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加供應鏈斷裂 滔搏績差需時改善

受到新冠疫情與供應鏈斷裂拖累,運動用品代理商滔搏國際上個財政年度的業績錄得倒退,公司期望藉著派發特別股息挽留投資者
重點︰
- 滔搏國際截至2月底的上財年收入與純利同倒退約12%,主要受新冠疫情及全球供應鏈斷裂影響
- 滔搏目前估值偏低,但專家認為需多看一兩季業績,才能確定銷售是否持續改善,以挽回投資者信心
裴梓龍
這兩年來,影響全世界最深遠的肯定是新冠病毒疫情,這場世紀疫症不只影響我們的生命,更嚴重打擊各國經濟,特別是中國多個大城市連環封城抗疫,居民連門都出不了,又何來消費意願?因此,零售老闆們都苦不堪言。
正當全球疫情緩和,老闆們看到了希望,隨即墮入另一個難題──全球供應鏈斷裂導致航運成本大漲。在雙重打擊下,從事運動服產品銷售、同時向其他零售商出租聯營銷售商業場所的滔搏國際控股有限公司(6110.HK)股價在過去一年大跌52%,市值蒸發接近400億港元(340億元)。
在股市中,股價總是超前反應,估計有投資者看淡滔搏的營運表現,提早作出部署。事實上,該公司上週一公佈截至2月底的財政年度業績令市場失望,全年收入同比下跌11.5%至319億元,純利也倒退了11.7%至24.5億元。
但是,公司在業績不佳的同時,除了派發末期股息每股7分,更另派特別股息23分,連同中期股息全年派息43分,比每股盈利39.45分還高,估計是希望用來挽留投資者,因此也刺激了其股價在翌日漲了4.3%。
相比中國國民品牌李寧(2331.HK)、安踏體育(2020.HK)與特步國際(1368.HK),滔搏的名氣遠遠不及,因為它主要是做代理業務,並沒有自家品牌,其中兩大國際運動品牌Nike(NKE.US)及Adidas(ADS.DE)是公司核心收入來源,貢獻去年總營收達86.5%。由於該兩大品牌在中國的銷售額下跌12.3%,拖累公司全年業績;至於其他品牌的銷售收入也同比下降6.1%,佔公司總收入僅12.6%。
毛利率提升
“市場早已預計滔搏全年業績不佳,因為去年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加上“新疆棉風波”,中國消費者掀起外國品牌罷買潮,令代理商滔搏受到打擊,所以股價下跌也是意料之內。但是,滔搏最新的業績也有亮點,起碼我們看到毛利率回升。”獨立股評人溫傑分析說。
的確,滔搏最新的毛利率為43.4%,同比提升2.6個百分點,公司解釋主要是因為在過去一年嚴格管理折扣,加上與品牌合作夥伴的關係更緊密,批發折扣同比錄得改善,簡單來說就是打折少了。
另一方面,滔搏一直以線上線下的“雙管道”模式營運,然而近年運動品牌線下門店的角色開始改變,除了銷售產品外,更像一個一站式體驗中心,同時用來拉動線上銷售。
為迎合市場改變,滔搏近年持續“小店搬大店”的策略,截至2月底公司營運7,695家直營店,雖然同比減少311家,但銷售規模並沒有萎縮,毛銷售面積反而增加了5.4%,主要因為公司多開了239家300平方米以上的大店,可惜遇上世紀疫症,到實體店體驗的人流減少,令這種轉變的成效暫未顯示出來。
滔搏公佈業績後,投資銀行大多下調其目標價。中金認為滔搏的業績略低於預期,考慮到疫情反覆,未來不確定性較高,零售企業的估值受壓,將滔搏目標價下調31%至7.31港元,維持“跑贏行業”評級。
瑞信認為滔搏派息有驚喜,但受中國部分城市近月的封城措施影響,估計首財季銷售跌幅擴大,目標價由6.3港元降至5.9港元,維持“中性”評級;美銀證券也將滔搏目標價由10.6港元下調至9.2港元,但認為中國疫情逐步受控,3至5月銷售雖然會受影響,但相信最壞時間已過,加上滔搏近年積極發展非核心品牌Skechers及李寧,將提供新的增長點,重申其“買入”評級。
估值大折讓
對比其他體育用品股,滔搏的估值明顯偏低。根據《彭博》的資料,滔搏的預測市盈率只有10.5倍,遠低於李寧、安踏與特步的21.9倍至27.9倍;至於滔搏代理的核心品牌Nike和Adidas,預測市盈率約在20.4至32倍,同樣遠高過滔搏。
“李寧、安踏和特步都是一條龍製造加銷售自家品牌,毛利率較高,相反滔搏只是代理商,毛利率相對較低,所以估值有一定差異。”溫傑解釋說。
2019年10月才上市的滔搏,母公司其實是2017年被中國知名私募股權巨頭高瓴資本私有化的百麗國際。高瓴資本最初可能認為分拆滔搏上市後,能乘坐中國推進全民健身、鼓勵全民運動的“順風車”,豈料一場新疆棉風波,加上新冠疫情反覆,這趟順風車剛發車便陷入了泥沼。 “滔搏估值雖然偏低,但市場需要多看一兩個季度去確定銷售是否持續改善,並重新修復滔搏的估值,屆時股價才有機會回升。”溫傑說。
一年前,滔搏曾在業績報告中說,“體育的魅力,並不止於體育本身,更存在於體能與意志上持續的自律、訓練,以及堅持的耐力,全身心地致力於下一次的突破。” 現在正是考驗滔搏管理層能否展現體育魅力的關鍵時刻,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全力突破。
訂閱詠竹坊每週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