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86.HK NOAH.US
Noah targets overseas Mandarin speakers

三季度,這家資產管理公司的境外收入增長,抵消了部份核心內地業務的下滑

重點:

  • 第三季度,諾亞控股的境外收入同比增長29%,中國內地收入則下降33%
  • 這家資產管理公司正加快海外擴張步伐,因中國經濟持續放緩,影響投資者的需求

  

梁武仁

隨著中國內地市場的日子越來越難,諾亞控股私人財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NOAH.US; 6686.HK)加快全球擴張的壓力越來越大。目前,這家資產管理公司似乎在海外擴張進展迅速,讓投資者有理由繼續投資該公司。

上週二,中國歷史最悠久的私人資產管理公司之一的諾亞控股報告稱,其第三季度收入同比下降8.8%至6.837億元,營業利潤下降3.2%至2.408億元。公司能夠相對較好地捍衛營業利潤,表明在控製成本方面取得一定成功,這對任何公司來說都是很重要,但這種緊縮策略並不能解決它的根本問題。

這個問題與中國經濟長期放緩直接相關,再加上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這兩個因素都對中國國內的資產價值造成壓力,抑制投資者情緒,難以激發他們對諾亞控股的財富和資產管理服務的需求。

眼下,中國經濟傳遞出的悲觀跡象層出不窮。第三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創一年多以來新低,而10月的房價創九年來最大同比降幅。唐納德·特朗普當選下一任美國總統更是讓情況雪上加霜,因他的新任期勢必會加劇中美緊張局勢,並且可能對來自中國的商品徵收新關稅。

總言之,中國的前景仍然相當不明朗,這將繼續抑制對諾亞控股等公司的投資產品的信心。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在上月末發佈的一份報告中警告,在公司盈利承壓、地緣政治風險和潛在關稅的情況下,中國股市明年將面臨波動。

在此背景下,諾亞控股與當下很多其他中國企業(尤其是金融行業)一樣,正在轉向海外市場以重振增長。其他做出類似轉變的公司包括在線券商富途控股(FUTU.US)和老虎證券(TIGR.US),保險經紀公司智能未來(AIFU.US)(原名泛華控股集團)以及在線貸款機構信也科技(FINV.US)。

諾亞控股三季度在中國內地的收入同比下降33%至3.07億元,在總收入中的佔比不到45%,低於2023年同期的61%。相比下,其境外業務在最近一個季度表現良好,隨著境外客戶數量和管理資產的增加,其境外收入在這三個月里同比增長大約29%。

但境外業務的增長不足以抵消內地業務的下滑。公司的海外擴張也並非沒有風險,尤其是匯率波。公司第三季度淨利潤較上年同期下降42%,遠高於收入降幅,部分原因正是外匯損失。

講中文的投資者

總之,諾亞控股需要將境外收入提高到足以抵消內地銷售額的水平,後者在短期內可能還會繼續下降。它還需要更好地管理與匯率相關損失的風險。公司能以多快的速度提升其全球實力以達到這樣的效果,還有待觀察,但投資者可能會認為,公司三季度的業績相當鼓舞人心。諾亞控股上周發佈財報後,股價連續兩天上漲,隨後回吐了部分漲幅。

為了實現國際增長,公司專門瞄准居住在海外或計劃移居海外的說中文的投資者。

「隨著我們建立全球客戶服務模式,我們看到海外說普通話的客戶對我們的海外服務需求很大,」諾亞控股CEO殷哲在三季度財報電話會上說。「我們的新願景是成為全球說普通話的投資者首選的財富管理平台。」

與追逐沒有任何中國背景的當地外國投資者相比,這一策略可能更容易實施,不過它也縮小了潛在客戶的範圍,而且在沒有大型華人社區的國家,相關機會也會大受影響。

今年,公司為全球業務推出了新品牌——ARK Private Wealth、Olive Asset Management和Glory Family Heritage,同時在東南亞、日本、加拿大、美國和歐洲等擁有大型華人社區的主要外國市場加速推出財富管理服務。

