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創新藥企首三季虧損額大增,慶幸其現金餘額超過92億元,足以滿足未來五年發展

重點:

  • 諾誠健華的核心產品獲納入醫保後,藥品銷售收入倍增,但匯兌虧損連累虧損額明顯擴大
  • 該公司今年9月到上海科創板成功上市並籌集近30億元,因此現金流相當豐厚

莫莉

今年以來,港股流動性下滑的局面愈趨嚴峻,未盈利生物醫藥企業市值大幅下跌,難以在二級市場繼續融資。持續的「入不敷支」,讓創新藥企的發展持續性面臨重大挑戰,多家在港交所上市的此類企業為了「節流」,需暫停或轉讓研發管線、關停產業化基地或裁員縮減開支。

對於在港交所上市的創新藥企而言,科創板二次上市融資的道路也不再順暢。據上海交易所科創板對於境外企業二次上市的要求之一,是平均市值須超過200億元以上,如今能滿足這一要求的未盈利生物醫藥企業已是寥寥無幾。即便是今年9月在上海成功掛牌的諾誠健華醫藥有限公司(9969.HK; 688428.SH),如今在港股的市值也大幅縮水,僅為去年同期一半左右,只能勉強達到科創板的二次上市標準。

不過,諾誠健華在寒冬到來前成功登陸上海科創板,募集了29.3億元資金,至少為自己儲備了豐厚的現金流。上周日晚間,該公司公布了最新財報,截至第三季度末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超過92億元。在11月14日舉行的投資者電話會議上,諾誠健華董事會主席兼行政總裁崔霽松表示,公司的現金儲備能滿足未來五年的管線研發和商業化支出,有助未來在各個領域取得高質量發展,相對於許多資金流捉襟見肘的同行來說,該公司的表態無疑讓長期投資者吃了一顆「定心丸」。

財報公佈翌日,諾誠健華股價高開2.65%,隨後一路上行,全日大漲11.55%,受惠於港股大盤強力反彈,諾誠健華股價持續上揚,連續三天錄得升幅,累計漲幅達到17.4%。

核心產品銷售強勁

投資者對諾誠健華的信心倍增,不僅因為其穩健的財務狀況,其收入表現亦可圈可點。2022年前三季度,該公司營業收入達到約4.42億元,其中藥品銷售收入約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29%,主要由於核心產品BTK抑制劑奧布替尼納入中國國家醫保後,銷售額持續增長。

奧布替尼於2020年12月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上市,用於復發或難治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或小淋巴細胞淋巴瘤(SLL)、以及復發或難治性套細胞淋巴瘤(MCL)患者的治療。這些適應症在2021年底已經通過醫保談判,納入國家醫保報銷範圍。雖然獲批的適應症不多,但奧布替尼的銷售額增速已經超過同類藥物、百濟神州(BGNE.US;  6160.HK; 688235.SH)旗下的澤布替尼,後者第三季度在中國內地的銷售收入為2.7億元,按季增長11.57%。

奧布替尼的市場前景仍有較大拓展空間。諾誠健華在財報中披露,該藥物用於治療復發或難治性華氏巨球蛋白血症(WM)患者的新適應症上市申請正在審評中,治療復發/難治性邊緣區淋巴瘤(MZL)的申請也獲得受理。在海外市場,用於治療MCL的奧布替尼預計很快將在新加坡獲批上市,在美國治療MCL的臨床試驗亦已進入二期。

雖然諾誠健華前三季度的整體營收按年下降55%,但這是因為2021年第三季時,該公司把奧布替尼的部分權益轉讓給渤健,獲得約7.76億元的首筆授權收入。扣除該影響後,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營業收入增長88%,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增長115%。

研發開支大增三成

諾誠健華的最新財報也獲得了多間投行認可,招銀國際、國泰君安、中信證券均推薦買入其股份。中信證券指出,奧布替尼納入國家醫保後銷售額快速增長,加上多個新適應症已提交上市申請,商業化進程穩步推進。該行預計公司未來一年將出現其他新適應症獲批、研究管線取得積極進展等多個里程碑事件,有助催化股價上升。

