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chuan raises $300 million

這家成立僅六個月的人工智能初創企業,獲得3億美元融資,憑借與騰訊的關係,得以向早期成立的競爭對手急起直追

重點

  • 聊天機器人初創企業百川智能,成立僅六個月,已完成3億美元融資,騰訊、阿里巴巴、百度和小米等參與了本輪融資
  • 創始人與騰訊旗下的搜狗密切關係,而公司已有六款產品上市

      

陽歌

再一次,中國又有一家人工智能 (AI)初創公司獲得了巨額融資。

這次是百川智能。其微信公眾號上周發布的公告披露,公司成立僅六個月,就完成新一輪的3億美元(22億元)融資。因在早期的天使融資中獲5,000萬美元,公司在短暫的時間里,總融資規模達到3.5億美元。

對於一家年輕的公司來說,還算不錯,儘管人工智能初創公司出了名是對現金需求巨大。

百川智能最值得注意的是它與互聯網巨頭騰訊控股(0700.HK)間的密切關係。這些關係大多是積極的,但也喜憂參半,原因我們稍後會解釋。最明顯的是,這種關係意味著百川智能應該能夠獲得充足的資金來推動增長。與中國其他很多熱門的人工智能初創公司一樣,百川智能的其他投資者名單,讀起來就像是中國頂尖科技公司名錄,不僅包括騰訊,還有百度(BIDU.US;9888.HK)、阿里巴巴(BABA.US; 9988.HK)和小米集團(1810.HK)。

百川智能的網站還指出,截至上周發佈公告時,擁有員工170人,來自很多中國頂級科技公司,包括百度、華為、微軟、騰訊和字節跳動。創始人王小川是中國最早的互聯網創業者之一,大約二十年前開發出了搜狗搜索引擎。

值得注意的是,迄今為止的投資者名單里全是中國機構,這並非巧合,因為美國最近採取措施,限制西方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中國人工智能企業。人工智能和高科技微芯片是兩個關鍵領域,華盛頓方面試圖在這兩個領域,限制中國獲得西方的技術和資金。

因為是一家新公司,百川智能尚未受到美國的任何具體限制。但我們預計該公司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名單」,在獲取最尖端的西方技術方面受限只是個時間問題。過去兩年,中國另外兩家更先進的人工智能公司商湯(0020.HK)和第四範式(6682.HK)均在香港IPO前後被列入該名單,打擊了對其股票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商湯還被列入了美國財政部的另一個黑名單,禁止美國投資者購買該公司股票。第四範式還沒被列入該名單,但這一結局似乎不可避免。

百川智能最新的融資公告未提到估值,但我們懷疑可能仍低於10億美元,這是公司邁進「獨角獸」行列的門檻。 儘管如此,由於其背景以及與騰訊的密切關係,這家公司看起來仍值得關注。

與騰訊的關係

在中國科技界,百川智能的創始人王小川因為在搜狗的經歷而聞名,在搜狗成立之後的大部分時間里,它都隸屬於中國最早的門戶網站之一搜狐(SOHU.US)。從某些方面來說,這是一項重大成就,但也帶來些許的負面影響。

儘管起步較早,並先後得到了搜狐和騰訊等知名互聯網公司的大力支持,但王小川始終未能將搜狗,變成中國互聯網搜索市場的主要參與者。早期,這個市場由谷歌主導,但在拒絕刪除敏感內容後,谷歌最終於2010年退出中國市場。

但在退出之前,谷歌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就已經輸給了百度,後者在利潤豐厚的中國搜索市場,佔據了十多年主導地位。搜狗和其他幾個挑戰者,在百度的陰影下努力了多年,始終沒能取得成功。2013年,搜狗與騰訊旗下的搜索引擎搜搜合併,騰訊成為合併後公司的主要投資者,這對搜狗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搜狗於2017年在紐約上市,2021年完成與騰訊合併從美退市,成為後者旗下的全資子公司。但即使有這些優勢,搜狗仍然遠遠落後於百度,截至8月,它僅佔中國搜索市場的10%。

搜狗曾經有好幾個絕佳的機會,可以從百度那裡搶走市場份額,尤其是2016年百度曝出重大醜聞,它將付費內容與自然搜索結果混在一起,卻不向用戶披露相關事實。

歸根結底,王小川曾有大好機會成為中國互聯網真正的巨頭,但卻始終未能實現這一潛力。所以,他在百川智能會有更好的運氣嗎?

