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數字資產管理公司在最新一輪融資中籌集到3.6億美元,使其比10月份上一輪融資時的估值增加了一倍多

重點:

  • Animoca Brands新一輪融資籌得3.6億美元,令其估值達54億美元
  • 公司在2020年被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除牌,但可能最早會在今年再次申請上市,地點很有可能在紐約

陽歌

讓位吧,比特幣礦工們。

一家名為Animoca Brands Corp. Ltd.的香港公司在最近網路遊戲、非同質化代幣(NFTs)以及元宇宙(metaverse)掀起的一輪輪狂潮中,為自己開闢了一片天地,因而受到超級投機者們的熱捧。這家公司的投資組合中包括了你能想到的所有熱門詞語。

這樣的熱度幫助它吸引了小型散戶和大型機構投資者,與此同時公司還在試圖決定,自己究竟要做一個風險投資型的初創企業,還是一家上市公司。

我們稍後會回過頭來看看這個涉及面更廣、更為重要的話題:究竟是誰在投資這家公司。但我們會先來深入研究一下最新消息,Animoca宣佈它剛剛完成了新一輪約3.6億美元的融資,令其估值達到54億美元。本輪融資由紐約的Liberty City Investors領投,眾多投資人中包括了戈壁創投(Gobi Partners)、平方資本(L2 Capital)、未來資產資本(Mirae Asset)和紅杉中國(Sequoia China)等大牌機構。

新估值使這家公司的價值遠遠超過我們所關注的許多類似的投機型公司,其中包括比特礦業(BTCM.US)和第九城市,它們的估值分別為2.34億美元和1.08億美元,以及生產礦機的嘉楠科技(CAN.US),後者估值更高,為8.65億美元。當然,去年此時這些公司的估值都要比現在高得多。但這種“月度最佳”的投機遊戲就是這樣的,來得快去得也快。

Animoca最新一輪融資的金額自然不小。但一連串的投資人名單也表明,這些公司中的大多數都只投了不多的錢,可能是500萬美元或更少。這顯然與我們先前的假設相吻合,就是說這家公司正試圖決定,它究竟是一家初創公司還是一家更為成熟的、上市交易的公司。

在繼續討論Animoca的融資歷史之前,我們應該先說說該公司具體做什麼業務。49歲的商人蕭逸在大約8年前與夥伴在香港共同創立了這家公司,並擔任領導。它最初是一家手游開發商,但最近將自己定位為以遊戲玩家為中心的數字產權管理者,以利用迅速超過加密貨幣成為當下熱門虛擬財產的NFTs。

NFTs屬於網路資產,可以用來對應藝術品和房產等實物,採用區塊鏈技術賦予它們唯一的辨識碼。最近,NFTs已成為那些希望賺快錢的投機者們的熱門資產。

其中一位這樣的Animoca投資者就是孫宇晨,這位白手起家的加密貨幣大亨在2019年登上頭條,當時他在年度拍賣中出價460萬美元,贏得了與知名投資人沃倫·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機會。Animoca努力將自己置於“熱詞宇宙”的中心,它將自己描述為“通過NFTs和遊戲推動數位產權,建立開放的元宇宙”。

估值暴增

對那些熱門詞語和種種炒作了然於胸後,就不難理解為什麼Animoca的估值在過去一年裡呈爆炸式增長——與早些時候的比特幣如出一轍。

CrunchBase上有一篇不錯的報導,指出該公司去年在三輪融資中籌集了約2億美元,使其估值從7月的10億美元上升到10月的22億美元(貌似CrunchBase與蕭逸的關係不錯,對於任何想要更好瞭解這家公司的人來說,此文都非常值得一讀)。因此與去年10月相比,新估值較之前又翻了一番多,是典型的泡沫跡象。

我們之前提到過的比特幣公司大約在去年這個時候都走上了類似的軌跡,從相對較小的參與者搖身一變成為價值超過10億美元的公司,然後再回落到目前的水準。 

比特礦業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2020年底的時候,它從之前的線上彩票銷售業務轉型為加密貨幣開採業務。去年2月,它的股價一度飆升至近26美元,使其短暫成為市值近20億美元的獨角獸。但現在,由於加密貨幣礦工面臨諸多挑戰,包括在中國遭到禁止,以及深受歡迎的採礦國哈薩克近期發生內亂,其市值大為縮水。

當然,Animoca與這些加密貨幣公司的不同之處在於,它還沒有上市。或者說不完全如此。 

事實上,該公司與證券交易所的歷史有點複雜。該公司此前在澳大利亞的主要證券交易所上市,但隨後在2020年3月因不合規而突遭退市。當時,該公司發表了一份聲明,稱自己正在成為一家“未上市的上市公司”,TechCrunch引用蕭逸的話說,交易所之所以採取這一行動,是因為“它不喜歡我們涉足加密貨幣”。 

這可能與瑞幸咖啡的情況類似,該公司在2020年被曝捏造大量不存在的銷售額後不久,就被踢出納斯達克。瑞幸的股票仍在紐約的場外交易市場交易,最近有媒體報導,該公司在整頓後,正考慮申請在納斯達克主機板重新上市。 

那麼,Animoca也有類似的計畫嗎?