作為一家生物創新藥企業,諾誠健華仍在積極加大研發投入。今年前三季度的研發投入為4.75億元,雖然從帳面上看,比2021年同期減少約1.17億元,但主要是因為去年同期向Incyte Corporation 支付項目引進的首付款計入研發投入:若剔除該額外項目後,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實際研發投入仍按年增長約30%,主要由於公司在中國及國際臨床項目的不斷增加。

但反過來看,研發投入的增加,也加大了公司虧損,因此諾誠健華單是第三季已錄得3.93億元淨虧損,比去年同期擴大232%,前三季度的淨虧損更按年增加逾10倍至8.34億元。公司解釋,除了研發投入上升,美元匯率波動也導致帳面虧損增加,總結前三季度產生了未實現的匯兌損失約 3.99 億元,但對公司經營活動沒有實際影響。

估值方面,諾誠健華憑藉其明星創始人施一公的光環,在表現疲弱的創新藥企中顯得鶴立雞群,以首三季收入引伸到全年計算,其預測市銷率高達33倍,遠高於百濟神州的15.7倍與信達生物(1801.HK)的14.2倍。在港股氣氛逐漸回暖之際,估值偏高的諾誠健華能否繼續維持目前的增長趨勢,要視乎其臨床研究進展能否順利「開花結果」。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

新聞

簡訊:金沙中國二季度淨收入按年跌13%

博企金沙中國有限公司(1928.HK)周四公布公布第二季度業績,截至今年6月底止,淨收益同比升2.5%至17.9億美元,淨收入2.14億美元,按年下跌13%。經調整物業EBITDA為5.66億美元,按年升0.9%。 期間集團位於澳門的多家娛樂場的博彩收益均下跌,只有倫敦人的收益有所增長,由去年同期的3.15億美元,上升56%至4.95億美元。 集團行政總裁羅伯特表示,短期目標是於2025年至2027年間,季度經調整物業EBITDA可達到6億美元至6.5億美元,以及年度經調整物業EBITDA26億美元至27億美元。 周四金沙開市升1.85%報18.76港元,過去三個月股價由低位上升超過35%。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TCL電子料上半年經調整淨利潤增最多65%

TCL電子控股有限公司(1070.HK)周一公布,預期2025年上半年的經調整淨利潤約在9.5億港元(1.21億美元)至10.8億港元之間,按年增幅約45%至65%。 公司表示,利潤增長主要受益於持續推進「全球化」及「中高端化」戰略,積極投資Mini LED與人工智能研發,加強全球供應鏈布局並提升品牌價值。2025年初TCL成為奧運全球合作夥伴,進一步帶動品牌影響力。同時,公司推動數字化轉型與產能優化,費用率持續下降,經營效率明顯提升。 TCL電子周三股價平開,至中午收市報9.96港元,跌3.11%。今年以來,公司股價已上漲逾55%。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藥明合聯發盈喜淨利按年升50%

為制藥公司提供合同服務的藥明合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2268.HK)周二發盈喜,截至2025年六月底止,收入增長超過60%,經調整淨利潤增長超過67%,淨利潤增長逾50%,按去年中期的淨利是4.9億元人民幣,即今年盈利達7.4億元人民幣。 盈利大幅增長,主要是抗體偶聯藥物(ADC)的下游需求持續強勁,集團通過 穩固的地位及競爭優勢,獲生物偶聯藥物CRDMO的重要市場份額,以及新投產線的產能迅速爬坡,及生產設施持續保持高利用率及運營效率。 公司周三開市升9.1%報53.9港元,年初至今股價已升76%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稻草熊今年中期轉盈為虧

影視製作發行商稻草熊娛樂集團(2125.HK)周二表示,由於當期播映劇集數量減少,預計公司2025年上半年業績將轉盈為虧。 公司稱,截至6月底的六個月,預計淨虧損額介於350萬元至800萬元,去年同期盈利2,990萬元。公司補充,經調整後,2025年上半年預計淨虧損約290萬元至盈利160萬元,而上年同期淨利潤為3,790萬元。 稻草熊指出:「變動主要因為集團於2025年上半年,播出集數較少的「小而美精品化」創新劇集,集數減少使收入減低,而運營成本維持相對穩定。」 稻草熊娛樂周三開盤走低,早盤下跌6.7%至0.56港元,公司年內累計漲幅約18%。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