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綜合營銷服務商今年上半年的收入中,有64.6%與它的行政總裁有關

重點:

  • 主打財經節目的綜合營銷服務商壹九傳媒第四次申請在港交所上市,但在新冠疫情下,公司上半年收入大挫並轉盈為虧
  • 壹九傳媒的收入十分倚賴行政總裁馬紅漫,上半年與他有關的收益佔公司整體64.6%,萬一他辭職,將嚴重影響公司前景

葉天娜

中國股民有誰不認識馬紅漫?就算不知道誰是「馬博士」,相信也會聽過由他主持的財經節目《老馬日日評》。這個互聯網音頻節目累積超過10億次點擊,每集平均超過30萬次點擊,訂閱用戶超過580萬,反映這名知名財經主持人有多受網民關注。

馬紅漫是上海社會科學院政治經濟學博士,也是壹九傳媒有限公司的行政總裁及執行董事,他最近再次帶領這家綜合營銷服務提供商闖關港交所(0388.HK),是三年內第四次申請在港股上市,獨家承銷人仍然是創陞融資。

根據初步招股文件,2013年成立的壹九傳媒以原創內容為核心業務,主要收入來自四大板塊,分別為視頻節目營銷服務、線下公關及其他營銷服務、新媒體內容營銷服務,以及廣告投放服務。截至報告期,壹九傳媒共製作及發佈了12個視頻節目,在不同電視網絡播放;而公司製作的28個音頻節目,分別於在線音頻平台喜馬拉也和蜻蜓FM播放。

翻開壹九傳媒的業績,可見收入波動頗大,2019年營業額約8,300萬元,2020年跌至7,876萬元,去年回升至9,330萬元,但到今年上半年卻只有608萬元,按年大幅下挫84.7%。公司表示,由於新冠病毒疫情在中國再度爆發,上海自3月中旬開始實施強制區域封鎖措施,令視頻節目的拍攝遭延誤,對營運及業務帶來不利影響。

除了收入飄忽,這三年半以來,壹九傳媒的毛利率也持續惡化,從2019年的74.2%降至去年的54.8%,今年上半年更只有23.4%,導致公司上半年由盈轉虧,錄得821萬元淨虧損。

既然業績下滑,為何該公司渴求在這個不太合適的時機上市?

合約僅餘兩年

公司雖表示,上市集資所得將用於開發及擴充視頻節目組合、擴充團隊、成立自有錄影廠、透過併購謀求增長等,表面看是有滿腹大計。但當仔細一看,不難發現壹九傳媒的收入主要來自「台柱」馬紅漫,有8個視頻節目及18個音頻節目是由他主持,而這些節目在過去三年半佔總收入35.8%至59.8%。至於所有業務分部與馬紅漫相關的收益,今年上半年更高達64.6%。

馬紅漫持有公司4.62%股權,主要是創辦人王瑩在2019年以每股1元轉讓給他,條件是在2019年5月16日至2024年5月15日期間,需繼續在公司任職。由於距離限期只剩下兩年,如果馬紅漫不再續約,甚至另立門戶,恐怕會嚴重打擊公司收入。因此,為免夜長夢多,公司倒不如在這個風險降臨前,早點上市籌集資金。

翻查記錄,壹九傳媒前身為約珥傳媒,由王瑩在2013年創辦,當時公司只有三個人,但製作的財經節目佔據中國知名財經媒體《第一財經》訪談類節目頭部位置。2016年,約珥傳媒登陸北京新三板,不到三年時間便因為成交量極低,在2019年1月選擇退市,2020年獲同方財經、飛鴻投資及Flare New Holding共投資約2,300萬元,估值約2.5億元。

退出新三板後,王瑩開始部署在港股上市,一方面把股份「半賣半送」轉讓予馬紅漫,憑藉其名氣維持公司收入,並於2020年11月首次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最後無功而回,去年兩度申請又告失敗,這次再度闖關,在目前股市疲弱、整體經濟下滑的大環境下,加上香港新股市場暮氣沉沉,即使最後能成功上市,估計也難以取得較高估值。

投資者最擔心的,是馬紅漫會否沽出持股套現後離開公司,作為創辦人的王瑩如何挽留這位「台柱」,將成為公司重中之重。

另一方面,壹九傳媒的節目主要倚賴《第一財經》及愛奇藝等平台播放,王瑩曾在2010年8月至2014年8月出任《第一財經》製片人,估計約珥傳媒的節目當年獲《第一財經》看中,可能是依靠王瑩在第一財經工作累積的經驗和人脈,但事隔多年,如果壹九傳媒失去這些強大靠山的平台,競爭力或受到影響。