它在被澳大利亞的證交所踢出的時候,就曾經談到過這個問題,在說到可能的重新上市時,它表示:“目前還很難說,但董事會和管理層正在努力解決這個問題,希望能儘快完成”。也許是為了懷念其作為上市公司的日子,Animoca仍然使用墨爾本作為其所有公告的電頭,包括最新的融資公告,儘管它的總部在香港。

至於該公司是否以及何時會很快在一個主要的證券交易所上市,最近的融資熱潮似乎預示著這種可能性相當大。如果真的發生這種情況,我們認為上市地點很有可能在美國,因為它的許多投資者都在美國。更重要的是,與香港和新加坡等比較保守的地方相比,美國似乎最易接受這種高度投機的公司。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裡 

新聞

Baidu does infrastructure

簡訊:訂單量突破1,400萬 蘿蔔快跑領跑無人駕駛出租車市場並加速全球拓展

百度(BIDU.US; 9888.HK)上周三宣布,截至八月其蘿蔔快跑(Apollo Go)無人駕駛出租車服務累計已完成1,400萬單。這鞏固了其行業領導地位,未來基金(Future Fund LLC)董事總經理Gary Black近期亦稱該公司為「全球無人駕駛出租車領導者」。 財報顯示,僅第二季度蘿蔔快跑完全無人駕駛訂單超220萬單,同比增長148%。百度表示,其車隊迄今累計實現超2億公里無人駕駛里程,且保持優異的安全記錄。與此同時,谷歌Waymo截至今年五月累計付費訂單量達1,000萬單,並宣布其無人駕駛里程達1億英里(約1.6億公里)。 截至六月,蘿蔔快跑業務版圖已覆蓋全球16個城市,並逐步擴大公開道路測試範圍。八月,百度在迪拜和阿布扎比指定區域啓動中東路測。香港是蘿蔔快跑首個右舵車市場,近期測試已拓展至東湧和南區,推進商業區與住宅區更複雜路況的測試。 百度聯合創始人兼CEO李彥宏在上周財報電話會議中表示:「我們在那裡(香港)的經驗為進軍其他右舵車市場提供了寶貴的行業洞察,增強了我們在全球擴展蘿蔔快跑業務的信心。」 七月,百度與Uber達成多年期合作,計劃在亞洲和中東等多個市場部署數千輛無人駕駛車輛。八月又宣佈與Lyft在歐洲達成合作,首站覆蓋德、英兩國,加快推進無人駕駛出行服務的全球佈局。 阳歌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China East Education