在將業務重心轉向海外前,諾亞控股的財富管理部門曾試圖瞄准中國的高淨值人士。但它遭遇了挫折,因為擴大業務的成本增長速度,遠遠快於收入增長的速度。

隨著諾亞控股將重點轉向海外擴張,為普通投資者提供服務的資產管理業務正變得越來越重要。三季度,面向富裕人士的財富管理業務收入同比下降了約15%。相比之下,更主流的資產管理業務收入增長了9%。後者顯然是受到境外市場需求的推動,因為該公司在中國內地的資產管理規模實際上有所縮水。

從整體上看,諾亞控股的表現要好於一些同行。以海銀財富為例,該公司去年因分銷一些與房地產公司相關的問題投資產品而陷入困境。這些困難最終導致該公司完全放棄了財富和資產管理業務,並更名為三合智能(STEC.US)在科技行業碰運氣。

諾亞控股目前的往績市盈率約為9倍,不算太糟,但也遠低於國際資產管理公司,如嘉信理財 (SCHW.US)的31倍,以及富途控股的22倍。如果諾亞控股成為一家真正的全球性企業,降低其在中國面臨的風險,這一巨大差距可能會縮小。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白酒消費減弱 珍酒李渡預告上半年少賺24%

中國白酒生產商珍酒李渡集團有限公司(6979.HK)周二公布,預計6月止六個月淨利潤較去年同期下降23%至24%;收入介乎24億至25.5億元,預計按年下降38.3%至41.9%。 公司表示,業績下滑是由於經濟的不確定性及若干近期政策,致使白酒消費減少,尤其是在商務及社交宴請及送禮場合。公司於6月推出全新戰略性旗艦產品,並著力提升核心市場滲透率、加快渠道周轉,同時積極擴展中端及次高端市場,期望於下半年帶來銷售回暖。 珍酒李渡旗下擁有「珍酒」、「李渡」、「湘窖」和「開口笑」等白酒品牌,產品涵蓋醬香型、兼香型和濃香型白酒。核心產品「珍酒」去年銷量為12,284噸,為連四年下跌。 公司股價周三低開但隨後回升,至中午休市報7.09港元,升3.65%。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子不語中期盈利增逾三成

跨境電商企業子不語集團有限公司(2420.HK)周二稱,受惠於品牌影響力擴大及運營效率提升,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收增長逾30%。 公司預計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19億元至20.5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4.6億元增長30%至40%。預計期內淨利潤達1億元至1.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9,140萬元上升10%至20%。 公司將強勁營收增長歸因於「深耕品牌和渠道建設」,並稱運營效率的持續優化也推動了利潤提升。 子不語集團股價周三平開報3.51港元,股價年內累計跌幅約30%。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博雅盈警料中期盈利最多跌3成半

網上遊戲商博雅互動國際有限公司(0434.HK)周二發盈警,料截至6月底止的中期業績下跌,盈利較去年同期跌25%至35%。若根據去年經重列盈利3.13億元計算,今年中期盈利介乎2億元至2.35億元。 公司表示,盈利倒退是收入較預期減少,以及因購買加密貨幣,令銀行存款減少,使期內的利息收入較預期為低。 博雅周三開市跌4.1%報7.5元,公司年初以來股價跌逾65%。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iDreamSky's last-ditch: Betting on “Strinova” hoping for turning losses around