據公司網站介紹,儘管成立時間不長,但該公司已經推出了六款產品。它們都是大語言模型(LLM)聊天機器人,類似於ChatGPT那種。百川智能之所以能夠如此迅速地將如此多的產品推向市場,意味著它的橫空出世,離不開與搜狗的密切合作,儘管王小川已於2021年正式從後者離職。今年4月推出百川智能時,王小川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的創始團隊中,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搜狗,不過他又補充說,不到總數的一半。

這意味著騰訊仍是這家公司背後最大的力量,這無疑將有助於其發展。

除了讓如此多的產品快速上線和運行之外,百川智能另一引人注目點,是因為在8月底,成為八家獲政府首批公開發佈聊天機器人的公司之一。這似乎也表明公司與政府關係密切,由於聊天機器人的敏感性,這種關係在中國非常重要。

總而言之,百川智能只是最近出現的眾多中國人工智能初創企業之一,而且在這個需要大筆燒錢的行業里來得相對較晚。百川智能與騰訊的緊密聯繫似乎增加了它成功的機會,這是其他許多獨立公司所沒有,但真正成功還需要市場的認可,而這正是王小川在搜狗始終未能做到的。

有超讚的投資理念,但不知道如何讓更多人知曉?我們可以幫忙!請聯繫我們瞭解更多詳情。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六福第二季度銷售表現理想

珠寶零售商六福集團(國際)有限公司(0590.HK)公布2026財年第二季度銷售表現,截至9月底止,與首季度比較,整體零售值環比升18%、零售收入升15%,同店銷售升10%。 六福於香港、澳門及海外市場的零售值及零售收入均按年均升13%;內地市場第二季零售值按年升 20%。另外,香港同店銷售較首季上升10%,澳門上升15%,海外市場上升13%。 公司在香港市場的黃金產品第二季度平均售價,由去年同期的12,600 港元升 27%至16,000 港元,而定價首飾產品則由4,800 港元升 27%至 6,100 港元 周三六福開市跌0.6%報25港元,公司過去一年股價從低位上升逾90%。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On-site slaughter of live fish for sauerkraut fish: Is this Jiumaojiu's salvation or a pitfall?

酸菜魚活魚現殺 是九毛九的救贖或陷阱?

