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LA.US

這家總部位於中東和北非地區的社交網路和遊戲公司推出首款硬核角色扮演遊戲,並宣佈很快還將上線一款模擬遊戲

重點:

  • 遵循保持低負債和盈利經營的策略,雅樂科技第一季淨利潤率提高至27.1%
  • 遊戲收入佔比攀升之際,該公司推出了自主研發的首款硬核遊戲《Age of Legends》

 

譚英

在全球科技行業經歷了不堪回首的2022年、並集體反彈之際,總部位於中東和北非的社交和遊戲公司雅樂科技(YALA.US)卻處於定速巡航狀態,包括在股價方面。由於Facebook母公司Meta(META.US)和騰訊控股(0700.HK)等全球互聯網巨頭的市盈率都穩定在兩位數範圍內,雅樂科技8.62倍的市盈率似乎相當低,它在2020年9月上市時,看上去像是一個強勁的高增長選擇。

根據5月16日公佈的最新季度業績,過去52周,它的股價漲幅為2.95%,落後於標普500指數(S&P 500),其第一季收入7,350萬美元(5.16億元),比去年同期輕微增長1.6%。

雅樂科技的股價在公告發佈後的兩天內上漲了約5%,這表明隨著該公司採取措施為營收注入新的活力,投資者對該公司的前景持謹慎樂觀態度。

在公司的業績電話會議上,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楊濤放眼未來,力邀全球互聯網公司與它一起探索中東和北非地區的數碼化轉型,該地區正是該公司社交網路業務的核心市場。

「通過利用我們深厚的本地化知識和強大營運能力,我們有信心能夠利用全球投資,實現互利合作,」他說。楊濤還承諾將繼續投資於研發和產品開發,因為雅樂科技本月推出了其首款專利硬核角色扮演遊戲《Age of Legends》,並宣佈很快還將上線一款模擬遊戲《Merge Kingdom》。

據楊濤介紹,《Age of Legends》是一款源於阿拉伯文化,以綠洲、雪原和沙漠為場景的奇幻遊戲。 

這兩款遊戲都屬於雅樂科技近期戰略的一部分,即從過去注重休閒遊戲轉移、瞄準更認真的玩家,因為他們在愛好方面更捨得花錢。

有別於一些規模更大的同行,它們往往會涉足範圍廣泛的新領域,以推動其飛速增長,雅樂科技始終專注於利潤這樣的基本面。憑藉其幾乎為零的債務和4.36億美元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比2022年底增長7.0%),它有充足的資金來履行承諾。

公司總裁賽菲·伊斯梅爾(Saifi Ismail)指出,在伊斯蘭齋戒月期間,該公司召集100名政府官員、商業夥伴、行業專家和媒體共進日出前的封齋餐,激起了「賓客之間趣味無窮的創意交流」。

專注遊戲

它的文化敏感性或者對利潤等基本面的關注,是否會吸引到投資者,目前還有待觀察。該公司正在從聊天服務逐漸轉向遊戲業務,第一季聊天服務收入從2022年同期的5,190萬美元降至5,040萬美元。遊戲營收仍處於增長軌道,從上年同期的2,030萬美元攀升至2,310萬美元。

雅樂科技的大部分最新產品都跟遊戲業務有關,它寄予的未來可能不是像Facebook或Meta那樣,這兩者的核心服務都是分享照片和體驗。相反,它可能希望自己變成騰訊那樣,2022年騰訊的遊戲收入佔43%,而其社交網路業務佔21%,主要來自流行的微信和QQ服務。

或許保持均速還是有必要的,至少對社交網路這項業務來說,還是要保持平穩。

從總體資料來看,雅樂科技第一季收入7,350萬美元,與去年同期的7,230萬美元基本持平。其淨利潤表現略好,從2022年的1,770萬美元上升至1,990萬美元,淨利潤率從一年前的24.5%提高至27.1%。公司的首席財務官胡楊將利潤和淨利潤率的提高歸因於成本管理效率的提高、銷售和行銷費用的減少,以及用戶變現能力的改善。