押注《卡拉彼丘》扭虧 創夢天地的背水一戰

創夢天地一年三度配股押注《卡拉彼丘》,最新盈喜預告公司走完虧損之路 重點: 公司近一年內三次配股,押注自研遊戲《卡拉彼丘》 公司預期上半年淨利介乎2,000萬至5,000萬元,為三年來首次錄得正面盈利   李世達 當多數遊戲公司選擇減少開發投入,創夢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119.HK)卻連年虧損下仍孤注一擲押注新作,展現某種理想主義的堅持。 創夢天地近日宣布,以每股1.024港元向愛爾蘭遊戲公司PLR Worldwide Sales Ltd.發行3,808.59萬股新股,用以抵扣深圳創夢500萬美元(約3,589萬元)特許權費,認購價較前收市價折讓約3.4%,佔擴大後股本約2.11%。 這是繼去年7月24日、今年5月16日之後,創夢天地約一年內第三次配股,前兩次分別募資2.57億港元與7,000萬港元,用於《卡拉彼丘》及其他產品的研發推廣;此次則將股份用作抵扣合作方特許權費,並將其納入股東,展現長期合作意圖。此外,公司董事指出,此舉能夠保留集團的現金流以應對未來業務發展,並強化財務狀況。 事實上,創夢天地原本並非一家技術型的遊戲公司,它的前身以海外精品遊戲代理聞名,曾成功將《夢幻花園》、《地鐵跑酷》、《神廟逃亡》等遊戲引入中國。這種策略在用戶紅利時代確是一門好生意,但隨著渠道紅利消退、精品遊戲內捲加劇,僅靠發行分成的收入模式不再保險,公司也意識到,要走得更遠,必須掌握產品的主導權。 因此,儘管業績連年虧損、財務吃緊,創夢天地仍選擇將押注在重點產品《卡拉彼丘》上。 《卡拉彼丘》是創夢天地的自研IP,遊戲號稱將二次元美術風格與中重度射擊玩法結合,PC版本於2023年6月上線,雖然初期下載量與直播討論熱度迅速衝高,但隨後呈現高開低走的趨勢。公司坦言,海外市場推廣存在策略誤判。不過,其實驗價值不容忽視,因為這款遊戲展示了創夢天地在AI生成技術、射擊體驗模組與人物互動設計上的初步成果。 蛻變的關鍵 雖然PC端表現不盡如人意,卻並未動搖創夢天地的決心。對比米哈游的《崩壞:星穹鐵道》、騰訊的《王者榮耀》與《穿越火線》等著名作品,從休閒遊戲發家以來,創夢天地始終未建立明確的品牌記憶點或旗艦產品,而《卡拉彼丘》就是公司實現蛻變的關鍵。 《卡拉彼丘》的手機端版本預計於2025年年內正式推出,屆時將瞄準國內主流手游市場,試圖彌補PC端推廣失利的缺口。公司在財報中表示,未來數個季度將以此遊戲為研發主線,加大營銷、社群、技術與內容迭代投資,並以AI導入進一步降低開發周期與人力成本。 從業績看,公司2023年、2024年分別虧損5.56億元及5.28億元,收入則從19.2億元縮水至15.1億元。另外,截至去年底公司手頭現金按年略增3.4%至約1.96億元,但總借款增至10.7億元,財務壓力不小。 此次發行配股雖未直接獲得資金,仍反映公司在流動性與研發投入上的策略選擇:與其以現金支付研發成本,不如透過股權稀釋來降低資金壓力,將資源集中於關鍵產品線上。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最新發布的2025年上半年盈利預告顯示,在《卡拉彼丘》持續運營與新產品推進下,預計期內淨利潤將達2,000至5,000萬元,2024年同期虧損為1.09億元,料成功扭虧為盈。此外,經營現金流預計流入3,000萬至6,000萬元。這一成績若能實現,市場信心有望獲得提振。 從股價走勢看,今年以來公司股價已跌去56.5%,始終在1港元上下徘徊,然而此次配股後,股價罕見反彈7.55%至1.14港元,似乎反映市場對公司策略的肯定。創夢天地市銷率約為1倍,高於中手遊(0302.HK)的0.75  倍與IGG(0799.HK)的0.85倍,但低於心動公司(2400.HK)的4.5倍,反映市場的觀望態度。 當然,要以單一產品翻身,從來不是一條輕鬆的路。《卡拉彼丘》面對的競爭對手來自騰訊、網易、米哈游等重兵布防的企業,每款射擊類或二次元遊戲都攜龐大資源與用戶池而來。創夢天地能否以有限資源撬動一條可複製的自研路線,仍有待觀察。更重要的是,公司在未來是否能持續維持內容產出與運營能力,將決定其能否真正脫離「發一款算一款」的模式困境。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