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1.HK
What lurks beneath Trip.com's results surge

綫上旅遊龍頭平台攜程去年業績亮麗顯眼,公司有信心今年也可迎來增長一年

重點:

  • 公司去年盈利按年勁升72%至171億元
  • 第四季度收入達127億元,按年升23%

 

劉智恒

內地經濟放緩,消費疲弱,餐飲服裝企業表現差勁,但人人勒緊褲頭的同時,卻不吝惜旅遊花費。即使窮遊也好,對旅遊業確實起到帶動作用,令業界的生意表現一枝獨秀,攜程集團有限公司(9961.HK, TCOM.US)更是最大受惠者。

攜程集團公布四季度及全年業績,四季度收入達127億元,同比升23%,盈利更升69%至22億元。公司表示盈收雙升,全賴越來越強勁的旅遊需求。

主席揚言增長繼續

攜程上季各項業務均錄得理想升幅,來自住宿預訂業務的收入為52億元,同比上升33%;交通票務收入48億元,同比上升16%;旅遊度假業務收入同比上升24%至8.7億元;商旅管理業務收入為7億元,同比升11%。

公司全年收入達533億元,按年上升20%,全年的盈利大升72%至171億元。若不計算股權報酬費及其他的公允價值變動,去年賺180億元,2023年為131億元。即單以業務去計算,盈利的增長按年為37%。

業績表現遠勝市場,董事會執行主席梁建章表示:「2024年旅遊市場展現了顯著的韌性。」集團對於今年業務充滿信心:「我們致力於投資人工智能並促進入境旅遊,以推動創新並提升整體旅遊體驗,預期將在行業中迎來又一年的增長。」

增速難再一路狂奔

市場普遍認同管理層對今年的預期,然而在過去兩年爆發式的旅遊消費後,就別寄望再有一個大幅度的攀升,特別是在經濟疲弱,消費意欲大減下,旅遊業的增長趨勢雖持續,但要如疫後式的報復增長,機會就較低。

根據文化旅遊研究院(中國文化和旅遊部旗下的數據中心)的統計,2023年及2024年間,國內出遊人次分別為48.91億及56.15億,增長93%及14.8%。期內國內遊客出遊總花費為4.91萬億元及5.75萬億元,分別增長139%及17.1%。從數據看,經過疫後的報復式消費,2024年的增長幅度大幅下降。

事實上,從攜程去年四個季度的盈利也看出一點端倪,首季是43億元、次季是38億元,第三季68億元,到第四季只有22億元,雖說第三季是暑期旺季,但第四季亦有十一國慶黃金周,但盈利仍較首季及次季有較大的差距,可見公司盈利趨勢已經有所減弱。

行業的專家也認為,增長態勢能延續,但前景並非一片美好。中國旅遊協會副會長、前國家旅遊局副局長杜一力,早前在中國旅遊協會的活動上強調,今年旅遊需求是「旺丁不旺財」。

她指出,「旺丁」的趨勢穩定向上,一般市民大眾的旅遊繼續增強,但2025年整體旅遊消費將相對平穩,在轉型的經濟環境中,文旅市場將以「捲」字當頭,旅業的參與者要準備打硬仗。

競爭對手來勢洶洶

杜一力所指,除了對旅遊消費的增長有保留外,更點出行業的競爭將日趨白熱化。毫無疑問,攜程在旅遊行業內佔據壓倒性優勢,龍頭地位暫時仍未被別的挑戰者動搖,但這個市場既然那樣火,以商人逐利的本性,不會平白放過這塊肥肉,要分一杯羹或要進佔市場者大不乏人。

我們看到,傳統的在綫旅遊平台如同程(0780.HK),美團(3690.HK)及飛豬等,從來沒有半點放鬆,持續與攜程競爭。要知道美團幾乎是人們日常生活必用的平台,而同程背後是騰訊,有微信的流量去支持,攜程不能掉以輕心。

後來者更有抖音、小紅書、快手(1024.HK, KUASF.US)等,也對旅遊市場虎視耽耽。雖然暫時未能威脅攜程地位,但別忘記這些後來者,其平台有超強的流量,而短視頻及直播等,正是目前大眾最接受的媒介,幾乎每天花大量時間去觀看,難保經過時間發展,他們可搶去攜程的部份江山。