儘管該公司的收入增長放緩,但其第一季付費用戶從一年前的940萬躍升至1,350萬,增幅達43.7%。這意味著現在有41%的月活用戶為雅樂科技的服務付費,高於一年前的32.2%。最近一個季度,銷售和行銷費用下降了9.4%,在總收入中的佔比從17.3%降至15.4%。

該公司在技術和產品開發支出上的大幅增長,可能是其目前的重頭戲,因為它將遊戲定位為主要的新增長動力。雖然在2020年的時候,語音聊天室是一個很好的成長故事,但最新、最厲害的特效,是規模達260億美元的網路遊戲行業的命脈。這些功能將最終反映在財報的收入欄,因為使用者需要為應用程式內購買和沉浸效果等創收服務付費,而雅樂科技需要使用授權或專有技術來構建這些服務。

為了開發此類功能,雅樂的技術和產品開發支出佔總收入的百分比,從2022年第一季的8.3%上升到最近一個季度的10.1%。胡楊表示,在過去兩年中,技術和產品開發的支出比2021年第一季的330萬美元翻了一倍多,這是因為為了支持新業務的發展和產品組合的擴大,技術和產品開發人員的人數增加了。

在技​​術和產品開發方面的支出增加,會影響雅樂科技的利潤,而利率的提高可以抵消這些影響,利率上升對負債纍纍的公司不利,但對雅樂科技這種現金充裕、負債較低的公司來說,則是有利的事情。該公司第一季的利息收入總計310萬美元,而去年同期僅為5萬美元。

那麼,雅樂科技究竟是在快速進入下一個階段,還是在謹慎地摸索前進的方向?它的未來究竟是更像Meta,還是更像騰訊?隨著新遊戲的發展並吸引受眾,時間會給予答案。我們可以肯定的一點是,隨著它進入下一個階段,與2020年上市後高速增長的開局相比,它正在經歷一個低速增長的轉型期。

詠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導,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資訊,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聯繫我們。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

新聞

JD Logistics does infrastructure

簡訊:京東物流擬收購母公司旗下兩項本地即配業務

物流解決方案服務商京東物流股份有限公司(2618.HK)周四宣布,與其母公司京東集團(JD.US; 9618.HK)達成協議,將以2.7億美元,收購本地即時配送企業達盛與達疆。 京東物流表示,此項收購將完善現有業務矩陣、拓展運營版圖,並增強末端配送能力。達盛與達疆在今年上半年扭虧為盈,實現合併淨利潤7,520萬元,上年同期則虧損1.61億元。 京東物流稱:「目標公司過去數月業務表現,均具備商業潛力及可進一步讓我們拓展業務機會。」 受收購消息提振,京東物流股價周四收漲3.5%,公司年內累計漲幅溫和。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宜明昂科折讓13%配股籌3.5億港元

創新藥企業宜明昂科(1541.HK)周四宣布,擬配售2,420萬股新H股,約佔擴大後股本約5.61%,集資3.51億港元(4,500萬美元),每股配售價14.5港元,較前一日收市價格16.66港元折讓約12.97%。 公司表示,所得款項淨額估計達約3.45億元,將用於為在中國進行IMM2510及IMM27M的單一療法及聯合療法的研發提供資金以治療實體瘤;為IMM01(替達派西普)的研發提供資金,以及為IMM0306的研發提供資金,補充營運資金與一般企業用途。 宜明昂科日前已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提交IMM2510用於治療經免疫治療耐藥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三期臨床試驗的申請。 公司股價周四低開,至中午休市報14.46港元,跌13.21%。不過今年以來公司股價仍升180%。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Top Toy has filed for an IPO

TOP TOY能否撼動泡泡瑪特的王者地位?