根據公司在申請文件中解釋,由於業務模式,通常不會與客戶簽訂長期協議,而其收入也倚賴有限的客戶,例如在2019年,最大客戶已貢獻了27.7%總收入,但因為該客戶財務狀況倒退,2020年已不再貢獻收入,直接導致公司當年營業額下降5.1%。而在2019至2021年,前五大客戶收入分別佔45.8%至52.9%,反映其收入來源欠缺多元性。

此外,像壹九傳媒這類綜合營銷服務商,在中國的競爭非常激烈,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去年,行業前五大參與者的總收入為837.36億元,但只佔整個市場的6.6%,只有一兩個爆紅節目的壹九傳媒自然五甲不入,僅佔整體市佔率0.003%。

可想而知,壹九傳媒如果想持續發展,單靠馬紅漫一人並非上策,反而是培育更多馬紅漫,或者直接收購其他公司以壯大業務。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新聞

簡訊:聯想上季多賺逾倍 收入創首財季新高

聯想集團有限公司(0992.HK)周四公布,截至6月30日止的首財季淨利潤5.1億美元,按年升107.8%。非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的淨利潤3.9億美元,升21.6%。 期內,聯想收入188.3億美元,按年升21.9%,創有史以來最高第一季度收入,並超越此前在疫情間所刷新的高點。毛利增8.4%至27.7億美元,毛利率則下跌1.9個百分點至14.7%。 集團三個業務集團,包括基礎設施方案業務集團、方案服務業務集團及智能設備業務集團均錄得強勁的雙位數同比收入增長。智能設備業務集團方面,個人電腦、平板電腦及其他智能設備業務錄得過去15個季度以來最快的同比收入增長。 當中,智能設備業務集團收入及經營溢利分別增長18%及15%,主要受惠於人工智能個人電腦滲透率增加、高端產品銷售迅速增長。個人電腦全球市場份額創新高,以及智能手機業務連續7個季度錄得雙位數同比收入增長 聯想表示,未來繼續執行AI發展策略,隨著混合式AI的投資增加,個人及企業AI領域均取得實質性進展,強調對「由3S邁向人工智能雙胞胎」的戰略充滿信心。 公司股價周四平開,至中午休市報11.11港元,跌3.56%。 李世達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簡訊:合景泰富被申請清盤呈請

內地開發商合景泰富集團(1813.HK)周三公布,山東陽光新天地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於今年8月11日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對合景的清盤呈請,內容涉及公司提供的擔保未償還金額約6.42億元人民幣(下同),以及應計利息1.36億元。 公司表示,將會結合該呈請及境外重組的進度,考慮是否向高院申請認可令。高院的首次聆訊日期為今年10月22日。 截至去年底止,集團的銀行及其他貸款、優先票據及境內公司債券合共達到729.3億元,當中約176億元須於一年內償還,負債比率(總借貸扣除現金及銀行結餘除以權益總額計算)則高達789.6%。 公司周四平開,但隨即大跌逾20%,過去一年公司股價從高位下跌超過70%。 劉智恒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Fu Shou Yuan does funeral memorial services