曾經的酸菜魚王者,如今正用「活魚現殺」賭一次重生,九毛九第三季數據顯示,情況正在好轉 重點: 第三季度數據顯示,太二酸菜魚同店日均銷售同比降幅收窄至9.3%,已連續三季改善 截至9月底,已有106家太二門店完成升級改造,公司計劃於年底前突破 200家    李世達 回望2020年在港交所敲鐘的那一天,九毛九國際控股有限公司(9922.HK)股價一路上攻,首日收漲近56%,當時許多人相信,這家以酸菜魚料理風靡全國的餐飲企業,將成為新的巨頭。 但五年後的畫風卻不是這樣,九毛九最新市值僅剩約29億港元,較巔峰近550億港元蒸發九成以上;股價從最高38.4港元跌至2港元上下,跌幅高達95%,被投資人戲稱「真的只值九毛九」。 轉折出現在2024年,收入雖增長1.47%至60.74億元,但淨利潤暴跌87%至5,580萬元,店鋪層面經營利潤7.48億元,同比下降超30%。 九毛九的高光與失速,其實都來自同一套邏輯。2015年公司將資源由西北菜轉向太二酸菜魚,以「單品極致+標準化複製」策略高歌猛進,靠效率與翻枱率打下全國市場。 這套打法在商場紅利時期確實奏效,小店型、低人力、高出餐,太二成了年輕人社交的代名詞。然而當酸菜魚賽道全面擴張、消費分級與品類分流並行,單一爆品反而成為風險。 高價預製菜 特別是近年來的預製菜爭議,讓太二陷入信任危機,社交平台上「七分鐘上菜」的影片一度發酵,加上公司推出預製酸菜魚包,更放大了「工業化」的形象反差,尤其酸菜魚是預製菜的一大品類,盒馬工坊430g賣11.8元,山姆會員店1.5kg賣59.8元,而七分鐘上菜的太二,最便宜一份也要約70元,被消費者歸類到「高價預製菜」的不利位置。 對此,九毛九選擇採取「鮮活」策略。今年3月起,公司推出「太二5.0鮮活模式」,強調「活魚、鮮雞、鮮牛」三鮮供應鏈,現殺現炒,並開放後廚,讓顧客可視化整個過程。餐廳設計全面改造,菜單加入熱炒與新品,滿足多人用餐場景;品牌調性也從「規矩文化」轉為「真心服務」,希望用體驗重建信任。 不過,業績難以立刻止跌回升。從數據看,2025年上半年九毛九錄得收入27.53億元,同比下降10.1%;淨利潤為6,069.1萬元,同比下降16%。門店總數由771家降至729家,到第三季度末進一步縮減到686家。 太二仍為主要收入來源,上半年貢獻19.5億元,同比減少13.3%,翻枱率同比從3.8次降至3.1次。人均消費則從71元上升至73元。同店銷售額則按年跌19%至15.4億元。 到了第三季度,調整趨勢開始顯現。截至9月底,太二同店日均銷售額同比降幅收窄至9.3%,已連續三季收窄;翻枱率回升至3.3次;人均消費74元亦較上半年的73元有所增加。 「鮮活」之道 管理層指出,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門店實現同比正增長,顯示「太二5.0鮮活模式」逐步發揮效用。截至9月底,已有106家門店完成升級,年底目標超200家,兩年內覆蓋全部餐廳。 強調「鮮活」意味著增加成本。公司曾透露,活魚損耗、冷鏈配送與新增人員使單店毛利率下降約1至2個百分點,但隨著集中採購與規模效益顯現,管理層預期中期毛利率有望回升。 餐飲市場快速變化,但不少餐飲品牌在上半年仍實現了逆勢增長。如小菜園(0999.HK)和綠茶集團(6831.HK),均實現收入和營利的雙雙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綠茶以中央廚房模式運營,去年也被爆出其「佛跳牆」使用預製菜,因而撤下「本店無預製菜,現點現做」的招牌。然而其出品融合多種菜系,經常推陳出新,加上採取小店模式深耕下沉市場,今年上半年收入錄得同比23.1%的增長,經調整淨利潤達2.51億元,增幅高達40.4%。顯示同一套標準不能應用在所有個案上。 目前九毛九市盈率約69倍,遠高於小菜園的17.9 倍與綠茶的11.9 倍。這一差距主要反映出九毛九盈利基數過低,股價大幅下滑的同時盈利也在快速萎縮,投資吸引力仍有限。 餐飲的本質是好吃、實惠、放心,能否把這三件事重新做到極致,決定未來的成長,使用「預製菜」與否其實並非成敗關鍵。講究「鮮活」而放棄效率,是讓九毛九重回增長曲線,還是陷入另一個增長陷阱,值得後續觀察。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樂舒適獲中證監批香港上市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會)已正式為樂舒適有限公司的香港上市計劃備案,標誌這家在非洲售賣紙尿褲及衛生巾的銷售商,跨過了IPO的一大門檻。據上周五于证监会官网发布的文件,公司计划在本次上市发售1.48亿股。 樂舒適於今年1月向香港交易所遞交了初步上市文件,並於8月作出更新。 文件顯示,公司今年前四個月實現營收1.6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4億元增長15.5%。當期嬰兒紙尿褲貢獻71.8%銷售額,衛生巾佔比達18.5%。期內的利潤同比攀升12.3%,由去年同期的2,770萬元增至3,110萬元。 根據初步申請文件援引的第三方市場數據,按營收計,樂舒適佔非洲嬰兒紙尿褲市場17.2%份額,穩居市場第二大。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聚水潭首掛半日升24%

電商SaaS ERP提供商聚水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687.HK)周二在港股首日掛牌,高開24.2%報38港元,至中午休市報37.96港元,升24.05%。 公司公布,此次發售6,816.7萬股,發售價每股30.6港元,集資淨額19.4億港元。香港公開發售獲1,952倍超購,國際發售獲21.9倍超購。 成立於2014年的聚水潭,總部位於上海,據灼識諮詢,以2024年收入計算,聚水潭是中國最大的電商SaaS ERP提供商,市場份額達到24.4%。 此次集資所得,將用於強化研發能力,加強銷售及營銷能力、戰略投資,以及一般營運用途。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