之後股價下跌8.6%。

就像中國的許多互聯網公司一樣,在直播行業風靡全國之後,虎牙和鬥魚曾經是風光無限的互聯網超級明星。兩家公司的主要投資者都包括互聯網巨頭騰訊(0700.HK),後者在2020年制定了兩者合併的計畫。但中國的市場監管機構去年否決了該交易,這成為它們此後遭遇的諸多挫折的開始。

希望之光?

我們將在接下來的篇幅關注一下這兩家公司的最新財報,看看能否從中看到恢復增長的希望之光。坦率地講,增長似乎不會在短期恢復,儘管情況有可能在明年穩定下來,得到扭轉。還有一種可能性是,快手(1024.HK)這樣實力更大的公司,有可能將這段疲軟期視為購買機會,發起併購要約。

在這兩家公司中,鬥魚規模稍小,實力也稍遜一籌,它在2020年第四季度錄得虧損,並在接下來的一季度出現營收萎縮。在去年第四季度之前,虎牙原本一直保持增長,此後也開始報告收入萎縮和淨虧損。

上季度,這一趨勢延續了下來,鬥魚的收入下降17%至18億元,而虎牙的收入小幅下降5%至25億元。鬥魚的虧損實際上按年收窄了15%至8,690萬元,這對該公司來說是一個不無積極的跡象。虎牙錄得330萬元的虧損額,扭轉了上年同期取得1.86億元利潤的局面。

兩家公司都沒有對營收下滑給出詳盡解釋,不過鬥魚含糊地將其歸咎於“在監管環境收緊的預期下,實施了謹慎的運營策略”。兩家公司都沒有提供當前季度的任何指引,面對如此多的不確定性,這是可以理解的。

鬥魚為數不多的亮點之一,是毛利率有所提高,首季毛利率從上年同期的12.1%升至13.6%,這可能有助於解釋該公司虧損收窄的原因。

虎牙的毛利率實際上下降了不少,從一年前的19.7%下降到一季度的13.5%。虎牙的亮點之一是,虎牙直播移動端MAU(月均活躍用戶數)同比增長8.5%。其季度付費用戶持平,而鬥魚則出現了9%的下降。

在收入多樣性方面,虎牙看起來也略好於鬥魚,這或許就是為什麼投資者對前者的悲觀程度略低於後者。虎牙上季度88%的收入來自直播,相比之下,鬥魚的這一比例為96%。這兩家公司的剩餘收入都來自廣告,這不太可能受到最新監管規定的衝擊。

目前,這兩家公司的市銷率都不高,不過,虎牙再次小幅領先,為0.46倍,而鬥魚是0.35倍,而兩家公司的市淨率大約為0.5倍。總而言之,雖然一些中國科技股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出現反彈,但這兩家公司幾乎肯定還無法走出困境,除非情況穩定下來,並找到新的、更多樣化的收入來源。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裡

新聞

簡訊:上市不足兩年 優必選第五次配股

機器人製造商深圳市優必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880.HK)周二公布, 配售3,015.5萬新股,相當擴大已發行股本的6.4%,每股配售價82港元,較周一收市價折讓9.1%。 集資所得淨額約24.1億港元,將用於業務運營及發展、償還集團相關金融機構授信業務下的款項。 優必選自2023年12月上市以來頻頻在市場集資,之前四次配售共集資19億港元,連同是次配售,共集資達43億港元。 優必選周二開市跌3.6%報港元,股價持續向下走,中午收市跌近6%報85.15港元。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中旭未來料中期扭虧賺六億 公司擬更名為貪玩

網絡遊戲發行商中旭未來(9890.HK)周一公布,預期今年上半年錄得淨利潤介乎6億元(8,400萬美元)至7億元,較去年同期虧損約3.85億元,實現大幅扭虧為盈。 公司表示,業績反轉主要受益於金融資產的公平值收益增加,旗下遊戲產品組合逐步進入成熟期,品牌效應顯著提升,有效降低了獲客成本,加上人工智能技術在素材生成及投放模型優化方面發揮作用,進一步壓縮了營銷費用率,帶動遊戲業務利潤提升。 同時,公司董事會建議將英文名稱由「ZX Inc.」更改為「Tanwan Inc.」,中文名稱由「中旭未來」更名為「貪玩」,以更準確體現核心品牌「貪玩遊戲」於市場的認知度與價值。董事會相信,此舉將進一步鞏固品牌形象,符合公司及股東整體利益。 公司股價周二高開15%,其後升幅收窄,至中午休市報15.26港元,升4.52%。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美圖料上半年盈利增七成

美圖公司(1357.HK)周一稱,受核心影像、視頻和設計產品業務快速增長推動,預計2025年上半年經調整利潤同比漲幅65%至72%。該利潤指標剔除特定非現金及非經營性項目影響。 美圖表示:「該業務具高毛利率,且在整體收入的佔比持續擴大,帶動集團整體毛利和毛利率同比增長。同時,得益於本期間綜合運營費用增幅低於毛利增幅,令經營槓桿效應上升,進一步提升盈利能力。」 美圖股價周二低開,但隨後扭轉頹勢,早盤上漲0.54%至11.24港元,公司今年以來已上漲近三倍。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PomDoc does online healthcare

持續虧損現金流緊絀 石榴雲醫能否持續經營?