按去年盈利,攜程現時的市盈率為19倍,同程延伸市盈率也在此水平,考慮到攜程規模及盈利能力,估值有機再增加,意味股價仍有上升空間,但經過兩年旅遊業的爆發增長,投資者別再冀望股價能如過去兩年般以倍計上升。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Fenbi takes defensive action after steep share slide

從15元到3元 粉筆雙管齊下提振股價

職業教育培訓平台「粉筆」,上市兩年股價累計下跌八成,近日公布回購計劃,大股東又增持股份,冀能一洗股價頽風 重點: 公司計劃斥2億元在市場回購 主席在市場增持股份並承諾兩年不減持 劉智恒 自從中國內地政府實施《雙減政策》後,只有職業教育培訓才能吸引市場目光,作為職教龍頭之一的粉筆有限公司(2469.HK),不光站對了邊,上市前更擁有一大堆星級投資者,包括騰訊、高瓴、IDG資本、經緯,德弘資本等,市場對它寄望甚殷。 公司亦不負眾望,2023年上市之初股價表現亮麗,短時間內由上市價9.9港元,一口氣攀升至15港元,可半年過後,投資鎖定期解禁,股價就雪崩式暴跌。 當時私募之王的高瓴率先拋售股份,粉筆主席張小龍大為不悅,甚至公開吐槽高瓴舵手張磊,直指對方「無腦狂賣」。 縱然張小龍認為投資者沽售粉筆是不知之舉,市場卻不以為然,紛紛用腳投票;股價最低時跌至今年4月的2港元,近期稍為反彈至3港元樓上,但較上市價仍低達六成。 回購增持力挺股價 想必是要提振股價,公司上周發公告,計劃在六個月內斥資2億港元回購股份,涉及約2.23億股,相當公司已發行股本的一成。 公布回購之前,公司主席、執董兼首席執行官張小龍已開始在市場增持股份,先在10月17日斥資240.8萬港元購入81萬股,每股均價2.973港元;及後又於10月28及30日,分別購入23萬及80萬股,合共103萬股,涉資287.6萬港元,每股均價2.779至2.796港元。到11月4日,再增持30萬股,涉資90.3萬港元。 此外,公司的執行董事魏亮及張小龍的一致行動人士李勇,於10月17日亦購入35萬股,涉資103.45萬港元,每股均價2.956港元。 張小龍與魏亮增持粉筆股份時,公司亦於上月20日公布,兩人對公司長期價值充滿信心,加上為保障投資者利益,承諾在24個月內不會出售手上股份。 經公司及大股東連番努力,回購消息發布當天,粉筆裂口高開衝破3港元關口,股價一度升13%至3.16港元,收市略回軟,收升10%報3.09港元。 業績表現走下坡 究竟大股東頻頻發功力撐股價,能否讓粉筆股價重拾升軌?我們認為,要股價長期表現理想,一切還要看基本面;從粉筆的業績看,似乎暫時未能讓投資者重燃熱情。 自去年下半年開始,粉筆的業績已有走下坡之勢,2024年收入27.9億元,按年下跌7.7%,但盈利則增長27%至2.4億元,表現還算不錯。然而深入分析,粉筆去年上半年盈利2.78億元,到全年的盈利還少於上半年近4千萬元,換言之下半年度公司出現虧損。 到今年中期業績,收入14.92億元,同比下跌8.5%,盈利更大幅下跌18.4%至2.27億元。公司解釋,是因中國招錄類考試培訓行業競爭激烈,導致業務銷量下跌。另外,圖書銷售及其他業務,也受到市場競爭加劇影響。 再深入看,粉筆去年已開始有節流行動,今年中期更明顯,公司的行政開支較去年同期減少7.7%至1.82億元、銷售及營銷開支減4.4%至3.06億元、研發開支亦下跌0.3%至1.08億元。 持股偏低增持有限 此外,市場又會否對大股東增持投下信心一票?通常大股東增持,都有利公司股價,但需視符增持數量。以張小龍及相關人士先後增持數量,總數只是256萬股,涉及資金僅722萬港元,相對粉筆總發行量22.36億股份,實在微不足道,增持數量未足以讓外界認為,大股東對公司有絕對的信心。 相反,目前粉筆大股東持股量偏低,張小龍及相關人士只持有5.536億股,佔公司股權24.76%,連三成持股量也沒有。市場普遍有觀感,對大股東持股量不高的公司,都會打了折扣。 看粉筆前景,或許要寄望公司在AI方面的發展。公司於2024 年以來,先後上線粉筆AI 老師、AI 面試點評、AI 刷題系統班等智能教學產品。今年4 月上線行業首個創新的AI 類大班課程––AI 刷題系統班,截至6 月30 日,AI 刷題系統班已銷售約5 萬人次,收款約2,000 萬元。 不過,相對公司每年十多億元的收入,來自AI的收入仍然有限,對粉筆的前景,暫還是觀望為上。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Shein首間實體店巴黎開幕 線上平台卻面臨封禁危機