受惠職教需求日增 中國東方教育盈收雙升

這家職業教育龍頭企業上半年營收增長10%,淨利潤飆升近50% 重點: • 中國東方教育今年上半年營收增長10%,較過去兩年的增長率翻倍有餘 • 公司受益於中國年輕人對職業培訓日益上升的偏好,且後者也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陽歌 職業教育不僅助力中國青年應對嚴峻就業市場,更為中國東方教育控股有限公司(0667.HK)注入強勁動力。本週發布的最新財報顯示,公司幾乎所有核心指標均穩步增長,其中淨利潤增幅近50%。 對投資者更具意義的是,這家公司崛起,成為中國職業教育領軍者,促使此前低迷的股價強勢反彈,52周內累計漲幅逾200%,觸及近四年高位。不過,投資者跟風追漲前需注意,職教板塊已顯現分化格局,龍頭股表現強勁,中小同業則持續承壓,詳細分析見下文。 過往數年間,職教機構在中國龐大教育體系中一度遇冷,因資本競相追逐K-12學段服務,以及頂尖高校考生的高增長私營企業。2021年監管風波叫停多數K-12學科培訓服務,使前者幾乎清零;隨著中國越來越多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後者近期也明顯承壓。 此消彼長之下,專注烹飪、汽修、計算機維修等實用技能培訓的職教機構,反成民辦教育領域表現最佳的板塊。與觸碰監管紅線的K-12教培機構不同,職業教育正持續獲得政策強力支持。 政策紅利直接體現於財報:中國東方教育上半年政府補助金倍增至2,150萬元(折合300萬美元),上年同期為1,170萬元。金額絕對值有限,但顯著印證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此類無須償還的資金既可衝減運營成本,更能直接增厚利潤空間。 近期關鍵政策突破在於,職教機構首獲頒發學士學位授權,這是原屬傳統高校的特權。除象徵高等教育類型平等化外,更具實質意義的是,職校畢業生由此獲得報考公務員及攻讀研究生的資格。 中國東方教育在財報中指出,為應對市場變局,其三年制長期課程的報名佔比持續攀升。為使日益趨近傳統高校模式的長期培養獲得更佳環境,公司正打造多個“職業教育產業園”。此概念實則暗合高校校園的職教版本。 新園區將與遍布全國的234個教學中心(主要是小型教學點)形成互補。目前,四川、山東、貴州、河南四省職教產業園一期已投入運營,江蘇、江西兩省同類項目也在規劃中。 公司強調:「本集團相信職教產業園,將成為增加學生對本集團教育服務需求的主動力,並可在未來達致成本協同效益。」 美容領域的大生意 財報深層數據進一步揭示,中國東方教育整體招生規模加速擴張,但當前疲弱就業環境下,各專業冷熱不均。時尚美業板塊表現亮眼之際,信息技術(IT)領域竟意外遇冷。 公司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10.2%至21.9億元(上年同期為19.8億元),相較過去兩年3%至4%的年增速顯著提升。期內新生註冊量同比增長7.1%至83,521人,學員月均總數增長5.5%至152,817人。 時尚美業作為五大業務板塊中的業績明星,營收幾近翻番,學員月均人數增長76%。但該板塊營收佔比仍較小,最新財報期僅貢獻總營收的4%。 烹飪技術作為核心創收板塊,貢獻近半數營收,該部門營收同比增長11%,學員月均人數增長8.3%。規模較小的西點西餐部門表現更優,營收增長14%,學員月均人數增長18.5%。 信息技術及互聯網技術板塊成為業績窪地,期內營收同比下降3%,佔公司總營收17%。該板塊學員月均人數同比下滑6.8%。 招生規模擴容的同時,營業成本基本持平,表明其實現了師資零擴張下的增量承接。由此推動毛利率從上年同期的53%升至57.3%,最終驅動淨利潤同比增長48.4%至4.03億元,上年同期則為2.72億元。 伴隨盈利提升,公司將去年的末期股息從2023年的0.2港元提高至0.22港元,該舉措也是投資者青睞度攀升的潛在動因。 需要重申的是,並非所有職教股均享行業需求紅利。中教控股 (0839.HK) 作為另一業內主要參與者,當前市盈率27倍,與中國東方教育30倍估值相近,但後者市值約為前者一倍。規模更小的新高教集團 (2001.HK) 估值僅2.4倍,民生教育(1569.HK)則幾近虧損邊緣。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腦動極光中期收入近翻倍 虧損仍擴大

腦動極光醫療科技有限公司(6681.HK)周四公布,截至6月底止六個月,收入按年大增92.8%至1億元(美元)。不過,公司虧損進一步擴大,期內錄得虧損1.27億元,按年擴大11%,經調整淨虧損為8,802萬元。 公司指,收入上升主要來自購買系統的醫院增加,由去年同期的186家增至205家,患者使用次數亦由約180萬次增至259萬次,院外使用人數增至12,915人。同時,醫療AI大模型解決方案貢獻逾2.4億元收入,成為新業務增長點。然而,銷售成本、行政及研發費用大幅增加,拖累整體虧損擴大。 腦動極光是一家專注於認知障礙數字療法解決方案創新企業。今年6月,公司集團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及首席研發官王曉怡因抑鬱症辭職。 腦動極光股價周五平開,至中午休市報5.36港元,跌1.83%。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富衛上市首份中期業績賺4,700萬美元

保險公司富衛集團有限公司(1828.HK)周五公布上市後首份中期業績,新增業銷售額以按年化新保費計算,同比上升38%至12.46億美元。採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7號,淨利潤達4,700萬美元。 稅後營運利潤增長9%至2.51億美元,當中香港與澳門、泰國和柬埔寨、日本及新興市場等地區持續為集團帶來正面頁獻。 集團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黃清風表示:「將公開招股所得,用於進一步提升資本實力及財務靈活性,包括減少整體債務,以支持業務增長及拓展客戶及渠道覆蓋滲透的機會。」 富衛周五接近平開報42.7港元,公司本周股價急升逾一成。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