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7.HK YUMC.US
Yum China to expand KCofee standalone shops

2024年一季度,百勝中國通過股票回購和現金股息回饋股東達到創紀錄的7.45億美元

重點:

  • 截至4月23日,百勝中國今年回購了1,790萬股普通股,遠超2023年全年回購的1,240萬股和2022年回購的1,060萬股
  • 公司最近在中國邁過了15,000家門店的里程碑,還以“肩並肩”的模式推出KCOFFEE獨立門店,並計劃持續推廣此模式

陽歌

在競爭激烈的中國餐飲市場,百勝中國控股有限公司(YUMC.US;9987.HK)始終保持領先地位。隨著在人口眾多的中小城市不斷擴張,這家肯德基和必勝客餐廳的中國運營商在第一季度邁過重要里程碑,門店數突破15,000家。

這是公司周二發布的最新季度報告中的一大亮點。此外,今年前三個月百勝中國通過股票回購和現金股息的方式回饋股東7.45億美元(58.2億港元),創單季歷史新高。公司首個季度回購的股票數量,超出它上市八年來任何一年回購的股票。此外,它還把季度派息力度提至新高。

儘管消費者支出愈發謹慎,中國市場仍然有很大的增長空間,所以公司在保持快速擴張的同時持續回饋投資者。此外,公司還加大了進軍中小城市的力度,推出新的小型門店模式,這些門店的資本支出可以低至目前平均成本的三分之一。利用自己強大的專業知識和運營能力,它加大了吸引加盟商的力度。在經驗豐富的第三方合作夥伴的幫助下,公司擴張更為迅速,特別是在低線城市和壁壘較高的特殊渠道,比如醫院、大學乃至高速公路服務區。

公司還向星巴克(SBUX.US) 和本土領導者瑞幸咖啡(LKNCY.US)等咖啡店運營商發起了挑戰。公司推出了KCOFFEE的獨立門店模式——肯悅咖啡,肯悅咖啡與肯德基店面相連,共享設備;同時擁有獨立的店面和用餐區,為顧客提供了絕佳的咖啡體驗,「肩並肩」的模式,不僅降低了大大降低門店投資成本,同時提高了效率。

「我們將通過靈活的門店形式、策略性的加盟,和不同價位的卓越產品等方式來拓展潛在市場。」百勝中國首席執行官屈翠容在公司一季度業績電話會議上表示,「通過這些行動,我們堅信有保持強勁增長的能力,為股東創造長期價值。」

財報顯示出總體樂觀的業務趨勢,按固定匯率計算,收入穩健增長。與星巴克、麥當勞(MCD.US)和前母公司Yum Brands (YUM.US)等全球同行相比,該股目前相對被低估,這或許亦是推動公司要大力回購股票的原因。

百勝中國表示,今年前三個月用6.81億美元回購了1,660萬股普通股。官網顯示,公司在4月繼續大舉回購股票,截至4月23 日,今年已累計回購1,790萬股普通股。公司去年全年回購了1,240萬股,2022年回購了1,060萬股,在這兩年裡,每年回購的股票數量均超過1000萬股。

同時,公司還宣布每股派發0.16美元季度股息,較去年每個季度派息0.13美元,以及2022年和2021年每個季度每股派息0.12美元大幅上升。

向中小城市進發

我們接著來看一下公司的最新策略,其中不少是針對中小城市的。對於到2026年實現覆蓋中國一半人口這一目標,這些中小城市至關重要。公司表示,一季度淨新增門店378家,門店總數達到15,022家。在新增門店中,約三分之二的新店採用較小的門店模式,這些店型往往更適合對價格敏感的低線市場。

公司管理層指出,肯德基中國最近推出了小鎮mini門店模式,通過簡化菜單和優化設備,使每個店鋪的資本支出降低至50萬元,僅為目前平均成本120萬至150萬元的三分之一。它還指出,必勝客也開發了更加注重堂食業務的「精攻店」門店模式。截至一季度末,肯德基佔百勝中國門店總數的70%左右,必勝客佔23%,其餘來自小肥羊和黃記煌等規模較小的連鎖店。