中國快時尚電商Shein位於法國巴黎BHV Marais百貨公司的首間實體店,本月5日正式開幕,然而其線上平台卻在法國面臨封禁危機。 據財新報道,法國經濟、財政及工業、數字主權部同日宣布,政府已啟動程序,暫停Shein在法國的線上運營,直至公司證明其所有內容符合當地法規,相關部門須在48小時內完成初步審查。目前Shein已主動暫停其在法國的第三方平台業務,自營業務仍在正常運營。 據法國媒體報道,封禁行動源於Shein平台涉嫌販售兒童形象性玩偶與違禁武器。巴黎檢方同時對Shein、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旗下速賣通(AliExpress)、拼多多(PDD,US)旗下Temu,以及美國跨境電商平台Wish等平台展開調查。檢方指控這些平台未能有效監控上架商品來源與內容,涉嫌放任違禁品販賣。 事實上,Shein在巴黎開設實體店的消息傳出後,立即遭到當地百貨商、服裝協會等多方抵制。批評者認為,Shein的快時尚模式與巴黎追求永續與文化價值的時尚理念背道而馳,將破壞本地產業的生態與社會責任形象。巴黎市長伊達爾戈亦公開譴責象徵快時尚的Shein入駐BHV,稱「這一選擇違背了巴黎的生態和社會願景」。 儘管如此,以Shein為代表的中國跨境電商平台,在法國的表現仍然亮眼。法國時尚學院(IFM)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在法國15大時尚零售商榜單上,Shein位列第5位,Temu位列第15位。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百利天恒啓動香港IPO 有望納入港股通

生物制藥企業四川百利天恒藥業(2615.HK;688506.SH)於周五啓動香港IPO,計劃以每股347.50至389港元的價格發行863萬股,最高集資額可達33.6億港元(約合4.32億美元)。認購將於11月12日截止,港股上市交易日定為11月17日。 公司已在上交所上市,因而其具備納入港股通的資格——該計劃可使內地投資者最早在上市首日即可交易其新掛牌股票。港股通機制允許內地與香港投資者跨境買賣對方市場的股票。 這家專注於抗體偶聯藥物(ADCs)等創新大分子腫瘤療法的開發商——其產品被喻為抗癌「生物導彈」——自2023年初登陸科創板以來表現強勁。其股價迄今已累計上漲逾十倍。 百利天恒表示,港股上市將加速其國際化戰略佈局,包括拓寬融資渠道、快速推進研發管線的全球臨床試驗及商業化進程。 本次港股發行的基石投資者包括戰略合作夥伴百時美施貴寶(BMY.US)等知名企業,以及奧博資本(OrbiMed)、德福資本(GL Capital)、阿多斯資本(Athos Capital)、富國基金(Fullgoal Fund)等頭部投資機構。聯席保薦人涵蓋高盛、摩根大通及中信證券等頂級投行。 余特莉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汽車之家第三季度盈利微跌1.5%至4.2億元

汽車交易平台汽車之家(2518.HK ; ATHM.US)周四公布第三季度業績,收入17.8億元人民幣(下同),與去年同期相若;期內盈利4.2億元,同比微跌1.5%。 汽車之家首席財務官曾岩表示,因在內容多元化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有力推動用戶增長。據QuestMobile數據,公司9月移動端日活躍用戶達7,656萬,同比增長5.1%。另外,得益於新零售業務的強勁貢獻,在線營銷及其他業務收入實現同比增長32.1%。 公司在第三季度的營業成本為6.46億元,按年大增58%。公司解釋因在下沉市場拓展創新業務,加上股權激勵費用上升,產生較高的交易成本。 汽車之家周五平開報48.6港元,公司過去一年股價由高位下跌23%。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