日式零售企業名創優品拆分出的子公司,位列中國第三大潮流玩具零售商,在創立僅五年後已提交香港上市申請 重點: 名創優品拆分出的TOP TOY已遞交港股上市申請,借母企遍及全球的7,000餘家門店網絡,複製泡泡瑪特的成功路徑 13億美元估值及日益壯大的自有知識產權矩陣,或將提升這家潮玩企業在日趨飽和市場中的勝算 譚英 2013年,企業家葉國富創立名創優品(9896.HK, MNSO.US)連鎖專賣店時,從日本折扣連鎖店大創(Daiso)及快時尚零售商優衣庫(Uniqlo)汲取靈感。通過融合平價策略、海量品類與日式「卡哇伊」(kawaii)美學,名創優品發展為全球零售巨頭。截至今年6月末,其運用該模式構建的門店網絡,國內及海外店分別達4,305家與3,307家,規模早已超越優衣庫約2,500家門店。 如今,名創優品正遠離聚光燈,為其新生子品牌Top Toy International Group Ltd.讓路。後者於上月末提交港股上市申請,旨在押注全球藏玩手辦熱潮的持續升溫。 TOP TOY的上市計劃早有伏筆,葉國福在2022年就討論過將其分拆獨立上市。但在泡泡瑪特(9992.HK)旗下LABUBU系列大獲成功引爆潮玩收藏熱潮之際,其上市時機堪稱精准。此次上市距該公司7月完成的5,940萬美元A輪融資僅數月,該輪融資由新加坡淡馬錫旗下機構注資4,000萬美元(持股比例3.2%),使TOP TOY估值達到13億美元。 憑借淡馬錫等重量級投資者,以及摩根大通、瑞銀、中信證券等IPO承銷商的支持,葉國福正將矛頭直指泡泡瑪特,這家令人望而生畏的行業標桿。泡泡瑪特最新財報顯示,其上半年營收飆升至138億元(約合19億美元),增長兩倍;淨利潤達46億元,激增三倍。相較之下,TOP TOY同期營收增長穩健但差距顯著,同比增長60%至13.6億元,約為泡泡瑪特的十分之一。據其上市申請文件披露,其淨利潤增長30%至1.81億元。 市值方面,泡泡瑪特當前約3,400億港元(約合440億美元),在過去52周股價暴漲逾三倍後,其規模遠超TOP TOY的13億美元。 自2020年開設首家門店起,葉國福將TOP TOY定位為藏家平價超市,沿襲名創優品銷售化妝品、辦公用品等海量高性價比日雜的模式。這與泡泡瑪特形成鮮明對比,創始人王寧通過自建設計團隊及香港、韓國、北京的設計師資源,專注於開發具有市場穿透力的自有知識產權(IP)。 這種差異體現在兩家公司的毛利率上,泡泡瑪特以近半年70%的毛利率佔據壓倒性優勢,是TOP TOY同期32.4%毛利率的一倍有餘。差距主要源於TOP TOY高度依賴迪士尼、「Hello Kitty」持有方三麗鷗等第三方IP授權。反觀泡泡瑪特,則主要使用包括LABUBU在內的自有IP角色。 加註自有IP開發 TOP TOY正積極轉型,力圖在自有IP佔比與毛利率方面向追趕泡泡瑪特。採用自有IP的產品營收佔比從2022年的不足40%,升至今年上半年的約50%。伴隨此進程,其毛利率從19.9%提升至32.4%。 不過,授權IP玩具仍是TOP…

簡訊:微創機器人銷售強勁 今年股價爆升2.5倍

上海微創醫療機器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252.HK)周三公布,截至公告日止,集團旗下的腔鏡、骨科、血管介入等核心產品的訂單量,累計超過170台。 當中集團的核心產品「圖邁」腔鏡手術機器人的訂單已超過百台,全球裝機近80台,居國產品牌首位。公司強調,產品的商業化進程已進入全面加速階段。 圖邁是首個進入海外市場的國產腔鏡手術機器人,海外訂單突破60台,裝機覆蓋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共40個國家及地區。 周四微創機器人開市跌近1%報32.86港元,年初至今公司股價升近兩倍半。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