百勝中國重申今年淨新增1,500至1,700家門店的目標,公司有信心在2026年之前達到2萬家門店的目標。 

去年,百勝中國表示在未來三年內,約15%至20%的新店來自加盟商。肯德基已經處於這個比例區間,一季度,加盟門店數在肯德基佔比也達到了19%。

外賣是百勝中國努力拓展的另一個領域,公司調整了配送政策,第三方外賣平台騎手和自有騎手的混合配送模式較以往的自營配送更具效率。公司表示,一季度的外賣銷售增長了12%,約佔肯德基和必勝客餐廳總訂單的38%。

咖啡業務方面,KCOFFEE業務推出了新的門店模式—肯悅咖啡。KCOFFEE是肯德基旗下的咖啡業務,始於自2015年。雖然新的肯悅咖啡門店有自己獨立的用餐空間和菜單,但它們與現有的肯德基餐廳一起經營,以便利用現成的廚房和其他資源。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它已經用這個模式開出了100家門店;並且,一季度KCOFFEE售出的杯數同比增長了30%,公司打算「大力推廣這種門店模式」。

最後,我們再來看看公司的一些宏觀數據,其中最為亮眼的是,不計及外幣換算的影響,總收入增長7%至29.6億美元,其中很大部分增長來自開新店。核心經營利潤同比增長1%至3.96億美元。雖然淨利潤基本持平,為2.87億美元,但因去年大量回購股份,不計及外幣換算影響,每股盈利增幅仍達10%。

咏竹坊專注於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報道,包括贊助內容。欲瞭解更多信息,包括對個別文章的疑問,請點擊這裏聯繫我們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六福集團首季零售止跌回升

珠寶零售商六福集團(國際)有限公司(0590.HK)周四公布,截至6月底止三個月的第一季度,整體零售值及零售收入扭轉跌勢至雙位數增長,分別按年升13%及14%。整體同店銷售亦止跌回升5%。 港澳及海外市場零售值按年升9%,零售收入升8%,同店銷售升3%,全部都止跌回升。其中,香港同店銷售升1%,澳門跌1%,海外市場升20%。至於內地市場零售值、零售收入、同店銷售,分別升14%、31%、19%。 公司稱,雖然季內國際平均金價升約四成,按重量計價的黃金產品同店銷售仍大幅改善至持平。定價首飾產品的同店銷售本季進一步提升19%。截至6月底,集團全球有3162間店舖,上季淨減少125間,主要是內地品牌店減少。公司對內地中長線業務前景審慎樂觀,計劃今年度在海外淨增加約20間店舖。 六福集團周五股價高開0.7%,至中午休市報22港元,升3.04%。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受惠新遊戲上線 創夢天地扭虧為盈

網游企業創夢天地科技控股有限公司(1119.HK)周四披露,受惠於新產品上線推動,預計2025年上半年業績將同比扭虧為盈。 公司預計今年前六個月將實現淨利潤2,000萬元至5,000萬元,較2024年同期1.09億元的虧損顯著改善。報告期內經營活動現金流達3,000萬元至6,000萬元,上年同期則為3,400萬元。 公告明確指出:「淨利潤扭虧為盈主要得益於集團自研產品和新產品的上線,帶來集團利潤率的提升。」 2024年公司營收同比下滑21%至15.1億元,淨虧損則從2023年的4.53億元同比擴大至5.29億元。 創夢天地股價周五開盤上漲9.6%至0.91港元,隨後持續上漲,早盤上漲20%。週四收盤時,該股年內已下跌68%。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Klook prepares to list in US

