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生命科學實驗室設備提供商申請到港股上市,但其上市前派發花紅的方式引人關注

重點:

  • 益世科生物是全球第二大生物安全櫃供應商,產品銷售網路遍及全球超過100個國家
  • 公司牢牢掌握在創始人林氏家族手中,近年派發股息不遺餘力,2020年的分紅甚至高於當時的淨利潤

莫莉

新冠疫情暴發,讓生物醫藥行業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大量資金投入疫苗和新藥研究,實驗室設備的相關市場也伴隨生命科學產業的蓬勃發展而快速擴容。總部位於新加坡的生命科學、製藥及生物加工工具供應商益世科生物有限公司過去三年快速發展,年收入的複合增長率達到21.1%。

上週五,益世科生物向港交所遞表,申請在主板上市,由摩根大通、美銀證券及傑富瑞擔任聯席承銷人。

該公司主要業務是提供生命科學實驗室設備,尤其是生物安全櫃。根據招股書引用的報告,按去年總收入計算,它是全球第二大生物安全櫃供應商。生物安全櫃是生物安全實驗室裡最常見的重要設備,用於避免感染性生物材料污染環境和實驗人員。

益世科生物正處於收入穩步上升期,2019年至2021年,公司分別錄得收入1.17億元新加坡元(6.05億元)、1.55億新加坡元和1.72億加坡元,三年複合年增長率21.1%,超過了同期全球生命科學、製藥及生物加工工具市場的整體行業水平的10.2%複合年增長率。2019年至2021年,來自持續經營業務的淨利潤為1,604萬新加坡元、2,428萬新加坡元及4,658萬新加坡元,複合年增長率高達70.4%。

其中最主要的生命科學實驗設備業務在整體業務中的收入佔比,從2019年的61.1%增至2021年的69.2%,提供售後服務和支援業務的收入佔比,期內輕微增加了1.2個百分點至7.5%。益世科生物亦提供用於體外受精治療的設備、耗材,以及製藥設備及生物加工工具,這兩項業務分別在2021年的總收入中,分別佔比8.9%和14.4%

業務遍及全球

益世科生物從1978年開始在新加坡發展業務,早期專注於潔淨室技術,在創始人林氏家族的帶領下,逐漸向東南亞的製藥、生命科學、生物技術及醫學研究市場拓展業務,客戶包括生物製藥公司、輔助生殖診所、研究機構、醫院及政府機構等。

如今,益世科生物的銷售網路遍及全球超過100個國家,直銷團隊覆蓋新加坡、中國、美國、德國及英國等主要經濟體。中國以外的亞洲地區是益世科生物最大的市場,2021年貢獻收入佔比為30.7%,中國、美國和歐洲市場則分別貢獻23.3%、16.2%、13.8%收入。為配合客戶需求以及減少運輸損耗,益世科生物的工廠亦分佈在世界各地,包括中國、印尼、立陶宛、美國和英國,有利於分散地緣政治風險對業務產生的不利影響。

益世科生物所在的全球生命科學實驗室設備雖然賽道相對冷門,但具有穩定增長前景。招股書引用的報告顯示,全球生命科學實驗室設備市場規模由2016年的267億美元(1,910億元),增加至2021年的497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3.2%,預計於2026年達698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7.1%。

因此,益世科生物希望利用在港股上市籌集的資金,在未來三年加強生產基礎設施及提高製造能力,包括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建設新設施,並擴充位於英國班士利的現有設施,為北美洲及歐洲的當地客戶提供產品定制服務,同時在立陶宛和印尼建造額外設施等。

分紅高於盈利

受新冠疫情帶來的物流成本上升影響,益世科生物今年上半年的銷售成本同比增加了9.3%,因此毛利率同比下降2.1個百分點至53.2%。儘管如此,公司上半年仍然兩次向股東派發股息分紅,合計1,320.8萬新加坡元。在回報股東一事上,益世科生物在一向不遺餘力,以2020年為例,公司向當時的股東派付股息3,199.1萬新加坡元,甚至比當年的淨利潤總額還高出31.7%,這點或引起投資者關注。