經濟放緩殯葬審慎 福壽園預告虧損

這家中國頂級殯葬服務商今年上半年陷入虧損,延續去年全年營收利潤雙降態勢 重點: 福壽園預計上半年虧損最高達2.6億元,引發公司股價大跌9% 這家殯葬服務商坐擁283萬平方米土地儲備,其中近半位於上海,顯示其仍擁有充足空間服務客戶   譚英 距中國每年的中元節不足一個月之際,這家殯葬服務商似乎理所應當地傳來壞消息。福壽園國際集團有限公司(1448.HK)上周發布的盈利預警 猶如不祥之兆,宣告今年上半年將錄得2.35億元(約合3,270萬美元)至2.65億元虧損,與去年同期近3億元盈利形成強烈反差。 公司將頹勢歸咎於消費支出謹慎、稅務成本上升及部分資產進行減值撥備。受驚投資者隨即拋售股票,致使次日股價重挫9%。當周,伴隨分析師預測下半年將現反彈,公司股價後來趨穩。不過,年內累計跌幅仍達13%左右,顯示尚未搭上今年中國股市的反彈列車。 福壽園堪稱中國分散型殯葬服務市場的龍頭企業,其墓園及殯儀設施遍布17個省、市及自治區的主要城市。其所在市場於2021年平均單次殯葬支出達3.7萬元,約佔家庭平均年收入45%。在福壽園業務活躍的富裕城市,此項支出更為高昂,去年北京墓穴平均價格8.31萬元,上海達9.99萬元,深圳為6.41萬元。 這家總部位於上海的企業創立於1994年,2013年上市時正值經濟繁榮期,投資者爭相湧入高速發展的殯葬市場,令其IPO獲超額認購,並吸引凱雷等知名機構入股。然而,伴隨中國經濟告別多年高速增長轉入放緩通道,市場情緒已大相徑庭。 此次盈利預警延續了去年的頹勢。去年,全年營收同比下降21%至約21億元,利潤驟降53%至3.73億元。需要指出的是,2023年因疫後需求集中釋放,其利潤及營收曾創歷史峰值。 儘管投資者或受最新財報數據短暫衝擊,樂觀因素猶存。中國社會快速老齡化,使60歲以上人口去年達3.103億(佔總人口22%)。這為殯葬市場注入活力,去年死亡人數增至1,093萬的歷史新高,帶動市場規模預估增長6.2%至43億美元。據市場研究公司Grand View Research預測, 2030年有望擴大至60億美元。 2021年底擁有13,879家運營主體的殯葬市場中,福壽園兼具規模優勢。作為行業龍頭,其近10億美元市值已是上市同行安賢園中國(0922.HK)的20倍。 今年雖陷入虧損,福壽園延伸市盈率(P/E)19倍、市銷率(P/S)3.31倍,仍顯著優於安賢園中國7倍市盈率及1.53倍市銷率。雅虎財經調研的五位分析師中,四位給予福壽園「買入」或「強力買入」評級,並預期下半年將現反彈。 土地儲備雄厚 墓地用地稀缺等利好因素也支撐福壽園。公司披露去年末可用於墓穴銷售的土地面積約達283萬平方米,雖較2023年微降,但足以滿足長期需求。更重要的是,其近50%營收源於上海。這座中國金融中心坐擁全國最高地價,令其滬上及周邊資產尤具價值。 福壽園宣稱正嘗試縮減用地規模,但短期內是否出售墓園資產尚不明確。節地型的高層立體墓園及數字化祠堂日益普及,北京市政府更要求縮減30%殯葬用地。福壽園響應集約用地號召,去年推出中國首座虛實交互的數字家祠,一舉成為行業先驅。該設施融合數字祠堂、逝者數字復現,以及三維家族傳承檔案等多項功能。 公司還運營「元宇宙陵園」,用戶可在虛擬空間進行牌位供奉、沐浴祈福等傳統祭奠儀式。 福壽園營收下滑折射出,經濟持續兩年下行,消費者在支出方面顯得顧慮。為順應時勢,公司正重塑品牌定位,自稱既是「殯葬及生命科技服務提供商」,也是「殯葬業發展和變革的探索者、參與者」。 福壽園也強調火葬取代土葬、骨灰寄存塔陵的新趨勢,正催生市場對殯葬服務的「海量需求」。2021年中國火化率已達58.8%,全年火化遺體近600萬具。該公司稱伴隨城鎮化深入,這一比例將持續提升。面向環保意識更強的年輕客群,其也著重宣傳擁有包含尖端技術的“環保型”火化設備業務。 2017年,福壽園實施戰略轉型,重點發力「生前契約」。此類服務廣受歡迎,去年簽約量達20,229份,同比增幅14.2%。據年報披露,公司正探索整合安寧療護、哀傷輔導及「情緒干預」的生前契約套餐。 福壽園還採取高分紅策略托市,去年宣派股息總額每股0.5474港元,股息率約達16%。今年4月,更宣布授權回購最多10%股份。但此類措施近期收效甚微,福壽園或需為核心業務注入新活力,方能重獲投資者青睞。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
Qudian does infrastructure

簡訊:退出最後一公里配送 趣店營收大幅下滑

趣店集團(QD.US)周三披露,因逐步關停已運營兩年的最後一公里配送業務,二季度營收同比下滑逾90%至350萬元,上年同期為5,330萬元。 受48億元現金儲備產生的利息及投資收益躍升帶動,公司期內利潤從上年同期的1億元升至3.12億元,同比增逾兩倍。二季度利息及投資收益達4.41億元,較上年同期的8,950萬元增長四倍。 趣店稱:「經審慎評估,公司決定逐步退出最後一公里配送業務」,理由是競爭加劇。公司最初成功於在線借貸平台起家,後在監管整頓中放棄該業務,曾嘗試涉足教育及預製食品領域,但亦先後退出。 財報後,趣店股價周三收漲5.4%,年初至今累計升逾50%。 陽歌 欲訂閱咏竹坊每周免費通訊,請點擊這裏