這家線上醫療服務提供商,即使負債規模遠超資產,仍擬通過納斯達克上市募集至多3,000萬美元資金 重點: 石榴雲醫計劃在紐約募資至多3,000萬美元,公司以專注慢性病患者的線上醫療業務吸引投資者 這家公司去年營收與利潤率雙雙提升,但現金流緊張且持續虧損隱憂猶存 陽歌 互聯網醫療看似在中國是穩贏賭注,可服務數億計未能容易使用優質醫療機構的人群。然而,現實截然不同,因為最需要此類服務的人群,往往對使用互聯網至為薄弱。 平安健康(1833.HK)及京東健康(1688.HK)等行業翹楚雖已實現盈利,卻仍未贏得投資者熱捧。上周遞交的最新版招股書顯示,依然虧損的PomDoctor Ltd.(石榴雲醫)擬登陸納斯達克,有望成為中國最新上市的互聯網醫療服務提供商。 該公司提以供糖尿病、高血壓等需定期診療的慢性病服務來打動投資者。這一定位頗具戰略眼光,原因是該類疾病往往需要高頻復診,可便捷轉為線上模式,以優化醫患體驗。 不過,石榴雲醫仍承受較大虧損,且缺乏如平安健康背靠金融巨頭平安集團,以及電商巨頭京東旗下的京東健康,這樣的強力財務支持者。正因如此,審計機構在公司存續能力問題上提出擔憂,招股書標準風險因素章節將此列為重大隱患。 儘管石榴雲醫欲效法平安健康與京東健康,但名不見經傳的醫道國際(ETAOF.US)卻提供了反面教材,後者2023年通過SPAC模式上市後股價暴跌,且自2022年報後至今未披露任何財報。 與2020年才創立且企圖並購擴張的醫道國際不同,石榴雲醫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2010年,其根基更為穩固。2015年,其移動端平台上線,在新興的互聯網醫療領域堪稱先行者。鑒於慢性病需周期性復診開藥,該公司最終錨定這一賽道。 「我們戰略性地聚焦該領域,因為慢性病病程至少持續一年,且難根治、易引發併發症、需持續醫護。」公司稱:「患者對高頻復診及藥物購買存在高度剛性需求,這使能維繫長期穩定醫患關係的平台贏得競爭優勢。」 石榴雲醫計劃以每股4至6美元的價格發行500萬份美國存托股份(ADS),按上限計募資額達3,000萬美元,或成今年中資企業華爾街最大IPO之一。按此定價區間,該公司市值將達4.72億至7.08億美元,在美新上市中資企業中,也屬較高水平。 估值激进 石榴雲醫的商業模式與融資方案看似合理,但其實際財務數據卻呈現不同景象。簡言之,相較規模更大的同業平安健康、京東健康,該公司依然虧損且財務根基不穩,但估值目標頗為激進。 石榴雲醫稱其網絡截至去年末匯聚了21.28萬名醫生,近70萬名患者,位居中國互聯網醫院第六。值得注意的是,多數醫生自帶患者資源,意味平台醫患關係相當穩固。用戶消費也持續提升,去年每位患者年均消費額同比增長7.3%至766元人民幣(107美元),2023年為714元。 但光鮮表象難掩財務脆弱性,公司近兩年現金持續流出,去年淨流出1,610萬元;去年公司總負債5.46億元,遠超4,660萬元總資產;截至去年末,現金儲備僅765萬元(約100萬美元)。 去年,公司營收3.43億元(2023年為3.05億元),同比增12.5%,表現尚可;毛利率也由2023年的12.7%升至13.9%。但財務薄弱,去年虧損3,740萬元,2023年則蝕3,690萬元。上市募資雖可穩定財務狀況,但能否成功上市仍存變數。 石榴雲醫坦言,此類隱患致外部審計機構「對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存有重大疑慮」,這被列為招股書標準風險因素章節的首要條目。該公司補充稱,已通過今年總計約1,400萬元的系列貸款應對此問題,儘管部分融資利率偏高。 估值問題亦顯激進,公司的目標市值對應的市銷率約10-15倍,顯著高於平安健康及京東健康約2.2倍估值水平,後兩者毛利率更高,且均已實現盈利。 歸根結底,據招股書援引的第三方數據,2027年中國數字醫療市場規模將達1.53萬億元,石榴雲醫的商業模式本具潛力,如果不是財務根基不穩,其發展前景可期。上市雖能大幅改善公司的財務狀況,提升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幾率,但過高估值或令投資者退避三捨,有機導致上市計劃功敗垂成。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