這或許因為益世科生物仍牢牢掌握在創始人林氏家族手中,因為其接近70%股份為該家族持有。目前,益世科生物已交棒至家族第二代林向前手中,林向前擔任公司的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其父親林麗佑、母親羅于紅以及胞弟林向亮均為公司執行董事。值得留意的是,林向前早於1997年、即13歲時就已經加入公司,擔任文書處理、列印文件等低層工作,後來留學美國,畢業後才再度返回公司效力。

益世科生物在2021年5月曾完成2億美元A輪融資,當時的投資者合計持股約23.69%,由此計算,公司的估值約為8.4億美元,折合約60億元。

由於從事生物安全櫃的公司較為罕有,以港股上市的醫療器械公司作對比,威高股份(1066.HK)和先健科技(1302.HK)的市盈率分別為18倍和29倍,取其中位數23.5倍,以益世科生物上半年的淨利潤引申至全年,折合約2.6億元計算,其市值約為61億元,與去年A輪融資後的估值接近。

益世科生物作為已盈利、全球性的生命科學實驗室設備供應商,是港股市場概念較獨特的藥療相關股份,加上市場前景不俗,如果獲批上市後,可能會得到投資者的注視。

欲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Precision Tsugami makes infrastructure

簡訊:津上精密預告年度利潤急升

機床製造商津上精密機床(中國)有限公司(1651.HK)周二公告稱,預計截至2025年3月的財年,將實現淨利潤7.82億元人民幣(下同),較上年同期的4.8億元增長約60%。 公司指業績增長因中國製造業信心恢復,帶動汽車、氣動液壓及一般機械加工領域支出增加。公告補充:「本集團推進全員參與的降本增效改善活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作為日本津上精密專於中國的子公司,津上精密在周二午間業績發布後,股價應聲上漲9%。目前價格處於52周區間的中位水平。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復星醫藥增持復宏漢霖至63.43%

復星醫藥(2196.HK)周一公布,於4月11日至17日期間,控股子公司復星醫藥產業收購子公司復宏漢霖(2696.HK)合計2,103.43萬股非上市股份,每股收購價24.6港元,約佔股份總數3.87%,涉資共計5.17億港元。 復星醫藥表示,今次增持是基於對復宏漢霖發展的信心及價值的認可,並擬以自籌資金支付本次增持對價。今次增持完成後,集團持有復宏漢霖的股權比例將由59.56%增至63.43%。 去年6月,復星醫藥曾提出以每股24.6港元私有化復宏漢霖,但今年1月遭少數股東反對而失敗。過去六個月,復宏漢霖股價上升65.5%,來到36.5港元左右。 復宏漢霖股價周二早盤上漲,至中午收市報37.95港元,升11.78%。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從玉智農發盈警料去年盈轉虧

從事農業種植及銷售的從玉智農集團有限公司(0875.HK)周一發盈警,截至去年底止料由淨利潤轉為淨虧損,預計蝕1.3億元人民幣(下同),而2023年則有盈利5,140萬元。 公司表示,期內子公司所獲得的收益減少,同時又確認貿易應收款減值損失,相反2023年則有貿易應收款減值損失的回撥。 從玉智農周二開市沒起跌,報0.58港元,公司股價在過去一年從高位下跌超過75%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六福集團3月季度營收下滑 同店銷售額跌幅擴大

珠寶零售商六福集團(國際)有限公司(0590.HK)上周四披露,截至3月底的三個月期間,其零售收入同比下降1%,同店銷售額則下降10%。 公司在港澳市場表現最差,三月當季零售收入同比驟降11%,同店銷售額大幅下挫14%。相較之下,中國內地業務表現較好,當季零售收入增長20%,同店銷售額亦錄得2%升幅。 報告期內,集團淨減少56間門店,總門店數從去年9月底的3,343間縮減至今年3月末的3,287間。 由於復活節假期,香港交易所上周五與本周一休市。六福集團股價今年以來已上升6.6%。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