Klook上市棄港選美 擬籌5億美元勢成集資王

據媒體報道,這家聚焦年輕消費群體的中國香港在線旅行社,正計劃短期提交紐約上市申請,擬籌資最多5億美元 重點: Klook正籌備首次公開募股(IPO),有望成為自霸王茶姬融資4.75億美元以來,今年中資企業在美最大規模的IPO 此次上市可能使這家立足中國香港、專注年輕客群的在線旅行社估值突破30億美元   陽歌 誰說中資企業不再謀求赴美上市? 彭博社周四報道,香港在線旅行社Klook Travel(客路旅行)正籌備申請赴美上市,募資規模或達5億美元。若順利成行,該交易將打破高端茶飲連鎖霸王茶姬4月募資約4.75億美元的紀錄,成為今年中國企業在華爾街最大規模IPO。 公司名稱源於「keep looking」的客路,雖未就融資計劃置評,但其健談的聯合創始人曾透露,考慮在香港或紐約上市,且隨時可推進。包括彭博最新報道在內的多方信源顯示,公司擬募資3億至5億美元。 據彭博報道,公司正與財務顧問推進合作,可能很快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以保密方式提交上市申請。在中資企業日益棄美赴港的背景下,Klook此番赴美IPO堪稱逆勢之舉。 Klook完全具備操盤大規模募資的資質,公司三位聯合創始人中兩位擁有投行履歷,其投資方涵蓋多家全球頂級機構。更重要的是,創始人身為千禧一代,深諳Z世代等核心客群的消費心理。 這使得Klook有望成為年輕旅行者的時尚新選擇,其服務體驗超越Booking(BKNG.US)、Expedia(EXPE.US)等傳統巨擘及攜程(TCOM.US; 9961.HK)、同程旅行(0780.HK)等國內頭部平台的固有模式。 Klook此前披露的財務信息有限,僅確認2023年營收突破30億美元,且在疫情三年困局後,借「報復性旅遊」浪潮實現盈利。公司業務覆蓋美國、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及歐洲、東南亞主要國家、以及印度等全球22個不同市場。 儘管尚未公佈區域營收細分數據,但過往報道顯示其主營亞洲旅遊業務。 雖擬首次公開募股,Klook實為2014年創立的行業老兵。作為公司的聯合創始人王志豪曾在摩根士丹利效力,後與熊小康及曾在花旗銀行任職的林照圍共同創立Klook。 高盛、軟銀、紅杉中國等頂級機構共同參與投資。公司迄今完成八輪融資,募資逾10億美元,最近一次是今年2月獲得維恩資本(Vitruvian Partners)1億美元注資。據此前報道,公司2018年疫情前估值已突破10億美元。 合理估值30億美元? 最新融資後雖未披露估值,但參照其IPO募資目標,及主要國際對手市銷率普遍高於1的現實,30億美元估值具合理性。對標業務形態相近、市銷率1.8的Expedia,Klook以2023年30億美元營收計,估值可達50億美元以上。 我們認為,Klook深耕年輕旅行群體的差異化定位,構成獨特投資價值,該群體更注重旅途體驗而非具體目的地。 儘管年輕客群收入較低,但願意為情感滿足型體驗付費,這特質在中國市場尤為突出。作為Klook核心市場之一,本土消費者在角色扮演、限量潮玩等「穀子經濟」領域投入不菲。 Klook深度佈局社媒獲客,針對歐美用戶主攻TikTok、Instagram,中國市場發力抖音和小紅書。核心策略是啓用關鍵意見領袖(KOL),公司此前稱合作逾20,000名達人,後者通過傭金及贊助旅行獲益,其與TikTok的合作更支持用戶直接在平台完成預訂。 2023年,Klook各平台的全球月均訪問量約7,000萬人次中,約70%為千禧一代及Z世代。 規模方面,Klook在提及的全球在線旅行社中已居前列。按2023年營收計,約為深耕國內客群且高度依賴騰訊的同程旅行的一倍,相當於龍頭攜程的半壁江山。但與熱衷談論國際化卻鮮少披露海外業績的攜程不同,Klook展現更強的全球多元化特徵。 相較全球佈局的主要競品Expedia及Booking(兩者2023年營收分別為Klook的逾3倍和6倍),公司規模仍存差距。 本質而言,Klook實為在線旅遊領域充滿新意的潛力股。總部位於香港賦予其開拓中國市場的獨特通道,同時規避了境外消費者對中資背景的顧慮。其年輕化定位與社媒打法構成差異化優勢,伴隨核心客群年齡增長及消費力提升,未來增長可期。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微創機器人中期收入按年大增80%

機器人企業上海微創醫療機器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252.HK)周四發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止的中期收入,較去年同期的9,924萬元人民幣,上升70至80%。 收入大升原因是核心產品「圖邁腔鏡手術機器人」於期內銷售強勁增長,上半年新簽訂單18台。另外「鴻鵠骨科手術機器人」在核心區域的快速覆蓋與滲透,銷售穩步增長。「R-ONE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獲批上市後,需求亦漸上升。 由於收入快速增長,加上集團全方位降本增效提升經營效率,期內經調整淨虧損按年收窄40%至1.25億元人民幣。 公司周五開市升1.3%報18.6港元,年初至今股價已升82%。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